登录注册
【投条】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已形成“三足鼎立”发展格局
投条一枝花
自学成才的萌新
2023-12-17 23:11:21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兴通讯(000063)、大华股份(002236)、中科创达(300496)、软通动力(301236)、奇安信(688561)、同方股份(600100)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数字经济区域发展格局整体情况;京津冀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定位及优势;长三角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定位及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定位及优势等


中国数字经济区域发展格局整体概览

数字经济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程度息息相关,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目前已形成了由北京、上海、深圳引领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数字经济核心城市群的发展格局。此外,成渝、东北、中原等城市群也在数字经济领域内加速发展,形成“多点开化”的局势。


具体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属于数据资源集中型城市群,在数据中心建设、数据存储处理、数据内容开发、数据加工挖掘等方面具备较大的优势,同时聚集了全国顶尖的创新资源、人才资源,数字服务业领跑全国。长三角城市群属于数实融合驱动型城市群,扩容后的长三角发展空间巨大,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数字经济综合体,长三角地区互联网平台、数字内容、电子元件及设备制造等行业全国领先。粤港澳大湾区属于优势产业放大型,依靠着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和贸易优势,该地区产业链条完备且互补性极强,随着湾区“1小时生活圈”的形成,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正在加速湾区发展的“软联通”。


​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于丰富的数据资源、优质的人才资源以及协同互补效应。京津冀地区在区域内发展方面,整体呈现出“协同大于竞争”的特质,从而形成了“北京技术突破-天津成果转化-河北产业化承接”的数字产业发展模式。具体来看,北京、天津、河北在区域内的定义、优势如下表所示:


​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自2019年以来,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内协调一体化发展为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做出重要铺垫。三角利用数字技术串联区域形成战略协同合门作,充分发挥了沪、杭、苏产业数字化的驱动优势,成功规模化打造以集成电路、物联网、新型显示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数字科技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数字化驱动下,长三角生产要素流动效率有所提升。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基础扎实,依托已有的ICT产业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在AI、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产业中已取得较大的成就,广东省将近半数GDP均是来源于数字经济。大湾区完善的信息技术产业基础可推动该地区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IT基地。

​东数西算推动国家数字中心集群化发展

云计算是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基础,我国通过布局“东数西算”的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地区密集的运算需求转移至西部地区,从而有效平衡算力负荷,实现算力高效运转。22年2月,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包括和林格尔集群、中卫集群、庆阳集群、天府集群等。具体位置及布局如下图所示: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兴通讯
S
大华股份
S
中科创达
S
软通动力
S
同方股份
工分
1.58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