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经济观察)新质生产力之一的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xiao ming
长线持有的吃面达人
2024-04-29 16:44:57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 刘育英)氢能具有大规模、长周期储能优势,被认为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的重要载体。在多方助推下,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4月28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氢能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学东在论坛上作主旨演讲。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在28日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氢能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介绍,氢能产业是中国政府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已被认为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中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形成长三角、粤港澳、环渤海等区域产业集群,带动产业规模十万亿级。
目前中国已在多地开展氢能试点。在张家口,绿色氢源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张家口市副市长白晶在论坛上介绍,张家口目前已建成制氢项目7个,制氢产能达每天22吨;先后培育和引进氢能产业链企业35家,完成投资52.96亿元人民币,初步形成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4月28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氢能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陕西省榆林市也在大力发展氢能产业。陕西省榆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忠介绍说,榆林市氢能科技研发多点开花,建成了世界首个以氢储能的实用化和规模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
氢能产业链分为制氢、用氢、储氢等环节,此外还有装备制造。据陈学东介绍,中国氢气产能超过每年4000万吨,为全球最大,2022年实际产量3781万吨。
加氢站是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2023年底,全球建成加氢站998座,其中约30%为液氢站。中国建成加氢站421座,是全球最多的,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浙江、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区。
4月28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氢能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图为重大项目签约环节。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在用氢环节,中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稳步推进,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多元应用生态加速形成。数据显示,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1.4万辆(全球7.9万辆),客车、卡车、叉车等正在示范运行。中国在西北建设光伏/风力发电+氢储能示范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应用。
中国围绕氢能材料、氢能装备等重点领域,推进了一批基础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氢能技术创新的重点燃料电池/电解装置已取得重大进展,但还需要继续优化升级。
不过,总体而言,目前全球氢能产业仍然处于商业化前期。展望未来,安全问题仍是氢能产业长足发展的关键问题。“不论采用何种储运方式,氢能储运装备一旦失效,可能引发泄漏、燃烧、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氢能储运装备安全运行,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迫切需求”,陈学东表示。
发展氢能产业还需要持续科技创新,进行氢能领域的基础材料、核心部件、关键装备以及颠覆性技术攻关。陈学东说,在制氢和用氢环节,现有技术足够支撑氢能产业培育。而在储运环节,氢气储运是氢能产业链最重要环节,关系氢能使用安全性和经济性,日益成为瓶颈问题。
在拓展应用场景方面,中国工信部将积极打造氢能园区、氢能社区等应用场景,积极推动氢能在风光大基地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加快推进重点工业领域的替代应用,推动氢能在航空、船舶、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验证。
此外成本也是氢能商业化的关键。欧阳明高认为,目前氢能已认知的价值是战略价值,由此催生了氢能热。但亟待开发的价值是商业价值,核心是性价比,源头是绿氢的成本。因此应以富余绿电低成本制氢为源头,以多元化、大规模商业示范应用场景为龙头拉动,带动绿色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完)

泰山石油:山东加氢站首选,中石化下属企业,绝对龙头之一。

康普顿:小盘山东氢能股,有成为妖股的可能。

密封科技:小盘山东氢能股,后续可关注。

国林科技:小盘山东氢能股,后续可关注。

滨化股份:子公司滨华氢能主攻氢能设备和制氢

氢能源:京城股份、雪人股份、致远新能、厚普股份

北交所+氢能源:凯大催化、惠同新材、硅烷科技

国企+氢能源:国机通用、蓝新高科、兰石重装、京城股份、昊华科技

(来自韭研公社APP)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蜀道装备
S
泰山石油
S
京城股份
S
亿华通
工分
2.37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