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重建秩序
op26710
2023-04-23 23:41:51

重建秩序 | 民生策略

1 旧秩序的“破坏”与混乱的开始
市场逐步从以TMT为代表的行业虹吸式上涨带来的微观流动性枯竭,演化成了市场的全面下跌。新旧成长的“内战”似乎逐渐演变成两败俱伤,此前一周表现较好的传媒也最终收跌,而电子跌幅则是进一步扩大,TMT成交额及换手率快速回落,交易热度减退。尽管对于周五的市场下跌有太多基本面的归因,但是我们认为核心矛盾在于市场在过去3-5年的某种秩序已经被打破,新秩序尚未真正建立。2019年后,随着机构化的快速发展和增量资金入市,机构投资者主导的话语权中建立了两类资产的秩序:一类是高ROE稳定性资产,一类则是增长性资产,其共同特性是更注重赛道、本身的特性,而相对忽视当期估值的影响,在长坡厚雪与星辰大海的假设之下,机构投资者过分依赖于对于未来判断,持仓与上市公司利润占比出现了较大偏离,也创造了2019-2021年机构牛市的奇迹,公募基金复权净值持续跑赢中证800等权指数超过30%。但2019年以前的规律告诉我们,天梯不可只往上爬,不可否认的是2021年11月开始这一超额收益已经进入回归之路,这一过程中,市场是脆弱和煎熬的,市场的矛盾,早已超越了价值与成长之间。

2 经济“底部”的结构变化
当下劳动力18-24岁失业率正逼近前期高点,我们可能正接近真实的周期性经济底部,而不是此前因为疫情爬坑带来的“弱复苏”。此时看空中国经济已无实质性必要,可以对未来基本面更具信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以地产——资产收入驱动的消费模式似乎一去不复返,中国一季度GDP表现超预期,尤其是社零同比表现亮眼,其中微观上民间消费、县域消费更像是经济的内生力量,而不是过往市场关注的消费领域。上周的出口数据也让我们看到结构性的变化同样在发生:一带一路沿线的资本品出口似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曾分析,在1-2月的工业企业利润口径下,我们已经看到了上游不同于2010年以来任何一次PMI反弹时利润分配角度的优势,反而是估值、产能双扩张的高端制造密集的中游行业,在利润分配中呈现了越来越“逆风”的格局。长坡厚雪之坡正在变化,星辰大海正在斗转星移,正对于大部分资产定价中过去对于分子端隐含假设无疑是重要挑战。

3 海外:滞胀留绵长
4月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反弹,难以支持“衰退交易”。市场期待的“温和衰退”近期看来似乎难以实现,被“市场忽略的”核心通胀居高不下。3月美国CPI同比看似大幅下行,但核心及中位数显示了更强的粘性。当前市场将焦点着眼于住房服务价格,却忽略了其他核心服务正成为价格的新压力来源。当下市场预期9月维持终端利率的概率逐步接近2月初的高点,降息时点推迟至11月。投资者期待本轮“滞胀”是一次美林时钟的区间,在需求回落后将会远去,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或许惟有“萧条”才能解决通胀,但萧条从未被主动选择过,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滞胀”正在来临,那么无论何时货币政策“宽松”,反而是变向确定了长期通胀与利率中枢的上移。

4 底层的逻辑,新的秩序
估值方法是二级市场参与者的一种“秩序”,过去的秩序给市场带来了2019-2021的空前繁荣,当下无论中特估还是“人工智能“都是在旧秩序陨落下对新的秩序的探索。最后能够重建秩序的力量才能帮助市场脱离“博弈”的困局,从而赢得“人心”。“股息率贴现模型”无疑是股票定价的基石,过去无论高ROE还是“高景气”都是基于此的演化,只是过度依赖于未来的判断最终导致了其“崩溃”,投资者在当下更应该回归底层秩序中发现适应新环境下的新秩序:那么就是背靠“红利策略”,适应全球滞胀,寻找中国增长的结构动能。这也是我们长期推荐板块的底层逻辑。

5 重建秩序
我们推荐资源+重资产组合作为主线:能源(油、煤炭)、工业金属(铜、铝)、贵金属(金、银);重资产+国企央企(炼厂、建筑、钢铁),运输(油运、干散、化学品运输、港口);消费的新大陆正在出现,参考《厚雪依旧,长坡不同》。

风险提示:海外超预期衰退;流动性大幅宽松。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国中铁
工分
5.97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