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南芯科技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4-05-07 21:19:55

摘要

 

南芯科技2024年一季度财务业绩显著增长,营业收入达到6.02亿元,同比增长110.68%,环比增长4.75%。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增长224.79%,环比增长23.91%。

公司在产品线方面表现出色,移动设备电源管理芯片收入占比为76%,适配器电源管理芯片占比11.5%,通用电源管理芯片占比10.4%,汽车电子芯片占比2.05%。

公司在费用控制方面表现出色,销售费用率为3.51%,较去年降低了0.8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8.4%,较去年减少了16.66%。

公司库存水位处于健康水平,存货金额为6.16亿元,其中70%为原材料和委托加工物资。

南芯科技通过应用场景牵引,持续完善各大领域的产品布局,以推动中后期业绩的增长。公司积极寻求内生和外延增长的双轨策略,根据业务布局寻找合适的业务标的,早日成为国产模拟芯片设计行业的龙头企业。

当前半导体行业的库存补充行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尽管部分客户的库存水位已经补充得差不多,但大部分客户的库存水位仍然较低,补库行为仍在持续。

Q&A

 

南芯科技2024年一季度的财务业绩表现如何?请详细介绍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销售毛利率等关键财务指标,并说明增长的主要原因。

 

南芯科技在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了显著的财务增长。公司营业收入达到6.02亿元,同比增长110.68%,环比增长4.7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4.79%,环比增长23.91%。如果剔除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28亿元。每股收益达到0.24元,同比增长242.86%。销售毛利率为42.57%,较2023年增加了0.27个百分点,显示出公司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健。 公司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下游应用领域的丰富和产品创新竞争力的增强。在产品线方面,移动设备电源管理芯片收入占比为76%,适配器电源管理芯片占比11.5%,通用电源管理芯片占比10.4%,汽车电子芯片占比2.05%。2024年一季度,公司在智能手机领域实现了有线充电、无线充电、屏幕驱动芯片和锂电保护芯片的全覆盖,预计无线充电和屏幕驱动芯片将实现快速放量,EMS保护芯片的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提高。此外,公司在适配器小型化领域拥有领先优势,适配器电源管理芯片预计将维持快速增长态势。汽车电子芯片收入同比接近翻番,预计今年业绩有望翻倍。通用电源管理芯片收入超过6,000万元,随着公司在工业和泛消费市场的持续发力,预计将维持稳健增长。

 

 

 

公司在费用控制方面有何表现?研发投入情况如何?

 

在费用控制方面,南芯科技表现出色。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3.51%,较2023年降低了0.8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8.4%,较2023年减少了16.66%。这表明公司在各项费用率方面都实现了进一步的降低。在研发方面,公司2024年一季度的研发投入为0.9亿元,研发费用率为14.92%,同比增长58.6%,显示公司对产品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持续投入。

 

 

 

2024年一季度,公司在库存管理方面的情况如何?

 

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的存货金额为6.16亿元,其中70%为原材料和委托加工物资。这一存货结构主要是由于公司订单旺盛所致。公司库存水位处于健康水平,这表明公司在库存管理方面保持了良好的控制,为未来的业绩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在业务布局和未来增长方面有哪些规划?

 

南芯科技将通过应用场景牵引,持续完善各大领域的产品布局,以推动中后期业绩的增长。公司积极寻求内生和外延增长的双轨策略,根据业务布局寻找合适的业务标的,以助力公司早日成为国产模拟芯片设计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一战略规划显示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明确方向和积极的增长态度。

 

 

 

目前半导体行业的景气度如何?台积电对于市场复苏的态度是怎样的?二季度及未来的库存补充情况有何展望?

 

当前半导体行业的库存补充行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台积电对于市场复苏并没有表现出特别乐观的态度。对于二季度以及未来的库存补充情况,我们观察到,尽管部分客户的库存水位已经补充得差不多,但大部分客户的库存水位仍然较低,因此补库行为仍在持续。根据我们目前的订单能见度,大约是3到4个月,可以预见在这个时间范围内,补库动作将会持续进行。

 

 

 

公司今年在新产品布局和进展方面有哪些规划?特别是在无线充电、屏幕驱动和高集成度AC/DC产品方面的销售目标是什么?

 

公司今年在新产品布局方面将继续拓展全套解决方案,无论是在设备端还是充电端。在无线充电、屏幕驱动以及高集成度AC/DC产品方面,我们有明确的销售目标。例如,AC/DC产品今年的销售量有望实现翻倍增长,去年的销售额为1.6亿,今年预计将有显著增长。在无线充电产品方面,去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1亿,今年预计将有大幅增长。锂电保护和无线充电产品去年的销售额突破了千万级别,尤其是在欧洲市场,今年的增量预计将非常可观,有望达到几千万的销售目标。

 

 

 

公司在研发人员增长和研发投入方面有何计划?未来的研发重点将如何规划?

 

公司将继续匹配公司的战略定位,在研发方面保持投入。目前,公司仍处于快速成长期,每年的研发投入大约占收入的15%,去年可能略高于这个比例。研发投向将围绕公司的发展战略,大约40%的研发资源将投入到移动设备领域,包括手机等端到端产品的布局和产品矩阵的完善。另外30%的研发资源将投入到汽车电子领域,加强智能座舱电子产品、车身预控以及ADAS等领域的产品开发。剩余的研发资源将用于芯片管理和通用类产品,包括工业类产品的进一步投入。短期内,公司不会对这一研发方向做出大的调整。

 

 

 

公司在毛利率方面有何预期?新产品线的拓展对公司整体毛利率有何影响?

 

毛利率是公司经营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南芯科技一直保持对此的高度关注。公司的毛利率一直处于40%以上的水平。在产品布局时,我们会选择竞争不那么激烈、毛利率相对较高的领域。我们希望能够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而不是仅仅追求短期的毛利空间。因此,拓展新产品对公司整体毛利率的影响不会太大。我们预计毛利率将保持在40%以上,长期来看可能会有稳中向上的趋势。尽管某些产品线或客户在特定时间段的毛利率可能会有波动,但从公司整体的盈利模型来看,不会有太大变化。

 

 

 

南芯公司在全球模拟行业中的长期发展定位和规划是怎样的?公司目前的营收体量如何,未来有何目标?

 

南芯公司的战略定位是成为一家长周期、健康发展的世界一流芯片企业。目前,公司的营收体量尚不算大,去年的营收为2亿美金多一点,不到10亿到15亿美金的范围。然而,公司在电力管理芯片领域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因此,公司设定了一个战略目标,即在未来5到6年内,将营收增长到10亿美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内部已经规划了相应的产品证明和成长路径。

 

 

 

南芯公司在一季度的业绩结构中,新产品如无线充电、OLED屏幕背光源和EMS保护芯片的进展如何?能否提供这些新产品在一季度营收中的占比?

 

在一季度,南芯公司的产品营收占比和毛利已经根据年报调整了披露口径。公司不再单独按照之前的产品线来查看数据,而是按照有线充电、无线充电、EMS和disc power等类别来分析。电荷泵属于有线充电部分,在一季度的营收占比约为70%,这也包括了智能手机端的一般差异和线性差异。去年年底,电荷泵的占比大约在66%到67%,一季度的比例预计不会有太大变化。

 

 

 

关于南芯公司的费用率,包括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的未来趋势,以及股权激励的摊销节奏有何指引?

 

南芯公司的管理费用率随着公司体量的增长而下降。2024年,公司不会在管理费用端进行特别大的投入,预期费用率将继续下降。关于股权股份支付费用,一季度为2,700多万,公司今年没有计划增发新的股权激励,因此股份支付费用预计将保持每个季度与一季度相同的水平。研发费用率全年将保持在15%到16%,一季度略低于15%。随着业绩的增长,特别是在第二、三季度应届毕业生加入后,人力成本的增长将更为明显,但公司仍将保持营收占比的15%到16%进行研发投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格压力下,南芯公司产品的价格趋势如何?未来展望是怎样的?

 

南芯公司的产品在细分市场上具备竞争优势和增长潜力,因此即便在去年整个行业面临价格竞争压力时,公司核心产品的价格仍然保持稳定,不会因市场竞争而大幅下降。展望今年,整个行业呈现复苏态势,价格竞争相比去年有所缓和。近期,一些经销渠道官方声明产品可能要涨价,虽然这不一定立即发生,但这表明价格竞争已经达到极致,部分产业链环节已无法盈利,预示着产品价格趋势可能会有所改善。

 

 

请梁总谈谈当前南芯产品品类的价格趋势,以及公司在这方面的策略。

 

在南芯产品品类的价格趋势方面,我们预计市场将逐步回归到正常的发展态势。我们公司在定价策略上主要依赖于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在价格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担忧。

 

 

能否分享一下贵公司在汽车电子产品领域的进展情况,以及对今年的展望?

 

从我们今年一季度的业绩来看,汽车电子芯片的营收占比已经突破了2%,相比去年全年以及去年四季度都达到了新高。这表明我们的营收占比正在按照公司的预期逐步提高。我们预计,随着产品矩阵的丰富和客户订单的增加,今年汽车电子业绩的占比将继续提升。长期来看,虽然要实现规模化的营收和利润还需要时间,但我们对2025年的业务发展持有较高的期待。去年我们推出了多个新品类,目前整个行业的导入周期已经回归到正常状态,需要大约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来完成。我们在这个领域是为头部企业供应产品,因此客户端的量产爬坡也有一定的时间周期。

 

 

今年下半年,AI手机和AI PC对供电电路产品的要求会有什么变化?公司在这方面有什么受益的机会?

 

关于AI手机和AI PC,我们预计它们将在电源管理方面带来非线性变化的拐点,但具体时间尚不可预估。随着智能设备端的AI化不断深入,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三年可能会出现稳定的业态和应用范围。这将导致设备对电源的需求增加,对充电续航的需求变得更迫切,进而可能对充电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如更高的充电效率和功率。这些变化可能会促使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带来技术溢价,从而提升单机的价值。

 

 

在汽车电子领域,今年和明年哪些类别的产品可能放量或增速较快?

 

今年在汽车电子领域,座舱内的有线和无线充电产品将占据主要出货量。这些产品包括DC-DC架构、协议以及带数据传输功能的无线充电产品。明年,除了座舱充电类产品外,我们还将在智能座舱的预控、驱动以及智能座舱的其他产品上看到营收增长,预计将有良好的增长态势。

 

 

电荷泵产品线业绩强劲的原因是什么?公司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来满足客户需求并提升市场份额?

 

电荷泵产品线的业绩强劲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大客户推出新机型的影响,二是我们公司不断导入新客户并推出新产品。这两者共同作用,使得公司的产品能够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并且客户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提升了市场份额。公司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点,背后是长期积累的产品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我们在电荷泵领域的研发周期已达五六年,并且出货量居全球首位。在产品技术积累和产品线丰富度方面,我们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除了技术和产品的积累,我们在品质和成本控制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因此,无论是客户推出新机型还是我们自身产品的迭代,我们都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

 

 

公司对智能手机、非消费类市场以及汽车和工业领域的下游应用恢复情况有何判断?未来的需求和库存情况如何?

 

对于智能手机领域,我们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大。今年整体智能手机行业呈现出弱复苏的态势,通过价格竞争获得市场份额的情况有所改善,预计今年的表现将优于去年。明年的需求预计不会低于今年,尽管目前上半年的数据还不够明确,但从长远来看,行业复苏的趋势是积极的。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是行业最困难的时期,我们预计恢复到较好状态将需要较长时间。至于非消费类市场和汽车、工业领域,我们在这些领域的产品和客户布局相对较少,因此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不便过多评论。但我们注意到,行业内其他公司在工业领域的去库存过程也接近尾声,具体的反弹时间和强度尚不明确。

 

 

公司在无线充电领域的战略定位、产品覆盖、客户情况以及对未来业务体量的预期是怎样的?

 

在无线充电领域,我们的战略定位是提供客户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需求。去年,我们在无线充电产品的营收已经超过亿级别,这在业内是比较少见的。我们的产品覆盖了15瓦、50瓦、80瓦等功率范围,今年我们的80瓦产品也将量产。在客户方面,我们已经与多家客户建立了合作,例如OPPO等,并且今年我们在手机市场的份额也将增加。无线充电虽然目前不是每部手机都必备的功能,但在旗舰机型中较为常见。我们希望在每个客户中至少占据30%到40%的市场份额。虽然无线充电不是我们的战略性产品领域,但我们仍然期望在这一领域取得显著的业务增长。

 

 

公司对今年全年的业绩增长有何预期?是否有具体的增长幅度指引?

 

我们之前曾预期今年的业绩增长幅度为30%以上。目前,根据订单可见度和市场展望,我们认为这一增长幅度是合理的。尽管目前无法提供一个更精确的增长范围,但我们对今年全年的业绩保持乐观态度,并期待实现预期的增长目标。

 

 

请问部门今年的整体业绩预期是多少?目前上半年的业绩情况如何?下半年的订单情况有何展望?

 

部门今年的整体业绩预期保持在30%的增长。目前来看,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但对于下半年,由于订单情况尚不明朗,我们目前不打算对业绩预期进行调整。我们计划在年终时,结合半年报的数据,再做进一步的评估和预测。

 

 

公司一季度的单季度毛利率如何?不同产品线的毛利率趋势是否一致?

 

一季度公司的单季度毛利率保持平稳。不同产品线的毛利率趋势存在差异。以核心主营业务的产品为例,去年毛利率一直在稳步提升。特别是通用类产品,它们的毛利率在一季度提升了约十几个百分点,目前已经达到了40%以上的水平。这一增长与行业的逐步复苏和价格竞争的减弱密切相关。

 

 

电荷泵在手机客户中的渗透率大概是多少?公司其他产品的市场份额有何预期?

 

电荷泵在各家手机客户中的平均渗透率大约是60%到70%。我们预期电荷泵和其他产品,如ACTC和充电头,每年能够保持大约15%到20%的增长幅度。在智能手机领域,我们的产品线从充电头到电池端的保护产品都有望在今年完成导入。目前,我们的单个智能手机产品的价值量已从1美元提升到超过4美元。即使我们未来在其他产品上的市场份额不达到60%到70%,哪怕是30%到40%,考虑到去年的研发投入接近18亿,我们有信心在智能手机全充电链路上实现10亿美金的业绩体量。

 

 

公司在汽车领域的单车价值量有何规划?

 

我们规划在未来三年内,汽车产品的单车价值量能够达到500人民币以上。

 

 

公司对于达到10亿美金业绩目标的时间节点有何展望?是否有分产品及下游应用领域的规划?

 

我们中长期的规划是希望产品构成更加综合,预期汽车和工业产品未来能够占到营收的10%,手机产品可能占到50%以上,其余10%多可能是大消费类和T类产品。我们预期在实现10亿美金业绩体量时,这样的产品和应用领域结构将会逐渐显现。

 

 

海外市场的发展情况如何?特别是与三星的合作进展?

 

我们在海外市场,尤其是与三星的合作进展顺利,预计今年下半年会有明显的成果。三星在快充和电荷泵产品上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我们目前主要推广电荷泵产品。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放量,我们将增强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今年原材料成本和封测成本的预期是怎样的?

 

尽管市场上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但我们预计今年在风车和建厂端的成本有下降的空间。由于我们是模拟领域的大客户,我们有增量优势,因此我们预计成本将呈现下降趋势。目前还没有看到通车厂方面的议价情况。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船科技
S
南芯科技
工分
0.53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