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中金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为国接盘的萌新
2022-03-14 21:15:00
【中金快评】内外部综合因素导致市场情绪继续转弱

周一A股及港股继续明显回调,板块普跌,特别是港股。近期地缘局势仍在僵持、"滞胀"概率陡增,海外监管风险继续发酵,中国疫情多点散发,给"稳增长"带来新挑战。综合最新市场进展,我们快评如下:

▲1内外部多重因素导致市场情绪继续低迷。周一A股及港股继续明显回调,全天来看A股上证指数收跌2.6%、恒生指数收跌4.8%。其中A股成交仍高达9500亿元,表明悲观情绪可能仍在继续宣泄。板块普跌,其中消费相关板块领跌,部分"稳增长"相关板块也补跌,而医药、军工、地产等跌幅相对偏小。从沪深港通资金来看,北向资金净流出扩大至144亿元,而南向资金则

净流入64亿港币。周一市场延续了上周市场回调的态势,有内外部较为综合的因素,地缘局势仍在僵持、"滞胀"风险仍在演绎;通胀高企背景下美联储

等加息渐行渐近;海外监管风险发酵导致中概股动荡影响中国市场,俄乌局势带来的流动性压力也影响港股市场和海外资金对中国市场的风险偏好;中国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但效果尚不明显,近期金融数据也略低于市场预期;中国内部疫情在多地反复,给"稳增长"带来更大的挑战,等等。

▲2香港市场的流动性压力。周一港股市场的回撤引发较多市场关注。有市场判断可能仍是受俄乌局势的影响带来的流动性挤压。我们综合判断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在俄乌冲突之前俄罗斯在MSCI EM指数中的权重达到3%左右,而跟踪MSCI EM的资金体量可能达到1.9万亿美元左右。如果近期EM相关基金因为地缘冲突而遭遇赎回,在俄罗斯市场本身交易不畅的背景下,其他流动性好的市场可能就会成为流动性的来源,中资股是在新兴市场指数中权重最大市场之一(24%左右),短期可能因为这些原因面临资金流出压力。当然市场剧烈波动可能还有其他层面的原因,包括海外监管风险的影响等等。

▲3市场企稳的信号或条件是什么?上面我们谈到市场回调背后较为综合因素,往前看,什么信号或者条件可能判断市场逐步企稳、甚至出现转机?我

们觉得综合宏观因素、情绪、基本面、交易层面等方面的经验,可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通胀""风险出现阶段性边际缓解,特别是地缘局势出现边际变化、不再继续恶化;2)疫情形势是否逐步稳定;3)"稳增长"政策加力;4)市场估值达到历史区间相对极端时评;5)市场交易情绪降温,成交相对萎缩,A股日成交量萎缩至7000亿元或更低的水平并持续一段时间。市场估值单一并不能作为市场企稳见底的判定因素,更重要的是主导市场的宏观因素要出现边际积极的变化,后续我们将从上述角度跟踪市场的进展,来判断市场是否逐步阶段性见底。

▲4静待"情绪底”,低估值"稳增长"可能有相对收益。我们周一早发布《滞胀复盘及对当前的启示》主题报告。短期地缘事件等因素导致的供应风险仍

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加剧通胀风险的同时可能也会压制未来全球总需求,海外"滞胀"情形概率可能在加大;国内疫情仍在演绎;市场急速回调后短期有反抽的可能,但相关风险并未完全解除的背景下,市场情绪可能仍难系统改善。在滞胀环境中,股市走势与通胀呈现反向走势,我们预计市场阶段转机可能需要等待通胀压力及地缘局势边际缓解,潜在观察窗口期可能是未来2-3个月。中期而言,中国市场有望展现相对韧性,首先中国所处增长与政策周期相对有利,"稳增长"政策储备空间相对充足,后续"稳增长"政策继续发力,增长在二季度左右可能逐步改善;其次中国市场绝对估值处在历史相对低位,与其他主要市场相比相对估值也具有吸引力;最后中国的通胀压力相对可控,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具有全球最大、相对较全的产业链,只要中国继续谋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趋势不变,在全球供应风险中中国市场可能会相对更有韧性。结构上,我们认为低估值"稳增长"板块可能会有相对收益,若未来宏观层面供应风险逐步缓解,增长预期逐渐企稳,风格可能逐步重回景气度较高的成长风格相关领域。后续我们将继续跟中地缘事件、海外政策及疫情、中国稳增长落地及疫情情况来综合评估市场的潜在路径及结构。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贵州茅台
工分
6.97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