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IGBT龙头士兰微
莱昂纳多
散户
2021-06-24 08:11:55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的半导体板块倍受资金青睐,这也不无道理,全球缺芯缺得非常严重,而且按照权威机构的预测,全球缺芯潮最早的结束时间是2022年6月。而在一些特定的行业,比如汽车,就因为缺少那一小块芯片,都关停了生产线,举个例子,像现代,今年已经4次停生产线了,甚至把数字显示屏都换成了机械仪表盘,就因为没有显卡,显卡是一个集合了多个芯片的产品,所以也有人调侃称之为“卡不出”。

士兰微的产品多而全,主要产品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分立器件、LED(发光二极管)产品等三大类。其中,公司功率半导体产品齐全,涵盖MOSFET、IGBT、IPM、快恢复管FRD、肖特基管SBD。集成电路包括MEMS、ACDC、DCDC、LED驱动IC、MCU等。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电子等4大领域。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从一家纯芯片设计公司发展成为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以IDM模式(设计与制造一体化)。
公司2020年营收42.8亿元,同比增37.6%,归母净利润6.8亿元,同比增365%;今年一季度营收14.8亿元,同比增113.5%,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7726%。从简单的数字上就可以看出,具有芯片设计和制造的公司今年的业绩是多么地出色,当然和去年的基数也有一定关系。但无论如何,也不改今年公司业绩暴涨的事实。

公司是由“士兰七君子”实际控制,合计持股39.14%。士兰微的子公司情况老裘让团队梳理了一下,但由于其对外投资控股和参股公司较多,老裘这里只列出部分相对重要一些的公司。

行业方面,我们先看景气度较高的功率半导体。

功率半导体是处理较高电压的半导体器件,MOSFET和IGBT是其主要产品,行业持续增长。IGBT是一种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与MOSFET(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结构功能相似,都是开关控制器件,IGBT可控制的电压范围更高。一般来说MOSFET可以控制的最大电压在20V到1000V左右,而IGBT可以控制1000V以上的超高电压。这个我们之前在介绍斯达半导的时候也聊过,IGBT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智能汽车等领域,IGBT的结构和技术门槛也更高,掌握其技术的国内公司屈指可数。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消费国,2018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需求规模达到138亿美元,增速为9.5%,占全球需求比例高达35%。预计2021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59亿美元,年化增速达到4.8%,略高于全球增速,全球增速约为4%左右。

刚才提到的MOSFET和IGBT则是行业中增长最快的产品,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到2020年全球IGBT单管市场空间达到60亿美元左右,市场空间巨大。预计到2022年,全球MOSFET市场规模将接近75亿美元。

智能汽车给MOSFET带来新的增长点,新能源车电机控制系统、引擎控制、车身控制都需要大量功率器件芯片,内部的电力输出都需要通过功率MOSFET器件的转化实现。和智能汽车配套的充电桩也同样需要MOSFET器件,主要是通过控制芯片来控制电流通断,形成脉冲电流,再通过电感耦合转换为新能源汽车需要的直流电源。新能源车的销量老裘就不赘述了,国内的几大电动车品牌的销量大家也可以查到,而一级市场中IT巨头和资本大鳄都盯着新能源汽车,希望都能参与到市场中。

最后,变频器产业中对IGBT的需求也正不断上升,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智能家电,白电这个行业。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关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IGBT模块在变频器中不仅起到传统的三极管的作用,亦包含了整流部分的作用。控制器产生的正弦波信号通过光耦隔离后进入IGBT,IGBT再根据信号的变化将380V(220V)整流后的直流电再次转化为交流电输出。

除了白电,还可以运用的是焊机产业,逆变式弧焊电源,一种新型的焊接电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电焊机产量为1108.93万台,同比2019年增加了158.87万台,增速为16.7%,非常快。

公司是国内IDM的龙头公司,拥有自主产线5、6、8、12英寸的晶圆制造产线、外延片制造产线、功率器件封装产线、晶圆测试和成品测试产线、LED芯片生产线及LED显示屏封装产线。生产和供货能大概率地自主控制。

公司营收中的42.8亿元中,超过一半是功率器件,占2020年营收的51.5%,集成电路次之,营收额14.20亿元,占比33.2%。
近5年的公司营收CAGR约为17%,增速很快。尤其是去年疫情,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以及新冠疫情冲击,海外其他大厂产能受限,交付受阻,而国内疫情控制得当顺利复工复产。全球缺芯潮让公司的公司产能充分释放。去年在白色家电、工控行业持续发力,出现了高同比的增长态势,并延续至今年。
公司每隔3年左右,归母净利润都会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这并不是公司经营出了问题,而是庞大新建固定资产投入运营产生的巨额折旧所致,半导体行业基本符合摩尔定律,基本18个月就会有一代技术革新,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投入新的设备生产线来满足新技术的需求,以免自己不被淘汰,这点我们在中芯国际刚上市时也分析过。

就好比2019年,当年归母净利润仅为0.15亿元,归母净利率降至0.5%,主要原因有,8英寸尚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但当年折旧费用高达3.8亿元,其中8寸线子公司士兰集昕2019年亏损1.8亿;第二,LED芯片业务在2019年下半年出现亏损,行业陷入低谷,毛利都亏损了0.24亿元,卖一件亏一件;第三,公司多年持续的高额研发也成为了利润的“拖累”,每年研发投入都高达营收的10%以上,远超功率半导体同行。然而随着产能提升,LED芯片走出低谷后,2020年迎来了彻底的翻身。

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也自然是随着“行业特色”而波动。

公司的研发工作主要可分为两部分:芯片设计研发和工艺技术研发。在芯片设计研发方面,目前主要分为电源与功率驱动产品线、基于MCU的功率控制产品线、数字音频产品线、专用电路产品线、MEMS传感器产品线、分立器件产品线、功率模块产品线、光电产品线等。在工艺技术平台研发方面,公司已陆续完成了国内领先的高压BCD、超薄片槽栅IGBT、超结高压MOSFET、高密度沟槽栅MOSFET、快恢复二极管、MEMS传感器等工艺的研发。

我们展望一下今年的发展,今年对于国内半导体产业而言,势必是个大年,疫情使得海外公司停产的停产,交货周期延期的延期,这些都是国内企业争取订单的黄金机会,再加上价格上涨,今年实现量价齐升是大概率事件了。关键在于产能能否跟上。

功率器件方面:当前,8英寸晶圆厂产能紧缺,随着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变频家电等复苏,带来功率半导体供不应求,涨价是必然的。

去年公司于12月9日发布涨价函,SGTMOS产品提涨20%;3月1日起MOS、IGBT、SBD等价格均进行调整。目前公司订单空前饱满,且公司正加大扩产力度。

集成电路业务方面:公司MEMS传感器种类丰富,主要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心率传感器、硅麦克风传感器。2020年上半年,公司MEMS传感器营业收入同比增加70%以上,公司将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智能门锁、行车记录仪、TWS耳机、白色家电、工业控制等领域持续拓展。公司MCU产品满足从8位到32位、从低成本到高精度高性能的广泛需求,MCU搭配IPM模块销售,形成整套方案。MCU产品也持续在工业变频、工业UPS、光伏逆变、新能源车、物联网等众多领域可以被广泛的应用。

预计到2021年底8英寸产能达到7万片/月,12英寸产能达到3万片/月,仅考虑产能增长,预计2021年营收相比2020年增长25%-35%。在功率器件、MCU和MEMS普遍涨价的背景下,同时毛利率较高的IPM、IGBT和MEMS增速更快,公司的整体毛利率会进一步提升。

今年士兰微有三个看点,首先是大客户的拓展应该会有成效,其次是公司的产能也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最后芯片缺货也会导致价格的部分上升。我觉得2021年应该是不错的,有望超过公司年初设定的预期目标。

有人肯定会问公司目标是什么,根据公司年报披露,2021年目标实现营收62亿元,同比增45%,营业总成本控制在58亿元左右,同比增35%左右。相当于公司把利润目标都告诉了投资者,这在上市公司中是很少见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士兰微
工分
7.65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4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1-06-24 08:39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