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用户群体不同:
泡泡玛特:核心用户为18-35岁的潮流青年,主打盲盒、艺术玩具,IP以设计师原创为主(如Molly、Dimoo),依赖“收藏+社交”属性。
奥飞娱乐:聚焦儿童及青少年市场,依托经典IP(喜羊羊、超级飞侠)开发玩具、动画及婴童用品,用户黏性来自IP内容而非纯收藏需求。
在差异上,奥飞的潮玩品牌“玩点无限”目前规模较小,缺乏爆款IP,需在年轻化设计、营销策略上向泡泡玛特学习;泡泡玛特已建立成熟的供应链和用户社群,泡泡玛特、TOP TOY、52TOYS等品牌已占据潮玩市场主要份额。一个是龙头,一个是小弟,奥飞可以借助概念被泡泡玛特的涨势带起来,但是涨幅有限,是不能达到龙头的高度,炒作过后还是得靠真本事说话,例如摆酒领域的贵州茅台股价能一直维持在1500左右,其他白酒炒作过后都跌了一大半。
泡泡玛特上涨的逻辑表面是labubu供不应求,业绩其实看点和增长点在海外扩张,这次labubu3.0很大的催化在欧美那边火了,有很多明星带货,国内其实没有很多人关注,奥飞娱乐主要IP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国内地域性很强。
另一个泡泡玛特背后有机构抱团推高的影响,这个奥飞娱乐学不来。
基本面看泡泡玛特能做到这样不光是有IP,本身店铺和线上运营能力是很强的,扩店预期也很高,而且持续业绩超预期。奥飞娱乐业绩兑现能力很弱,IP有限,新IP要想打造还需要时间,本身没有什么自有店铺渠道,合作也是和卡游,要依赖卡游的推广,不是产业链全布局,主动性要差很多。
潮玩这类新消费长期肯定是有很大空间的,但是机构抱团到现在,短期不是没有风险,就算要买,泡泡玛特是泡泡玛特,奥飞娱乐是奥飞娱乐,不是一回事。
另外扯个老黄历,当年做国漫的时候,奥飞娱乐买过有妖气,当时是国内前几的国漫平台,买来运营越做越差,是腾讯动漫起来这么快的一个原因,只能说这家公司战略眼光有,运营能力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