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银行】南京银行电话会交流纪要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2-04-22 22:03:53
Q:我们提出了到2023年增加100家网点的计划,如何考虑?
关于增加100家网点的问题,南京银行的网点规模相比同业还是比较低,主要是在江苏省内新设100家网点,同时配套人力,按照1个网点15个人的配置,100家网点要配置1500人,我们预计将新招2000人,将实现江苏省内全体县域的覆盖,发达县域达到1+1网点覆盖;所有市区按照东西南北中全区域覆盖,这样实现有效转型,让我们的零售业务有平台,让小微业务有网点支撑。虽然我们也在线上化转型,但线上化不能完全解决服务问题。我们即使达到了300家网点,在同业中还不算特别高的,我们还有一定发展空间。
Q:对于收购苏宁消费金融做什么样的规划和安排?
消费金融业务是南京银行和法巴银行深耕十几年的业务,在市场上有一定品牌。我们预计将持股苏宁消金超过50%,法巴银行也是它的股东,也同时增加所持比例,现在我们觉得收购苏宁消金公司,有利于南京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有助于做大消金业务,做强收入和利润。
目前总体进展比较顺利,我们也派人做了进一步了解,将有待监管批准后,将进行交割,我们将适时增加股本,对未来发展规划等作出一系列安排。预计今年消金公司主要是稳定,明年将实现比较大的发展。
Q:业绩方面,增长的驱动因素是什么?今年的目标如何?Q1非息收入对于营收的贡献比较大,未来如何看待业绩发展的稳定性?
业绩增长的内在驱动力:主要是认真践行我们的战略和五年规划,针对零售和交易银行两大战略,以及针对公司客户分层的3大计划(鑫伙伴计划、淘金计划和鑫火计划)。这些都围绕以客户为中心,同时也进行了组织架构的改革和调整,比如公司金融板块下设了重点客户部和机构客户部,更好地满足了我们全生命周期的需要;小企业部我们也从资产部门转化为客户服务部门;包括零售板块,我们也在强调,客户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未来,我们也在计划金融市场部进行调整和改革。
未来主要三个方面继续加强:科技赋能;线下网点赋能;内部各个部门协同(包括我们的金融子公司鑫元基金、苏宁消金等)。
业绩目标:今年的情况还是有一定复杂性,包括疫情等,对我们长三角的机构还是有一定影响,但我们还是努力维持今年稳中求进,保持高质量稳增长。
非息收入:近两年我们非息收入还是增长比较快,今年Q1非息收入主要来自两块:
一方面是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主要是投行业务(发债),以及零售方面(理财、代销等)。
另一方面是来自于投资收益。1)投资规模的量在增加;2)金融市场对于今年趋势的把握比较好,操作比较准确。3)去年Q1,投资收益有低基数,基数比较低。
后面还是希望努力保持Q1整体的经营趋势,我们也在打造我们自身的能力,但也有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力争保持高质量的稳定发展。
Q:我们的贷款增长比较快,今年资产负债摆布的情况如何?以及今年净息差的趋势趋势如何?
我们整体是希望稳中求进,今年整体增速安排不低于去年(21年总资产规模增速15.3%,贷款增速17.16%),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希望进一步提升。但今年经营方面还是有一定压力,也要看情况,看看能不能提前一年实现5年规划的目标(资产到2万亿,21年末为1.75万亿元)。
净息差趋势:
资产端:今年还是会有下降的趋势,包括LPR下降,以及减费让利,我们所在区域疫情还是有一定影响,会继续履行社会责任。同业资产,我们也在根据监管要求(量价齐降)进行调整。
负债端:会在付息成本上继续做好工作,做好低成本结算类存款沉淀的工作。我们推出的交易银行,背后也是增强了客户服务能力,也是希望沉淀更多低成本存款,也会在这上面继续下功夫,来力争我们的息差保持稳定。
Q:今年以来内外部因素更加复杂,如何展望资产质量的情况?今年对于不良处置的计划如何安排?
资产质量对于银行来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去年包括今年Q1,全行资产质量的运行状况还是比较平稳。取得这个成果的原因:
1、我们连续多年来,在经营策略上还是贯彻监管要求,以及贯彻我们的转型方向,回归实体。内部通过各种激励约束手段,一方面做大客户数量和底盘,另一方面,坚持风险分散,加强集中度的管控,新增贷款总体质量保持稳定,控制了大额风险的发生。
2、技术手段也在提升,对于风险识别、贷后管控、预警能力都有提升。
3、我们加大了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清收、抵债、核销和转让等各种手段,处置表内和隐性不良资产近90亿元,历史上新高。存量的风险在逐步出清过程中。
不良和关注类的比例稳中有降,风险抵御能力稳中略升。
未来趋势:大家现在关注上海疫情对于我们银行的挑战,除了北京银行之外,其他分行均在长三角地区,我们也在积极支持抗疫,虽然Q1运行平稳,上海地区对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影响还是客观存在,我们会根据年初策略和后期变化,会动态跟踪观察,来进一步谋划我们的工作策略。
1)当前,还是落实好国家政策,践行社会责任,支持复工复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经营。
2)提前谋划,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客户和行业,提前做好预判风险情况,提前做好风险策略和抵补策略,防止在年度经营中大起大落。
3)围绕深化战略转型,支持创新发展,做好基本经营底盘。
4)今年对于整个的处置计划已经进行了相对的安排,Q1实施的情况还是不错的,也会为今年新增的风险腾挪一定空间。
5)提升我们的数字化能力,来强化我们的风险管理能力。
我们行整体的风险抵御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尽量提前预判疫情的影响,及时处置,预计不会对今年的资产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Q:零售业务,未来转型的方向和规划的目标如何?私行条线,未来的发展布局和规划如何?
21年,零售业务营收的增速超过30%,占比达到23%,是我们五年战略规划的重点。
1、坚持零售2.0的改革落地,横向推动各项工作机制的有效运转,加强板块内和板块间的有效协同,有效为分支行赋能。纵向会进一步推动零售队伍建设和能力的提升,今年预计整体还会有较好的表现。
2、科技赋能:去年我们针对零售板块7个领域,做出来敏捷组织的建设安排,典型的项目比如Ncard,从组织到落地,迭代敏捷高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坚持发展财富管理,通过金融资产拉动客户资产,目标是个人金融资产总量增加1000亿元,尽管今年资本市场有一定波动,但我们还是会持续推动。
4、零售资产业务的推动:过去是消费信贷和按揭贷款驱动,今年把个人经营性贷款也会纳入进来,变成三驾马车,最近几年每年投放都在300-400亿的体量,今年还是会继续零售贷款的投放,预计今年零售营收占比会持续提升,还是会有较好的盈利。
对于私行业务的定位:按照5年规划的部署,管理层也是看到业务发展的机会。1)我们身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居民财富增长也比较好,会顺势而为,坚持下去;2)综合化经营落地,商行+投行+交易银行的推动,私行提升为一级部门,会加强综合化经营的落地;3)私行定位就是资产配置中心、利润中心、公私联动中心,今年Q1私行发展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于客户,中收的提升均有一定表现,预计今年持续下来,私行还是会成为零售战略发展的有效补充。
Q:存贷款方面,今年Q1存款实现了比较好的增长,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年全年存款吸收如何展望?贷款投放速度取得了行业领先水平,零售贷款投放占比稍微低一些,对于今年贷款投放如何安排?
1、今年Q1存贷款增长超出预期,主要原因:
1)储备早,储备多:我们非常重视开门红的储备工作,从去年9-10月份,我们就在积极布局今年的投放工作,项目储备、客户储备比较多,质量也比较高。
2)投放早、投放多:表内贷款增长840亿,同比去年增加100多亿;投行全口径投放1550亿,比去年增长200多亿,投行债务工具发行826多亿,比去年增长10%。
3)客户层面:1)积极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去年公司部成立了机构客户部和战略客户部,积极推进两个方面客户的开发和价值提升,这块工作对于今年存款贡献比较明显。2)去年改革了小企业部职能,之前是一个贷款投放部门,现在变成了中小企业综合服务部门,直接管理了全行10多万无贷户的开发工作,Q1小企业存款增长513亿,完成了计划的200%以上,超出去年同期和我们的预期。3)客户数较年初增长比较明显,3月底,全行授信客户数近3万户,较年初增长了2000户,增幅7%以上,我们的增长也是基于客户的增长。
4)交易银行落地:我们今年一季度增长1400亿的存款中,500多亿是活期存款,今年外汇结算量也比较好,明显超过去年一季度。交易银行对于存款增长有比较好的贡献。
2、贷款投放:Q1增长接近840亿,零售贷款增长50多亿,零售较弱,主要是市场共同原因,我们也有思想准备,今年开门红加强了对公的储备和投放力度,今年对公投放高于去年,形成了有效抵补,保持整体贷款投放较好。
未来规划:疫情对于我们贷款投放有一定影响,客户提款意愿不强,但我们相信疫情很快过去,以及我们所处长三角地区,经济动能还是比较强。全年计划投放1500亿左右,Q1完成了50%以上,后面几个季度主要是调结构,主要是小微和零售发力,后面也会增加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预计今年1500亿目标完成没什么问题,可能还会超过这个目标。
Q:法巴银行方面,如何看待和南京银行的合作?未来对于苏宁消金有什么规划?
法巴银行作为南京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和长期合作伙伴,自从2005年合作以来,一直在持续关注。在疫情影响下的经济大环境中,南京银行保持了优异的业绩,不断创新推出新产品,推出以客户为中心的项目转型。今年Q1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法巴银行还是提供了多层面的支持,比如说法巴银行提供了可转债的认购;虽然无法进行互访,但是远程会议在积极推动;业务方面,也在积极推进,开展合作。
消费金融业务一直是南京银行和法巴银行合作的重点业务,也形成了较好的合作模式,法巴银行对中国消费金融的市场还是有一定信心,和南京银行一同参与对苏宁消金的收购也是比较自然的,会积极配合南京银行发展先进的消费金融业务,法巴银行会为南京银行提供全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在疫情后的新形势下,会共同探讨未来发展的重点。
Q:可转债情况:对于转股的预期,以及资本使用的情况?
近年来,南京银行一直走低资本消耗的发展道路,也在适时前瞻地发展和管理我们的资本。在保持较高的现金分红水平上,我们每年都有100多亿的利润留存来保持我们的核心一级资本,也进行了非公开发行和可转债的发行适当补充。我们Q1的ROE年化达到了17%多,会保持高质量的投资回报。
去年以来,我们南京银行的股价表现也保持上市银行的前列,我们的PB还没达到1倍,距离先进的同行还有一定差距,还是会继续努力,坚持高质量发展。去年发行的可转债已经进入了转股期,希望我们的业绩在稳步提升的过程中,有效地实现转股,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实现资本保障。我们也提交了200亿永续债发行的申请,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Q:今年在金融市场业务上制定了怎么样的经营策略和经营目标?未来市场如何展望?
南京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一直是我们优势和特色业务,我们深耕债券市场25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和一定的影响力。从去年以来,国内外环境波动比较大,为金融市场工作增加了难度。
以往金融市场赚钱主要是四个方面,1)靠久期赚周期的钱;2)靠杠杆赚央行的钱;3)靠票息赚发行人的钱;4)依靠波段赚交易对手的钱。在去年以来,市场环境对上述四个角度赚钱均有一定难度。但我们形成了600多人的专业团队,有25年专业经验,我们保持金融市场发展的定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从规模来看,金融投资资产达到8700亿,占总资产46.68%。资产托管规模2.15万亿,为全行带来480亿的低成本存款。南银理财Q1规模3300亿,增速高于已开业25家理财公司的平均值。
2)从盈利来看,去年金融市场板块整体营收达到240亿,超过全行营收的50%,投资收益占比达到95.98%,都同比有大幅增长。
3)从外部品牌,我们在各类交易场所,无论是国债、政金债承销,我们的排名均排在前6名,在银行间、交易所、票交所等市场我,我们均获得了较好的奖项。
今年,我们将稳中求进,变中求稳:
2手硬,1)保证8700亿的金融资产跑赢大势,保证我们的盈利能力。2)保证我们的发展嵌入公司板块和零售板块,通过各板块循环的价值链,来协同发展。
3个“势”:1)顺势而为,主动调整资产结构,从去年以来,监管对于非标投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我们也顺势压降了非标资产,重点加强了标准化资产的投资力度。2)因势而动,保持我们在金融市场活跃度,去年搭上了南向通的发展,做好我们的做市商和承销商等角色在这个方面要突出优势。3)趁势而上,打造我们南京银行的朋友圈,要把同业客户也作为我们发展的重点。一方面,要把银银朋友圈做大,我们合作的同业客户的资产占整个银行业总资产的90%,大中型国有股份制银行、大规模的城商行和农商行都是我们的客户。另一方面,在非银方面,要加强合作的广度,提升交易撮合能力,提升我们通过非银机构合作,提升我们的托管机会,通过托管拉升我们高质量低成本存款,形成高质量生态圈。
Q:产品创新方面,Ncrad发展比较好。未来的发展规划?对于全行的发展有什么深远影响?
整个Ncard是我们零售的数字化转型的项目,从创立到转型一年时间,我们目前接近80万张,我们3.0版本也打造了生态圈,预计今年肯定要突破100万张。
对于零售发展的意义: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
1)客户结构:传统零售业务客户,年龄都偏大,年轻客户的获取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Ncrad就是我们重要的抓手,新增客户中,有50%以上的客户是35岁以下的。
2)业务结构:创立之初,定位是回归到信用卡支付的本源,我们要强调卡要活跃,背后的账户和客户的活跃,我们的Ncard,活卡率很高。累计为全行带来30万多基础客户,10万多理财客户,3万多贷款客户。
从今年预判来看,也有重大改进,预计盈利状况也在不断优化,为我们行零售业务盈利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Q:交易银行战略:也推出了鑫e伴产品,取得了较好成效,未来如何深入进行交易银行战略,会带来哪些业务的发展空间?
鑫e伴是我们集电子渠道以及生态服务为一体的生活化服务体系,可以实现7*24h的直达客户的服务。自推出以来,客户数量已超过5.4万户,沉淀活期存款630亿,这也是我们在数字化转型业务领域的代表产品。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交易银行在产品和队伍建设上,已经基本完成,今年是两大战略的提速阶段,预计2022年我们的交易银行战略将加速实施,今年一季度成立了3个二级部门:
1)国际业务部,解决国际金融服务,利用我们法巴强大的股东背景和我们多年积淀的优势,服务长三角业务的外贸业务,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供应链金融部,针对内循环问题,解决票据业务和供应链融资票据化的问题,对接了票交所的创新业务,实现对公司客户的创新服务。
3)现金管理部,解决鑫e伴理财金融和财资客户的对接工作。
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聚焦这三个方向将会加快交易银行发展。
具体措施:1)加快交易银行部和小企业部,重点开发中小企业、无贷户的开发工作,提质扩面,提升服务能力。
2)加强投行部大公司板块的合作,加大对机构客户、战略客户的金融服务,真正实现商行+投行+交易银行+私行的服务模式。
Q:理财方面:南银理财发展较快,有什么产品线?未来的发展规划如何?
2022年,转型顺利,良好开局,2021年所有产品都达到了净值化转型,到去年9月末,已经完成了所有产品的净值化转型。一季度末,我们的理财规模已经达到3300亿元,平均增速达到了19%,超过平均12.14%的增速水平。
2021年营收10.48亿,净利润6.46亿元,开局良好,无论是规模水平,还是盈利水平,都达到了预计的要求。
2022年,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我们国家的资管市场,将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南银理财将保持高速增长的目标,预计规模增速保持在20%左右,保持市场的领先地位。
未来,3个方面布局:
1、加强投研能力,保持我们产品百花齐放。
1)丰富的产品是我们赢得市场的重要因素,今年市场环境波动很大,原来可能会加强权益类市场的投入,但是根据现在的市场环境,可能会调整策略,加强固收类产品,尤其是1年以上固收类产品的发行。
2)重点推进合规产品的发行,提取相应的风险准备金。
3)在合适的时机加强权益类产品的发展,践行绝对收益的投资理念,保持产品净值稳定。
2、加大理财的销售力度:依托母行的优势,继续把母行销售的深度和广度做大,依托私行更好的平台和产品,扩大私募理财产品的销售力度,到一季度末,我们代销规模210亿,合作已经达到34家,拓展外部机构带来的规模效应比较明显。1)我们会继续像发达地区的大型城商行和农商行拓展代销力度,来补足网点的短板;2)选择合格的互联网持牌机构,加强我们的代销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使我们遍地开花。
3、科技赋能,投教服务,来提升我们客户体验能力。今年以来,全市场有1000多只产品净值跌破1,我们要用科技水平,数字化模型,加大客户分层,精准营销。通过各种媒体做好投资者教育服务,到昨天为止,我们理财持仓客户已经突破了100万,母行客户+代销客户,线上+线下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服务手段。
Q:科创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为南京银行发展带来哪些动力?南京银行在债券投行业务上有哪些规划,想取得什么目标?
科创金融服务我们起步于2011年,到现在经过11年的努力,在南京地区的市场份额超过50%,服务过的客户超过300户在国内已经上市,在辅导期的企业已经有100多家,为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优质客户。
2015年在国内率先推出小股权+大债权模式,服务超过150家,IPO后的监管账户基本上锁定在南京银行,股权浮盈也比较高。
2021年我们也推出了政银联投的模式,集中资源,互补共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政府的招商引资问题,同时也为投资机构带来了便捷的机会,带来了较好客户,已经落地了11只基金,还有几只在推进中。这一模式的推出符合当前的发展战略,有几个好处:
1)进一步拉近我们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比如说地方政府招投标存款,优先考虑南京银行;
2)为投资机构带来了浮盈,有我们贷款垫底,大家更加敢投,第三方鉴定也增强了信心。
3)对企业来说,集中了政府、银行等资源,可以稳定、快速成长,真正实现了共赢。
未来我们将继续锁定这批优质客户,为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的核心存款,我们将不断探索集团化经营,与南银理财、鑫元基金等合作。
投行业务发展:今年来门红势头较好,同比增速在10%以上,我们希望稳定我们在江苏地区的市场份额,已经连续4年在江苏地区第一名。加强对省外3家分行的份额拓展,目前拓展力度也比较大,成长速度比较明显,我们和交易商协会协同推出一些创新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这是我们主要的出发点。我们Q1在全国排名在提升,我们有信心稳定我们的市场份额和排名。
Q:南京银行金融科技有什么进展和规划?
我行金融科技围绕数字化转型和开放银行战略这两个方面开展。重点工作有:第一,敏捷组织的打造,业务能力提升36%,协同能力不断加强。第二,金融科技创新,全面推进数字、技术、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为全行的客户营销、风险合规和运营服务创造巨大贡献。数字化转型有语音化、线上化、智能化,搭建敏捷开放的前台,开放共享的中台,稳定可靠的后台,把我们两大战略与科技赋能成果汇报一下:
大零售战略:通过数据助力营销获客和活客,构建零售标签和特征2240个,对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有效支持。比如说Ncrad,以小程序为载体,实现申请、消费、分析、权益全生态线上化的服务。
交易银行战略突出开放银行理念,重点打造两个生态圈,金融和非金融的企业生态圈,为中小企业打造全方位的服务。去年科技投入增加55%,今年重点打造企业微信,打造AI+企业微信+特定场景,客户的流量在微信,这是银行链接客户的重要桥梁,可以高效触达客户,同时利用AI技术,让客户经理服务事半功倍,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Q:新冠疫情有一定反复,对于我们行经营的影响?
1、经营层面,对于上海分行、资金运营中心,鑫元基金等影响还是有的。
2、相比于影响来说,现在还是要把抗疫工作做好,一方面做好防疫工作的落实,另一方面,要把业务连续性的工作做好。
3、未来还是要做好企业的纾困和帮扶的工作,要做好担当。
未来,我们长三角地区还是区域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预计经济强劲增长的基本面还是不变的。
Q:现金分红情况?
一直保持30%以上的现金分红比例,一直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南京银行
工分
1.64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2-06-11 11:28
    关注了~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4-23 09:08
    感谢整理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