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消费电子之星—光弘科技
小散的涨停板
2023-11-15 08:45:06
昨天涨停的有首板的万润科技,还有比较有人气的好上好。

光弘科技(9月2日 - 11月8日 涨幅197%) 当前市值 205亿

华为消费电子代工,最近三年(20年-22年)华为业务营收占比 45%,27%,36%,考虑到华为新增订单,预计23年来自华为的营收占比(23年含菊量)将重新回到40%+甚至50%左右的水平。(从代工业务的角度来看:光弘之于华为vs.富士康之于苹果)实锤!
2季度10亿,每个月平均3.3亿。三季度16亿,七八月份应该是7亿。增量在9月份应该9亿左右。大量招收工人之后。10月份产能再创新高。单十月10亿。所以一个季度30亿很正常2季度10亿,每个月平均3.3亿。三季度16亿。

20231108调研
主要逻辑消费电子随着国内手机厂商的崛起以及华为创新带来的增量,是一波增量,但是很难说长期增长到什么极限。长期从消费电子转向汽车电子,10几年前就做了ts9000。汽车电子周期特别长,认证以及导入都是门槛,过去都是找tire1,现在来看消费电子行业在这个行业有一定的优势,现在就是到了这个放量时间点了,新能源车后,汽车电子占比从10%到40%,华为所有的后期车型公司都已参与,并且都会拿到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财务:未来可以看消费电子两年增长50%,汽车电子占比从10%提升到30%,复合增速100%以上。24年业绩预计7亿,25年预计10亿,24年50倍PE给350亿市值。

Q&A:订单:Q4订单很高,海外品牌也在增长。印度8月份产量相比上半年翻倍,Q4也是这样。汽车电子:去年占比2%,到现在前三季度已经到了3.7亿的水平,占比10%多,而且增速还很快,未来占比会到30%,原来汽车电子很多在外资手里,公司作为不逊于海外公司能力的情况下,伴随客户,TIRE1,法雷奥,还有H客户这些汽车电客户的增长,会确保汽车的增速。

手机制造产能:1)国内华为,小米,荣耀,OPPO这些,公司占比他们都是25%左右。谁有增长都可以。海外是6成小米,4成OV。惠州每个月800万部的能力,三分之一是ODM,现在会更多接厂商直研的项目,会有意识得去多做一些,公司报价基准会维持一个基准,不降价的会硬气一点,产品的价格会有波动的话,公司还是会根据产品的复杂度等指标去判断是否接这些订单。平昌新工厂订单是有保证的,保证不是100%的,当然不是全部的。平昌每个月能提供400万部手机的空间,相当于现在产能增长50%,以后每年可以扩产20%到30%的产能是没有问题的

2)印度产能:每个月250万部以上的产能。越南,新能源,网络测试仪,规模很难说,啥都有,接下来可以承接外资的一些订单,印度运输成本,设备进口成本及高,印度综合制造成本比中国高20%,如果印度产量达到了。在印度做生意,是因为公司是当地企业,所以才可以进口,所以很多物料他从小米买过来,也有从其他供应商买,如果小米在印度有销量增量的话,他收入增长会很快供需的话:现在ODM产能不够,电子很多东西是日新月异的,过了这个点就没有了。

净利润率:跟开工率有关,如果买料都抛开的,净利润率大概有20%,去年物料采购占比25%的占比,所以毛利率跟净利润率都会下降。加工费这个毛利率会占比25%到27%。真正的买料公司从21年开始的,所以公司净利润率会下降,因为买料占比得提升,会带来营收的增长会大于高于利润增长。因为海外都是买料的商业模式。Q3的买料占比40%。营收增长,9月份多一些,有个几十万部多,现在每个月出货600万部,现在很多产能都给了汽车电子。手机会什么突然会爆,MATE60带来一波换机潮,汽车电子格局空间:新能源车出来以后,这个势头会持续很久,占比原来都是汽车的10%,现在到40%。从特斯拉开始不找tire 1了,直接找手机供应链。他们现在发现从技术上没有问题,中国的电子制造不比富士康差,现在差的就是规模,富士康嫩伟创力,富士康都是靠规模效应,美资客户都会给他优先权,因为中国也上市了,规模就来了,然后给他竞争就容易了。EMS国内企业去越南的是第一家。

汽车电子收入:前三季度3.7亿,三季度1.2亿,Q4两亿以上,导入周期非常长,导入以后就不会变,5年以上是不会变的,2021年开始导入,2022年开始量产,现在看是放量期。传感器,到更多产品去转,生命周期里会迭代,然后还有不断地有越来越多品类的,明年翻一番。客户结构,最大的是法雷奥,占比40%,产品里,现在每个月就有千万以上的收入,相对其他的客户都是几千万的。LG,高新兴物联,公司的汽车价值量,我们在汽车电子领域,1-4级产品,0级的,电驱,电工的,是真正的优势。公司做过的产品类别是比较多的,公司新兴势力以及各做到了很多。汽车电子也在不断地增长,法雷奥也在增。全球100多家厂商也在下单。深圳法雷奥新能源,主要BMS都把他归类到汽车电子里了,生意都不是很好,赚了吆喝,不赚钱,现在汽车电子是有技术门槛的。动力,座舱,自动驾驶这个领域都会做的可能。手机生产的模式:三星,OPPO,VIVO都是自己做,苹果,华为,小米是另外一个模式。全球十大,龙旗,闻泰,华勤,还有4大都不赚钱了,天珑、中诺通讯、MobiWire。EMS的富士康,和硕,纬创,国内有公司还有比亚迪电子,一个月做个几十万的公司都不算。但是汽车电子会分的比较细。H南方工厂招工也不多,松山湖也很多,成本也巨高。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光弘科技
工分
2.16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