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半导体掘金(1)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4-01-08 18:52:41

会议要点

1. OLED展望与挑战

OLED技术优势:OLED在色彩表现、柔性显示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目前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预计小尺寸OLED的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供应链和成本:OLED上游关键设备和材料主要由海外厂商主导,有望有国产替代机会随着国内技术突破和产量份额提升。

长期看随着技术成熟和供应链国产化,OLED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市场需求有望扩展至大尺寸屏幕产品。

2. 国产半导体面板产能提升趋势

国内面板厂商在中大尺寸及OLED面板产能上正在加速布局,实现国产化、技术突破和供应链本土化是市场增长的新动能。

上游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国产替代空间大。关键设备和材料国产化进展虽缓,但预期随技术提升和国内产能增建,将加快国产化步伐。国内终端材料厂商已开始通过技术验证,并实现部分产品的量产级供应。

国内OLED有机终端材料需求上升,市场规模有望提升;具有高毛利、技术壁垒的终端材料市场由海外厂商主导,但本土厂商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3. 全球半导体市场及展望分析

显示驱动芯片市场庞大,2021年全球出货量89亿颗,市场规模14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64.7亿美元,2020年预计增至71.7亿美元,增长率约为8%。

OLED显示屏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到2023年占比将达到16%。国产OLED驱动芯片正面临国产替代机遇,本土厂商在定价、反馈调整上具有优势。

中尺寸OLED面板市场潜力巨大,2022年出货量970万片,预计到2024年可增至2540万片,CAGR达62%。苹果、安卓厂商正加速中尺寸OLED布局,提升渗透率。市场规模及竞争动态显示,国产化进程中存在投资机会。

4. OLED市场渗透与价格趋势

OLED渗透率上升趋势:搭载OLED的产品价格在600美元以上占比47%,200美元以上占比为93%,除了200美元以下的产品外,其余价格区间OLED渗透率保持增长态势。

OLED技术及价格走向:OLED技术成熟和产业链国产化将进一步降低OLED与LCD价格差距,推动OLED面板手机渗透率提升。

车载OLED市场潜力:车载显示面板市场增长强劲,预计到2030年出货量将达2.67亿片,高端机型可能选择OLED作为主要显示器。

5. OLED与Mini LED未来赛道

OLED和MiniLED作为显示技术的主流升级路径,各有优势,前者擅长单像素控制、分辨率高、显现速度快,后者则是传统LCD技术的升级。

短期内OLED和MiniLED在下游应用场景上重叠不多:OLED多用于小尺寸产品,如智能手机;MiniLED则用于显示器和TV等。

OLED价格上涨趋势,由于供不应求和产线稼动率提升,短期看来这一趋势将持续。

会议实录

1. OLED展望与挑战

近期,我们发布了一份关于OLED行业的深度报告。我们认为OLED显示屏在色彩表现及柔性显示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尤其是高端产品领域。短期内,智能手机出货量需求的回暖,可能促使OLED面板价格企稳并回升。长期来看,随着OLED工艺的成熟以及国产供应链的逐步建设,OLED产品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小尺寸OLED的渗透率在多个终端设备中也有提升空间。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OLED涉及的环节包括光刻设备、蒸镀设备、检测设备等设备类环节,以及有机材料、掩模板、驱动芯片等。目前,关键设备和材料领域仍主要由海外厂商主导。随着国内技术的突破和国产面板厂商份额的提升,我们认为国内部分企业有望通过技术突破,打破海外厂商的垄断,创造出优秀的国产替代机会。

 

今天,我们邀请了中金科技硬件团队的两位分析师,杨晓宇和张若晨,来为我们深入汇报OLED行业的情况。下面,请杨晓宇分析师开始报告,欢迎晓宇。

 

大家晚上好,我是中金科技研究院的杨晓宇,我们此前对OLED产业链做了深度研究。我将首先介绍整体的行业情况。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是目前主流的显示技术之一,能够通过电流驱动有机半导体材料发光,实现像素的自发光。目前,OLED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车载显示和电视等屏幕。

 

当前主流显示技术可分为LCD和OLED两种,OLED在色彩表现、柔性屏、厚度、视角、响应速度和能耗方面性能优越。由于不同的技术原理,OLED不需要背光层和液晶层,且可以实现每个像素的单独发光,达到纯黑效果和更高色彩对比。相较于LCD,OLED虽然早期存在寿命较短和制作流程复杂的问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正在降低,且应用范围日益拓展。

 

OLED根据背板驱动方式和材料可以进一步分类。例如,PMOLED采用被动驱动,主要使用玻璃背板,成本较低但有像素串扰问题。相对地,AMOLED采用主动驱动,可控制单像素发光,显示性能更强,更适合高分辨率屏幕,因此目前是OLED应用的主流。

 

从供需两个角度来看,得益于OLED在柔性显示和视觉效果上的优势及其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OLED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小尺寸屏幕产品,并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和车载屏幕等中尺寸产品中加速渗透。远期看,OLED在电视等大尺寸屏幕产品上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预期“到2030年,OLED显示面板需求的面积复合年增速将达到11%左右”。

 

目前,智能手机是OLED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2023年,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达到了50.8%,预计到2026年,该比例能够超过60%。除了在高对比度和广色域等性能上占优外,OLED的柔性使其能满足智能手机的曲面屏和折叠屏需求。

 

根据业界统计数据,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OLED智能手机面板的出货量约为1.8亿片,环比增长了25%。其中,柔性OLED占比近8成。此外,OLED在智能穿戴设备中的应用也在增加,凭借其轻薄、节能和快速响应等优势,正逐步取代LCD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主流显示技术。

 

2. 国产半导体面板产能提升趋势

需求角度来看,供给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本土的ODM厂商开始崛起,布局了一些特定尺寸的产能,有望成为国产化的新动能。目前国内市场的面板国产化比率正处于持续提升的趋势中。根据Videointelligence及一些第三方数据,2018年中国大陆的面板背板产能仅占全球的11%,而三星和LGDisplay两家韩国厂商的背板产能占比分别为67%和19%。但近年来,国内面板厂商的份额持续提升。例如,去年大陆用于AMOLED的背板产能占比已提升至约43%,同时韩国三星下降至41%。此外,自2018年起,国内产能也有明显提升。

 

从尺寸上看,韩国三星在中小尺寸产能上占优势。对于较大尺寸如8.5代和8.6代线等,LGDisplay目前占主导地位,并且相对少数的能在TV上实现量产。中国大陆目前布局的产线与海外相比仍有差距,主要的本土厂商包括京东方、天马、华星等。这些公司产能多集中在生产中小尺寸的6代线及更低代线,客户群体则覆盖了华为、小米、荣耀、OPPO等手机品牌。第三方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全球Androi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大约1.8亿片,其中韩国份额缩减至55%,国内厂商的出货份额相较提升至45%,同比增长近15个百分点,国内厂商份额持续提升,挤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除了小尺寸,国内面板厂商在中尺寸领域也在加大布局。例如,京东方在成都投资建设的本土首条8.5代线,旨在生产如平板电脑的高端中尺寸OLED产品。预计到2028年,BOE等国内厂商在车载、IT、电视等领域的未来产能占比将达到27%左右。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厂商加速高世代产线布局,在本土市场需求驱动下,中大尺寸有望成为OLED面板国产化的新动能。

 

在整个产业链中,由于OLED面板位于产业链中游,其上游设备和原材料的国产替代空间较大。面板制造连接了设备、材料及下游市场。我们认为,上游材料和设备的国产替代空间较大。材料主要包含玻璃基板、靶材、光刻胶、蒸镀材、偏光片、驱动IC等,设备包括离子注塑机、镀膜机、蒸镀设备、封装设备等。下游则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电脑、车载电视等。考虑到国内起步较晚,目前上游关键设备及材料仍由海外厂商主导,国产化率低。但我们认为,在技术逐渐突破,以及国内面板厂商国产化需求提升的背景下,上游材料与设备部分有望加快产品验证导入,提高市场份额。

 

设备方面,虽然目前仍由海外厂商主导,国内部分设备已开始实现国产化。由于技术壁垒较高,OLED设备从2017年起已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如检测设备,国内主要集中在模组工程段,而市场主要是阵地工程段技术壁垒更高,因此主要由海外公司占主导。而真空蒸镀机作为生产流程当中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层厚度、均匀度及面板良率等关键指标。国产化是重点领域之一,如奥莱德等国内供应商已部分切入6代线的蒸发源领域。我们认为,国内高代产线规划和建设有望驱动蒸镀设备市场增长,并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在有机终端材料方面,高代产线布局升级有望推动材料国产化进程。OLED有机终端材料可分为发光功能材料、电子功能材料、传输功能材料等。其中高性能的发光功能材料又细分为发光主体材料、发光掺杂材料等,按颜色可分为红、绿、蓝。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8.4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达到24.3亿美元,增长率约为6%。中韩两国目前占主要份额,我们认为随着国内产能增加,将推动国内OLED有机终端材料需求上升。

 

考虑至国内面板厂的国产化诉求,国内OLED有机终端材料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供给侧方面,国内厂商在突破海外专利技术壁垒方面有望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虽然当前海外供应商仍主导高毛利率的终端材料市场,国内主要供应中间体,随着突破关键技术,国内供应商如莱特等通过技术验证后已实现量产供货。

 

国内面板厂加大布局中大尺寸OLED产线,催化终端材料国产化进程。以手机OLED面板为例,有机终端材料成本占比约23%,而电视为41%。中大尺寸布局加快将拉动本土OLED终端材料厂商市场空间,推动材料端国产化。

 

驱动芯片方面,随着国内面板厂实现更多生物材料国产化,驱动芯片市场也将受益。驱动芯片控制显示屏成像,分为lcd和oled两大类,以及根据驱动面板不同的其他类别。我们认为,国内驱动芯片市场将随面板国产化而增长。

 

这是对三大领域的总体介绍,我们认为这些都将促进半导体产业链中半导体设备、材料和驱动芯片的国产化进程。

 

3. 全球半导体市场及展望分析

根据分析的一些数据,2021年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约为89亿颗,市场规模大约是140亿美元,其中大陆市场规模约为64.7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可望提升至71.7亿美元左右,实际增长约8%。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

 

就渗透率而言,2021年OLED的市场渗透率在近几年出现了快速提升的趋势。预计到2023年,OLED的出货量占比大约会增长到16%,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

 

从整体竞争格局来看,显示驱动芯片市场竞争相对集中,国产化率目前较低。尤其是考虑到相对于LCD的驱动芯片(DDIC),OLED的驱动芯片(DDIC)的开发难度较大。因此,目前能够在OLEDDDIC市场布局的纯大陆厂商相对较少,且整体市占率也较低。尽管如此,我们非常看好OLED驱动芯片供应国产替代的趋势。

 

从下游OLED面板厂商角度出发,他们的国产替代需求无论是在降本还是保障工业安全的角度,都推动了供应链国产化率的提升。我们认为,国产供应商在这方面拥有明显优势,包括本土厂商的响应速度更快,以及大陆在人力和运输成本方面的竞争力。此外,随着国内面板厂商对国内DDIC公司的扶持,我们预计国产化速度将加快,带动整个产业链上游的快速发展。

 

接下来,请陈老师进一步介绍行业的整体驱动力。感谢小雨的介绍,大家好,我是中金科技团队的张皓宸。我将详细介绍OLED面板行业的四大驱动力,这也是我们报告中的重点内容。

 

首先,中尺寸OLED面板的渗透空间最为广阔。根据IHSMarkit的数据,2022年笔记本电脑的OLED面板出货量约为970万片。由于Android制造商在中尺寸市场的加速渗透,苹果的加入,以及消费电子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和技术的持续成熟,预计到2024年出货量可增长至2,540万片,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2%。

 

针对苹果在中尺寸市场的具体布局有详尽的预测。苹果可能最早会在2024年推出基于OLED屏幕的iPadPro。根据历史数据分析,苹果在显示技术领域通常引领先进技术,并对显示面板技术有较高的投入和要求,我们认为苹果未来的可能布局将反映出对OLED中尺寸市场有更强竞争优势的预期。

 

同时,我们建议关注安卓品牌厂商也在加紧布局OLED。行业可能会在2024年或2025年出现多品牌竞争局面。品牌厂商的布局主要集中在高端和旗舰机型。报告中我们也分析了不同品牌的OLED产品。对比价格发现,OLED平板电脑售价区间大概在3000元到10000元,而LCD平板大概在2000元到8000元之间。OLED产品整体上定位于高端旗舰市场。

 

第二大驱动力来自TV市场。OLEDTV的渗透率相对较低,但有很多样的技术路线竞争。根据Omdia的数据,全球彩电市场2022年出货量约为2.18亿台,同比下降6.3%,预计2023年出货量约2.17亿台,下降幅度缩小至0.8%。尽管增速放缓,但整体市场仍趋于存量市场。OLEDTV的市场份额尽管只占电视整体市场的5%,但由于单价较高,根据市场数据,其销量额占比到2026年可能会超过15%。三星、LG等厂商在技术和产品上都在推出差异化的产品。而且,虽然OLEDTV当前存在一些技术短板,比如有机材料的衰减和烧屏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预计未来OLEDTV的市场渗透率将有显著提升。

 

4. OLED市场渗透与价格趋势

根据价格带区分,我们注意到自2019年起,OLED在高端和旗舰产品中的份额逐年提升,并且在中高端产品领域继续拓展。按照IDC的数据,截止去年第二季度,搭载OLED产品的价格在600美元以上的占比达到了47%,而200美元以上的占比高达93%。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OLED的渗透率仅在200美元以下的产品中呈现下降趋势,其余价格段均保持增长。

 

市场上,除了200美元以下的产品可能会有所不同外,其它屏幕选型普遍呈升级趋势。展望未来,鉴于OLED在轻薄、低功耗、高对比度和可弯曲性等方面的优势,非常适配众多手机应用场景,有望逐渐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可折叠智能手机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柔性OLED的成长。

 

在国内市场,LG手机的OLED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依据欧米茄和群智咨询的数据,我们观察到从2020年起,小尺寸柔性OLED和刚性OLED的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柔性OLED与传统的LCD比,价格通常高出50%以上。比如,据2023年10月份的数据,6.7寸的柔性OLED价格是同尺寸刚性OLED价格的1.53倍。尽管短期内手机终端市场复苏带动了OLED面板行业价格上涨,长期而言,随着技术的成熟、国产份额的提升及产业链国产化降低成本,OLED价格与LCD的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进而推动OLED在手机市场的渗透率提升。

 

IDC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也显示,OLED在整体安卓系统手机中的渗透率正上升。尽管OLED面板价格存在修复性上涨,相对而言整体价格处于较低水平,渗透率上升的趋势不变。

 

此外,我们的报告不仅涵盖了车载应用,还可能涉及可穿戴设备、商业显示以及智能家居产品的OLED应用。在新能源与智能座舱趋势的推动下,车载显示需求不断增加,OLED在车载显示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根据新路的数据,2022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总出货量接近1.92亿片,预计到2023年达到2亿片,2030年将提升至2.67亿片。我们认为,更多高端车型有望选择中尺寸的OLED作为中控台显示器的主流选项。

 

尽管OLED在车载市场的渗透率不高,且面临迷你LED等竞争性技术的挑战,但国内龙头企业京东方等开始向汽车制造商提供柔性OLED面板,立足于车载市场。全球市场上,LG显示和三星显示占主导地位,但我们同样看到国内厂商在串联式的TandemOLED技术上有所布局,这种技术在亮度提升和寿命延长上具备优势,将在从小尺寸向中尺寸扩展,尤其是车载显示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会议结束前,还有一些关于行业领先企业之间的比较与迈克耐特在国内外布局的问题讨论,显示了行业内技术进步与产业竞争的活跃态势。

 

现在,请会议秘书播报提问方式,以便解答网络端参会者的问题。

 

关于奥莱德新光电两家公司的提问,我们简单从行业角度比较。莱特光电主要专注于有机发光材料的制造,并且已经在国产龙头BOE的产品中大规模使用,验证了其行业领先位置。而奥莱德则业务较为分散,不仅生产OLED材料,也提供蒸镀设备中的蒸发源,并已成为国内龙头公司。两家公司都是有实力的产业链重要参与者。

 

关于MicroLED技术在国内的布局情况,目前有京东方等公司正在进行布局,预计未来MicroLED将成为消费级AR眼镜的主要方案。

 

5. OLED与Mini LED未来赛道

下面是来自网络端的提问,想请问一下 OLED 和 Mini LED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会如何?谢谢。 我来简单回答这个问题。目前 OLED 和 MiniLED是未来显示技术升级的两个主流方案,这两个技术的升级路径并不相同。MiniLED 是在传统 LCD 的基础上进行升级,而 OLED则是走自发光的技术路线。目前这两者的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并不完全相同。例如,MiniLED 亮度较高,适用于现有的显示器和电视等设备,而 OLED可以对单个像素进行控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快的刷新率。OLED目前主要应用于小尺寸设备,如智能手机,并可能向中尺寸设备扩展。然而,至少在短期内,由于成本和良率的问题,OLED在大尺寸领域的量产仍然具有挑战。我们认为短期内这两种技术各有所长,在下游应用场景上没有太多重叠,这两方面的差异是主要的。谢谢老师,下一个问题是:最近面板行业在减量保价,OLED行业的景气度和产线稼动率如何?谢谢。关于这个问题,我也简单回答一下。面板行业减量保价主要针对LCD,因为我们观察到 LCD 和 OLED 在需求节奏上并不相同。从 2023年到去年三季度,大尺寸 LCD需求持续稳中有升;而自去年三季度起,由于投资厂商陆续推出搭载 OLED的产品,小尺寸 OLED 需求出现了明显的提升。从去年三季度开始,根据我们的了解,各大厂商的 OLED产线稼动率持续提升,目前主要产线接近满产。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这导致OLED价格呈上涨趋势。四季度时,部分产品已经出现了个位数的价格上涨,而这一趋势预计还将持续。虽然有新的产线投入建设,但部分产线还在爬坡阶段,现有能量产的产线运行非常满负荷。短期内,供不应求的状态可能还会持续。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芯海科技
S
睿创微纳
S
恒玄科技
工分
1.9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一卖韭涨
    一卖就涨的老韭菜
    只看TA
    01-08 21:43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