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城市NOA与自动驾驶(六)问界M7的鲶鱼效应产生后对行业的影响加速了
无名小韭吹泡泡
超短低吸
2023-10-14 22:08:16

这个系列得从(一)开始看,我写的偏业内观点,如果觉得炒股的逻辑就够用,比如智能化交互做的好,产业链里其它因素都不关心的话,就不需要往下看了。

前面写过一些观点我再摘几段出来,然后再分析。

最初6月30日写的是:从小鹏G6定价超预期来聊聊人工智能 ,那时文章里提到了

小鹏汽车在2022年8月2日宣布与阿里云合作在乌兰察布建成了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扶摇”,采用阿里云智能计算平台,算力可达600PFLOPS。

英伟达也与多家车企的自动驾驶已经进行深度绑定,包括蔚来、小鹏、极氪、轻舟智航等都已经宣布选择英伟达下一代Thor自动驾驶芯片,但如今有了出口管制的先例,继续在终端采用英伟达芯片难免会存在供应风险。

首先缺算力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无人驾驶这块特斯拉、小鹏、长城、吉利、蔚来都在做智算中心,而且近期理想也和火山引擎合作搞智算中心。

但用户怎么认知呢?智能驾驶能不能从亮点成为爆点?这里也体验出何小鹏执拗的性格。也许是考虑到工信部提出的支持L3商业化,这种辅助驾驶,安全的重要性要高于舒适和便捷性,只有过了L3,能真的脱离手了,才会迎来真正的爆发,推测他也在赌这个坎:2027是个节点,也是在提前布局。

小鹏这款价格超预期的G6,会不会加速人工智能对汽车行业和车主的影响呢?密切关注后面有没有连锁反应吧,起码它成了爆款,真的如何小鹏说的能拿下细分赛道销量冠军,对无人驾驶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影响也是积极的。

其实从这一篇里可以看出来,大的车厂最初对智能驾驶还是当一个常规项目在有条不紊的的在推进。毕竟新势力的每一个进展对市场的影响,并没有让他们感到惊慌,但是会影响到他们智能化项目的推进节奏。他们乐于看到先行者去试探市场,因为一旦消费者愿意买单,觉醒起来追赶的话,并没有那么复杂(假如上汽、广汽、比亚迪、长城这种,甚至BBA愿意直接拥抱华为就大结局了)。

再看看小鹏,车企从最初看笑话,步子太大投入那么多建算力中心会不会死掉。到后面发现小鹏起死回生后,智能化项目也会适当提速(有的很简单,无非方案商话语权加强了,预算又多了)。

随着M7的火爆,小米汽车也要加速入场了,大疆的无人机空中壁障能力如何?他服务车企的智能驾驶方案也在推进中(起码50家不同级别的智能驾驶方案商分别在服务不同的车企和车型),对于下半年的汽车销售旺季,智己LS6也拿出来较好的订单数据:

 

这里又有赛力斯股东说,要看大定数,不能看订单数。我觉得没必要双标,因为当初的6万“订单造假”是赛力斯创造的,所以才有了看重大定的说法,上汽没有这种造假先例吧?而且业内都以交付数或者上险量来排座次,不能这边不看交付数,那边也不看订单数,标准按赛力斯的来对吧?

这里依然是认为赛力斯有质变,只不过在1100亿市值以上,有情绪溢价的时候,对于长期看我写逻辑的人,我不会盲目写看多的文章。

起码也得按上一篇提到的观点来思考:问界M7是鲶鱼,扰动了智能汽车市场,加速了消费者对智能化的接受程度。而后续竞品的发力以及华为智选车模式在M9之后的选择,对赛力斯更为重要,这里反而认为对行业的影响更大。

M7的大定在等待交付的这段时间内,其它车企的动作真的不重要吗?别忘了,自动驾驶相关的基础能力和供应链积累很多年了,一旦大体量的车企加速推进,未必不会短时间卷起来。因为技术上没门槛,只要政策没真正放开L3及以上,各家的新车型就能开卷。

再看看9月11号的这篇里提到的:

城市NOA与自动驾驶(二)华为ADS2.0

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领先也是公认的,因为当初友商们都在等英伟达的新一代芯片时,耽误了一年时间。而华为用的都是自己的芯片,技术、钱、算力等都储备较强,自主可控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辅助驾驶系统在主机厂交付时候,技术复杂度很高的。这里也不得不提到理想的通勤的功能,华为新闻里提的自训练也是这个意思,就是让用户不断补充数据去训练路线,通勤模式的本质就是车厂有能力在第一天实现了所有路况都能开启,那就不需要用户去训练了。

怎么让四线城市的用户也能第一时间去体验呢?比如说理想的辅助驾驶是标配,但很多车是选装的,这里也会涉及用户愿不愿意买单的问题。

一般来说无人驾驶每进入一个城市,车厂要用自己的车队跑一遍,就类似于大模型的训练吧,通勤模式就是让用户自己上下班跑十次,本车自学习,采集了足够多的道路特征后,在四线城市的这条路上,也能实现北上广深那种训练后的能力了。

关于城市NOA什么时候能突破临界点,业内专家都认为需要头部车企的共同努力,到明年年底,如果车企能把通勤模式从一线城市推广到四线城市,让四线城市的车主上下班都能用到的时候,会逐步迎来拐点,再买新车时就会影响车主的购车决策。

而说到辅助驾驶的本质,肯定绕不开激光雷达,但是也不会出现吹的很玄乎的用多少颗激光雷达,当前已知的一颗激光雷达的方案,就能把城市NOA的体验做的很好了,假设用很多颗,应该就属于低性价比方案了。

最后总结一下,华为目前的ADS2.0,是和小鹏一样在业内领先半个身位的。都是从有图向无图过渡的过程,由于跑高精地图或是自己的车队跑路况训练,都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算力的。通勤模式(车主自训练)也就成了最优的选择了。

其实不难理解吧,回到我们理解的人工智能时候积累的知识,感知层方面多加摄像头、激光雷达等硬件配置,就可以做的比别家更好,只是性价比的问题。

而自动驾驶的训练,其实就是模型、算法、算力(比通用大模型简单太多),只要你有足够的投入去训练,或者足够多的用户去替你训练不同城市的不同路况,这个难度从通用大模型角度来看,智能驾驶的模型训练是容易很多的事情。

其实从系列文章能看出来赛力斯不一样了,但是前面也提到了得继续观察华为智选车模式下一步的动作。因为车毕竟是工业品,品牌、外观设计、安全性、平台和改款性质等因素,都是无法只用智能化交互掩盖掉的。

也不要忘记,很多车企在智能化方面只是没有加速推进,如果BBA选择和华为合作,你是愿意选择奔驰某平台的华为智选车,还是东风小康某平台的智选车呢?

除了品牌因素外,还有设计,我们都知道从设计角度也是汽车很重要的一环。此前环的三款主力产品,都是抄袭奔驰smart、马x5、本田crv的,而保时泰这个梗也一直被津津乐道。

说到设计,如今很多国外一流的设计师纷纷加盟中国车企,以前的一些设计(工业设计)不能落地的,国内企业愿意给你机会,不仅仅是薪酬的问题。

不过中国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国外一流设计师,只是他们能解决中国设计师只要设计出来一款车,很多同行来借鉴的问题。他们擅长怎么定位品牌,设计一组产品,不同产品都能保持自己独特的特色。

吉利、长安都去找了国外优秀设计师,让他们去管理一组品牌,如果一个车企没有设计战略,集团内都互相借鉴,那就乱套了。现在国内车企不需要抄国外车企了,但是自己抄自己的现象还是很严重。

在一些车企里,国外设计师去管理品牌战略,知道有些原则方面需要坚定,可以解决有的设计师因为销售部门压力,中国设计师容易妥协的问题。国外这么多年在品牌设计上吃过很多亏,有很多定律。(如果你只看炒股,觉得公司的品牌战略、品牌设计部门存在的意义不大,这段其实可以忽略)

再比如说欧洲人认为驾驶重要,中国人觉得为什么后排不是最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车在行驶的时候注重驾驶价值,静止时候还需要注重驾驶价值吗?

车内提供的价值和车外提供灯光等功能,是不是也是设计时候不同的思考角度?每个人都在探索不同的方向,国内的汽车设计(含交互)已然百花齐放的阶段,国外车企还是很震撼的。当中国车企创新后,国外车企也不确定对不对,而一旦被消费者认可,在这个潮流里你没有原创,就会成为追随者,所以鲶鱼扰动了市场,最终受益的是谁还未可知。

某些车企的创新推出,此前市场上是没有的。但你的竞争对手发现用户认可了,用你的方式来做,一样会抢你的市场,甚至有可能抢的更好。毕竟当更多主机厂加入进来,竞争格局就不一样了。(设计角度如此,智能化也如此)华为智选车模式也一样,SUV、轿车都是和不同的企业合作,甚至出海也会和不同的企业合作,而华为的野心我想大家都懂,一旦有一家头部车企愿意深度合作,那种交付水平才是华为更想全力以赴强强联合的。

很多时候,设计是汽车商品的重要特征,电控,电机方面,同质化严重,智能驾驶角度在L2级别来说差距并不大(问界M7落地快,让消费者先看到,但其它车企的智能化产品加速推出后,在交付上反而没有那么大的困难)。

其实啰嗦了这么多,依然是维持此前的观点:赛力斯不一样了,鲶鱼效应扰动了市场,但是也得客观。毕竟大定数只是利于炒股,千亿以上的赛力斯一定要重视这几点:1、稳定的月交付数 2、华为智选车的下一步选择 3、更多不需要拖延交付的竞品加速进场(尤其是特斯拉FSD和等英伟达芯片落后华为半个身位的方案商,会不会在问界交付拖后腿的时间段加速配合头部车企推出产品)。

毕竟体现车圈地位和维持市值的关键,要看稳定的交付量(可持续发展能力)华为Mate60P上市带来的效应总会消退,激情过后的平淡才是真实的。(供应链如果需要改造产线或者跟头部车企订单之间做选择,这块也会好好思考的)

肉眼可见的M7的鲶鱼效应,已经加速了各大车企加速推出智能化车型的速度,在赛力斯还在为交付而忧心的阶段,一定要冷静关注在等待交付的时间段,那些有交付能力的车企去加速推出有智能化体验的车型(注重品牌、设计、安全性、普通车主交互体验和炒股人的观点之间的区别)

毕竟在无人驾驶方面,L2阶段的技术上各家并没有代差,只要政策一天没有放开L3及以上,整个行业的新车在智能化方面的用户体验会显得差别没那么大(普通车主,非发烧友和炒股专家),届时可能又要比拼品牌、设计、性价比了。

这篇再写就太长了,我已经请教了供应链专业人士,下一篇写一下供应链方面的一些基础逻辑。毕竟车和手机不一样,不会真的一个车机+四个轮子就行的,为什么赛力斯的供应链需要华为来保障?而很多头部车企的供应链都不会是问题,上汽智己系列再“烂”,交付大概率是不用排队的。再往经销商网络那层去看,还有许多决定车圈地位和市值的因素。

我写逻辑不会涨多了继续写好的,只会让大家客观思考,从逻辑角度,甚至应该多关注此前有扩产和新产能的供应链企业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赛力斯
S
上汽集团
S
比亚迪
工分
12.09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3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3-10-15 07:01
    深城交就是做智慧交通,与华为合作的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11-04 08:56
    谢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10-16 04:37
    不错,感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10-15 22:59
    辛苦老师了!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10-15 22:32
    不错,转发一下!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天元财富
    下海干活的机构
    只看TA
    2023-10-15 16:46
    不错,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10-15 11:21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which周
    下海干活的小韭菜
    只看TA
    2023-10-15 10:56
    感谢分享,辛苦了!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drugplus
    自学成才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3-10-15 10:52
    谢谢,写的太好了。 都缺算力,那也算利好算力了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069金韭韭
    关灯吃面的韭菜种子
    只看TA
    2023-10-15 08:14
    多谢泡泡老师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 2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