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2024年宏观经济形势展望:江春入旧年(国金证券)
涨老师
2023-12-05 08:10:01
国金证券赵伟,陈达飞,马洁莹,李欣越,赵宇

周期轮回是亘古不变的主题,然而疫情之后的一切又不尽相同。大变革中,周期与结构的力量交织,经济在寻找“新稳态”的过程中,经历周期往复、结构分化进一步加强。市场情绪低迷之际,恰逢国内破冰之始。

一、海外经济:迟到的“周期律” vs 咆哮的“新范式

2023年美国经济表现超预期,个人消费是经济的“稳定器”,但核心支撑逻辑的依次变化,或带动2024年美国经济下行:1)劳动力市场走弱的信号已开始强化;2)超额储蓄“消耗殆尽”;3)个人所得税抵扣的“一次性”的效果已然体现,后续不会新增;4)加息影响的滞后显现。其中,劳动力市场如何演绎或是影响经济更核心的变量。美国疫后经济超预期表现的同时,劳动生产率改善却处于二战结束之后的绝对低位;去通胀过程也难言结束,核心CPI粘性高,通胀继续回落的经济“牺牲率”趋于上升。2024年,全球经济更容易被拖入“类滞胀”泥潭。“财政货币化”可以解一时之需,但通胀中枢的抬升会导致利率中枢的高企、宏观政策“两难全”。

高利率环境下,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或将暴露,商业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或将有所抬升,薄弱环节集中在大中型银行商业抵押贷款和小银行信用卡贷款。其中,商业地产的信用风险,或成为金融“脆弱性”的重要观察点之一。居民消费贷款拖欠率、违约率上升的问题,也值得关注;劳动力市场走弱或将在未来进一步加剧问题暴露。

二、国内经济:周期力量向上,结构分化加剧

2023年,国内经济修复屡低预期的主要原因有三:1)经济修复初期阶段,广义财政支出力度不足。2)信心修复缓慢,导致财政发力不足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乘数效应较弱;3)存量债务压力过大,压制企业扩大再生产和居民加杠杆的能力和意愿,进而导致年初信贷激增之后,融资需求乏力、政策缺少有效抓手。

2024年,财政政策由“蓄力”转向“发力”的过程,经济“周期”的力量,也有利于增长中枢的抬升。历史规律显示,实际利率与库存行为反向、且弱领先;当前实际利率处于历史绝对高位且下行趋势已确定、实际库存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修复的趋势也已开启,加之政策加持,2024年经济表现较2023年或有所改善。

逐项拆解后会发现,经济亮点或需要回到政策本身寻找。为保证经济转型“稳中求进”,更可行的思路是通过中央“加杠杆”的方式,直接支持基建投资、间接支持消费,地产政策聚焦“三大工程”等。基建和消费继续改善,地产链修复、减弱对经济的拖累;其他分项总量表现或相对平淡、结构亮点仍需进一步挖掘。

三、破冰之旅:渐进式“改革”的序幕或已揭开

短期,破局之道:中央“扩表”、地方“化债”。国内需求不足、企业信心不稳的背景下,需要政府加大支出力度、稳定需求和信心;地方“化债”过程中加杠杆能力受约束,需要中央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中央“扩表”的方式,除了赤字率外,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新增信贷、金融工具等“准财政”也是潜在的有效路径。

长期,破局之道:我国1990年代末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五点启示:1)从问题化解到恢复活力,需要持续数年的结构调整;2)问题化解过程中,旧模式下的代表性领域转型压力最大;3)债务化解过程中,需要多方分担压力;4)唯有加快推进改革转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5)转型攻坚阶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年初“机构改革方案”、年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及下半年以来的其他政策举动,显示“破冰之旅”或已开启。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或导致当前思路更接近“渐进式改革”。1990年代末,中国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当下人均GDP已近1.3万美元,处于中高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的关键时点,对政策统筹的要求更高。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工商银行
工分
1.83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