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腰斩后再脚踝斩,通策医疗股价跌跌何时休?
昆仑聊策
不要怂的老股民
2024-01-07 10:08:26
新年伊始,作为曾经风光无限的医疗消费明星,通策医疗股价在二级市场里一跌再跌,短短四天跌去11.18%,最新报价67.9元。股价连跌四年,从最高421.99元,到今天的67.9元,一举创下2019年4月以来新低,股价仅剩最高点的16%。

四年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通策医疗却又再回到过去,好似梦了一场。

而我们想到的是,这是否会是通策医疗的最低点?从目前的股价趋势来看,似乎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因为向下的趋势力量太大,刹车恐怕还得一点时间才行。

通策医疗为什么会跌这么狠?

原因无外乎抱团瓦解、估值太高、前景不明、门槛太低、管理人太烧包,等等等等,我们可以聊一大堆的理由。

我个人比较认可前两个理由,即抱团瓦解、估值太高。后几个理由,我认为有待进一步讨论。

近几年牛市过程当中,作为A股市场的绝对主力,各种基金对估值毫不在意,疯狂抱团,只要我不是最后一棒,我就使劲往里挤。只要被这些基金瞄准的方向,无不是吃在碗里,望着锅里,把估值打到5年后,10年后,后果如何?最终买单的只是大多数基民和散户。正是这种无脑的抱团,是导致后来者亏损惨重的核心原因。

汽车在向下冲的过程中,我们又遇到了各种加速度。经济下滑、信心缺失、产品集采、行业前景不明,各种空头言论人云亦云,空踩空。让股价一路从421到220,再到120,再到今天的67,都是拜这些所赐。但发动汽车向下冲的起始动力,正是曾经的多头主力:各种基金们。后来的各种空踩空,则是我们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投资者。

抛开股价,让我们回到企业本身,来看看通策医疗到底还能不能回到曾经的风光,或者至少,看看还能不能具备最基本的投资价值。

我们先从整个行业视角来看看,这个行业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0 年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已达 1199 亿元(2016-2020 年 CAGR=9.6%),其中民营口腔市场规模已达 831 亿元(2016-2020 年 CAGR=13.9%),占比为 69.3%;

其预计 2025 年口腔医疗服务整体市场规模将增至 2998 亿元(2021-2025 年 CAGR=20.1%),其中民营口腔市场规模将达 2414 亿元(2021-2025 年 CAGR=23.8%),占比有望增至 80.5%,民营口腔市场增长快于行业平均。

主因:

1)患者人数众多叠加支付能力提高和消费齿科渗透率提升,带动口腔诊疗需求快速释放;

2)专业人才培养为行业供给提升奠定基础;

3)民营口腔服务机构有效适配市场缺口,迅速扩容;

4)充分竞争市场下连锁集群模式具备拓张优势。


以上内容来自公开资料。

此外,在需求层面:

我国多项口腔细分疾病患病率偏高,产生广泛的就诊需求。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数据,2019 年我国 12 岁儿童龋齿率为 38.5%,而 65-74 岁年龄段龋齿率高达 98.0%;12-74 岁年龄段牙龈出血及牙石检出率均超 50%。国家卫健委积极提倡做好居民口腔健康维护工作,在其发布的中国健康口腔行动(2019-2025 年)工作指标中,要求至 2025 年应将 12 岁儿童龋齿充填率提升至 24.0%(vs 2020 年 20.0%),65-74 岁老年人平均留存牙数提升至 24 颗(vs 2020 年 23 颗)。

相对于较高的牙患比例,由于过去相当长时间里,我国人口大部分对于牙科需求缺少深刻认知,就医率是非常低的。

而根据相关数据,2020年,国内每百万人却仅有175名牙医。与欧美发达国家、日韩邻居、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较,我们远远落后。

因此,供需矛盾其实是比较突出的。

一方面牙患人数较多,就医较少;

另一方面却牙科医生人数也很少。


我们再看看整个行业格局情况:

由于我国民营口腔业态以诊所为主,且口腔诊所投入资本、监管、运营等要求较低,部分在行业内稍有影响力的牙医会选择开办个体诊所,所以行业格局相当分散,CR5 仅为 8.5%。

我为什么要把上面这些公开数据再摆出来?

因为我想说明的是:现在这个市场还是个初级市场,它远远没有发展成熟,它甚至连个全国知名的品牌都没有!最大的企业市占率也不过2.4%!

有人说,医疗是特殊行业,要什么品牌。这个思路对也对,错也错,为什么?因为牙科不比医药,不比医院,它一定程度上更偏向于是一种大众消费,是具有服务性质的偏市场化的大众消费。

牙科这个行当,在过去可是跟剃头匠一个门槛的。即使是现在,好多人都说,牙科没什么门槛,谁都能开,对啊,那你怕什么集采呢?

我个人以为,对于牙科行当,我们要重视它的医疗属性,也不能忘了它的消费特征。一个具有消费特征的行当,就目前这点发展,对比我们的人口基数,经济发展体量,远远不足!

综合来讲,我认为可以用对于医疗行业的高要求,按照消费行业的服务水平,去推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当然,这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能不能到这个程度取决于太多太多的因素。

再说回通策医疗。

我们知道,通策医疗之所以在一众牙科企业当中脱颖而出,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通策医疗的经营模式,或者我们换个说法,通策最大的优势在于如何保留和发展医师资源。

我家里小孩从幼儿园阶段开始,直到上了小学,我们一直都看的是本地的一个牙科连锁的同一名医生。

在这期间,这名医生调动了三次诊所,当然都在同一个体系内,我们就换了三次诊所,一直跟随这名医生的变动而变动。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去医生所在的诊所离我们家还是有些距离,但我们还是选择追随这名医生。为什么?核心原因就是我们看的是医生,不是诊所。这名医生对我们的情况非常了解,经常沟通,通常就医不用说太多,医生就知道怎么回事。

所以说,我们经常看到有投资者交流中,公司方提到医师资源的重要性,医生在牙科这个行业中是核心资源,是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牙科诊所都是私人医生,却也活得很自在,因为医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消费群体,这个群体信任他。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牙科能开成连锁的,其本身就已经具备一定的壁垒,不然医生全都自己去开诊所赚钱了,谁给你连锁机构打工呢?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通策医疗等很多牙科医疗机构的优越性,他们开成功了民营牙科连锁机构。

通策医疗特有的总院+分院的模式,以及跟牙科医生合作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生资源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医师资源建设体系。这里面同时解决了两个问题,那就是品牌+医生。

这两个特点正是通策最大的护城河。

公司将每个区域总院打造为当地规模、水平均领先的医院,由区域总院平台对医生医疗服务技能、学术地位形成支撑,并在区域内形成品牌影响力,分院作为总院的“护城河”将品牌影响力快速推开,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及客户就诊便捷,在较短时间内积累客户资源、获取市场份额。

同时,这也是通过一个学术的氛围,按照医院的方式在建设医师团队。消费者就医,面对的不是一个医生,而是整个医师团队。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老带新,团队带单点,总院支持分院的模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医师团队的建设体系。

所以,我们看到,通策的利润水平是高于同行的,通策通过口碑的方式推进品牌,而不是通过广告营销的方式推进品牌。

从收入体量来看,2020年收入最高的民营口腔集团是拜博口腔,通策紧随其后。拜博口腔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50 个城市拥有近200 家连锁机构。

而通策医疗大部分业务位于浙江,省内渗透率高,正在积极布局省外市场,今年才开始并购布局,二者在连锁机构数量方面差距明显,但收入接近,其实这就从侧面反映出了通策医疗在同行业中的优越性。

至少从这个层面,我们可以合理的得出一个论点,那就是通策在同行中目前是最具备竞争优势的。

我个人还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通策医疗,就是消费角度。

我们知道通策医疗,作为一种医疗消费行业,消费属性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角度。

当做消费行业的话,会有什么特征呢?

首先,我会希望我所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结构,是一个具备良好服务水平的机构。而医疗消费的水平高低正是体现在:是否具有优秀的医师资源上。而通常我们辨别良好水平的方式,就是看是否具备一个很优秀的企业品牌,对于医科,我们会看是否背后有一个良好口碑的医院。

其次,消费行业的发展,通常伴随着头部企业的集中度提升。

我们拿酱油来讲,虽然不同行业,但在消费层面会有一些相通的道理。上个世纪我们很多人都还会打散酱油和散醋吃,现在市场上这么多的头部品牌,我们还有多少人会接受散酱油呢?

就好比旧社会跟剃头匠一起干活的牙科大夫一样,现在让你接受一个剃头匠身边的牙科医生来给你看牙,你还是否愿意呢?因为有消费,就会有消费升级。

这个升级是从剃头匠身边的牙科大夫升级到牙科诊所,这个升级是从牙科诊所升级到牙科连锁,这个升级是从一般的牙科连锁升级到头部知名品牌的牙科连锁。

不排除有人会通过私人诊所等方式圈了一大波属于自己的优质客户群体,但这样的医生能有多少?

同时也不排除有机构模仿通策的手段去构建自己的竞争力,但这是需要资源、时间和精力的,不是光砸钱就能办到的,即使办到了,要形成口碑又得多少年?如果真这么简单,为什么只有通策在这么干?

再者,我们知道,通策的利润水平是同行中较高的,甚至可以说甩同行一大截。这在消费领域里,但凡竞争激烈起来,成本就是通策最大的竞争优势。

当然,牙科消费升级与一般的消费品升级的核心要求自然有天壤之别,因为这里面多了一个医疗属性。

也许我们会考虑到牙科公立医院就医,但考虑到目前民营占据多数的市场格局,以及牙科特有的消费属性,我认为我们暂时不要太在意这个影响因素。因为市场这么大,总有一两朵云会飘到我们身边,何况还不止一两朵。

哪怕算进来各种个人诊所,小型连锁等等,这个道理也是相通的:市场这么大,各种层级的服务机构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内发光发热。更何况一个具有天然地理半径局限的行业,要求他占领全国所有角落的市场,本身也是一种奢望。

通策现在在做什么,做的怎么样,未来三年会有什么发展,我们在这里就不再一一描述,公司的多次交流已经讲得很清楚。

但从上面这些内容来总结,我认为目前的牙科行业以及通策医疗本身,都还远远没到发展不下去的阶段,未来还有很多市场在等着整个行业去开发,等着不同企业去承接。

有人说行业集采了,没关系,对于一个有需求不消费,有消费供给却不足的行业而言,集采是一次难得的持续性教育,会引出更多的牙科消费。虽说我们看到量是增加了,但是好像收入没增长上来。我认为没关系,汽车在换挡的时候,总是会顿一顿,顿过之后还是会加速的。

对于一个还没有发展成完全体的行业而言,一切都是未知数,现在就下结论还是太早。但我们在未知的当下,选择了看起来确定性较高的通策医疗,我认为他是最有概率跑到最前面的。

回过头来看,过去的三年,我们大多数通策医疗的投资者都是亏损的,我认为亏损的本质原因,并不是通策不好,尽管行业和企业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根本原因还是我们买的太贵了。

一个企业再牛,都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去发展,这中间可能还会有各种挫折和反复,直接拿张纸来画饼,那是任谁都做不好投资的。

几百倍的估值,让通策医疗得发展多少年才能赚回来我们给的市值目标所对应的利润呢?

有人说,这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也没人说要不顾一切的去买入,即使巴菲特也一直强调要买的便宜点。

不设置回报率,不设置买入价格的一切投资都是纸上谈兵,又何来价值二字呢?

要说对通策未来的发展如何看待,我也无法清楚的描述,我们一切的分析都是在做模糊的精确判断。

而对于短期而言,目前股价被市场资金裹挟,同时基本面受到短期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双重影响,着实不好判断。

我对于操作也没有任何建议,因为我也看不清短期走势、中期以及长期格局变化,只是将看到的作一总结和分析预判。

如果未来要投入通策,我认为等等右侧,让市场资金来做决定何时为股价最低部,或许是短期保护账户的较好选择。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通策医疗
工分
1.61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01-07 13:49
    跟爱尔眼科一类,已经完了。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