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V2G及数据要素政策更新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4-01-09 21:08:16

会议要点

1. V2G策略与数据驱动能源变革

V2G政策关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深度融合,强调数字化管理的信息流和充换电设施作为动力电池的双向互动,实质上将车辆转变成移动储能单元,参与电网调节。

政策明确了两个发展目标和六大任务,包括到2025年打造试点城市和示范项目,到2030年形成车网互动技术标准,推广有序充电,并使新能源车提供千万千瓦级的双向调节能力。

电改和电价将对充电桩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充电桩作为电力需求侧响应的资源容易调节,且市场逻辑与政策、产业密切相关,全面推动了充电桩运营优化和技术创新。

2. 电力市场改革与V2G发展展望

电力改革深化,24-26年或迎电力现货高峰,预计25-26年电力改革将形成成熟体系,支撑电力需求侧响应和补充。

有序充电政策推动需求,白天充电可解决负电价问题,晚上私人充电桩增多可能提高电价水平,未来新能源车保有量增至1-2亿辆将显著影响电价。

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车年充电量将达6000亿度,占总电量显著,对电网影响重大,V2G试点显示微观收益可观。

3. 未来V2G对充电桩影响解析

V2G技术要求2030年达到千万千瓦的双向调节能力,这相当于25万辆车同时向电网反向供电,对整个电网的调峰削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该技术进展将对充电桩硬件产生影响,单向与双向充电的硬件要求有所不同,包括PCs与模块的变革,以及直流与交流线路的设计。

软件角度的升级也至关重要,涉及电力交易与虚拟电厂等,将导致充电桩投资逻辑的变化,未来投资可聚焦PCs、软件或线缆硬件及模块。

4. V2G发展与数据政策解读

V2G技术提升将带来成本下降,建议逐步关注电改政策下的V2G相关投资机会。

气象和水文数据利用对能源企业优化运维和调度至关重要,建议关注国能日新、华为概念股等在智慧水利和数据要素方面的公司。

关注固体废物管理和电池循环利用的政策趋势,尤其是在电池制造商责任延伸方面,可能出现新的商业模式或法规调整。预计2025至2026年,此领域政策将成为重要投资考量。

会议实录

1. V2G策略与数据驱动能源变革

尊敬的各位投资人,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各位能够参加由光大电信举办的周谈活动。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上周有关V2G的最新政策,以及数据要素如何影响双碳行业。当前市场主要处于防御态势,对高股息资产追逐比较明显,新能源及大电改等领域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我个人认为,虽然市场更偏好防御性投资,但未来若出现反弹或阶段性行情,投资者应依旧聚焦于数字化布局。

 

上述政策虽然在上周发布时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但实际上ME2G(应为V2G,语音识别错误)策略确实很关键,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这涉及到政府与产业层面的密切关注。政策强调了新能源汽车通过充电设施与电网连接的重要性,构建了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双向互动。信息流即数字化逻辑,能量流则体现了动力电池在可控负荷或移动储能方面的灵活性调节能力。

 

充电桩作为可调节的复合负荷,是连接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点。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保有量的提高,未来它们在作为移动储能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放大,可基于电价波动性进行充放电。政策还提到,V2G希望新能源车成为电网调节的重要储能设备。这对电网的调节能力是巨大贡献。

 

政策明确了两个发展目标:一是到2025年搭建试点城市,建立五个示范城市和50个双向充放电示范项目,目标是使示范城市的充电量超过60%发生在低谷时段。二是到2030年,车网互动技术标准基本建成,有序充电全面推广,新能源车提供逾千万千瓦的双向调节能力。

 

此外,提出了六大任务,包括技术攻关、电价和市场机制的完善等。要在配网侧实现直流网络的建设,提高电网保障能力。这将是电力领域的重要改革方向。

 

最后,总结我的理解,V2G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相较于商业空调、工业设备,充电桩是响应电力需求调节的最灵活资源。从电改和电价角度看,充电桩比光伏、风电价格机制简单,且在电力市场化过程中,调整政策后对其盈利和推动作用更为迅速。

 

目前,充电桩行业正处于新能源车增长后周期阶段。业界关注充电桩增速何时放缓,且目前部分充电企业正在进行优化,以提高规模、降低成本。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的主要发展阶段。

 

2. 电力市场改革与V2G发展展望

首先是电力改革方面,我们预见到电价在未来可能会出现大幅的阶段性变动或套利空间,但这主要在2025年到2026年期间,而不太可能在2023年或2024年发生。然而,预计政策会在大约2024年左右全部到位。电力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电力消纳能否持续。如果经济状况不佳,消纳问题会导致谷电价下降,峰电价则与经济状况或电力供需直接相关。因此,谷峰价差以及广义电力现货市场逻辑是重要考量因素。随着电力改革逐步深入,我认为从2024年至2026年,尤其是在2025年和2026年,我们可能会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能够全面推进现货市场或从电网的角度响应电力需求,对电网做出有效补充。预计从2026年到2030年,我们将达到一定规模。

 

"随着电力改革逐步深入,我认为从2024年至2026年,尤其是在2025年和2026年,我们可能会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

 

整体来说,这是我对电力杆塔和充电桩行业操作逻辑的延伸分析,首先从宏观角度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们讨论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目标是实现有序充电,规范充电桩的使用行为。这一目标的核心是解决白天新能源电力可能导致的负电价问题或新能源电量较多引发的价格波动。由此政策鼓励在这些时段增加充电,充电桩的运营者可以因为廉价的电价获取一定的盈利优势。我有一个看法,目前因为新能源车的保有量还不到2000万辆,对晚间电价水平的影响还不明显。但假如新能源车保有量增至1亿到2亿,晚间电价理论上将上升,或者不会像目前这样相对宽裕。

 

"但假如新能源车保有量增至1亿到2亿,晚间电价理论上将上升。"

 

而目前的情况是,私人充电桩更倾向于在晚上充电。当新能源车保有数量较大时,晚上电价也会有所提高,特别是在电力供需更为紧张的前半夜或傍晚时间段。一般来说,夜间电价较低,但如果私人充电桩在深夜充电较多,电价水平会相应提高。因此,充电行为本身对电价具有一定的影响。

 

"充电行为本身对电价具有一定的影响。"

 

另一个方面是从总量上进行计算。欧阳明高院士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车的保有量将达到1.2亿辆。如果每辆车平均每三天充电一次,单次充电量50度电,并且每年充电120次,那么到2025年全年的充电量将达到1800亿度电,2030年则将达到6000亿度电。考虑到2030年我们的总电力消费量大概在12万亿到13万亿度电之间,这一数字相比之下,是相当显著的。

 

"到2025年全年的充电量将达到1800亿度电,2030年则将达到6000亿度电。"

 

从价格层面来看,安徽的一个双向充电试点项目显示,一辆电动汽车在1.5小时内向电网反馈大约30度电,可以获得大约30元的收益。即使这个收益不是非常高,但对于车主来说,这是一个微观层面的可观利润。这证明了,随着电力市场的细微变化,个人车主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安徽的一个双向充电试点项目显示,一辆电动汽车在1.5小时内向电网反馈大约30度电,可以获得大约30元的收益。"

 

3. 未来V2G对充电桩影响解析

首先是V2G(Vehicle-to-Grid)的功率概念。根据专家提出的目标,到2030年我们需要达到千万千瓦级的双向调节能力,大约是10吉瓦(GW)的水平。在电力系统中,功率尤为重要,因为我们的电力负荷在日常的特定时段如傍晚时功率需求会大幅增加。专家们已经核算过,2030年左右的电力最大负荷大概是20亿千瓦。现在电力需求侧响应(DemandSide Response,DSR)的目标是能够实现最大负荷的5%,大约是1亿千瓦的调节能力。在政策之中,已经明确了达到千万千瓦级调节能力的目标,而在DSR领域,预计到2030年,这部分调节能力至少要占到整体的10%,剩余90%将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而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技术能源服务中心的总监秦简提到,如果到2030年有50%的电动车参与到电网互动中,理论上能够形成约1亿千瓦的调节能力。虽然这个比例可能偏高,我们通过逆推计算可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约25万辆车在同一时间向电网提供反向功率,换言之,每1000辆车中就有2.5辆需要参与其中。这个比例相对较低,表明即使达到这样的规模,也已经足以实现10GW的双向调节能力。对比存储能力,到2030年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将分别达到240GW和150GW,但车网互动的目标仅为10GW,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充电桩的投资逻辑主要集中在超级充电站和海内外市场的增长,技术演进和商业模式的革新也是经常讨论的焦点。V2G技术的发展对充电桩设备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区分单向充电和双向充电,后者涉及更复杂的PCS(PowerConditioningSystem)和电力线路设计。在软件层面,与电力交易结合的虚拟电厂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即便国内市场的增速可能在未来两年达到高峰,但未来的投资逻辑还有许多可以探讨。例如,华为可能会涉足B2G充电桩的开发,涵盖充电模块的设计和线缆的供应链。此外,软件的迭代升级以及参与电力交易的逻辑,都将为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从供应链的角度,未来投资的重点将放在PCS、软件、线缆硬件以及其他模块上。

 

充电桩的技术难度不高,但随着高电压直流组网的发展,考虑电压等级(如200伏、400伏或800伏)和反向充电快慢等因素,也需要对未来的执行功率有更深入的思考。

 

4. V2G发展与数据政策解读

校对修正,并适当修正后的文本: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未来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因为功率越高,成本相对会有所降低。因此,从投资角度来说,我的建议是可以逐步跟进V2G(Vehicle-to-Grid)政策,遵循电力改革的逻辑。这就是我关于V2G概念的整体观点汇报。

 

接下来,简要谈一下数据要素的三年行动计划。我所覆盖的领域包括电池、公共事业和环保。该文本已在本周正式完成,之前在12月份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我总结了几个重要的观点,并列出了一些可能受益的上市公司。

 

首先,气象服务的需要支持。风能和太阳能企业可利用气象数据优化选址,运营和能源调度。国能日新在做功率预测方面值得关注,这是第一个重点。

 

其次,与水文交通数据以及电力紧急响应相关的内容。比如智慧水利方面的创新,在这一领域能结合数字化去寻找新的数据要素并支持绿色低碳。在电价方面,与之前电力改革的逻辑一致。但我想强调的是,对于当前经济形势较为悲观时,应从数字化和逆周期的角度着手,优先选择网内(诸如信通、国电南瑞、威盛、东方电子)的业务。如果经济数据改善,在下半年或明年,可关注网外业务,其弹性较大(如国内日新安科瑞等)。

 

第三点是多能互补。第四点则涉及固体废物的收集与处置。将来这方面的推进也是必然的,从环保的角度来看,要重视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财政权与事权不匹配。这与当前的债务化解和杠杆率降低有关,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将影响垃圾分类的效率。物业、环卫公司以及回收人员之间的责任界定仍未明确,对经济模式的创新尚未形成有效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回收资源或废弃物的流通也是一个问题。例如,电池回收在欧洲已通过严格政策来进行,特别是在制造业中。从我国的角度来看,政策上需对冲海外的政策风险,例如通过生产责任延伸和消费者承担电池处置成本来处理这个问题。

 

从整个数据要素或数据概念来看,有效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是可能的,尤其是在整个固废产业链中。

 

最后讨论碳足迹问题,即碳数据如何与碳市场、电价市场甚至碳税相关联。这将是将来非常重要的课题,特别是与发达国家博弈中的碳价和标准。虽然国内不一定完全能控制这一问题,但从政策角度来看,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我个人认为,在最终的PPT中,第4点和第5点可能在2025年和2026年成为非常重要的议题。虽然目前可能还不明显,但从政策的角度,我们可以明确未来的方向,尽管会存在细节上的调整和历史包袱。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奥飞数据
S
神州数码
S
美利云
工分
2.68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