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高压快充系列6 - 杉杉股份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4-01-09 21:11:02

会议要点

1. 深度解析快充趋势

杉杉股份在快充负极材料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全球快充行业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具体而言,高倍率快充2C、3C、4C等产品正在增多,但4C以上产品目前占比仍不高。

根据杉杉股份出货量数据分析,2C级以上快充产品约占50-60%,2023年公司动力电池领域快充材料预计继续维持该占比。消费电池领域快充规模达70-80%,未来趋势中占比将持续提升。

尽管具体出货量数据并未透露,公司表示,未来快充产品比例将不断提升,并且主要供货给宁德时代等大客户,同时正在向其他电池厂商送样,并探索高倍率快充技术。

2. 快充技术影响与成本分析

4C快充对负极材料的工艺影响:需要特定工艺如二次包覆颗粒等,对提升快充性能起关键作用;在工艺和配方上述述不便多谈。

负极材料成本与售价:快充类负极材料成本可能提升约10%,售价可提升15%以上,快充类产品盈利性好于非快充类。

液相包覆工艺的应用场景:主要用于成本高、性价比要求严格及高端消费类产品,包覆剂材料自主开发,高端产品全部自产,一般产品部分外包。

3. 快充材料技术与市场

快充技术的发展和技术壁垒:目前,快充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虽然所有主要的负极公司都能生产涉及快充的材料,但并不是每家都能生产出高C-rate(如4C、5C)快充材料,这其中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

研发团队对产品更新迭代的重要性:电芯材料技术更新速度快,公司拥有专门针对快充的研发团队,与主要客户合作进行联合定制开发,不断提升和创新研发是关键。

硅碳负极材料和出货情况:公司2023年硅碳负极的出货量在千吨级别,同时拥有硅氧和硅碳两条产品线,硅氧正在走得更快,已开发到第三代,硅碳新的多孔碳材料目前正处于送样阶段,与国内外头部电池厂进行合作测试中,暗示潜在的市场应用及量产前景。

4. 新能源材料储备及预期

技术研发进展:公司在硅氧和硅碳技术领域持续开展研发,已通过一些产品认证,但目前主要以大圆柱产品为主,硅氧技术发展较为迅速。

市场需求与订单展望:日韩市场存在一些预期订单,但整体订单量低于预期,24年动力电池市场预计将逐步增长,尤其是海外高端市场。

业务与出货情况:公司的偏光片业务将持续运营,未来硅氧和硅碳不会相互替代,23年全年初步估计出货量接近30万吨,但确认收入与出货量存在差异。

5. 展望杉杉股份2024年业绩与策略

Q1季度(一季度)受春节影响,整体市场需求谨慎,环比可能有所下降;公司与主要客户就库存、价格等进行沟通,公司自身库存处于正常水平。

预计2024年吨盈利可能会略降一点,因为产品价格面临压力,但整体盈利已触底。

石墨化自供比例大约50~60%,预计2024年将进一步提升;23年底产能大致为30万吨;偏光片业务相对稳健,流现金好,24年面临价格压力但预期依然稳定。

Q&A

Q:目前快充行业的总体增长情况怎么样?24年和25年快充的渗透率大致是怎么判断的?

 

A:目前来看,快充行业的增长非常明显,包括高倍率快充产品。虽然现在4C以上的产品占比并不高,预计从明年来看,4C以上的量的比例不会特别高,但快充的趋势增长十分明显。至于24年和25年的快充渗透率,具体的数字不便透露,但整体的市场趋势显示储能量的增加以及快充产品的比例会保持在50%~60%。

 

Q:目前2C级以上快充产品在出货量中的占比是多少?4C级以上产品是否已有较大规模的出货?

 

A:目前2C级以上的快充产品占比在50%~60%左右。就4C级以上的产品而言,去年已经实现了2000吨以上的出货量,但在快充中的整体占比还不到10%。至于24年的数据,目前还没有统计。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合作新产品开发的推进,主要以快充为主,快充的占比将会不断提升。

 

Q:在整个出货量结构中,消费品、储能和动力的占比分布是怎样的?

 

A:去年的情况来看,动力占到了70%~80%左右,其余的则是消费品和储能各占一半。

 

Q:4C快充产品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未来展望是怎样的?除了宁德时代,其他电池厂商的情况如何?

 

A:我们预计,4C快充产品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占比上肯定会提升,出货的份额也会呈提升的趋势。因为市场正不断向高倍率快充产品发展,这个方向十分明确。但对于具体的数量,因涉及商业敏感信息,不便公开。目前,除了宁德时代,我们还在对LG和比亚迪等厂商进行送样。尽管如此,目前还是以2C和3C为主流。

 

Q:4C快充对负极材料的影响,以及对包覆剂和碳包覆二次颗粒等工艺方面会有哪些提升?

 

A:4C快充的要求会对工艺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对于包覆剂的选择,以及碳包覆二次颗粒的性能提升是必要的。由于涉及到具体的工艺技术,这部分内容不能详细公开讨论。4C快充要求的制备环节中,碳包覆二次颗粒是关键环节之一。

 

Q:4C快充的快速包覆是否一定需要两次?材料添加量的大致比例是怎样的?

 

A:对于4C快充,两次包覆造粒通常是必要的步骤,但具体情况我还需进一步了解。至于包材料的添加量,这是关乎公司核心配方和工艺,不方便对外公开。

 

Q:负极材料从2C到4C的升级在售价或成本上会有怎样的变化?

 

A:从2C升级到4C的过程中,成本端可能会提升大约10%左右,主要是因为增加了二次碳化等环节的成本。在售价方面,可能会有超过15%的提升。总体而言,快充类产品相对于非快充类产品,盈利性会有所提高。

 

Q: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液相包覆技术?

 

A:液相包覆主要应用于对快充性能有较高要求的产品。并不是所有快充产品都会用到液相包覆,取决于成本和性价比的考量。对于成本要求较高的动力类产品,我们可能会采用固相。而对于高端消费品这类对形态和性能要求更高、价格较高的产品,更倾向于使用液相包覆技术。无论是固相还是液相工艺中的添加剂,我们都是自行研发和开发。液相包覆技术中含有我们独有的技术和能耗,是我们自主的产权。而那些更普通、市场上多数人能够生产的产品,有些是外包制造的。对于高端产品,我们则完全自主生产。

 

Q:快充技术在材料上有哪些技术壁垒?杉杉股份在快充领域有什么研发计划?

 

A:快充技术在材料上确实存在一些技术壁垒。不是所有供应商都能生产达到4C或5C快充标准的产品,需要掌握特定技术才可实现。杉杉股份拥有专门的快充研发团队,和主要客户合作进行定制化开发。公司强调研发更新迭代的重要性,开发快充产品不仅仅是制作一两款,而是要不断提升和创新。

 

Q:3元和铁锂快充技术在负极材料方面有什么区别?

 

A:在3元和铁锂快充技术方面,负极材料端的变化并不大,两者之间没有特别大的关联性。

 

Q:快充和硅碳负极材料之间有何关联?硅碳材料在快充方面的应用前景如何?

 

A:当前对于快充技术,使用硅基材料并非必要,因为3C到5C的快充需求仍可以通过人造石墨实现,而且硅基材料的成本较高。硅基负极材料主要用于提升能量密度,虽然同样能增强快充性能,但目前并不是使用硅基材料的主要目的。

 

Q:2023年杉杉股份在硅负极材料方面的出货量预计是多少?

 

A:2023年公司硅负极材料的出货量预计为千吨级别,包括混合品和成品。其中,成品也进行销售。主要产品为消费级的硅氧材料,当前已经开发到第三代,第一代和第二代正在量产出货。硅碳领域也有进展,新的多孔碳材料技术已经开始向主要客户送样,进展顺利。

 

Q:硅氧和硅碳材料在负极应用上有何差别?二者在目前市场中的定位如何?

 

A:硅氧材料因为其膨胀性相对较好,因此安全性较高,适合消费级市场。硅碳材料的能量密度更强,更适合动力市场。但整体而言,硅基负极材料目前还在商业应用的初期阶段,并没有像正极三元和铁锂材料那样有非常明确的市场划分,两条材料路线都在探索中,市场还没有形成对于最终应用的明确趋势。

 

Q:公司在多孔碳技术方面有什么新的突破?有关量产工艺的进展如何?

 

A:在多孔碳技术方面,杉杉股份正在进行新技术的送样工作,目前进展顺利,已经和几家头部电池厂展开合作。此工艺技术主要是为了抑制硅基负极材料的膨胀问题。关于量产工艺的具体突破,公司并未提供详细信息。

 

Q:公司在硅氧技术上的突破是什么?目前这项技术的产业化进展如何?

 

A:我们硅氧技术方面一直在做研发,目前走得比较快。尽管公司在这方面表现不错,但是从终端应用的角度来看,市场还没有完全起来,因此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来真正切入市场。

 

Q:我们能否预见在硅氧技术上达到较大体量的时间点?

 

A:韩国那边已经有一些预期的订单。原先预计两三年内动力电池方面会逐步量产,但实际订单情况低于预期。目前预测是2024年,动力电池方面会逐步起量,主要以海外高端市场先行。

 

Q:目前在不同电池形态中,哪种是主导产品?硅氧和硅碳进展是否相同?

 

A:目前主要以大圆柱形电池为主,软包和方形电池我们已通过认证。硅氧和硅碳的进展不同,目前硅氧走得更快一些,硅碳方面还有下游工艺电池端的工艺未完全跑通以及成本过高的问题。

 

Q:在硅碳的生产过程中,多孔碳材料的生产是内部完成还是外部采购?

 

A:多孔碳包括硅氧和硅碳的所有工艺设备皆为公司自研技术。目前我们自己在做多孔碳的开发。

 

Q:能否提供硅氧和硅碳的价格和成本情况?

 

A:硅氧价格主要与参硅量关联,目前主要是5%和8%的参硅,价格差异较大,根据不同比例可以从十几万到20万不等。硅碳目前还没有批量供应,所以价格不便透露。纯硅氧大柱的单吨价格是几十万,但具体价格没有对外披露。

 

Q:对于未来几年我们的硅氧技术和硅碳技术的出货量有何规划?

 

A:24年预计达到几千吨级别,那一年可能主要是硅氧方面放量。展望25年及以后,硅碳方面也会逐步起量,但主要还是要看市场需求。

 

Q:硅氧和硅碳在电池技术发展中,是否存在互补关系还是最终一种会替代另一种?

 

A:市场对于不同应用场景有不同要求,因此不存在完全替代的问题。性能、成本性价比,都是综合考量。硅氧和硅碳像是偏光片技术一样,既不可能完全替代,也不需要替代,它们在不同场景下互为补充。

 

Q:二三年主营业务出货量大概是怎样?与确认收入是否有差异?

 

A:2023年的出货量应该接近30万吨,但这是按出货量来计算。如果按确认收入计算,则没有那么高。Q4大概有7到8万吨。出货量与确认收入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Q:今年Q1的业绩展望是怎样的?

 

A:一般来说,Q1都是淡季,主要是因为春节假期的影响。行业整体可能环比会降一些,主要是因为去年四季度的冲量。对于2024年全年出货量,目前还不好说,下游客户正在谨慎观望,大家不敢大批量备货。我们目前的库存在正常水平,大致维持在2~3个月。

 

Q:关于价格和盈利的展望,未来的价格走势和吨盈利的情况会怎样?

 

A:关于价格,由于可能会有一些压力,个别客户和产品可能会做一些调整,但资金压力不大。盈利方面,具体的数字要等年报数据出来才能明确,但从整体行业来看,价格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下游客户端压力可能会传导给我们这边。尽管降价空间不大,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些压力,不过整体来说2024年的盈利能力可能会略降一点,但不会再更糟。

 

Q:目前石墨化这一块的自供比例及未来的提升计划如何?

 

A:目前石墨化的自供比例大概在50~60%左右。展望未来,我们会继续提升这一比例,主要通过释放新产能和推进产业一体化规划实施。预计会先把石墨化和碳化的关键工艺环节的产能提前释放,来提升自供比例。

 

Q:在产能方面,未来的投产节奏和规模如何?有关偏光片业务的情况如何?

 

A:整体来看,我们可能会放缓新产品端的投产节奏。到2023年底的产能大约是30多万吨,其中包括了四川眉山的10万吨产线以及一些技改后油线的提升。偏光片业务方面,它目前是一个相对稳健的业务,现金流表现良好,2023年的出货量大约在1.4亿平方左右。预计在下游消费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偏光片依然能保持稳定的盈利水平。2024年可能由于价格压力和新产能投放,整体盈利能力可能受到影响,但我们通过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逐渐转向高端IT产品和车载市场,将会提升盈利能力。

 

Q:有关石墨化业务优惠电价政策的未来走向,公司有收到通知吗?

 

A:我们目前并没有收到关于优惠电价取消的通知。目前我们与当地政府有签订的一些优惠协议,属于省级重点项目,因此我们预期会继续享有一定的优惠。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杉杉股份
工分
1.97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