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学习 资治通鉴(46)我命由我不由天,可能是我喝过最毒的鸡汤
逍遥游之涅盘重生
2022-03-06 07:26:32

材料(可略过,直接看白话):

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南越王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

白话:

有关官员奏请太后禁止南越国的关市中的铁器输出。

南越王赵佗说:“高帝立我为王,使节往来,贸易不断。现在高后听信谗言,视我南越为蛮夷之国,禁绝物品贸易交流;这一定是长沙王的计谋,他想倚仗朝廷的势力击灭我南越国,统治长沙和南越两国之地,自己立功。”

吕太后为握紧权力,幽死少帝,另立新君。这说明她的权势已经滔天,随意废杀皇帝,没人敢说话。

随后,有关官员请吕太后禁止和南越国做生意,尤其禁止铁器,还有马牛羊之类的牲畜,卖到南越国。

这个“有司请”背后应该有玄机,估计不是有司主动请求,而是经过了吕太后的授意,“请禁南越关市铁器”背后是吕太后的意志。

这其实很奇怪,南越国一直很乖,吕太后为什么莫名其妙地突然找南越国的茬?

这得从南越国和大汉的渊源讲起。

南越国是当时岭南地区的政权,首任国主叫赵佗,曾是秦朝官吏,驻守南海郡(现广东境内大部分地区)。

后来,天下大乱,机智的赵佗把进入岭南的关道给封锁了,然后兼并了桂林郡、象郡,建立了南越国。地图大致如下:


这赵佗是个明白人,对天下局势看得很准,知道秦朝不行了,立马放手单干,没一点心理压力。而且他野心也不大,没想过逐鹿天下,只想管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从秦朝灭亡到汉朝建立,中间的群雄并起、楚汉相争,他都没有参与,一直在岭南地区苟着,不凑热闹不惹事,猥琐发育。(不像摇,平秦佐汉有功,混了个侯爵)

高祖三年,刘邦还在跟项羽干架的时候,赵佗已经正式建国称王了。但他称王之后,并没有向外扩张,而是加强边防力量,防止外敌入侵。妥妥的老实人啊。

高祖十一年,刘邦派陆贾通过威逼利诱收了南越国,封赵佗为南越王,自此南越国成为大汉附庸。

刘邦为什么要封赵佗为大汉的南越王?

我认为原因有两点:第一从权谋的角度看,刘邦当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处理异姓诸侯王上,先把这个立场不明,武力值不明的对象争取过来,妥善安置,可以减少隐患,免得南方起火,分散精力;

第二,刘邦还是有一定的政治理想的,就是实现统一。

当时,南越国蛮夷之气尚存,连生于中原长于中原的赵佗也穿上了蛮夷的冠服(赵佗是真定人,现河北正定),陆贾第一次拜见他的时候,他正盘着蛮夷的头髻(jì),陆贾都看不下去了。

而且,这赵佗也是夜郎自大,自比萧曹韩,比完还敢与高祖比较,足见他对于汉朝的一切人事物都不了解。这也证明南越国当时信息之闭塞。

这说明什么?

说明南越国虽然并入了大汉,但它与大汉王朝之间的认同其实很弱,尤其是文化认同。

这真的是两个国家,两种文化,双方之间有短期难以逾越的巨大鸿沟。而南越国之所以愿意归附大汉,一是因为大汉的军事震慑,二是给了赵佗名唤“南越王”的政治勋章,三是商业往来,主要是大汉卖东西给南越国。(这是眼前的利益)

这就是一次关乎政治和南越国民生的交易。

用大白话来说:南越国愿意并入大汉,一是怕被打,二是互相需要(这更重要)。

这是利益交换:我给你,你想要的,来换你听我安排,不搞事。这种脆弱平衡的基础是利益,绝非认同。

南越国和大汉双方勾兑完毕后,赵佗确实很乖,俯首称臣,从不整幺蛾子。大汉的目的达到了。

这种用利益交换来维持脆弱平衡的方法,算是当时大汉对南越国的基本国策。(成本低)

但是,这种不是基于认同的统一,是虚假的,脆弱的。

利益交换在,南越国确实会乖乖的。但,一旦利益交换没有了,平衡就被打破。

所以,汉廷为了边境安定,政权稳定,怎么地也得像奶孩子一样,继续奶南越国。(花小钱,办大事)

可问题是好端端地,有司为什么要请禁南越关市铁器呢?这不是存心打脸南越国找茬么,是不是脑子抽风,存心给朝廷找麻烦?吕太后又怎么就答应呢?是不是傻?

事实上,只有精明的有司,没有傻傻的吕太后,他们就是故意的。故意逼反南越国,原因是吕太后还想揽更多的权。



之前讲过,吕太后可以随意废立皇帝,可以分封吕氏诸王,可以安插亲信在重要岗位,但这些都是行政权。

吕太后如果想要吕氏权势稳固,甚至能取代刘氏,她还需要军权和财权。

军权财权怎么要最名正言顺?打仗嘛,打仗需要的就是兵马钱粮。

吕太后“同意”与南越国禁市,就是要刻意挑起战争,再派自己的亲信征讨,趁机向朝廷要人要钱,慢慢吃下军权和财权。

这仗一旦开打,要多少人多少钱,朝廷能不给吗?有谁敢反对?都在吕太后手下混成老油子了,都看得出玄机,要反对就是立场不稳,支持蛮夷。

而且吕太后鸡贼得很,拣个软柿子捏。

赵佗是前朝臣子,又“退变”成了蛮夷,既没有宗室背景,也没有勋贵背景,就是一个孤王,所以打他没政治上的压力。

其次南越国,属于边境,远离大汉的经济文化圈,这种地理兼文化上的距离,就体现出了打他的好处:没有意识形态上的压力,打他叫排除异己。

最后,南越国相对于来说好打,至少比匈奴好打,人老实,从不在大汉边境闹事儿,就想着从大汉买点铁器牲畜过日子(人匈奴都抢)。

这么好的靶子,不用白不用。所以吕太后就选择从禁市开始,逼反赵佗。讲白了就是欺负老实人。

安安稳稳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赵佗,真是万万没想到,躺着也中枪。(所以不能躺平呀)

得知吕太后禁市,赵佗其实是一脸懵逼的,他还以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先后三次派人给吕太后赔不是,请求重开关市。

吕太后都没理他,这下赵佗才怒了,索性自己称帝,不再称臣。

但是这样也不能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眼瞅着没办法了,赵佗为了转移国内注意力,顺便找法子弄点刚需品,就找了个借口,瞄准了更软的柿子—长沙王吴芮

如果说赵佗是躺枪,那吴芮就是躺在床底下也中枪。



吴芮真的是又老实又弱小,他是吴王后裔,原本追随项羽,后来改投刘邦。刘邦称帝之后,封他为长沙王。

当时刘邦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另外七个都被杀或被废,唯独长沙王吴芮善终。为什么?就是因为吴芮他实力弱啊。(土地和兵力)

而且在大汉政坛上吴芮也没啥存在感,基本属于放养。但是吴芮理政很好,他的辖区经济条件不错,还算有钱。

因此他成了赵佗的靶子。

赵佗也是老江湖,知道不能真的跟大汉朝廷或者宗室打,既有打不过的顾虑,又有不能把关系完全搞僵的意思,所以就挑个容易对付的,意思意思得了。

只是苦了吴芮。

远在长安的吕太后,看到赵佗上钩了,应该是高兴地不得了,派人进攻南越国去了。

我们看,因为吕太后一个人的起心动念(想篡权),影响到了两个国家和诸侯王。这两位诸侯王都是在王位上安分守己的人,也都只是想做好自己的事情。

但没办法的是,形势比人强。

这种形势,不是他们能控制的。这两个人不管是顺从,还是反抗,结果都大差不差。

比如说赵佗,吕太后禁市,他要是啥反应没有,逆来顺受,吕太后还是会找其他办法,逼他反。可他要是第一时间反抗,那就是着了吕太后的道了。

吴芮也一样,赵佗要对付他,他不反抗,肯定会被抢,反抗了被抢也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实力就摆在那里。

所以,当我又在《通鉴》上看到这段故事的时候,我对“我命由我不由天”这种说法,产生了一点思考。

“我命由我不由天”有比较强烈的反抗意味,但有时候,一味地反抗,或许只会更显无力。

“我命由我不由天”,绝不应该是盲目地抗争,更不是缩头认怂,而是在下决心做出行动之前,开眼看清楚形势。撇开形势,盲目地奉行“我命由我不由天”,很可能也行不通。

任何人教唆你用某种单一方法,或是顺从,或是反抗,来应对无常的命运,都是无意义的。必须实事求是,根据形势,结合自己的根本利益,适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行为。

就像赵佗的一系列做法,他没有简单的认怂或是反抗,而是选择了一条折中又留有余地的路。最终等到了汉文帝,南越国重新回归大汉。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贵州茅台
工分
1.38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3)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云木团子 🐳
    中线波段的公社达人
    只看TA
    2022-04-06 21:03
    老哥你好,里面的图片没有加上,可以再发一下吗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2-04-06 21:40:17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股歪歪
    全梭哈的龙头选手
    只看TA
    2022-03-06 08:43
    感谢分享!收藏慢慢品!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