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其他有色】铜电铜箔市场分析及展望电话会纪要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2-05-17 21:54:23

注:专家所在公司锂电铜箔产能仅几千吨,量级、产品结构、客户结构等与头部企业有差异 ,部分数据可能与市场认知或头部数据有出入,专家部分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Q:疫情对公司和行业排产、加工费的影响?

A:和去年同期相比,疫情对公司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按往年惯例,若是没有疫情影响,数码方面6-7月份行业才会进入淡季,而今年提早了至少一个月,目前订单下滑20%-30%,尤其从4月份开始下滑比较严重。疫情对上海及周边的动力电池影响比较明显,铜箔的排产是比较顺畅的,但加工费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加工费下降是针对大众普通产品来说的。针对头部企业的高端产品来说,加工费变动不大。

 

Q:订单是四月和五月前几天实际产量加起来的下降还是四月与五月计划排产加起来的下降?

A:是四月份的实际情况和五月份的预期情况。

 

Q:分产品结构的加工费下降情况?

A:小幅宽6微米产品的降价幅度会比较大,一吨可能会降价2000-3000元。但是大幅宽6微米产品的加工费变动不会很大,因为这种产品是供给给头部企业的高端产品,这种产品受长期合约的影响,加工费波动并不是很大。而其他铜箔的加工费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比较大,那么价格下滑幅度就比较大,比如8微米、9微米产品基本上就是成本价出头。

 

Q:8微米产品已经按照成本价出售了吗?

A:是的,数码方面本来现在就处于淡季,疫情使得铜箔行业淡上加淡。因此数码电芯这块8微米产品的价格就是在成本价加一点财务费用就会选择出货了。但是长期合约的客户除外。

 

Q:公司和行业都面临这种情况吗?

A:我们公司面临这种情况,行业也有相应的波动。

 

Q:8微米产品的加工费一般在3.5万/吨,而成本只在2万+/吨?

A:8微米的产品加工费达到3.5万/吨是针对还没有改6微米产品的动力电池厂商的长期供货合约,而现在8微米的产品加工费2万+/吨就要考虑出货,否则资金周转就会有问题。

 

Q:6微米产品的加工费情况?

A:6微米产品要考虑应用端,一个是动力电池,另一个是数码电芯。同时还要考虑幅宽,小幅宽单吨价格不到3万,大幅宽单吨价格为4.5万左右,签署了长期合约的头部动力电池厂商单吨价格为4.5-5万。

 

Q:国内动力电池铜箔产品结构划分?

A:动力电池行业头部的集中度比较高,排名前五的企业占比70%-80%。头部企业6微米产品的渗透率今年能够达到50%,也要考虑配套车型,高档乘用车会使用6微米产品,但是电动大卡等较低端汽车会使用8、9甚至10微米。

高端数码产品中也会应用比较薄的锂电铜箔,均价在7000元+时会使用6微米,单机售价上万的机器中会使用4.5微米的锂电铜箔。

 

Q:未来几年锂电铜箔的产业扩张会导致供需失衡吗?

A:公布的产能安排有虚有实、有长期和短期的也有已经落地的和未落地的。个人认为未来到2025年,动力电池产能扩张的速度是要大于锂电铜箔产能的扩张速度的,会维持在一个紧平衡的状态。

从产品结构来看,国内生产的中高端产品和日本、韩国等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未来铜箔的产能释放速度受制于资金、阴极辊甚至环境保护的限制,因此建设速度会放缓,建设规模会紧扣动力电池的规模。综合判断到2025年铜箔行业赛道还是可以有所期待的。

 

Q:国产设备的情况?

A:6微米和8微米产品用国产设备生产和用进口设备生产的差距并不是很大。4.5微米产品的生产上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Q:锂电铜箔行业的技术壁垒?其他行业的企业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难度在哪?

A:铜箔生产有五个方面的门槛,第一是资金门槛,第二是市场门槛,第三是技术门槛,第四是经营团队的门槛,第五是品质和现场管控的门槛。

锂电铜箔行业中跨行投资成功的案例不是很多,有从上游,比如铜矿企业,转向下游做铜箔,也有在铜产业链中体量很大的公司也转向做铜箔,在江苏、新疆、江西等地也有跨行投资的案例,但是都没有很成功。除了资金问题之外,每家的技术工艺不同,性能、参数、添加剂等也不一样,如果只是一味地买了日本、韩国的设备、配方就开始生产,这类产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成功的不是很多,但是也有做起来的,但是只局限于它们生产的产品客户能够使用,由于这些企业由于缺乏自己的技术和专利,无法体现产品差异性,只能生产市场上大家能够普遍接受的普通产品,比如8微米以上的。但是6微米产品、高抗高延、特殊幅宽和特殊表面处理等产品难以实现。

跨行投资案例中公司在行业内没有长期的生产管理经验积累,良率、市场反应速度上在市场中的是达不到头部企业的要求的,公司如果要真正嵌入头部企业的体系中,如果只是靠资金通过跨行投资来实现的话是会有一定的难度的。

公司欢迎资金的进入,如果能够强强联合的话,未来能够与三星、LG等公司竞争,但如果还是简单粗暴地用大资本投入,简单地压价是不利于行业的发展的。

 

Q:中国铜箔企业和日韩国家的竞争力和技术差距在哪?未来会有出口的可能吗?

A:中国企业和日韩、中国台湾等企业进行高端产品的竞争是迟早的事情,只是目前在中国大陆消耗了全球70%-80%的动力电池,因此没有特殊的激励机制和巨大的资本加持的话,铜箔企业没有在海外建厂的动力和冲劲。

目前海外进口铜箔的交付期比较长,而且海外公司对国内市场的反应速度不够快,从成本端来看,国内对国外市场的熟悉程度不够,缺乏商务和资本的配合,单独配合国外市场的动力不够。但是不排除头部企业在国外配合建厂,这种趋势在未来会有变化。

 

Q:海外企业锂电铜箔产品切换的情况?

A:从6微米产品渗透率的角度来看,因为国内头部企业的行业影响力比较大,切入时间比较长,不出意外的话,到2025年,6微米会在动力电池领域会逐步取代8微米产品的份额,达到60%-70%。

但是也要考虑不同品牌和不同的产品,比如高档的豪华乘用车会考虑更长的续航里程来解决电池焦虑,因此对切换6微米产品有更高的要求,但一般的车型从成本角度考虑还是会使用7微米或8微米的产品。4.5微米产品如宝马、特斯拉等品牌还未进行尝试,但国内头部企业的渗透率已经接近10%,但4.5微米的良率相对于6微米来说较低,成本压力较大,综合来看应用难度会比较大,2025年4.5微米产品渗透率要是能达到30%就已经很理想了。

在数码电芯领域也会有使用4.5和6微米,但占比应该不会超过20%-30%,主要还是运用在旗舰机上。

 

Q:传统锂电铜箔的厚度极限?

A:按目前的生产工艺来看大概在4微米-4.5微米。目前生产的低于4.5微米的铜箔是采用了另外一种生产工艺,一旦突破这个厚度以后,现有铜箔的技术体系和生产设备等都会发生较大改变。

 

Q:更换更薄的铜箔后下游电池厂商也需要对涂布等工艺进行相应的匹配和调整,是否可以认为一旦厚度低于4微米后,应用的成本和性价比就不高了?

A: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设备更新换代的成本、动力电池对能量密度、安全性的要求。10年左右会有更薄的、低于4.5微米产品的需求出现,会给涂布企业7-8年的适应期和调整期。

 

Q:4.5微米、6微米、8微米的铜箔每GWh的单耗?

A:8微米为800-900吨/GWh,6微米为600吨左右,4.5微米为300-400吨/GWh,这和不同厂家是用在圆柱、方形还是软包电池中会导致单耗有不同。

 

Q:去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在400GWh,折算得铜箔的需求大概为30万吨,但去年铜箔产能为50-60万吨,产能不是过多了吗?

A:锂电铜箔除了乘用车以外还应用在数码电芯和储能领域。去年铜箔供应量大概在50万吨,其中储能用几万吨,数码电芯用十几万吨。

 

Q:4月份订单下降20%-30%,是疫情影响大还是上游涨价的影响大?

A:这个事情比较复杂,疫情是一方面,大宗物资材料的涨价也很厉害,下游订单也不像去年一样。从大的、国际方面来讲受地缘政治的影响,从小的方面来讲订单下降都会对今年下半年产生持续的影响。

 

Q:头部客户订单下降后,会有新客户补上还是排产直接下降?

A:各种可能都可能存在。公司市场敏感度比较大,如果高端客户的订单下滑,公司会及时对产能做调整以适应市场上低端客户的需求,但是有的公司不这样做,因为如果低端产能排产后不能覆盖成本的话会产生亏损,所以它们就会直接停滞生产,不开机。

因为我们公司的产能只有几千吨,并不多,所以能够承受市场订单下滑的影响,但头部公司可能某些产线会处于半停滞的状态。

 

Q:铜箔产品的库存保质期?

A:按照传统含六价铬的工艺生产出来的铜箔库存时间能够超过10个月,但我们公司的产品因为是向欧美出口,而欧美对六价铬工艺的铜箔排他性比较大,因此我们公司的产品基本都是采用无铬的工艺,库存时间只有3-4个月,所以我们不会生产太多超过订单的量。

 

Q:如果可以放3-4个月的话,留一部分库存的策略可行吗?因为下游电池厂商的扩张速度很快,下半年可能会加速生产。

A:这个要分情况考虑。一方面需要关注铜价的上涨,目前铜价在74000元/吨左右,而国际局势震荡不已,如果现在购入铜料,过一段时间之后铜价大幅下滑之后会导致亏损太多,而且公司没有做期货保值的策略,主要是快进快出的策略。而且公司的产能给动力电池的配套并不多,产品需要经过漫长的验证期才能进入动力电池厂商,而且产品进入到厂商之后每个月需求的订单数量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是否备货需要基于公司的战略考量来决定。

 

Q:各家铜箔厂商产能增长的情况?

A:未来3-5年内头部的铜箔厂商产能范围在5-18万吨/年,所以我认为2025年国内铜箔行业排名前五的企业产能平均应该在6-7万吨/年,跨界投资者公布的项目中有10万、15万吨的项目,但是这些项目是否有通过审批、落实土地、资金到位等都不确定,估计2022年的供应量会增加30-40万吨/年,达到80-90万吨/年。

 

Q:公司有做4.5微米的产品吗?加工费情况?

A:有的。头部企业涉及账清和银行承兑,加工费在5万+/吨。

 

Q:6微米加工费降幅情况?

A:要看是运用到什么产品,铜箔是什么品级。A品的加工费变动不大,尤其是供给给头部客户的长期订单,B品的降价幅度可能在单吨5000元,单吨加工费在3万左右。

 

Q:4.5.微米产品的价格?有批量使用吗?

A:4.5微米的渗透率比较低,定价大概在7万/吨左右。4.5微米并没有批量使用,还是处于摸索状态。

 

Q:未来6微米产品的降价会持续吗?

A:考虑电芯厂的涂布工艺的精度和稳定性,在目前的材料体系下,6微米产品的渗透率会逐步加大,到2025年6微米产品的价格会呈现趋于平稳的状态,2025年之后,随着4.5微米的渗透率提升,4.5微米批量化的使用后6微米价格会有所下降。同时随着涂布等工艺的精度提高,产品良率提升后,6微米的价格也会有所下降。但是对于动力电池,尤其是头部电芯厂来说,为了保证长期稳定的供应,变动不会很大,至少不会像8微米产品的波动那么大。

 

Q:目前绝大多数的动力电池都可以使用6微米产品?

A:是的,但是要判断客户是走高端线路还是普通线路,而且涂布的设备也有一个逐步替代的过程,不可能前几年才刚刚投入的设备现在就要立马转换为6微米设备,这种转变对于成本端来说是不好接受的。目前很多客户在用6微米产品,但是切入的快慢会有区别。

 

Q:公司产品加工费和诺德、嘉元等头部公司的产品的加工费相比如何?

A:我们的售价调整会比它们更加灵活一些,,因为我们的体量会更小一些,满足不了大客户的要求,所以需要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采用灵活快速的交易方式,加工费可能不会比它们的高。但是独特、个性化产品方面的定价,我们公司产品的定价会高于市场内其他家的产品。

 

Q:数码类产品用的铜箔规格?

A:4.5微米、6微米和8微米,3微米产品还没有投入到市场。

 

Q:公司有生产PCB铜箔吗?

A:新工厂没有做PCB铜箔的,旧工厂本来有做PCB铜箔,但是最近几年锂电铜箔的需求量比较旺盛,于是先转换成生产锂电铜箔,因为锂电铜箔和标准铜箔生产的转换在技术上没有障碍,主要是考虑市场上的需求。新工厂基本没有生产标箔,锂电铜箔的产能都没办法满足订单,只是锂电铜箔的订单价值量有高有低,同时受疫情影响导致订单价值量有所下降。

 

Q:标准铜箔的盈利情况?

A:标箔的加工费比较稳定,如果不考虑疫情影响,今年Q2、Q3的加工费会小幅波动,到Q3、Q4的话加工费会有小幅的上涨。今年疫情导致情况不是很乐观,明年PCB铜箔的加工费波动不是很大,加工费在2-3万元/吨,每吨赚大几千块。

 

Q:锂电铜箔的加工费会呈现下降趋势吗?

A:8微米以上产品的单吨盈利2-3万元在确实比较多,特别是考虑到它的良率已经很高了,但是4.5微米、6微米产品的单吨盈利在2-3万还是比较合理的。长远来看产品收益都会回归成本,不可能维持一个很高的收益。

 

Q:2-3年后大家的技术水平都能生产4.5微米、6微米产品时,它们的合理盈利水平?

A:2-3年达不到这种技术水平,5-6年6微米产品才会在动力电池里面成为应用的主流产品,那个时候就要看各家厂商的良品率和现场管理水平,如果能够达到台湾的铜箔厂的良率和现场管理水平,那么一吨1-2万的盈利水平也是可以接受的,10年左右以后4.5微米产品才会在动力电池里面成为应用的主流产品。

 

Q:复合铜箔的情况?

A:复合铜箔是根据头部电池厂商的一些焦虑,比如安全性、多次循环后寿命的衰减。将铜箔通过电聚合以后,界面和负极材料结合,界面电阻通过目前的数据来看能够降低48%,减少发热。同时传统的负极材料和铜箔的结合是通过物理性的粘接,压力粘接,而复合铜箔和负极材料呈现犬牙交错的切合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在多次循环之后不会产生曲线结构,对电池电量的保持和降低衰减会有很大的好处。

实验数据显示,相同的电压和电流下,经过2000次循环,锂电铜箔的衰减在75%,复合铜箔的寿命能够保持在85%。从这些角度上来看,复合铜箔在市场上是有一定的需求。

目前公司已经将产品交予国内头部电芯厂,进行进一步深入的交流、沟通,希望在未来和他们对产品上市做一些可能的合作。

 

Q:这种复合铜箔是PET铜箔吗?

A:并不是的。PET铜箔的材料匹配有一些问题,导致性能方面,比如延展、抗拉、剥离强度,达不到电池厂的要求,但是目前也有所改观,正在对PET材料本身做进一步的开发,如何让塑料和金属两种不同的材料结合得更牢靠,抗剥离程度更强,不至于在电芯多次循环以后断箔,这是目前PET铜箔正在研究的重点。

 

Q:公司自己研究的铜箔都是铜吗?

A:基材是铜,基材两侧做了有机复合处理。

 

Q:复合铜箔的制造需要用到什么样的设备?

A:铜箔两侧做有机复合处理,运用电沉积的原理。

 

Q:PET铜箔和贵公司的复合铜箔哪种会是市场更追逐的方向?

A:市场比较追捧在PET铜箔,因为从数据和可视化的理解来看,它的安全性、重量、能量密度等都会有所提升,但是从我对PET铜箔的实际接触和测试来看,它有一个结构性上的问题,而且我没有看到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个人更坚定和支持我们公司目前正在研发的这种铜箔。

 

Q:这种新的复合铜箔研发出来后,下游会有很强的动力使用这种铜箔吗?因为纯铜箔的产能扩张很快。

A:有机复合铜箔会降低铜箔和负极材料的介入电阻,对电池热管理、BMS即安全性上有很大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做6微米、4.5微米的有机复合铜箔,这和传统铜箔、PET铜箔相比,在体积、重量和能量密度等方面都不会有太大的逊色。再次是衰减问题,复合铜箔的衰减会优于纯铜铜箔。因此使用这种复合铜箔对客户来说会是有所回报的。

 

Q:新的研发设备和什么厂商合作比较多?

A:工厂自己会做一些设备,和高校有课题上的研究,也和下游头部有实力和投资意愿的企业共同开发、推出产品。

 

Q:从什么时候开始和下游客户一起合作?

A:去年下半年开始。

 

Q:4.5微米、6微米、8微米产品良率?

A:8微米以上产品做得好一些的控制在85%以上,一般的控制在80%,6微米做到75%以上,一般在70%左右,4.5微米由于尚未量产因此不太好说,和幅宽、配切有比较大的关系。

 

Q: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生产的6微米产品的良率和性能上有差别吗?

A:6微米以上的性能差异不是很大,只是比如宝马、特斯拉等名牌车企对电芯配套上会有更细致的要求,但除此以外在成本和技术综合考虑之下都是可以接受的。

6微米产品生产出来有差距,但是这个差距不足以让客户以更高地价格去采用进口设备生产。

 

Q:4680电池用的是几微米的铜箔产品?

A:4680涉及快充问题,动力电池追求薄铜箔是有一个限度的,4.5微米产品除了几个头部企业在尝试以外,还没有大规模地推广使用。考虑到快充的需要,电池铜箔使用的比较合适的范围在6微米左右。

 

Q:如何理解锂电铜箔可能的产能过剩的情况和对价格的影响?

A:新能源未来发展大的趋势判断来看,新能源行业除了是一个市场行为之外还是一个国家行为,因此赛道足够长也足够宽。

锂电池产业相关的材料会有两种形式的过剩,一种是局部的材料过剩,比如中低端产品的过剩,另一种是短时间内也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比如现在电池厂商都在追求磷酸铁锂的,则可能会导致短期内阶段性的产能过剩。

铜箔本身而言周期性比较明显,主要是设备、产业、产能爬坡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未来3-5年间铜箔还是处于紧平衡的状态,供给略微小于需求。

长远来看,动力电池的产能扩张的速度是要大于铜箔产业的产能扩张速度的,铜箔由于产能爬坡比较慢,因此有比较独特、独到的特点。

 

Q;铝箔会对铜箔产生替代性吗?

A:应该不存在。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有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因为钠离子电池成本和材料易取得性上有优势,但是在重量、占地面积和能量密度方面是没有优势的,因此钠离子电池不太可能运用于乘用车的动力电池上。因此二者应该算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铝箔和铜箔也是互补的关系。并且未来考虑到快充、续航里程和固态电池的出现,铜箔都会保持一个更快地增长。

 

Q:短期来看加工费可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吗?

A:我个人认为PCB铜箔的加工费在下半年可能会有小幅度的上升。但锂电铜箔中,大客户的加工费由于长期合约的效应和出于供应保障的需求还是会维持在高位,3C数码、消费类铜箔方面的加工费会有小幅度的下降。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嘉元科技
S
诺德股份
工分
2.38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