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海通保险电话会:粗狂扩张结束,增速下降但仍乐观【会议纪要】
SEVEN-11
长线持有
2021-03-31 15:18:21

210328 中国保险行业展望: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电话会议】

海通非银首席 孙婷


会议实录:

2021年以来,市场整个保费的表现,不是特别乐观,一年多以来,一直在思索保险行业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行业进入这样一个相对困难的状态,未来的发展动能在哪里。主要的结论:中国的寿险行业,之前的粗狂扩张已经结束了,未来更加要以客户为中心,整体的增速会出现整体的下台阶,但还是相对高的增长。对行业的判断还是比较乐观的。

后面探讨的东西还是相对长期一些,最后更新行业个股的观点。


行业目前的困境:

寿险行业99年到20年保费复合增速19%,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增速,20年的过程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年是增速低于10%。现在尽管已经高速增长了20年,但是否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了?其实不是。无论保险深度还是密度,和全球的差距还比较大,保险密度紧相当于美国的6%,香港的4%。险种结构上来说,00-10年传统寿险占比不断下降,万能分红上升,银保渠道快速发展。10年之后,行业又发生变化,传统寿险的占比提升,分红险占比略微下降,万能线平稳,预期万能险的规模未来会明显萎缩,对应的盈利模式和能力趋势上是提升的。行业最近几年被质疑是2020年,行业整体新业务价值,新业务价值降幅最大,其次为太保,除了人保新业务价值正增长,其余均是下滑。在这个过程中,去年一季度一直以为疫情对于行业的影响在于代理人不能展业,但是6月份后国内疫情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发现各家公司保费没有好转,反而降幅更大,比如友邦中国去年上半年降幅15%,下半年20%。平安一季度降幅24%,一直到四季度61%,逐季度降幅扩大。现在很多行业和19年比增速,但是现在保险行业还在和2020年比增速。未来行业会不会好,大家是有些质疑的,大家对于2021年也相对谨慎。我们猜测现在保费为什么起不来,一个是收入预期的下降,保险产品是可选消费里面比较靠后的,长期缴费的产品,销售起来都会比较困难,未来什么时候出现好转,疫苗接种经济持续复苏,保费应该会有回复性的增长。中国保险行业的高增长是否已经过去?我们认为没有,但是增速略微下台阶。


行业往哪里发展:

险种上,寿险、健康险、意外险。我们可以看到99-20年的时间里,前10年险种稳定,后10年健康险是爆发的增长期。健康险目前有非常明确的定位,监管机构也是鼓励健康险的发展。整体的医疗支出占GFP比重程序上升,中国的医疗结余越来越低,对于健康险是比较支持的。中国目前的商业健康险占医疗支出5%左右,这个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中国的健康险经常和美国去对比,除了医疗、重疾还有失能和长期护理,中国后面两种健康险基本没有,中国65%基本是重疾险。市场担忧重疾险的原因,银保监会的数据,中国重疾险参保人次2亿人,这个无论哪个角度,都不算少了,大家担心重疾险还有多大的空间。这个有多大的空间决定了保险公司的成长还有多大的空间。我们对这个还是相对乐观的,目前的重疾险的涉及越来越好,从2亿道4亿也不是没有可能。另外一方面,现在重疾险的保障和保额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除了重疾险,包括失能、健康护理等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前几年单纯靠代理员增员来增收就好,但是近两年发现增长有些难,竞争加剧,保险公司更需要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客户粘性。保险公司不再是保险产品的提供商,而是健康养老服务的提供商。中国太保为例,目前吸引客户最好的一个是太保蓝本,一个是太保家园,康养是围绕在这两方面。平安提的是健康服务圈,包括保险、药品、医疗和养老服务。围绕着保险主业,健康和养老可发挥的空间都是比较大的。大型的保险公司做这些事情优势是比较大的,比如养老社区,需要比较大的资金和周期,还是大的保险公司在做。养老和健康服务当然也不是一定能做好,靠服务盈利是比较难的,而且门槛不是特别高,所有地产公司都可以做。到底哪些公司能做好,也是不一定的,有待观察。另外,长期医疗险,长期护理,失能等,保险行业未来创新的空间还很大。

在其他国家,其实养老险的占比是比健康险要高的,但是在中国养老险基本为0。伴随社会的不断变化,现在大家很难说服年轻一代存钱并考虑养老。随着人口老龄好,养老保险的发展是一个必然。商业养老社区,对应的年金险的保单,是可以做的比较大的,对应的也都是高净值的客户,对资管业务也有促进。

产品这方面,医疗医养是比较重要的发展,更多保险公司会更大的投入。


互联网渠道或互助型产品是否会颠覆行业:

渠道这边,主要想代理人、银保和互联网。目前讨论比较多的是,是否互联网渠道会取代其他的,比较典型的是众安在线,是否会成为保险公司主流。我们认为,保险公司还是不会被互联网渠道颠覆,还是主流的渠道贡献新业务价值。这周末关了水滴互助,轻松互助也关了,目前剩下的比较大的是相护保,这种是比较返祖的一个现象,几百年前保险行业最起步时的初级模式。经过这么久的发展,目前是针对千人千面,通过复杂的精算设计的产品,相护保这种是不科学的一种方式,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相互保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参与人数已经,没有增长了。大的方向上,互联网渠道的重要性在提升,但是还没有颠覆传统的保险销售。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保险产品比较复杂,其次互联网渠道的流量也是很贵的,成本反而比代理人渠道的销售费用还要贵,同时互联网销售的产品结构简单,价值率都比较低。所以互联网销售的还是中小学企业,产品以简单的健康医疗产品为主。金融科技对于传统的保险公司并不排斥,在科技投入上也是越来越多。刚提到的众安在线,其实也在帮其它保险公司提高技术上的支持。

未来5-10年,个险渠道还是保险行业最最重要的渠道。


保险代理人提质扩量:

保险行业通过人力扩张带动新业务价值的增长已经不太实际了,目前提质扩量是大家在提的,提质更重要一些,提升合格人力有效人力的占比,提升产能。目前代理人产能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不用说相对于美国,相对于友邦中国而言翻倍的空间还很大。美国的代理人产能是中国的15倍左右,产能提升的天花板还很大。代理人本身质量来讲,中国平安的数据还是比别的公司要好的。中国平安是一家非常令人尊敬的公司,2019年开始明确的做首先的改革,首先的渠道改革,提升代理人素质,提升新业务价值率,提升线上的倒流和线上销售。改革的阵痛是有的,平安改革的路程是远远领先,优势也会持续扩大,中长期看也是我们非常看到的一家公司。平安有一部分在效仿友邦,友邦基本上不回去挖,基本上自己培养的,年轻高学历的代理人团队。友邦在进行最优秀代理人策略施行的时候,也经历了2-3年的阵痛期。平安2-3年的阵痛期也是正常的,我们期待着平安进入收获期。


做个总结:

行业整个发展来说,包括健康、医养产业的延申都是未来很大的发展空间。渠道来说,个险代理人还是很重要的渠道,数量不是最重要的,保险公司更注重提升产能,提升新业务价值率,大家也不会忽略银保渠道和互联网渠道。


投资端,利差收窄?

投资没有太多变动,2016年以来的问题是经济下台阶,利率下台阶,市场担心利差收窄。但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害怕的是利率快速下行,目前预期中国,目前我们维持今年到3.5%的水平,长期来讲是往下走的过程,但是不是骤然发生,是缓慢降低的,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有很长的时间调整负债的成本,利差未必会收窄。所以对于投资端不用太过悲观。


保险行业的观点:

春节之前,我们给大家选择,如果认为其它板块有30-50%上涨的空间,那保险行业新引力不大,行业基本面没有那么强。那最近时间,大家对于受益预期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保险行业是可以的,公司估值水平是很低的,保险行业PEV0.69,依然是非常非常底的水平,往下跌没有太大的空间。往上涨,资产和负债端没有改善没那么巨大但是方向明显,今年新业务价值不会负增长,我们讨论的是是5%的增长还是15%的增长。另外经济复苏超预期,这种情况下,资产端到3.5%以上,负债端保费新单也会有恢复性的增长。现在买入保险股,基本上算是看涨期权。公司选择上,我们推荐平安和太保,平安最核心的是去年基数低,今年新业务价值,几乎确定的会是行业最高的,之前平安大家觉得华夏幸福等比较大的调整,大家对于平安负面的预期反应比较充分了。目前华夏幸福有些好的消息出来对平安会是利好。一季度来看,平安和国寿会发新业务价值,平安会好一些,好的应该不是一星半点。

太保发的公告,新任管理层,我们也不做过多解读。但是高管激励上、业务发展上都有了新的计划,也引入了瑞再和高瓴作为战略投资者。我们认为太保从战略到战术上都是准备的比较好的。之前太保的发展是落后的,未来新的战略的推进,非常有可能带动寿险业务新一轮的发展,目前不到0.7PEV,也是非常好的进入点,目前太保会更倾向排在第一位;然后中国平安;其次是新华保险,跌出来的性价比。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国太保
S
中国平安
工分
4.87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