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买方机构2024年投资交流纪要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4-01-17 19:42:24

AD-某公募机构领导


主题:短期修复与长期重构:食品饮料行业2024年投资展望

短期内需求环境尚待复苏,食品饮料行业整体处于底部区间。在长期的重构过程中,市场重视自由现金流、增加分红率来促进估值修复,同时也在寻找结构性机会。对于白酒板块,预计重构时机即将到来。推荐聚焦核心龙头以及寻找超跌修复。对于大众品板块,主要关注中期高增长高弹性潜力机会、长期逻辑清晰且超跌的板块以及消费龙头的定价范式切换。短期内,“挤压” “走量”成为关键词,头部酒企韧性仍然强。在超高端方面,茅台提价落地,经营更加从容,体系化能力全面升级。对于高端(千元价格带),年前看“量”,年后看“价”,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策略控量引导提价预期。在基地型次高端范畴,汾酒经营优秀,库存低位,渠道体系良性,安徽和苏酒也有不错的表现。扩张型次高端方面,需等待短期经营和业绩承压,来年低基数或可等待。


白酒行业整体处于底部区间,预计重构时机即将到来。食品饮料行业市场重视自由现金流和增加分红率来促进估值修复,同时也在寻找结构性机会。鉴于外部需求的略微承压,白酒批价与业绩的周期波动性变得较为稳定。老名酒企业通过体系化能力全面提升,产品线布局由单一品类向多价格带产品布局发展,渠道抵御风险和价值创造能力有效提升。在中长期方面,大众品行业核心主线包括中期高增长高弹性潜力机会、长期逻辑清晰且超跌的板块以及消费龙头的定价范式切换。


白酒行业整体处于底部区间,预计重构时机即将到来。食品饮料行业市场重视自由现金流和增加分红率来促进估值修复,同时也在寻找结构性机会。鉴于外部需求的略微承压,白酒批价与业绩的周期波动性变得较为稳定。老名酒企业通过体系化能力全面提升,产品线布局由单一品类向多价格带产品布局发展,渠道抵御风险和价值创造能力有效提升。


预制食品行业长期逻辑坚实,中小企业有望受益。龙头企业在调整期间逐渐优化经营能力,在底部优选超跌品种方面有望形成投资机会。该行业短期竞争加剧,龙头企业竞争优势较大。消费行业板块:估值回落,投研范式重构。消费品牌估值修复机会逐渐显现,重视自由现金流优质龙头具有较低的估值,有望迎来估值回升机会。


投资建议:包括白酒板块价值布局,重点关注老四大及超跌修复个股;大众品板块建议精选结构弹性,抓住超跌机会,龙头定价重构。


BW-某公募机构研究总监

主题:2024,AI  应用百花齐放


1、技术、硬件和应用的变化对Al 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底层算法实现取得了突破,大型模型的能力不断提升,端侧算力值得期待。海外应用发展迅猛,国内也将迎头赶上。GPT-4 成为超级统一智能体,展现出了媲美甚至超越人类的能力。国内的大型模型整体能力已超越了ChatGPT, 百度的文心一言和科大讯飞的星火大型模型表现突出。混合专家模型技术降低了使用成本,并提升了模型效果。


2、混合专家模型技术 MoE  提高了模型计算效率,成为超大规模自然语言模型的重要技术趋势,并在计算机视觉、多模态、推荐系统等丰富场景中有所应用。大型语言模型为代表的 Al 快速发展,机器人成为重要落地场景。大型语言模型和强化学习是两条主要技术路线,共同助力机器人模型的长足发展。强化学习通过试错方法优化机器人的控制与操作;大型语言模型通过大模型带来更强的智能化。展望未来,机器人需要关注高质量数据和端侧算力的发展,以及更高效的模型架构。Al  Agent 的未来潜力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定制化能力,成为人类思考的系统2,为每一个知识工作者提供 Al 合作伙伴和工作分身。


CZ-某公募机构研究总监

主题:全球“慢速”时代:精选“卷王”与科创


全球经济方面, 2024 年美国经济将缓慢减速,美债利率和美元可能下降,美国科技行业盈利能力增强,股市及特定行业有望上涨。


中国方面,中国经济将温和修复,新型动力产业发展良好,中国制造业和消费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中国科技行业亦取得重要技术突破,2024年中国外部流动性有望改善,香港和 A股市场将获得基本面改善驱动的行情。


美国方面,2024 年财政刺激对经济的提振效果减弱,美国大选年将限制财政扩张。美国经济预计将减速而非失速,科技新浪潮可能驱动新一轮朱格拉周期,2024年美国通胀有望继续回落,但美联储需保持偏紧金融条件。


历史经验表明,美国股市在过去40年中经历了6 次从加息到降息的周期,在确认通胀回落后,美联储降息的主要考虑因素是经济和金融风险。根据市场预期,2024年3月至5月可能会开启首次降息,年内降息150 bp。


2024 年,美国实际利率对美国国债利率走势有主导影响,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胀下行,国债10年期收益率有望呈现震荡下行,美国经济仍保持相对强劲,预计2024年美国经济走势将转弱,美元走势将弱于2023年。美股市场展望显示,科技行情将延续,2024年上半年美国股票上市公司盈利仍有望保持强势。


2024年,美国预计会进入货币政策由紧至松的转向期阶段,降息周期即将开启。2024年的美股有望继续上升,经济虽减速但保持韧性,风险溢价可能回升,科技创新浪潮延续,信息技术、医药行业预计表现出色。此外,Al浪潮驱动对美股TMT行业有望带来软硬件方面的机会,而医药行业盈利增速和利率下行将驱动股价反转。同时,中国资本市场也面临着新旧动能切换的影响,其中房地产等旧动能滑坡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冲击有望减弱。


后地产时代,中国的信用创造模式发生了变化,而财政政策需要发挥更大作用来化解风险和刺激财政;在高技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扩大方面,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在增长,使中国经济有望在2024年温和修复;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时代带来了高盈利弹性的机会,尤其是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中国的优势制造业将蓬勃发展,同时,消费领域也兴起了满足高性价比消费需求的新兴经济领域。


A1 产业的发展中, ChatGPT 等技术的革新以及中国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取得的重要技术突破,都展示了中国在数年大国博弈背景下取得进步的机会。


2024年中国股市可能会迎来估值修复的行情。第一,海外环境。中美降息、人民币汇率回升和外资流入预期将有望减轻甚至增持中国股市的压力。第二,国内经济企稳修复,新旧动能切换达到平衡,中国蓬勃的经济活力和盈利弹性将有望回归。中国 A  股的风险溢价有望回落,估值有望提升。


DG-某公募机构研究总监

主题:宏观2024


2023   年股票市场为何出现负收益?有哪些因素发生了改变,哪些因素保持不变?

近年来,赛道投资条件发生了变化,过于集中。使得美债收益率从极低上升到极高,最终打破斑马线规则。美债收益率上行大幅,给股票市场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欧美国家去库存并加息,新兴市场外国直接投资面临压力,预计出口将重新实现正增长。目前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依然偏高,名义增长率在5左右,而估值约为7左右。这些因素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压力。


美国经济融合了三种线索。虽然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不高,但财政扩张是缓慢着陆的主要原因。2024年预计赤字率将降至5%左右。此外,2023年美国卡车司机需求增加,制造业呈现见底的特征。


从月度数据看,经济走势如下:五月见底,678 月好转,第四季度回踩。统计局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频率过低,故先看商品走势。五月份见底,6789月好转,第四季度回踩。商品比股票更有韧性,故股价需要调整预期。观察股票和债券,可发现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3年下半年和经济走势基本一致。尽管股票市场第四季度和经济走势相似,但在第三季度,尽管经济指标上升,股价仍走低,与美债的节奏完美契合。去年 A 股市场跟随美债市场,第四季度跟随经济走势。经济为何在第四季度放缓?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化债背景,政府投资明显变得谨慎。2.大宗商品回调,去年6月份大宗商品见底,原油价格一口气涨了30%。


这一轮经济环比放缓告一段落。化债带来的对冲基金陆续落地,12月18号2400亿落地,第二批5600 亿开始落地。到今年一季度将转变为新的投资。大宗商品调整因素已度过高峰期,这一轮原油调整中,需求端因素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显著,供给端受到冲击。这两个原因的调整已接近尾声,2024 年的地位修复动能将产生影响。24 年的压力将主要取决于名义GDP增长偏低,出口和房地产都呈现双负增长。这种情况历史上非常罕见。23年的压力相对较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出口反直觉,取决于海外需求并同步于库存周期。从历史上看,年度负增长非常罕见。23年的库存跌至低位。


接下来的判断可能会引发争议,房地产调整短期情况已接近尾声。这种调整已相当充分,我们可以观察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呈现底部企稳的趋势。如果这两个产业链都调整到尾声,经济有望预计稳定。稳定和进步是辩证关系,以进促稳。在新的发展阶段中,需要对金融总量指标进行多角度分析。24年来看,一些因素可能会改变,例如名义GDP可能会回到6%左右,美债收益可能会下行,估值回报率将有所修复。要持续观察,不要悲观。


EZ-某公募机构领导

主题:电子-24年度策略报告


目前电子行业处于周期底部,A1和自主可控成主线,消费电子受需求不确定性影响,建议关注相关机会。半导体行业呈修复之势,建议重点关注公司层面的机会。周期品结构性复苏,建议重视可控产业链投资机会,需要关注大背景和主逻辑变化,具有增长空间和低估值的公司,但也存在地缘冲突风险等风险。


数据截至2023年11月24日,电子行业 PE(TTM)  为70.75倍,半导体市盈率为56.43倍。整体行业波动较大,存在一定周期性。消费电子需求呈现周期性变化,库存及 CAPEX 需求与产业链关系密切。中国台湾主要电子代工整体库存周期为3到4 年,行业 CAPEX/营收增速/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速接近历史低位,中国台湾电子代工行业有望触底反弹,行业 CAPEX/ 营收同比增速接近历史低位,行业复苏有望启动。PC品牌厂商库存周期性明显,行业营收增速触顶后库存周转持续增长,后续有望进行去库存化。


苹果的资本开支受产品创新周期影响季度间波动明显, iPhone 目前占苹果收入比重超过 50%,iPhone 新机通常每年三季度发布,因此苹果的营收季节性明显,一般每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为销售旺季, 19到21年为上行周期,23年开始营收增速承压(主要由于硬件产品中非手机产品线销售下滑)。国内苹果零组件厂商的存货周转情况与苹果存货周转情况呈现高度相关性,23年三季度的消费电子零组件厂商CAPEX  同比增速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云服务厂商扩产周期持续,大模型服务器市场规模预测。大模型服务器的训练端和推理端的市场规模预计在 2023/2025/2027年 Al  大模型带来的服务器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8.45/85.25/392.90 亿美元,其中的 GPU  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3.97/34.9/142.88 亿美元 ,CPU  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0.46/11.83/87.6 2亿美元。


美国Al 芯片制裁措施短期看不会结束, “1017 新规”扩大限制范围,英伟达专供于中国市场的 A800、H800 亦受限制。美国商务部部长表示,新措施旨在“堵漏洞”,并表示这些措施未来可能至少每年更新一次。建议关注国产 Al  芯片厂商技术突破下迎来的国产设备、材料和零部件的替代机会。


华为新手机产品发展方向上主要有四大变化来实现零部件价值增量,一是华为手机 SoC  芯片主要由海思自研的 SoC  芯片供应,目前实现了 5G 芯片替换;二是华为提高了国内芯片供应商占比;三是华为在加快自研器件步伐,提升器件的自助率;四是引入卫星通信等新功能。华为手机23 年出货恢复,市占率提升,伴随23 下半年华为 Mate 系列手机的发布,智能手机芯片出现较大突破,其销售量或将迎来大幅上涨,全球半导体产业预计在2023年第四季度将迎来产能利用率小幅回升,受终端需求和 Al  市场需求增加的影响,部分公司资本开支预警上调至75 亿美元左右。另外,半导体设备市场需求良好,库存已呈下降趋势,NAND  及 DRAM 指数回升,并预计总销售额将有较强复苏。

同时,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了开源标准 Matter, 以解决各种智能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

射频前端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国产替代空间大。国内企业产品持续突破,本土企业有望在射频前端模组领域取得良好地位。进入2023年 ,CMOS   图像传感器收入规模达190亿美元,同比下降7%,全球竞争局势已确定。DRAM 和 NAND  市场在2024年有望出现回升,并有着不错的增长趋势。同时,中微公司在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市场已获得一定份额,并预计将在中国市场实现更高的替代率。PCB 和 CCL受原材料价格影响,有所震荡下降,展望2024年 PCB  下游驱动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消费电子和软板FPC  有望带动创新周期。


OLED 面板制造商应提高良率以降低成本,全球 OLED 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437亿元。同时,面板行业价格指数自今年年初开始上升。此外,中国显示驱动芯片需求量整体保持增长趋势,中国大陆IC 厂商在大尺寸 DDIC 市场的份额增加到历史最高水平,有较大国产化替代空间。


2023年 LED  芯片行业进入了下行周期,未来伴随着下游需求好转,LED  行业有望逐步回归增长轨道。在毛利率数据方面,部分代表性厂商23 年毛利率企稳回升。随着稼动率回升、市场需求恢复,市场整体盈利能力有望企稳回升。近年来 LED 芯片企业 Capex 投资投向高端 Mini/Micro  LED 业务。随着 MiniLED   背光及显示需求逐步提升, LED  芯片企业产能利用率及稼动率有望逐步提升。


FH-某公募机构总监

主题:中长期无法准备预测推荐产品出海方向和内需


今年的经济预期可能并不像去年那么严峻。虽然经济基本面相对疲弱,但情绪上可能会稍微好转。政策方面也会继续加大对市场的扶持力度,例如加强基金发行等措施。这一判断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海外经济投资机会。与本国经济息息相关,投资标的需要投资者从自上而下的角度选择未来具有盈利的建立目标并关注回报性方向的不确定性。分红有阶段性的趋势性机会,但也有自身矛盾的地方,但是笔者本身还是偏好低估值的。


一些企业开始考虑开拓海外市场。从当前看来,这一策略仍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它依托中国的效率优势,无论是供应链还是反应速度,在海外市场仍然具有竞争优势。而且,并非所有海外地区都普遍存在贸易壁垒,它可能主要存在于美国和欧洲这些地区,而在南美洲、中东、亚洲以及非洲等地,这些贸易壁垒并不像在其他地区那样严重。因此,这些企业在这些地方的盈利前景在未来可能仍然是乐观的。内需相关的行业在阶段性也会有机会,但这个点需要再等待观察一下,由于长期前景不确定,需要一个短期帮助来形成稳定的锚点,使盈利相对稳定,并且有可能更清晰地进行机会判断。


GZ-某公募机构总监

主题:好出海产业和高分红方向的股票


一致看好出海产业和高分红方向,但从目前的层面是可以看出资金是明显外流的。


HZ-某公募机构总监

主题:看好传媒AI方向


我首选传媒行业,因为不管是从Al 产业趋势还是出海的角度来看,都对它非常友好,而且估值也很便宜。关于政策,我们可以说游戏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导致了市场情绪的宣泄,这是对整个 A1 应用层面的股价都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不仅仅是游戏行业。计算机股跌幅比传媒行业更大,但实际上,当政府随后对错误进行纠正时,大家却选择忽视了这一点。目前的情绪就是放大负面的,忽视正面的。这其实很简单,因为情绪很悲观。


A 股市场中,博弈是主要特征,大家都做趋势投资。当股价下跌时,资金便蒸发殆尽;而一旦上涨,资金便重新涌入。然而,游戏行业我认为下跌的空间最多只有10%, 而上涨的空间则有50%。因此,我认为这项投资的性价比已经非常高了。


想要获得高分红的资产,传媒中的出版行业也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它拥有约6%的股息率,且相较周期性股票而言,业绩更加稳定。其业绩每年稳定增长大约5个点,股息率为6%, 希望获得至少10 个点也是可行的,而且Ai 主题投资时也会带上出版。当然,市场担忧税收优惠到期的问题。与上市公司交流时,他们提到了在2023 年所得税减免到期,而到2024 年新政策仍未出台。即使按照正常标准交税,出版行业的整体税率也不会比游戏行业更高。如果没有税收优惠,预计业绩可能会受到5到10个点的负面影响。


L-某公募机构领导

主题:对市场暂时观望


对市场现在暂时观望。



J李蓉伏明资产总经理

主题:思考中国经济下行的措施和量化交易增加与主观选股的平衡点


当前需要思考两个问题:首先,宏观层面上,我们需要适应中国经济可能已进入长期下行阶段,需要采取何种措施?其次,从微观层面来看,我们需要应对量化交易或机器交易在中国市场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的这一市场交易结构。


首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体,对全球经济和贸易有着巨大影响,中国央行也是全球最大的央行。从金融虚拟经济来看我们也是最大的,我们可以从其它国家的经验中学习,例如日本每年的吃饭行情。其次,量化交易,其实从20年一开始我们量化慢慢进入大家视野。为应对量化交易的挑战,我们需要认真复盘和研究国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中量化与多头交易共存的情况。解决这一问题将有助于找到共存的方法,以跟随市场发展。一旦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市场可能会出现新的交易结构和业态。我们不能完全寄希望于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来应对市场挑战,我们还需要踏实地研究国外基金经理在各种市场情况下的操作策略,以加快走出目前的困境。


KT-某公募机构领导

主题:高分红高股息可以当做长期策略


对中国资产的投资策略和选择,建议地投资于具有高分红和高股息的资产,并将投资周期定为长期。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国货币政策受到一定压力,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呈现缓慢逐渐下行的趋势,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再适用,认为需要从周期性和结构性的角度思考整个经济体系,需要从这个角度寻找一些结构性的机会。由于我们是一个混合经济,有时纯经济分析并不够有效。因此,在中国这样一个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生态都相互关联且复杂的国家,简单地套用西方的走出大危机的方法似乎并不太合适。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增持中国的高股息资产,尤其是现在许多企业的股价都下跌,整体的补息收益率相当可观。以周期的观点来进行配置,我觉得至少需要贯彻这个策略并持续观察三五年。


L徐智麟钧齐投资董事长/君晟专委/君晟主持

主题:关税利好消息和减缓IPO或许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锚点


去年以来,我们发现目前的体制在逻辑和结构上存在混乱。现在万事都变成了博弈,股票博弈、交易博弈,甚至宏观风险框架也变成了博弈。这使得局势变得混乱不堪。以前清晰的宽松政策、财政或货币支持等逻辑已经失去了效果。现在大家都感到悲观,乐观的人也会谨慎表示可能还会继续下跌。微观层面也如此,基本上都是在博弈。然而,我认为这种现象已经变得无关紧要,因为即使拉动消费,出口不景气的话也会因为消费的限制而起不了作用。我认为我们实际上只剩下了一种“马车”,其他两种“马车”都是依靠这一种“马车”而运转的。这里的一种“马车”就是出口。除此之外,中国有活干了,一旦拿到订单整个国家就会赚钱。利润将由政府和老百姓对半分,加工完产品后出口,为国家创造财富。分配完之后,一部分用于建设,另一部分用于消费。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认为高层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毕竟有政策出台。中美关系是一个领先因素,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中美关系改善将带来好处,但所有的宏观经济分析都会因此失效。政府刺激消费,但老百姓无力消费。政府虽然投资,但资金有限,因为税收也减少了。我认为中美之间的关系是决定性因素。


第二个功课就是,现在我使用巴菲特的指数来审视我们的市场。大家说3000 点可以在十年内赚钱,但实际上,在2017年2月26日达到3000点后,到2023年11月,股指仍停留在3040 点,十年没有涨过。通常来说,全世界几乎没有股票市场指数上涨而市值不上涨的情况,因为大盘行情好的时候,股票会上涨,整个市场也会上涨,它们应该是同步的,或者至少是相关的。


从这个角度看,2017年2月26日的3040点时,股票数量大约是1000多只。假设这1000多只股票保持不变,到2023年11月,股指涨了1.4倍,但市值涨幅却很大。2007年12 月的市值是13万亿,现在是大约20万亿,大约涨了6倍。如果6倍的话,我们的市值应该是13 万亿乘以6,差不多和印度的涨幅一样。这也说明,我们现在的市场是通过发行股票来实现增值的,而不是通过市值指数的上涨来实现。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市场泡沫并不算多。2007年时,市值和 GDP 的比值是0.71,而巴菲特曾经说,市值占GDP  的比值超过1.5时就会有泡沫。美国历次崩盘基本都是由此原因导致。而我们十年前的市值只有0.71 倍,现在也只有0.77倍。我们的GDP 在2007年是大约22万亿,现在是124万亿,增长了6 倍,市值也应该增长6倍,但是问题是我们的市值被新股吞没了。如果只有一个原因的话,那就是关税不变,宏观难以分析,我们现在的经济出现了困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去年所有的政策过期都没见到效果。所以第二个原因就是,就是说新股不止,就是我们所有的市值都会被新股给吞噬掉。


M-黄树军永望资产董事长

主题:磨底阶段需要耐心


市场在3000点以下反复,成交持续萎缩,经济数据没有明显亮点。口号式政策对市场信心提振越发弱化,导致部分资金失去耐心,有些个股呈现熊市末端经常出现的连续杀跌。


市场底的出现,要么有强有力的政策出台,要么就是经济基本面底出现,企业盈利好转。目前来看,经济继续下滑态势有所改善,但恢复仍需时日,因此磨底阶段更需要耐心。经济结构转型期,新旧经济动能转不是一蹴而就,市场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这样的市场状态在美国和日本市场也出现过。


未来市场仍将维持以科技为主线的结构性行情。去年是人工智 A1 元年,未来将带来巨大的算力需要以及算力优化和维护需求,相关公司和产业链将有确定性收益。华为鸿蒙系统板块也是关注焦点。年报期间,业绩增长预期确定性的公司也会有修复性机会。


NX-君富投资总经理

主题:三个增量“人工智能化” “人口老龄化” “国际化”


在这个相对下降的市场中,我认为找到结构性的增量有三个方向。首先是人工智能化,其次是老龄化,最后是国际化。国内市场整体上正在萎缩,未来的增量可能会减少。我认为进入国际市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另外,宠物市场可能是一个多元化的方向,但供给不足。我看好品牌中药,因为需要历史和沉淀。另外,推广行政策的普及率也是一个增量方向,但目前充电桩供给受限,商业模式还需要改进。充电桩属于资源,设置需要各种审批。即使获得了审批,但商业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上游是国网,交易只能收取服务费。虽然目前大家都在争夺市场份额,价格战也在进行,短期内商业模式可能不太理想,但我认为这种商业模式类似于水电,需要前期投入,但未来资源会变得稀缺。这取决于装的利率,目前毛利不高,但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因为成本是固定的。


我对品牌中药也比较看好,因为现金流非常稳定。在经济下滑时,保证现金流是非常关键的。我认为人工智能有潜力,尽管目前表现不佳,但我相信这个方向会发展。另外,观察到光伏领域的产能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尤其是在储能领域可能还存在一些增长机会。


OC-某公募机构总监

主题:看好人工智能和MR眼镜产业链


在科技领域,我关注到了一些潜在的投资机会,并且在公司内发布了一份报告,主要关注了成长潜力较大的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生态以及与之相关的应用。


去年 A  股市场的波动很大,但我认为核心问题在于云端的算力。在今年,我预计关注重点可能会略有变化,更加侧重于移动端观测。移动端和PC对于云端算力的需求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


另一个关注点是 Al 的本地化,这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因为我们无法依赖过于庞大的产品。 然而,对于大力芯片,供应情况并不是很稳定,特别是在一级市场,所有人都想要使用这些产品。


另一个关注领域是 MR和 VR智能眼镜行业。我对这个领域仍然很乐观,尤其是苹果即将上市的 MR 产品。它与之前的 VR 设备完全不同,不仅可以用来娱乐,还可以观影,甚至是办公,应用需求非常广泛。它还具有一些全新的功能,并且与 iPhone 兼容。虽然价格可能较高且在短期内可能还不太成熟,但我认为它在全球的热销会远远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短期内应该会供不应求。


整体而言,我预计在未来几年 MR  领域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国内供应链主要集中的情况下。因此,我认为 MR仍然将是一个创新主线,值得期待。


P王维钢-常晟投资/君晟专委/君晟主持

主题:经济不悲观、股市不乐观、量化选股优化超额收益显著


、对股市不乐观。股票供需严重失衡问题不解决,无法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合理投资回报的中国资本市场。


2023 年中国宏观指标仍然领先绝大多数经济体的情景下,中国逆全球大牛市和升值潮流而股汇双杀的原因是人民币资产市场建设出现导向问题。2023 年资本市场深层矛盾爆发,追求过度融资、忽视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合理投资回报预期,资金供需全局性严重失衡。2018-2023年中国市值世界占比徘徊于9-11%期间,但中国2022-2023年 IPO 金额世界占比高达49%和51%。2018-2023年中国和中国香港合计IPO 占世界比例分别高达32.0%、33.5%、48.7%、27.0%、56.3%、55.9%。


资本市场建设应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唱响中国应实事求是,多提解决问题的意见而不是文过饰非。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为什么不实施全面现场检查?如何实行 IPO 全面现场检查制度有效降低中国 IPO 额与市值比从四年均值5%降到世界均值0.8%?目标是中国 IPO 额世界占比从连续两年的50%降到六年中国市值平均世界占比的10%。


先止血:如何调整资本市场监管政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合理回报的人民币资产市场?优先设定一个证监会容易执行的小目标:证监会全面实行 IPO  预申报企业现场检查,分流沪深交易所 IP0   排队企业到北交所和境外上市。先止血再调理。


2021、2022年,证监会公告4批IPO 信息披露质量现场检查,在87 3家、689家中分别抽中53 家、30家, 中签率只有5%,截止2023年末其中 IP0 终止数分别为25家和18 家,合计1562家中签检查78家共撤否43家、撤否率55%。假设2021-2022年执行全面检查,那么存在撤回或否决可能的申报企业应从43家放大20倍到858家。21-23年中国共发行524家、428家、313家。截至2024年1月5日,  IPO 排队企业数量为710家。


证监会全面现场检查是提高IPO 上市公司质量的有效方法,有助于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1年1月29日407家排队企业抽中20家现场检查, 中签企业一个月撤回率80%。全面现场检查制度公告后,半数以上企业会主动撤回。证监会人手不够可以慢慢检查,也可以征调冗余的券商投行工作人员参与现场检查。执行全面现场检查制度的目标是把中国 IPO  筹资额世界占比从连续两年的50%下降到连续六年中国市值平均世界占比的10%。


2018-2023年中国 IPO 额与市值比持续高达2.83%、3.85%、5.50%、5.48%、6.68‰、4.16%,而对应年度美国IPO额与市值比只有1.70%、1.28%、2.78%、4.64 %%、0.45%、0.42%。特别是2022年熊市以来连续两年,美国IPO 额与市值比急剧从2021年4.64%下降到远低于1%。其他26个主要经济体2023年 IPO 额与市值比普遍低于2%。日本 IPO 额与市值比只有0.63%、印度只有0.70%,德国0.72%,全世界只有0.79%。中国IPO 额与市值比即 IPO 强度已经连续两年是世界IPO 强度的5倍。


止血后调理: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鼓励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反对做多做弱,鼓励并购重组、限制上市公司分拆优质资产上市、鼓励回购增持分红多途径增加股东回报、鼓励研发投入。企业不一定都在深沪交易所上市,企业上市后不一定都要有再融资的机会,有限的资金供给要优先供应给有研发创新能力、限制行产能过剩时期的行业融资。


 、对经济不悲观。中国未来五年潜在增速高于除印度、越南、印尼外的全部发达经济体和多数新兴经济体。


经过监管政策调整后,中国资本市场表现可以知耻然后勇,后来居上。2023  年中国经济增速仍然领先除印度以外多数发达和新兴经济体, IMF预测中国2024-2028  年潜在增速高于除印度、越南、印尼三个低收入经济体外的全部发达经济体和多数新兴经济体。中国主流上市公司群体的庞大盈利规模(沪深300指数整体2022年净利5848亿美元、2023-2025 年一致预期净利6273、7146、8006   亿美元)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最大基本面,在沪深 300 指数整体的2024年盈利增速13.9%高于标普500指数盈利增速3.3%的情况下,沪深300 指数2024年动态估值8.4倍大幅显著低于标普500指数动态估值23.7倍。在资本市场止血与调理后,中国上市公司整体估值水平从 2022  年静态市盈率 10.3 倍恢复到与美国印度以外六个主要经济体基准股指静态市盈率均值 15.6 倍是合理的。


 、鼓励量化选股,反对量化交易。优化沪深 300  指数比原300 六年超额收益率累计约26%。


优化沪深 300 指数入选标准与公募机构股票池风控制度有机结合,在原沪深300 指数总市值和成交量为主的 5 个入选权重指标基础上增加治理、回报、创新、责任、估值五个各占 10% 权重的量化指标。以优化沪深300 指数入选标准鼓励入选股票季度轮动来鼓励同行业上市公司治理透明、回报合理、研发创新、社会责任、估值合理,实现引导全市场强化成熟市场投资价值观念的顶层设计目标。


优化沪深 300 指数优化入选标准建议数量化限制标准为研究机构盈利预测覆盖家数、分红比例和回购计划及大股东增持和减持限制条件等稳定股价的回报承诺、研发占收入比、ESG综合评分、预测估值行业分位。


原沪深300指数与优选沪深300指数表现差异分析:优化沪深300指数2018-2023年年变幅为-21%、45%、35% 、2% 、- 17%  、-3%,持续超过原沪深300 指数年变幅分别为-23%、39%、29%、 -2%、 -19%、 -9%。优化300 相对原300 取得连续六年超额收益率分别为1.9%、5.7%、6.2%、4.3%、1.6%、6.0%。


2018-2023年六年期间原300指数从4031 点下跌15%到3431 点,优化300指数超额收益率累计约26%。六年经历了2018年4031 点下跌25%跌到3011 点的大熊市和2019年初3011 点大涨97%到2021年2月18日5931 点的大牛市、2021年2月18 日 5931 点下跌42%到2023年末3431 点的大熊市。


O郝一 鸣润沃沣投资董事长/君晟主持

主题:为上市公司赋能算力租赁


由于算力租赁变得非常热门,我们已经与市场上的所有团队展开了合作。在当前的深度信息化背景下,我们可能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时机。这个机会不会持续太久,因此现在租赁比购买更划算。我们已经与多个算力团队展开了业务合作为上市公司赋能算力租赁,我们的上市公司需要参与算力租赁业务,我们将直接介入。 目前,这种做法效果较好。


RT-某公募机构领导

主题:加强学习且需领异标新


目前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因为我们的领导参加了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组织的学习班委员会强调,中央仍需达到我们自己的最终体系。所以今天我想说的是,未来我们在这里的思考,就是宏观经济的整体框架确实需要新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继续用旧的经验组织来思考这些问题,肯定会很困难。因此,初步的想法是以这个为基础再组织研究。当你们研究出结果后,再来跟大家分享。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国神华
S
贵州茅台
S
宁德时代
工分
2.35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