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400余位机构投资者调研工控龙头-汇川技术-出自大浪淘鲸
竹亭望月
2021-08-25 21:15:57

汇川技术:工控龙头,中国制造表率。公司是国内工业自动化龙头,布局通用自动化、新能车电控、电梯配套、工业机器人和轨交五大板块。成立以来公司持续推进内生外延式发展,推行系统化解决方案,实现了跨越工控周期的发展,同时保障较强盈利能力。公司历年研发支出占比10%左右,近5年研发人数增长2.5倍,持续研发投入是公司长期增长的基础。公司管理层多数具有华为艾默生工作经历,且为多年创业伙伴,价值观相同,执行力强。公司上市以来以高折扣进行多次股权激励,业绩目标增速在10%-20%左右,激发员工动力同时保障高增长。
通用自动化:依托“行业+品牌+技术营销”,实现远超行业增长。我国工控行业起步晚,但发展快,2010-2020年复合增速3.7%,长期来看,随着人口红利下降,国内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且目前国内一线龙头多为海外企业,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汇川依托“行业+品牌+技术”营销,推行系统性解决方案,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在低压变频和伺服市场站稳内资品牌第一地位。
新能源汽车:由商用车到乘用车的升级逐步兑现,未来可期。近年来在全球电动化趋势下,国内国外新能车销量快速增长。公司电控业务始于乘用车、2012年绑定客车龙头宇通,建立良好品牌影响力、批量供货能力及产品定制能力;2016年发力乘用车电控市场,经过几年储备,2020年实现对威马、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供应,销量快速提升,未来有望进一步开拓国内海外整车一线龙头,维持高增长态势。
电梯配套:需求仍有增长动力,汇川重点发力高增长市场及客户。近年来国内地产调控对电梯需求有所影响,但未来看房屋竣工、加装电梯新规与旧房改造、以及存量替代仍将推动电梯相关产品销量增长;公司2019年收购贝思特协同效应明显,未来通过绑定跨国大客户,开拓海外市场及存量改造市场,获得超越行业增速增长。

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实现营收82.74亿元,同比增长72.95%;归母净利润15.63亿元,同比增长101.81%;扣非归母净利润15.23亿元,同比增长117.01%;经营超市场预期。
工控需求旺盛,新能源汽车景气度高,国产化进程显著提速。2021年上半年国内新基建、碳中和、新能源等投资加速,工控及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全球缺芯等因素导致外资品牌供货紧张,国产化进程显著提速。公司凭借快速响应能力与强大的保供保交付能力,伺服、变频器、PLC、新能源汽车电子等核心产品份额继续加速提升,同时公司组织变革进一步深化,运营效率及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近期调研:

图片

等400余位机构投资者

时间 2021年8月24日 10:00-12:00 AM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一、2021年半年度业务回顾及对2021年业务的展望,主要内容如下:

(一)2021年半年度回顾

1、公司业务介绍 经过18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三大业务板块:

① 智能制造板块:包括工业自动化核心产品解决方案(变频器、伺服、PLC)、机器人整机解决方案、数字化解决方案;

②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包括电驱系统、电源系统;

③电梯板块:提供整套的电气解决方案,有一体机/控制柜、人机界面、门机系统、线缆系统。


2、2021年上半年整体情况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82.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81%;综合毛利率是38.32%,同比下降1.49%。

营业收入增长原因:外部原因:

①新基建、双碳、新能源投资;

②下游需求良好;

③缺芯,部分竞争对手供货不及时。

内部原因:

①内部协同、快速响应,保供保交付;

②运营效率提升,销售、管理、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低于收入增长。毛利率下滑原因:产品结构变化、大宗商品和关键物料涨价。归母净利润增长原因:各板块业务均取得快速增长;变革初见成效使得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的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全年费用:销售费用5.2亿元,同比增长43%;管理费用3.7亿元,同比增长35%;研发费用6.8亿元,同比增长35%。除了因为销售规模上涨,运杂费带来增长之外,其他的主要原因是人员相关费用增长,包括员工薪酬、股权激励费用。


3、2020年公司各业务板块情况 

分业务看,总体来说,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3.94亿元,同比增长约88%;电梯电气大配套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4.15亿元,同比增长约30%;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源系统业务实现销售收入9.08亿元,同比增长约176%;工业机器人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约147%;轨道交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约162%。

具体来看:(1)通用自动化业务 包括通用变频器、通用伺服系统、PLC、电液伺服系统等。通用变频器实现销售收入15.41亿元,通用伺服系统实现销售收入19.03亿元,PLC&HMI实现销售收入3.23亿元,电液系统实现销售收入4.23亿元(含伊士通)。

行业拓展方面:

①锂电、硅晶、3C制造、物流等新兴行业订单取得了高速增长。

②纺织、印包、起重、空压机、机床、空调制冷、橡塑、金属制品等传统OEM设备方面,订单实现了快速增长。

③ 在港口、冶金等EU市场,公司通过品牌和项目运作,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组织建设与内部管理方面:

结合公司变革和行业拓展需求,事业部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新成立了能源SBU、过程工业SBU等组织,以抓住“3060”双碳政策带来的市场机会;成立了多个IPMT重量级团队,意在加强产品需求管理和立项管理,提升产品与解决方案竞争力。

(2)电梯电气大配套业务 受益于下游电梯行业需求强势反弹,事业部收入取得了较快增长,特别是大配套业务增速超过了90%。线缆业务在跨国企业的拓展顺利进行,拿下了多个定点项目。组建了IPMT重量级团队,负责事业部产品线经营决策,提升经营效率。上半年事业部还加强了供应侧的组织融合与平台整合,同时对电气公司SMT产线、华南工厂、嘉善大配套相关制造车间等进行了扩建,以满足订单增长需求。

(3)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源系统业务 新能源乘用车领域,①在订单方面,由于造车新势力的放量,公司订单取得爆发式增长;②在新车型定点方面,电机、电控、电源产品获得多个汽车品牌定点,并与战略合作客户在多个新平台上深度合作,基本完成上半年的定点任务。③在保交付方面,上半年订单爆发式增长、芯片短缺与大宗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公司交付压力巨大,下半年也重点解决交付问题。④在核心能力方面,新产品开发工作如期开展,核心竞争力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和支持;多个产品平台和部件的核心技术步入验证阶段,研发和供应链人才队伍扩大。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市场份额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组建商用车海外团队,海外市场拓展稳步推进;完成新能源微型面包车的全新平台上市,完成中重型卡车市场的新产品布局。

(4)工业机器人业务 深挖行业,重点聚焦3C、锂电等行业。机器人销售数量和金额均取得快速增长。产品开发方面,新增中负载六关节机器人、大负载SCARA机器人及高速SCARA机器人。市场开拓方面,聚焦3C制造和新能源市场,继续深挖3C、锂电等行业应用工艺。

(5)轨道交通业务 2021年上半年,新增中标金额3.65亿元。供应链各环节精益管

理,产品毛利率持续提升。


4、2021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亮点 

(1)抓机会:抓住了双碳政策带来的市场机会,以及产能转移至国内的市场机会。

(2)保交付:竞争对手交付不及时,公司充分发挥快速响应的优势取得了很好的保交付的成果。

(3)推变革:持续推进变革,今年新增了变革项目。总而言之公司具有快速响应的能力,内部组织高效协同的能力,以及比较强的执行力。


(二)对2021年的经营展望

1、2021年经营目标 2021年经营目标维持不变:收入增长目标为同比增长30%-50%,归母净利润目标为同比增长30%-50%;2、2021年下半年重大经营任务 公司2021年将围绕以下重大经营任务:

(1)双碳业务布局。不仅有能源结构的机会,也有在产品设计、生产环节中减排的机会。

(2)数字化业务:公司现在主要是设备自动化和产线自动化的解决方案,未来一定是数字化、智能化,未来几年公司会加大数字化业务投入,向工业互联网软件平台以及行业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做布局,逐渐完善解决方案。

(3)海外战略:受疫情影响,事业部已经在国内成立了海外拓展团队,制定了相应的拓展策略。

(4)多地生产基地:公司拟在岳阳、太原建设生产基地,扩大产能,满足公司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战略需要。通过多地生产基地布局,降低供应链风险。


二、主要问答:

1、通用自动化业务在区域散单市场拓展的进展如何?对过程控制行业和中大型PLC产品的拓展有何进展?

回复:公司通用自动化事业部针对区域散单市场制定了产品和销售策略。2019年布局要重点发展,这两年发展得特别快,未来也是重要发展方向。公司目前最擅长的还是离散式的设备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过程控制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冶金行业,但也只是单产品的解决方案,所以公司成立了过程SBU,要重点进行发力。冶金行业工艺复杂,对可靠性、响应速度要求极高,并且不同工艺对PLC的要求也不同。公司需要补控制产品相关工艺的短板,加强核心队伍建设。


2、先进制造行业在工控业务的占比,这些行业未来预期如何?

回复:今年上半年,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43.94亿元,同比增长约88%。先进制造业占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的比重约20%,我们预计下半年公司在这些行业中还会保持比较好的增长。


3、PLC产品有无特别布局?

回复:中大型PLC是公司会重点发展的,是围绕工艺来进行的。公司完善了中大型PLC的拓展团队,会努力抓住市场机会。


4、随着工业自动化产品国产化率提高,如何看待价格竞争?

回复:关于国产化率,需要分开来看:第一,PLC的国产化率是最低的,小型PLC可能有一些比例已经有国产化,中大型PLC主要还是西门子、三菱、欧姆龙等,所以不需要价格竞争。第二,伺服方面,近两年公司增长特别快,其他国产品牌也不错,部分有竞争,但不至于发生价格战。第三,变频器方面,公司变频器发展这么多年,竞争力较强,增长速度也较快。公司作为工控行业龙头企业,提供驱动+控制+工艺+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具有较大优势。


5、收购汇川控制少数股东股权后,如何强化控制层产品的协同?

回复:协同主要体现在产品端,且在开发、管理上完全拉通。目前,公司控制类产品的硬件、软件平台已经全部拉通,实行技术共享,以提升中大型PLC在下游行业应用的工艺能力。在市场端,在行业线领域加大PLC配套率,在区域散单市场利用销售策略提升PLC配套销售。


6、收购贝思特后整合的成果如何?未来并购的方向和布局怎样?

回复:整合的效果比较好,今年上半年电梯电气大配套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30%,贝思特产品类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24%,以往贝思特产品同比增长在10%左右。收购贝思特是公司第一个比较大的并购项目,对公司业务的发展有支撑。未来,公司会加强并购业务的发展,会在如下方面进行布局:一是控制类和传感器产品;二是具有典型行业工艺的;三是具有高性能的电机类的产品。


7、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三合一、多合一的产品进展?定点的新项目以什么样的产品形态为主?

回复: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的销售结构越来越丰富,去年主要是电控,今年多了电机、三合一、电源。未来产品结构更是会呈多样化的,除了电控、电机之外,三合一和电源也是增长的主要来源。


8、新能源汽车业务中,订单量大的车企是哪些?毛利率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回复:主要是造车新势力群体。新能源汽车业务的规模效应会拉升产品毛利率水平,这是批量化带来的成本降低。


9、公司成立能源SBU的定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回复:结合公司变革和行业拓展需求,事业部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新成立了能源SBU。公司过去也有一些新能源业务,包括锂电池、光伏,新的SBU也会涉及双碳业务。双碳涉及两方面,一是国网,新能源发电、输送、负载侧;二是企业侧,分布式、生产设备端。目前公司关注多的是发电端和储能端,总体还处于探索阶段。公司成立能源SBU具有重要的战略定位,以前是行业线管理,现在上升到SBU管理。


10、CNC平台产品量产情况?

回复:德国PA是2018年公司收购的一家技术类公司,产品化在当时做得不好,体现在平台产品的竞争力方面有不足、下游应用的工艺积累较弱。收购之后,公司持续搭建有竞争力的平台型产品,且面向激光、雕铣等行业去深度理解其工艺。CNC目前有应用,但是量还不大,预计明年会有批量销售。


11、工业机器人业务盈利情况?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布局?

回复:工业机器人业务上半年销售6000多台,实现销售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约147%,今年将实现盈利。产品主要是scara机器人,小六轴机器人。除减速机外,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都是自供的,整个产品的成本和产品综合解决方案的竞争力较好。公司机器人市场主要分布在泛3C、锂电、光伏领域,主要是轻量型产品。未来六关节机器人、大负载SCARA机器人及高速SCARA机器人都会有布局。


12、工业软件平台建设进展如何?主要应用在哪些行业?

回复: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往就有,今年进行了升级,且面向市场已有交付。主要面向两大领域,一是设备智能服务,二是面向于数字化工厂,以提升生产效率、设备管理以及能源管理为目的。目前面向的行业主要是纺织、线缆、硅晶、陶瓷等。目前虽有客户应用,但订单还不多。


13、公司对功率器件的需求量大,有没有考虑往上拓展?

回复:目前基本还是合作的方式,公司熟悉应用工艺,会与碳化硅、封装等厂家合作。


14、上半年凭借战略库存优势,交付较好。下半年能否保持交付强度?展望一下今年下半年的利润率。

回复:交付受多种因素影响,只靠库存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客户端管理等。目前交付压力大的是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的相关产品,电梯大配套相关产品的交付压力已经好转。利润率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缺芯导致涨价的情况有所缓解,但是国外厂家仍有涨价预期;二是产品结构占比可能也有影响,低毛利率的产品占比提升。总体来看,利润率相对比较稳定,不会大幅波动。15、管理变革的进展?回复:管理变革已经深入人心,也形成了方法论。今年新增供应链和财经管理变革两个较大的管理变革的项目。目前收获比较大的是IPD变革,随着公司IPD变革的深入,公司组建了IPMT组织,支撑IPD前端产品竞争力问题、客户需求管理问题、立项问题等。战略上,从制定到执行均已例行化。整体来看,变革对公司短期、长期效益都会逐渐体现。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汇川技术
工分
5.33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4)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1-08-26 08:11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熊途牛路
    躺平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08-26 06:08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8-26 02:27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8-25 23:56
    辛苦了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