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嘉实姚志鹏、天风潘暕、复旦徐倩聊透“Z世代”投资中的制胜因子
myegg
2021-12-25 23:06:03

“过去15年,在全球资本市场当中,我们看到美国涨幅最大的那些科技公司,以及我们中国的高端白酒,它们在过去的15年都收获了数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回报。其实他们就是我们过去15年整个市场的‘头号玩家’。”

 

“在我们的眼中,最终科技的形态,或者说一个时代‘头号玩家’,往往会经历对于价值链重构、颠覆性的创新,以及在自我业态上的跃迁这样一系列的过程。”

 

“新能源车正在以一个非常让人惊讶的速度进行渗透率的提升,他们的‘终局’就是5年后50%-70%的渗透率。这是一个5年5-10倍的行业。”

 

“Z世代,他们的消费基数在增加,他们的收入开始积累,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在增加,这两个增加就决定了他们喜欢的东西就是一个天生的成长环节。”

 

“元宇宙所带来的是什么?社交属性,交流诉求,自我认同,创造力的发挥,以及逃离现实的自由。”

 

“不同的消费心理其实意味着新的消费机遇,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讨论Z世代有着怎样独特的消费心理。”

 

以上,是嘉实基金成长风格投资总监姚志鹏、天风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潘暕、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徐倩最新分享的精彩观点。

 

12月16日是嘉实基金客户日(Harvest Day),下午13点,聪明投资者与嘉实基金联合主办以“Z世代,XIN投资”为主题的Harvest研习社。

 

在这场定位于“Z世代”年轻人的交流中,三位投资界、学术界大咖分别用各自专业的角度来探索新兴事物的出现与崛起,找寻“Z世代”投资中的制胜因子。

 

盲盒潮玩,AR/VR,国货国潮,智能汽车,元宇宙……

 

在这场新兴事物的大浪潮中,“Z世代”群体正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军。

 

他们的消费心理如何?他们是否更喜欢虚拟的世界?什么才能迎合新生代的需求?哪些方向才是符合未来趋势的投资?

 

三位嘉宾分别用自己的角度详实地回应了这些问题。

 

作为成长股选手,姚志鹏的投资风格与个人风格非常一致,热爱新兴事物,喜欢硬核科技,其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嘉实智能汽车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任职(2016年4月)以来取得了311.07%的收益,年化回报达29.18%。

 

 

这样一位喜爱硬核科技、对新能源板块十分擅长的基金经理,在本次论坛中,与专精电子行业的分析师潘暕,深谙消费心理的教授徐倩,碰出了很多火花。

 

聪明投资者摘选其中部分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嘉实基金姚志鹏:一个时代“头号玩家”往往会经历自我业态上的跃迁 

 

 

1. 过去15年,在全球资本市场当中,我们看到美国涨幅最大的那些科技公司,以及我们中国的高端白酒,它们在过去的15年都收获了数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回报。其实他们就是我们过去15年整个市场的“头号玩家”。

 

2. 15年来苹果上涨了130倍。它背后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2亿部的智能手机,撑起了16万亿的市场。所以我们说,其背后本质就是我们过去15年全球市场最大的红利——智能手机的普及。

 

3. 苹果在过去15年构建这样一个核心生态圈的过程当中,依赖的不仅仅是我们手边的智能手机,其实它背后形成了巨大的产品生态。

 

它把科技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上游的设备采购分为三部分,在这三部分中形成专业化分工;在使用的时候,将整个形态分成操作系统,应用商店和应用软件;同时在销售端的时候我们也看到它有很多变化,比如品牌线下店,或者线上直接购买。

 

所以,苹果在整个生态圈构建当中,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甚至在最终的分销当中也实现了高度分工化的形态。专业化的分工,最终带来了非常高速的增长。

 

4. 大家对苹果还停留在过去的印象里,就是一提起苹果就是做手机、做电脑的公司。如果你现在打开苹果的财务报表,你会看到,它一年的软件收入体量已经达到了3000亿人民币以上,超过了全球绝大多数的软件企业。

 

其实在我们的眼中,最终科技的形态,或者说一个时代“头号玩家”,往往会经历对于价值链重构颠覆性的创新,以及在自我业态上的跃迁这样一系列的过程。

 

5. 大家都在寻找下一个十年谁会是市场的“头号玩家”。我相信很多投资者和朋友在脑海中第一个会想到的就是新能源汽车。实际上在过去15年里,在大公司当中涨幅第三大的就是特斯拉,仅次于苹果。新能源汽车已然是在趋势当中了。

 

大家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成长会有各种各样的探讨,但是其实这个世界上有经济体已经实现了新车的电动化,那就是挪威。

 

挪威在过去一年里,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售渗透率已经达到了80%。在2015年的时候,挪威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也仅仅越过了10%。

 

所以从这些历史来看,新能源车正在以一个非常让人惊讶的速度进行渗透率的提升,他们的“终局”就是5年后50%-70%的渗透率。这是一个5年5-10倍的行业。

 

 嘉实基金姚志鹏:新能源汽车、VR/AR、医美都是可预见的成长方向  

 

6. 现在从VR设备来看,它依然是处于渗透率早期的环节。但是大家注意,VR作为一个沉浸式体验的电子装备,它目前主要是应用于游戏,而游戏是社交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所以未来随着VR产品进一步的完善,我们觉得它在渗透率早期,是有望进入爆发期的。

 

从目前来看,VR还没有像新能源汽车那样已经进入到一个黄金成长的起点,也就是渗透率突破10%,VR的渗透率现在还处于非常低的阶段。作为一个沉浸式的游戏装备,未来它对社交的帮助,或者说和社交之间的互相影响有可能成为未来渗透率提升的一个重要的密码。

 

7. 我们会观察到互联网有的时候会有一些“冷启动”,大家会做很多产品,寻求打造一个爆品,然后通过这个爆品进行复制。我们现在来看,AR/VR这些偏社交的游戏的探索,更多是一个冷启动阶段,一旦未来我们观察到其中某一项产品或者是某一项的应用或者是场景进入到一个快速增长阶段,就意味着未来有可能会产生新的爆发级的应用。

 

在这背后有很多巨头在持续布局,我们看到海外的这些企业,比如说Facebook已经更名元宇宙了,海外的这些科技企业都在密集的加码AR/VR这些新的硬件终端、软件应用,包括我们熟悉的那些科技企业也是如此。

 

8. 当今的医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越来越精细化的状态,而且内部分工也越来越精细化。过去几年医美的复合增速是非常高的,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商圈开出了越来越多的医美连锁店。第三方数据来看,预测未来5年医美的增速有望保持20%以上。对于中国这样一个GDP增速在10%之内的经济体,20%就意味着非常高的结构性机会。

 

从医美的终端需求来看,因为医美相对来说是一个成本比较高的方案,所以它和收入的关联度是比较高的,它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一般情况下收入越高,医美用户比例越高,它是符合消费升级的特点的。

 

9. 作为投资来看,一定是面向未来的。因为未来就意味着不确定性,而成长投资最大的魅力就是要找到未来市场分布最快,空间最大的领域。

 

因为最大的市场空间,意味着最大的理论回报,而我们去展望未来10年,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在新能源汽车、VR/AR、医美等很多新兴领域的投资机会。

 

往未来来看,这些投资机会,包括那些没有被我们提及的,仍然在萌芽或者是快速增长的生活趋势、生活现象,它们都将成为我们未来投资所需要关注的方向。

 

我们说投资的本质投的是时代的趋势,而投时代的趋势本身是要做好生活和社会的观察者和观察家的角色。

 

 嘉实基金姚志鹏:Z世代倾向于去消费的方向就是天生的成长环节 

 

10. Z世代为什么会被投资者关注,因为Z世代背后,从95年之后出生的人,他们父母辈基本上是分享了中国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的成就。

 

财富积累进而在Z世代身上体现出很强的购买力。所以当他们的偏好和购买力发挥到我们的市场上,我们开始观测他们的购买意愿的时候,就会对我们的投资产生影响。

 

11. 本质上人类未来更需要哪一种生活环境,到底是飞向外太空进行一个星际旅行,探索新的未知的一些星球,在那里生活、栖息,还是说形成一种虚拟化。一个是物化的需求,一个是精神的需求,到底未来哪一个会占据主导。

 

12. 大家研究汽车,本质上它被人关注是因为两个字——智能。就像大家看动画片《变形金刚》一样,它其实是一个汽车机器人化的过程。接下来我们不可能只有汽车这一部大的机械装备,未来我们是不是还会有一些家用的机器人。

 

比如说未来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干一些简单重复且繁重的工作,那些工作总要有人去做,那么可能就要机器人去做。未来可能生活类、服务类的机器人就会走出来,不限于我们现在观察到的生产线上的生产机器人,而是变成一个服务的人形机器人。

 

如果说你的芯片可以支持一辆车自动驾驶的学习能力,那么我相信它学习做家务应该也是可以期待的事情,包括做菜做饭,所以说技术会有很多演进。

 

13. 为什么我们今天讨论Z世代?因为他们是未来增速最快的一批消费者。X世代和Y世代可能还有一点点消费升级,但是他们的很多消费已经淋漓尽致地反映在国家经济当中了,未来可能还会面临周期的摆动。

 

而Z世代,他们的消费基数在增加,他们研究生刚毕业或者是本科刚刚毕业三年,他们的收入开始积累,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在增加,这两个增加就决定了他们喜欢的东西就是一个天生的成长环节。

 

14. 在这个时间点上,一些主流的常见的技术门类大家研究的是很充分的。如果说有一些冷门行业大家现在还没有关注到的,我觉得有两个在能源领域大家还没有充分挖掘,未来可能有一些变化。

 

一个是围绕着生物能是不是还有更多的文章可以做。历史上因为它的局限性,应用生物能更多是简单的焚烧加工,而这些加工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包括不规模、不经济,那些能源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

 

但是随着未来大家对于碳排放的关注,对于整个传统化工业的限制,围绕着生物能,其实它并不仅仅是能源,它可以直接作为我们的原材料,直接做成工业品,可以取代一部分炼化的产能,这是很有意思的。其实它还可以直接应用在制药领域,把以前大家传统利用生物能的方式做一个变化。

 

另外一个,虽然我本人也很相信以太阳能、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未来会是能源当中的中流砥柱,但是大家注意太阳能和风电的特性,其实并不很适合做动力能源。

 

它作为一个消费能源是非常完美的,比如说家家户户都装,把太阳能家电化,每一个小区,每一个工业园区都装上太阳能,它的发电曲线和我们日常的用电曲线是非常相似的,这是非常好的。但是它的功率是不够的,如果是你拿它用来做大功率工业生产或者是动力其实是不太够的。

 

所以,未来能源的“武器库”里,还有一个“武器”这几年发展速度没有那么快,未来可能会有一些意外的机会。如果真的想去征服外太空,想做到类似于大家梦想的曲率飞行这些,太阳能的动力不是很够,所以需要一个更猛的能源。那么核能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力能源。

 

14. 中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以每个月一个点的增速在环比提升,那就是典型的渗透率从前期10%左右的普及,到一个大众的阶段,是渗透率10%到70%的过程。它现在刚刚过了10%,所以正在一个加速阶段的起点。

 

在加速环境当中,增速是很难预测的,因为加速环境当中,到底每年是50%还是100%,这个只能看当年的产品力,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很难预测。但是大致我们看历史上,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历史上其他国家的新能源车的渗透率都是类似的趋向。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觉得对于这个板块来说,既然需求端是快速增长的,那么其实对于投资来说,可以把握的,一是在需求端找到更快的部分。

 

在新能源汽车内部还有渗透率提升逻辑的一些新技术、黑科技,这些东西可能在新能源汽车内部还有扩张,新能源汽车可能会翻10倍,而它会翻30倍。

 

如果说不找渗透率逻辑的,就要找格局好的,既然渗透率没有一个扩张空间,那么行业10倍,它10倍。其实只要你锁定住它的格局,它就能够充分在企业盈利上兑现10倍的格局。

 

现在这个产业,相对来说中游环节的企业是最少的,寡头特征是很明显的,对全球产业来说,地位是更稳定的。上游和下游,我们看到的企业越来越多,尤其是下游,几乎所有的科技企业都去造车了,再加上原先的一批先驱,就是造车的新势力和各大商用车转型。

 

这个样子非常像智能手机刚刚诞生的时候,所有的传统手机企业都做智能机的状态,就是比较乱,现在看不清楚。所以你要找格局的话,就会集中在中游。要么就是找一些黑科技,有一个很快的渗透率提升的过程。我觉得这两个视角是比较好去找这些赛道的。

 

 天风证券潘暕:时代决定消费观念和社会认知 

 

 

1. 为什么会有Z世代这样一个定义?

 

X世代是1965年到1980年出生的人,这些人所处的时代,属性是什么?他们可能欠缺身份的认同,面对前景是不明朗的,对未来偏悲观。明显消费特性是在商场购物,整体消费偏低价,愿意跟上时代的潮流,但很容易被媒体影响。

 

Y世代,从1980年到1995年出生的这些人,他们的正好处在科技“起飞”的年头,我自己把自己定位在Y世代。对于Y世代来说,我们更容易接受新的科技,1980到1990年出生的人,从小经历过了整个互联网的发展,是这一代人能接受科技的主要原因,他们是伴随着科技成长的。

 

Z世代是1995年到2010年出生的人,他们没有经历过互联网的整个发展,他们自出生、自理解这个社会接受的就是互联网一切的事情,他可以很容易接受即时通讯、简讯、手机、平板等科技产物。我认为Z世代是第一代就生活在电子产品中的一代人,容易接受虚拟现实和现实世界,各种各样偏虚拟的事情。

 

正因为大家所处的时代不同,这决定了大家的消费观念和整个社会群体的社会认知也有所不同。

 

2. 市场份额的提升会比创新更简单,举个例子,立讯的成长就是伴随着产品的逐步延伸,伴随着苹果做更多的产品。分析这些企业,如果我们站在投资维度,一是确定了品类的扩张,二是反映到上游的企业,我会看哪些企业的份额可能会提升更快。

 

对于上游的很多被投资企业来说,它和产品的创新没有那么强的相关性,反而跟品牌的延续、品牌总销量的持续增长相关,或者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份额。顺着这个逻辑去展开,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些环节。

 

3. Z世代的人愿意接受互联网的消费方式,愿意为软件付费,这可能是X世代、Y世代都没有的。

 

4. 在这样为软件付费的情况下,硬件赚钱变得不那么重要。消费者的买单方式是通过软件,像苹果推出了ARKit;三大游戏厂商,包括索尼、微软、任天堂,所有的游戏销售方式并不是通过硬件赚钱,更多是通过年费或者是月费,比如X-box,100款游戏打包收费的方式。

 

5. 现在元宇宙很火,《我的世界》,或者是美股上市的Roblox,任天堂比较火的动森,R星的GTA。R星的老板当年说过一句话“GTA都不算元宇宙,那什么是元宇宙?”他们所带来的是什么?

 

(1) 社交属性。当你的伙伴都进入到了元宇宙的世界,所有人都会进去。我们认为,社交是未来产品发展、社会发展很重要的痛点。

 

(2) 交流诉求。为什么大家有在虚拟世界寻找(交流对象)这样的痛点?因为大家需要交流。

 

(3) 自我认同。Z世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并没有经历过70、80年代经济比较贫乏的场景,他们希望得到自我认同。如果在现实中得不到,那么就在虚拟场景中获得。

 

(4) 创造力的发挥。在现实世界你无法造(一幢自己的)房子,有些做不到的场景,但是在虚拟世界可以。

 

(5) 逃离现实的自由。偏悲观、偏消极的人群会出现在虚拟世界。

 

6. 在我看来,硬件是表达方式的一种载体,更重要的是这个品牌想要表达怎样的事情?大家越来越会看到国内品牌的崛起,或者我们定义为国潮崛起,但是不是任何一个中国品牌大家都会去买?并不是这样的。

 

对于Z世代来说,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比较少受到媒体的影响,而是希望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对于Z世代来说,更注重的是产品品质、产品本身或者是产品的体验。

 

7. 有一个问题:汽车是不是大号的手机?在我这里来说,是的,汽车就是大号的手机。

 

8. 最近美股非常火的是一家公司Rivian的上市,它做的事情就是把车做成模块化,做成通用型的底盘,所有的车都能用。对比手机会发现,未来车是这样子的,那它和手机非常像。现在手机拆解出来也就是三大件:屏、主板、机壳。未来的车也以这样的方式制造。

 

如果大家的技术都一样,是不是外观会变得很重要?如果回归到投资,我是不是选择一个最懂时尚、最懂外观设计的厂商?往后面看,自动驾驶、电动汽车这些也是AIoT的重要环节。

 

9. 今年汽车或者全市场的电子产品都出现了缺芯,之所以缺芯,因为以前车厂不会关注到这么细节,比如车门是车门的厂商做,车灯是车灯的厂商做,并没有集中控制的理念在其中。

 

未来大家看车,车可以通过几个域控制器,控制它的动力、底盘、车身、娱乐,假设就是这四个,它会控制到所有的东西,车厂的掌控力要比以前更强。

 

10. 很多科技类的产品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从智能汽车来看,其实它不是一个交通工具,它未来真的就变成一个“第三空间”。那未来Z世代,甚至是再以后的,会不会就把车变成一个“家”?

 

 复旦管院徐倩:不同的消费心理意味着新的消费机遇 

 

 

1. 研究发现,普遍来说男性的电量焦虑程度要比女性更高一些,而Z世代比他的前辈们都更加的焦虑。

 

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手机已经在提示电量低了,我们当然会停止观看视频节约用电。当你的手机电量剩余20%的时候,84.7%的人都停止看视频了。

 

按照这个逻辑来讲,像抖音、爱奇艺这些依赖视频流量的APP才更应该发展一下共享充电宝以及电池行业这些领域。

 

2. 根据优步公司对用户数据的分析,人们发现当我们的手机电量低于一定程度的时候,消费者会更愿意接受那些高溢价的打车费用。

 

3. 另一方面人们还发现当低电量的时候,人们更有可能会放弃他今天的健身计划。所以综合来看,似乎保持电量对于我们消费者的幸福、福利更加有帮助。

 

4. 不同的消费心理其实意味着新的消费机遇,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讨论Z世代有着怎样独特的消费心理。

 

5. Z世代有几个非常显著的认知特点。首先,他们会非常强烈地规避痛苦的情绪;第二点,在阅读文字的时候,Z世代的消费者相比Y世代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更多的关注故事本身,而不是诉求。最后,他们观看图片的时候,加工的速度远远的快于Y世代。

 

6. 有一句常常听到的话,我们说Z世代是一群有态度的消费者,但是他们的态度是什么?相比前辈们,Z世代是最愿意把钱花在享乐上面的一群人,也是一群实用主义的环保主义者。

 

7. Z世代的行为有什么特点?Z世代的消费者相比Y世代的消费者会显著地“不耐烦”。 平均而言,比Y世代的消费者愿意等待的时间少10秒钟以上。

 

8. 现在这些新兴的产业或者是商品,之所以能够抓住Z世代的心理,主要是因为它们非常高效又简捷的满足了Z世代的一些需求,例如说时间的碎片化、彰显自我的需求、悦己属性的需求。

 

9. Z世代是一群特别“口是心非”的人。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这些消费品,比如说像小红书、Keep这样的产品,其实他们更多的是满足消费者“口是心非”的需求。什么叫“口是心非”的需求?我们以小红书为例,消费者嘴上说“我不在乎”,但是他内心其实满满的窥视他人生活的欲望。


转自聪明的投资者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小鹏汽车-W
工分
1.9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