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太空经济爆发!航天工程:神舟系御用担当!太空燃料央企巨擘!航天级液氢将成未来超级新能源!
紫禁之巅
2022-06-06 09:27:30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圆满成功,航天行业领域爆发!中国“太空家园”年底建成,神舟十四号肩负重要使命!中国将进入“空间站时代”!

航天工程:神舟系列飞船御用担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航天级新能源巨擘!航天级煤化工发力!液氢燃料将成未来超级新能源!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吨级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

 

 

 

航天工程公司依托中国航天在运载火箭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和试验方面积累的优势,应用于煤炭洁净高效利用领域,形成了拥有我国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氢、IGCC发电等多个领域。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鉴定,“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在操作安全性、生产稳定性、煤种适应性、运行经济性、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截至目前,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共获得有效授权专利226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36项,发明专利90项。授权的发明专利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56项,海外发明专利授权34项。已有发明专利授权国家:越南,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美国,印尼,欧洲,德国,土耳其,印度,乌克兰,荷兰。

 

 航天工程:航天级煤化工横空发力!主攻“液氢”强项燃料将成未来颠覆性超级新能源!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产量达到吨级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

重磅: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动机主要采用液氢、液氧和煤油作为燃料。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产量达到吨级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并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这意味着今后我国的运载火箭将可以使用国产液氢作为燃料。

航天工程(603698)依托中国航天在运载火箭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和试验方面积累的优势,应用于煤炭洁净高效利用领域,形成了拥有我国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通过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可对煤炭进行高效、环保、低成本转化,可广泛应用于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氢、IGCC发电等多个领域。通过十年的持续创新,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技术优势:

 

 

 

新闻背景:

————————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动机主要采用液氢、液氧和煤油作为燃料。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产量达到吨级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并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这意味着今后我国的运载火箭将可以使用国产液氢作为燃料。

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悉,上述系统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研制。此次系统调试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制的氢液化系统按计划顺利完成开车、生产及自动停机复温程序,累计连续稳定生产35小时,产出液氢35.55立方米。设计液氢产能为每天1.7吨,调试过程中实测满负荷工况产量为每天2.3吨,达到预期目标。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所长王成刚介绍,这套系统解决了透平膨胀机、压缩机、正能量转化器、控制系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90%以上国产化。

目前我国的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动机都采用了液氢液氧作为燃料。这套日产量达到吨级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能够有效支撑我国高密度的发射任务需求。

在此之前,我国航天领域所使用的液氢大多数由国外设备生产。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发和攻关,我国在多个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从而实现了液氢完全国产。

液氢产业发展节奏正在加快

近两年国内液氢产业正加快发展节奏,进入今年以来,液氢国家标准、企业项目布局均有了进展。

在民用液氢领域,包括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都已经掌握了成熟的氢液化设计流程。

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为例,截至目前,101所已基本完成我国商用市场两个氢液化系统集成建设项目,也是目前我国商用市场仅有的两个已调试成功的氢液化系统项目。

此外,101所和国内多个企业也有合作。2020年9月,搭载有101所研制的60kg车载液氢供氢系统的北汽福田32T液氢重卡正式发布,是我国也是全球首款液氢重卡。

101所和海马汽车今年4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建海南首座水制氢及高压加氢一体化站,并计划于今年10月前建成并投放运营。

今年5月,101所和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氢能战略合作协议。依据协议,双方将合作打造氢能相关生态链和产业链,上下游联动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液氢产业民用领域有待涉及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用的液氢工厂主要服务于航天火箭发射,民用液氢市场还有待涉及。

今年5月,我国出台了《氢能汽车用燃料液氢》、《液氢生产系统技术规范》和《液氢贮存和运输技术要求》三项国家标准,将于11月1日起实施。业内认为,上述标准实现了我国液氢产业民用领域标准“零”突破,为液氢产业市场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显示,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将达20%左右,可再生能源制氢产量约为1亿吨。

中金公司预测,在制储运加各环节的共同降本下,终端氢价格将在2030年下降至35元/kg以下,并在2050年降至约20元/kg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航天工程
S
中国卫星
S
中天火箭
S
天奥电子
S
中航西飞
工分
1.74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2-10-29 16:48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