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宝钢股份专场交流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4-02-20 21:21:04

会议要点

1. 盈利面临季节性压力

去年四季度下游需求尚佳,钢铁价格较稳,但原材料上涨侵蚀利润,导致季度毛利下滑

2024年一季度为行业低点,随着季度前进,下游需求预期会逐渐恢复,尤其是3月份后

全年看好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量预计约20%,传统燃油车市场预期萎缩,整体汽车产业预计2%到3%的正增长

2. 汽车业务走势分析

汽车销售走势:去年下半年汽车销售明显修复,增速约10%,突破了3000万辆;今年上半年需求强度可能弱于去年下半年,但全年需求保持相对乐观预期。

新能源与传统汽车比例: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公司与传统及新能源车企都有深度合作。尽管新能源车市场份额逐渐增长,公司依旧保持全国汽车板材市场50%以上的占有率。

规章市场及利润前景:整个行业格局快速变化,规章方面利润较薄。中高端产品由于技术壁垒,情况相对较好,但未来可能面临新竞争者的冲击。公司将针对不同用户调整销售策略,继续保持市场竞争力。

3. 硅钢市场分析

硅钢产业现状:由于绿色转型,中国硅钢需求总量有保障;但供大于求现象明显,尤其是中低端产品同质化导致利润较薄。

无取向硅钢表现良好: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带动高端无取向硅钢需求增长,仍保持较好盈利情况;技术壁垒较高。

取向硅钢价格出现下行: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但成本线存在遏制了价格战;高品质产品仍然有技术和成本控制壁垒。

4. 新材料战略解析

宝钢股份正在探索汽车配送加工中心,集成化和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下游用户。

无取向硅钢市场中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取向硅钢利润明显高于普通产品。

2022年宝钢股份产量约5300万吨,积极布局海外和新能源项目,包括沙特250万吨绿地钢厂和氢技术炉等。

5. 新能源车材料布局及前景

钢材市场竞争激烈,新能源车材料需求增速放缓,但仍然高盈利,宝钢股份因此继续投资新产线

产品线拓展:宝钢股份新产线不仅满足新能源车需求,同时服务于高端工业制造,符合绿色转型策略

宝钢股份具备产品技术成熟和成本控制优势,有信心应对市场竞争和未来高能效电机需求

6. 海外市场拓展及成本控制

公司积极推进钢铁出口,24年出口规划有所增长,预计今年出口量继续上涨100万吨。公司出口盈利水平高于国内,得益于中国钢铁行业成本控制能力强。

面对海外市场的贸易壁垒与反倾销压力,公司不会随行就市,而是将国际化视为重要战略方向。公司与国际成熟钢铁企业在产品力和效率管理具有竞争力,但需要加强全球化步伐。

环保压力下,公司积极应对超低排放改造,该改造可能带来成本上涨,但具体影响需视改造进度。同时,公司已有煤炭资源布局,未来将考虑投资清洁能源领域。

7. 投资布局与策略解析

宝钢股份钢管产品盈利能力较中信和华林的恒钢笔略低,原因在于品种结构差异以及电炉成本较高,尽管如此,这样的资源分配对于公司整体效益是有益的;因为优先考虑中高端板材,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

公司正寻求通过行业内头部企业联合来对抗下游集中用户的压力,但目前进展并不快,实质性成果尚需时间。

宝钢股份提出的2024年8000万吨产能目标仍在继续,而对于潜在重组或参股模式的决策,将视具体情况而定,可能采取多种方式处理集团内的同业竞争,最终模式取决于宝武集团、地方政府及监管层的共同商讨结果。

Q&A

Q:公司在汽车板块的需求走势如何,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环比去年下半年的情况?

 

A:去年上半年与下半年汽车需求对比十分巨大,可谓冰火两重天,全年汽车增速较高,大约10%,全年需求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释放。今年上半年的汽车需求强度可能不如去年同期,原因一是今年需求可能更加平均分布,二是第一季度季节性淡季的影响。下游汽车行业的排产情况显示,1、2月份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整体而言,今年上半年的汽车需求强度环比去年下半年有所减弱,但对全年的汽车需求,我们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

 

Q:新能源车业务发展情况如何,传统车和新能源车未来市场份额预计是怎样的?

 

A:国内市场新能源车份额持续增长,我们跟随市场趋势调整订单。虽然公司在传统合资车企市场份额较高,但在新能源车领域,我们并未忽视,过去十年一直在进行布局。新能源车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燃油车有所不同,它们更倾向于短平快的策略,对产品成本的要求更为严格。当前,宝钢股份在全国汽车板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以上。预计到2024年,我们会继续保持这一市场占有率,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车企调整销售和服务策略,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Q:上述答案中能否具体说明宝钢股份针对新能源车的销售策略有何调整?

 

A:我们对合资车企将继续实行一些营销策略,而对于新能源车企,则会进行销售策略的相应调整,以适应他们对成本等方面更高的诉求。具体的销售服务策略会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来进行差异化设计。

 

Q:公司对于无取向电工钢和取向电工钢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看待?

 

A:无取向电工钢在过去一两年中的市场情况相对疲软,毛利较薄,而中高端取向电工钢因其更明显的技术壁垒,市场情况相对较好。对于未来可能涌现的新竞争者,我们认为硅钢市场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目前,宝钢股份针对无取向电工钢和取向电工钢的业务,会根据市场变化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以维持和提升竞争力。

 

Q:硅钢行业目前的供需情况如何?未来对高端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的需求趋势和盈利情况会如何变化?

 

A:目前硅钢行业的总需求仍然在稳定增长,受中国绿色转型影响,硅钢的需求保证良好。但随着新厂家不断加入,供应量迅速增加,导致了供大于求的状况。特别是在中低端无取向硅钢领域,产品已经比较同质化,盈利较薄。对于高端的无取向硅钢,如电机所需高排放无取向硅钢,尽管竞争日益激烈,但其盈利状况良好,需求量增长快,依旧具有技术壁垒,尤其是在成本控制上。取向硅钢从去年开始供给增多,价格出现下滑,尤其是中低排号领域,已达到成本线,不会再持续降价。对于高排号领域,技术壁垒较强,国内能做良好的厂家不多。长期看,尽管产能释放多,高端精品领域仍然是头部厂商的竞争格局,未来高排号领域将继续是少数几家企业的竞争。因此,虽然硅钢不再像过去一样盈利丰厚,仍旧是一个具有技术含量和超额利润的产品。

 

Q:新能源领域的变压器是否已经有强制的能效等级标准?

 

A:去年年底已经开始实施新的能效标准,要求新能源领域的变压器所用硅钢的排放接近国家电网的水平。这将利好中高排号的硅钢板块。

 

Q:去年硅钢业务板块的利润占比有多少?

 

A:虽然无法具体披露利润占比,但在两年前,硅钢业务的利润贡献一度可以逼近汽车版水平。去年情况变化,下半年汽车版恢复,而硅钢呈下降趋势,二者的利润贡献差距增大。

 

Q:香港日照基地参股后的经营管理情况?

 

A:宝钢股份以48.6%的股权成为香港日照的第二大股东,对其有重大影响。通过提供原材料采购和销售渠道优势,例如铁矿石、煤炭、铁合金等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在生产经营上提供比对和差异化协助,加强他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力。这种协同工作能够为香港日照带来业务增长,并实现双赢结果。

 

Q:关于铝一体化压铸替代高伽马应用的市场情况如何?

 

A: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根据市场调研,随着轻量化过程的发展,确实遇到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宝钢股份在面临这些挑战时,也在积极调整和对策,以维持其市场竞争力。

 

Q:公司在铝的一体化压铸技术方面有哪些优势和挑战?

 

A:铝的一体化压铸技术主要应用于汽车结构件,如底盘和发动机底部部件。该技术的优势在于显著简化加工过程并减少车企的加工成本。不过,该技术有较多考虑条件,并不简单,例如需要拥有免热处理成分和工艺的专利技术,否则成本上会有劣势。此外,它主要替代汽车上的某些结构件,并非全面替代,能降低的重量大致为80公斤。每款产品需要前期较大投入,要实现盈亏平衡线,对应车型每年的销量需达到20万辆以上。因此对于大量销售的车型,如特斯拉Model3,采用该技术更划算。然而,对于车型繁多销量不足的其他车企,该技术带来的成本较高,且不一定能带来正收益。

 

Q:钢铁行业面对一体化压铸技术对其传统业务的冲击有哪些对策?

 

A:钢铁行业,尤其是汽车用钢制造领域,正在探索集成化和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拟在车厂附近建立剪切配送加工中心,在供货前进行一系列加工,如冲压处理,这等同于提供板材服务的同时增加一项服务。这样的集成化策略可以作为应对一体化压铸冲击的手段。

 

Q:目前宝钢股份的硅钢价格趋势如何,以及公司在这方面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A:硅钢的价格自去年下半年高位明显下滑后已趋稳。价格下跌主要是因为一些钢厂的成本线已经达到,甚至一些钢企在亏本销售。硅钢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品质管理和生产稳定性,对技术和流程管理能力的考验较大。对于我们而言,多年来专注于该产品使得我们在成本控制上具有较大优势。目前市场已趋于平衡,许多硅钢企业不再盈利,而具备强大能力的头部企业仍能获得超额利润。无取向硅钢中低档次产品因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已进入充分竞争阶段,目前基本上是一个同质化的竞争。

 

Q:公司的当前产能情况以及未来有哪些在建或规划中的项目?

 

A:宝钢股份去年的产量约为5300万吨,去年底湛江地区新增了一个100万吨的氢技术炉,主要作为研发平台并非完全依赖其产能。另外,我们在沙特阿拉伯规划建设一个250万吨的绿地钢厂,铁水产能中一部分将在当地使用,剩余部分将进一步深加工形成150万吨的产品,预计今年会开工。此外,去年底我们还投资了香港日照50%的股权,他们的总产能为900万吨。这些是我们目前自有的以及投资占比较大产能情况。

 

Q:宝钢股份在新能源车用钢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近期的投资扩张是否考虑到了新能源车增速放缓的风险?

 

A:宝钢股份对新能源车用钢领域仍然看好,尽管新能源车的增速有所放缓,但需求量仍然比较高。去年,宝山基地已经投产了一个50万吨的高排硅钢产线,同时在武汉基地又开工了一个与之相似规模的产线。高排硅钢不仅可以用于新能源车,也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如高端变频节能电器,契合国家工业机电行业的高端转型需求。宝钢股份相信,这些产品的盈利水平明显较高,并且未来的需求会因国家工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而持续增长。公司对此进行投资,一方面是看好市场潜力,另一方面是因为竞争对手也在该领域进行投资。不进行投资不会改善竞争局势,公司在技术、管理、成本管控以及服务能力方面有信心。

 

Q:宝钢股份生产的新能源车用钢是否具有产品兼容性,能否应用于其他行业?

 

A:宝钢股份生产的高端高排度或无取向硅钢主要应用于制造电机,不仅服务于新能源车,还涉及整个制造业。随着未来对电机能效要求的不断提升,公司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准备。新产线能够生产无取向硅钢,即使用于新能源车,本质上也是为其内部的电机生产。随着国家能效标准的提高,宝钢的产品将能够跟上步伐,满足市场需求。

 

Q:听说小米汽车可能会使用宝钢股份的电机硅钢,您能否提供更多信息?

 

A:当前市场上确实有尝试使用取向硅钢来制造电梯的动向,但取向硅钢可能仅用于电梯的某些部分。取向硅钢在提高电机能效、节能和性能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尽管正在探索和研究,取向硅钢不会全面取代无取向硅钢,因为后者在旋转时始终保持均匀的磁性,更适合用于需要旋转动作的设备。

 

Q:公司在未来的出口量上有何预期?在全球化方面有哪些考虑?

 

A:今年的钢铁出口量可能会小幅下滑,但宝钢股份不会盲目随市场行为。公司把国际化视为重要战略,预计今年出口量将基于去年继续增加。前年出口量是400万吨,去年约600万,今年可能增加100万吨左右。随着国内需求暂缓,公司会更多地面向海外市场拓展。与全球化领先的钢企相比,宝钢股份在产品力、规模和效率管理上已经接近,但在国际化方面确实稍慢一些。中国的制造业也在向外输出,宝钢作为中游企业,也将在海外布局。

 

Q:公司的出口业务盈利水平为何比国内高?

 

A:主要原因是中国钢铁产品在成本控制上接近极致,与成熟钢铁企业相比极具竞争力。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中国钢铁出口的盈利情况依旧比国内好,归功于中国钢铁行业的成本控制能力。

 

Q:东南亚人力成本低廉是否会对宝钢股份的出口构成竞争压力?

 

A:中国的整体制造业成本控制能力领先,使得中国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成本竞争力强。即便东南亚人力成本低,但在国家层面的制造能力和产业链完善性方面,中国仍保有巨大优势。

 

Q:超低排放改造会如何影响成本?

 

A:影响取决于改造进度。一旦改造完成,环保设备的运行和折旧费用会体现在成本中。如果当前改造尚未完成,则环保成本可能增加约100元。一旦投入运行,成本可能迅速升高至200元。

 

Q:未来宝钢股份对煤炭资源的布局计划如何?

 

A:针对铁矿资源,由于废钢量不足,公司长远还需铁矿石资源以确保供应。煤炭资源方面,公司已进行一些财务型投资,但考虑到中国未来的能源转型,会倾向于投资清洁能源,例如风能和光伏领域。对于煤炭资源,公司可能会保持现有财务投资水平,以确保收益与可持续性。

 

Q:公司的钢管产品毛利率低于同行业的原因是什么?

 

A:宝钢股份的钢管产品在品种结构上与同行业存在一些差异,同时,我们的钢管产品主要用电炉生产。由于公司对资源的全局考虑,高品质的铁水资源更多倾斜于中高端板材,所以钢管方面的原材料成本较高。尽管钢管的成本没有优势,但这是基于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做出的资源配置,从全局来看,有利于公司效益的提升。在山东地区,由于之前缺少铁水资源,钢管生产需要外购材料进行加工,故其成本也存在其它原因。

 

Q:目前宝钢股份推进钢管行业增速的进展情况如何?

 

A:推进钢管行业增速的计划正在进行中,但进展并不是特别快。行业内头部企业的联合以抵抗下游集中的用户群体是必要的,目前各方正在不断进行沟通交流,但具体实施尚未取得显著成果。

 

Q:公司是否会继续执行到2024年达到8000万吨产能的目标?今后在进行重组或整合时,是否会以参股模式为主?

 

A:宝钢股份继续执行到2024年达到8000万吨产能的目标。在重组或整合过程中,是否采用参股模式取决于情况。例如,在日照的整合上,由于现行的国家上市公司运行规则,短期内可能只能采取参股方式。针对解决同业竞争和监管方面的要求,不同案例有不同处理方式。宝钢集团、地方政府以及监管层正在探讨不同的解决模式。最终的处理方法会多样化,并不局限于参股。未来也可能考虑将集团内优质资产进行整合,解决同业竞争问题,采取的方式可能包括资产托管、资产转让、对价交易甚至并购整合等,最合适的方式需满足多方诉求。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宝钢股份
工分
1.86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