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电力设备出海专题汇报-海外电网投资景气度上行,中国电力设备出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4-01-10 23:19:10

会议要点

1. 电力设备海外增长趋势解读

海外需求持续性:市场认知不足,未充分反映电力设备海外需求持续性及中国企业成长空间,导致众多公司估值PG< PE,约0.7~0.8,低于行业平均。

电网投资需求大:2022年全球电网投资额约2万亿人民币,电网投资与电量分布不一,海外投资体量大约是国内的三倍。

四大驱动力因素:1.老旧线路改造;2.新能源消纳瓶颈;3.制造业投资配套;4.无电和弱电问题。驱动海外电力设备需求长期增长,市场对此估值有重估空间。

2. 全球电网布局与未来投资展望

全球市场状况:美国政府投入超过450亿美元支持电网,预计2023-2026年内每年额外55亿美元资金;欧盟2020-2030年计划电网投资5,840亿欧元,年增速约3%,且未来70%的投资将投向低压配网,英国未来10年电网投资预计增长90%+。

南美市场分析:巴西重点投资北电南送西电东送输电网架,与中国电网公司合作紧密;墨西哥电网投资滞后导致电力短缺,计划加大高低压输电投资。

新兴市场展望:亚太地区电力系统更新迫切,非洲电网投资来源多样,南非规划大力投资电网,预计10年内输电线路增加78%,容量增加181%,各地政策和规划支持下电网投资落地强劲。

终端设备价格指标:墨西哥、美国、印度、欧盟近年电气设备PPI指数上涨,反映终端需求加速,供给紧张,价格上升。

3. 设备海外增长展望

中国海外电力设备市场份额低,有较大增长空间。主要出口变压器、电表等,欧美市场开拓潜力大。

海外电力设备景气度上升,中字头企业起引领作用,国内设备逐渐积累业绩,品牌认知提升。

海外变压器、智能电表需求增长迅速,受新能源并网、线路增容驱动;开关线圈增长可观,电缆增速相对弱。

4. 设备企业海外竞争分析

分接开关竞争格局集中,全球主导者为MR和ABB,中国企业突破难度不大。

电力设备企业长期竞争力来源于技术制造和服务优势;短期受益于海外供应紧张,能够快速提升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变压器和变压器分界开关环节。

海外业务盈利能力普遍优于国内,以单机销售和解决方案为主;区域覆盖差异化,新兴市场是首选,头部公司在发达区域逐步突破。

5. 思源与华明的海外竞争力

思源公司在高压主网环节是一个覆盖全面的平台型公司,海外营收占比约20%,具备出海早起以及市场及客户认可度的领先优势。

思源产品线全面、国际化能力成熟、渠道布局广泛,加上性价比高,在欧洲尤其是英国市场拿单潜力大,拓展了新产品类别打开成长空间。

华明装备在分界开关领域具有竞争力,海外订单业绩有爆发式增长,通过直接和间接出口并利用性价比及交付周期优势,在海外市场份额提升。

6. 海外扩张策略解析

公司海外业务多元化,不仅销售电表,还涉及配电环网柜、变压器等更多设备,海外毛利率高,如中东地区高质量订单支撑收入和利润良好,预计到2425年可望获取更大订单。

威盛集团在海外市场布局成功,墨西哥市占率高,并在欧洲和南美新市场起量。明年匈牙利工厂新产能投入,预期将增强公司在欧洲的供应能力。

金盘等公司依托于海外风光新能源装机增长,正在拓宽至工业、基建等领域。金盘在美国市场有独特优势,同时企业产能弹性大,供需偏紧下具竞争力。万马在材料出口上与海外巨头有合作,预期新产能释放将推动海外市场份额提升。

7. 海外市场发展展望

华通线缆主营电力电缆出口,海外营收占比70%,美国市场占公司收入35%,终端客户主要建筑地产,美国制造业复苏及房贷利率回落预示需求稳健增长。

华通线缆及万马股份均具备较高技术壁垒与市场占有率,华通线缆油服出口业务及万马股份绝缘子出口业务为公司增长添动力,华通线缆拟在美国建厂。

出口标的2024年市盈率(PE)普遍在0.7~0.8倍,低于行业平均,具有上行潜力。市场对海外业务的持续性、成长性及利润弹性存在预期差,积极推荐头部企业。

会议实录

1. 电力设备海外增长趋势解读

各位投资者晚上好,我是中金电芯组的研究员刘倩文,欢迎大家参加今晚有关电力设备出海主题的专题汇报。实际上,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对电力设备出海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其原因多方面,首先,我们确实观察到某些如思源、华明、三星等企业的海外订单和业绩明显加快。其次,马斯克在10月份提出美国可能会由变压器短缺演变为电力短缺,这引起了人们对电力设备海外供需状况的关注。市场反馈,变压器的交期有所延长,可能长达3至4年,这验证了海外供需正处于一个紧张阶段。当然,在此期间,政策的持续催化作用也不容忽视,例如11月份欧盟发布了一个为期10年的电网投资计划,投资力度相当大。

 

在股价弹性方面,尽管部分股价在2023年已经取得了一定超额收益,但市场对于海外需求的持续性、中国企业增长潜力和业绩弹性等方面的认知仍不足,预期差较大。因此,许多标的的市盈率(PricetoGrowth,简称PG)显著低于1,仅为0.7至0.8,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估值有显著重估空间。基于这些因素,我们对2024年电力设备出海方向仍然持乐观态度,并认为这是一个长期产业发展趋势。

 

从需求层面分析,2022年全球电网投资额约为2,738亿美元,即接近2万亿人民币。投资分布大致为:1/4在中国,1/4在美国,1/4在欧洲,剩余1/4在其他国家。电网投资与电量分布存在差异,大约有30%的电量在中国,美国和欧洲各占据15%。由于海外工程造价较高,海外电网投资额较大,约为国内的三倍,因此其投资天花板较高。

 

长期看,电网投资驱动力归结于两方面:一是发电端的变化,即装机容量增加,特别是在清洁能源转型背景下,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新能源消纳需要建设变电站和配套输电线路。同时,新能源也给电力系统带来诸如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的挑战,需要电网进行配套升级。二是用电端的变化,用电量增长会带动电网相关容量和配电线路的投资。电气化水平提升和高耗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将推动用电量持续增长。分布式光伏、新能源车等新主体接入电网,电网需扩容和智能化改造。

 

彭博新能源的预测分为两种情形:乐观情形下,2022至2030年间,电网配套投资的复合增速为12%。经济转型情形下,增速为6%,显示10年间增速显著,驱动力复杂。

 

四大驱动力因素包括:老旧线路改造需求在发达国家如美国突出,新能源消纳瓶颈带来的电网升级建设需求,制造业投资推动的电力设备需求,以及新兴经济体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市场可能会误认为2023年的海外订单业绩好转仅因疫情后的积压需求集中释放,但实际上是四大驱动力长期推动下的结果。海外电网投资显然是有长期增长必要性的,我们提出三个思路来分析和验证这一需求。

 

2. 全球电网布局与未来投资展望

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是宏观维度。实际上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各国政策支持力度,包括电网运营商的投资规划。在主要市场方面,以美国为例,近几年可以明显看到政府通过多项法案和大规模的投资计划,支持电网建设。总拨款金额超过450亿美元。根据彭博新能源的预测,就业法案和重建更好未来法案(InfrastructureInvestment and Jobs Act,IIJA)在2023至2026年间,每年将提供5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这相当于它们2022年总投资的8%。这一比例相当高。

 

美国电网投资计划方面,有七八个区域输电组织会参与到未来的投资中。举例来说,中部大陆独立系统运营商在2021和2023年的投资规划中释出了大量项目,这些规划的项目总额超过了过去九年的投资总量。预计这些项目会在未来3至5年内逐步落地,因此未来的投资确定性较强。

 

在欧洲,我们关注到11月欧盟发布了电网行动计划,计划从2020至2030年的十年间,电网投资总额高达5,840亿欧元,年均增长率约为3%,与2022年相比年均投资额的增长会提高10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投资结构的变化,在2022年输电与配电投资大致呈1:1的均衡状态。然而未来十年,将有大约70%的投资将用于低压配网,显示出显著的增长。这背后与欧洲分布式电源发展战略相关。

 

提案中指出,欧洲市场目前面临一些问题,如新能源并网问题以及电网设备供应链问题,设备交期延长,导致项目推进受阻。因此,未来欧洲市场的需求潜力巨大。英国国家电网的输电线路规划活跃,未来10年的投资总量较上一个十年剧增90%以上。其投资主要集中在高压输电,以支持风力发电项目,包括陆上和海上输电项目的建设。

 

在拉美市场中,我们重点分析了巴西和墨西哥两个市场。巴西因水电作为主要电源,且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而电力负荷集中在东南沿海,因此需要建设类似中国特高压项目的北电南送、西电东送输电网络。从巴西国家电网规划来看,未来的高压线路增加明显。巴西市场一直与中国电网公司及设备制造商合作紧密。例如上个月,国网公司获得了一个特高压输电项目30年的特许经营权,显示出未来巴西市场的参与空间较大。墨西哥在过去几年的电网投资相对滞后。

 

我们注意到墨西哥2017至2021年的用电量年均增长超过8个百分点,但同期输电线路投资增长仅为3%,变电站数量增长5%,电网建设严重滞后于用电需求发展。加上发电能力不足,电力短缺和供电可靠性下降问题愈加显著,不得不增加投资。墨西哥国家电网在先前版本投资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项目,未来将重点投资低压配电环节。

 

在亚太市场中,以印尼和澳大利亚为例。印尼正在推进国家级绿色能源超级电网项目,旨在集中岛屿上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并统一调度,提供给城市及政经中心的供电。澳大利亚的电力系统也在经历重大变化。随着新能源目标的提高,电网建设也需要进行新的规划。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调度中心规划了大量输电项目,计划内投资总额已超过114亿美元。因此,亚太地区的建设需求同样旺盛。

 

非洲市场的资金来源,我们看到非洲开发银行提供了专项资金,支持一些电网项目。同时,很多国家的主权贷款也提供了支持,中国政策也带动了资金为非洲解决融资问题。南非作为非洲的一大投资主体,以2030年电力普及为目标,计划在10年内增加78%的输电线路和181%的输电容量。综合来看,不同国家面临的电力系统问题各异,但总体而言,未来电网投资规划的落地是有力支撑的,无论是政策还是规划上都有所支持。

 

第二个维度是中观维度。从区域角度来看,一些地区公开了电气设备PPI指数,反映了终端价格情况。墨西哥近5年的电气设备PPI指数趋势强劲,美国、印度及欧盟部分地区自2021年以来也进入了上行通道。尽管2021年受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但原材料价格下降后,PPI数据并未回落,反显出终端需求加速,而供应偏紧,导致终端价格上涨。

 

3. 设备海外增长展望

首先,我们通过中国海关的月度数据跟踪变压器、电表等设备的出口情况。2020年受疫情影响,变压器出口增幅明显放缓。从2021年开始逐步回暖,2023年呈现不错的增幅。在地区分布上,欧洲、非洲、南美的增速尤为强劲,反映了海外需求的持续景气。

 

第二,微观维度上,规划的投资项目正逐步传导到企业端,体现出订单和业绩的高增长。外资头部企业如日立及其电网设备子公司,订单增速自2022年起便非常快,但收入增长由于受下游工程节奏和产能限制的影响,明显慢于订单增长。伊顿公司在2023年前三季度的全球销售额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特别是美洲市场实现了超过25%的增长,并对未来的展望持积极态度,期望由工业化和基础设施投资驱动的美国公用事业终端市场的增速可达到11%。施耐德和GE虽未单独公布电网设备数据,但近几个季度的表述中已定性地表现出乐观态度。而中国本土厂商在2023年无论是收入还是订单方面都实现了明显的提速,如华明海外订单增长30%以上,三星医疗三季度的海外订单增幅近50%。这些数据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都在持续验证海外景气度的上升。

 

市场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成长空间有多大。经测算,当前中国电力设备在海外的市场份额不到10%,提升空间巨大。在产品方面,中国主要出口变压器、电表和开关,未来品类的多元化拓展空间大;而渠道多样化也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举例来说,中字头企业如国网南网在早期阶段发挥了关键的引领作用。国网成立的国际公司在菲律宾、巴西、葡萄牙等国家投资或运营骨干网,并带动了中国设备和技术标准的走出去。目前,我们的设备在海外市场积累了业绩,并逐步脱离对工程项目的依赖,可以直接参与到设备的竞争。根据中电联的统计数据,2022年直接出口设备的占比提升了20多个百分点,至近40%,而通过境外工程带动的出口比重明显下降。

 

在具体股票层面,例如思源电气早期也依赖工程带动,但在二三年上半年,其70%以上的海外营收来自单机销售。这表明中国设备出口在经历了早期漫长的铺垫后,已进入良性发展,加速放量的阶段。从各赛道的发展弹性来看,我们认为变压器和智能电表需求增速较快,首先是需求增速,特别是新能源相关并网和线路增容方面。多数变压器出口厂商去年的海外订单至少实现了30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智能电表需求也加速提升。其他如开关、线圈等配套设备增长较好,而电线电缆因涉及行业多,增速相对较慢。

 

第二个考虑维度是海外竞争格局的分散度,格局越分散对中国厂商越容易突破。以美国市场为例,高压和中低压设备市场前7家企业市场份额并不过三四十,而高压领域稍显集中。电力电缆环节由于发达国家产业出清,竞争格局较为集中,前5名公司甚至可占80%份额。

 

4. 设备企业海外竞争分析

再者,分接开关领域,变压器分接开关因其技术制造具有较高壁垒,且下游客户对稳定性的要求极高,导致该行业格局长期以来十分集中。全球主要由三家供应商掌控,海外市场主要由MR和ABB这两家外资企业主导。从竞争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在突破该领域面临的难度并不特别大。

 

着重分析出口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向。长期来看,中国电力设备企业凭借技术制造、性价比以及服务优势,在较长的时间维度内逐步提升市场份额。如特高压技术制造能力和业绩积累方面超越外资,智能电表环节也展现出强大的定制化能力和快速的服务响应。短期来看,海外部分环节面临供应紧张问题,实际上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重要催化剂。无法满足订单的外资企业可能会将订单转移至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可借此机会快速提升市场份额。核心关注的是变压器及其分界开关两个环节。以变压器为例,目前欧美大型变压器的交付周期平均超过两年,甚至有时长达三四年,而小型变压器交货周期亦十分紧张,通常为一年半左右。供给端明显无法跟上高增长的需求,短期内供给瓶颈难以解决,预计需三年后才能逐步缓解。

 

主要原因包括:变压器扩产周期长;设备难以购买;外资扩产决策谨慎、周期长且担心需求减弱;产品标准的变化可能导致技术改造和产线调整的需求。例如,美国可能会引入非晶技术标准,使得当前的硅胶产线需改造,加之海外技术工人短缺等因素,短期内难以解决。此外,产业链配套问题如美国取向硅钢产能紧张、核心零部件供货周期拉长等,都导致变压器短缺问题相对复杂。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头部优质企业有望凭借较好的产能承接订单,加速市场份额的提升节奏。

 

考虑到出海挑战,电网设备行业要求供应商拥有良好的资质和业绩,以保证产品的安全稳定。这意味着出海需要较长期的铺垫。此外,部分环节对于本土化有特定要求。例如电表不仅涉及硬件交付,还相关技术安装服务,甚至包括早期阶段介入的解决方案项目。从贸易保护角度来看,高压设备受到的贸易保护普遍较多;第二类如二次信息化则因数据采集和电网控制的敏感性,出海难度较大。因此,我们认为出口弹性相对较大的仍是变压器和智能电表。第二梯队包括开关、变压器分界开关、权限电缆、高分子材料等;第三梯队则为电力电缆及二次信息化。

 

从投资角度来看,我们梳理了24家主要电力设备上市公司的海外业务拓展情况。通过分析,可以观察到几个特征:海外业务规模整体呈稳健增长,尤其电表和一次设备企业在出海进度上优于二次设备。海外盈利能力普遍高于国内;其中单机销售和解决方案的盈利能力远超EPC项目。地域覆盖上,多数公司以亚非拉新兴市场为主,但也有头部公司在发达区域实现突破。

 

综上所述,中国电力设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具备出口竞争力,尤其在某些细分领域表现突出。未来几年,随着国内外市场动态和技术标准变化,企业需要灵活适应,把握好扩产和技术创新的节奏,以确保持续的市场份额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

 

5. 思源与华明的海外竞争力

综合考虑,海外市场的壁垒相对较高,这在业绩、渠道等多个方面均有体现。因此,我们比较看好一些在行业中长期布局、服务水平较高的头部公司。重点介绍下,首先在高压主网环节,核心企业有思源和华明。思源为大家所熟悉,是高压领域的一个平台型公司,其主设备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同时,思源的海外布局较早,目前海外营收大约占比20%。

 

我们观察到思源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思源的海外经验丰富,市场考验和业绩积累较多,客户认可度领先其他厂商多年。其次是国际化运作能力成熟,早期从总包转型到提供设备和服务。最近还在集团层面成立了全球工程服务中心,整合售后服务资源,提高海外客户响应速度和满意度,从而提升运维安装调试效率。

 

第三个优势为产品线全面,这在海外市场尤其重要,因为海外项目倾向选择一站式供应商。产品线全面有助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有效控制成本。第四个优势是渠道广泛,除北美外,思源在欧洲、中东、拉美、非洲和亚洲等主要市场均有较均衡的发展。以英国为例,由于高压输电规划量大,且当地产业较少,英国市场对外国产品接纳程度高,所以思源在英国高压市场中有较多拿单机会。

 

第五点是价格竞争力。相较于ABB、施耐德等外资企业,思源呈现出显著的性价比优势。在开关、变压器等传统产品出口基础上,思源逐步推出新产品,如SEG、中压开关、汽车电子等,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因此,思源在高压出口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天花板。

 

再提一下华明装备,作为分界开关的龙头企业,今年海外订单呈现爆发性增长,剔除俄罗斯市场因素外,其他海外区域订单也有30%以上增幅。主要驱动力是海外变压器需求的增长以及逐步占据欧美企业市场份额。预见未来增长潜力,一方面华明积极开拓新市场,如在新加坡成立子公司拓展东南亚业务;另一方面,应重视其间接出口潜力,随着国内变压器产能‘走出去’的趋势,华明将有稳健增速。

 

长远来看,华明的海外业务增长将伴随总体变压器需求提升,同时受益于目前外资厂商产能紧张的市场状况。华明不仅在性价比和服务上有优势,在交付周期上也更具竞争力。海外业务已占其总体分析开关收入的20%。若海外业绩增长维持在30%以上,对整体业绩的带动效果将十分明显。

 

在电表领域,我们关注三星、海星和威盛等企业。三星和海星起步于电表业务,目前海外营收规模领先,预计2023年达到约20亿左右。这两家企业渠道策略有所差异,三星主要在欧洲、中东高端市场起步,而海星集中于亚非拉新兴市场。目前两家公司都在互相渗透对方市场,三星在非洲、东南亚订单增长不俗,海星在欧洲市场增幅明显,显示出双方的渠道延展能力。

 

市场对比新兴市场和高端市场,我们认为两者均有巨大增长空间。亚非拉等新兴市场渗透率低,提升空间大,中资企业易于获得较高市场份额,而高端市场则需求稳定,市场潜力同样值得关注。

 

6. 海外扩张策略解析

高端市场的好处在于总体市场容量较大,且每年都有稳定的升级和替换需求,这是一个确定性的基本盘。同时,较高的市场壁垒也意味着欧美市场的价格较高,盈利能力较强。对于这两家公司,我们不应仅仅将它们视作简单的"店长出海"企业。他们拥有强大的产品组合以及海外客户和渠道资源,一直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过去主要提供电表,现在已经能够提供更多设备,如配电环网柜、变压器等。特别是三星公司,在规模化扩张方面实现了快速增长。到2022年,在中东市场已经实现了超过两亿的营收。在配电智能化网络柜方面,2023年上半年也拿到了高质量的订单。我们非常看好这个领域,因为配件市场规模庞大,海外配电的毛利率较高。与国内20多个百分点的毛利率相比,海外可以获得约50%的订单毛利率,这表明海外盈利能力很强,市场潜力高。同时,能够参与海外配电业务的厂商并不多,所以我们对这个方向抱有信心。

 

三星公司有望进入欧洲配电市场,因为它在欧洲渠道和客户资源方面已有长期铺垫。海星公司在巴西获得了供货资质,在非洲也有小项目正在进行。我们预计到2024至2025年,将会释放更大体量的订单。海星在新能源渠道方面的表现也令人鼓舞,在南非市场推进顺利,不仅销售组件,还推销逆变器等产品,并提供解决方案项目。因此,这两家公司的海外业务不仅限于电表出口,未来还有多元化的发展潜力。这将抵消电表自身的周期性,并打开海外增长的大门。

 

威盛控股和威胜信息的业务分工明确,前者在港股,后者在A股,控股公司主要提供电表和配电设备,威胜信息则专注于通信模块、网关和软件。控股集团的海外业务规模已超过10亿,仅次于三星的海星。威胜信息的海外业务规模尚处于3亿到4亿之间。在墨西哥,公司的市场布局非常成功,出口的50%都是到了那里,是唯一一家在墨西哥提供电表的中资企业。同时,明年匈牙利工厂将投入新产能,面向欧洲及南美市场的新国家。威盛信息和控股集团虽然分别获取准入资质和签署合同,但两者共享同一品牌和客户资源,这为两家公司提供了协同效应。

 

新能源变压器也是一个重点领域,其中金盘专注于干式变压器出口,负责有介质变压器。海外新能源装机的增长带来了利好,两家公司都在积极拓展风光新能源配套的下游市场。金盘公司的出口优势在于早期与海外风机品牌配合,其标准和供应体系认证领先国内同业至少两到三年,尤其是在美国市场,能够利用这一轮的需求机遇。其产能弹性也是一个优势,特别是在当前变压器产能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伊戈尔则主要为内地企业提供配套设施,并将产品销往欧洲和北美。

 

万马股份在线缆和线缆材料出口方面都有涉猎,但关注点主要在材料端。公司的线缆高分子材料在国内实现了进口替代,同时海外业务也在积极推进。预计2023年的出口规模将达到10万吨以上,占到总销售量的20%。公司的海外合作伙伴是一些知名的海电缆公司,拥有长期合作关系。此外,万马还在增强在中东、东南亚、北非等新兴市场的业务。高分子材料的出口前景看好,尤其考虑到一些海外供应商如陶氏化学、LG等产能紧张,价格高企。万马股份的技术水平与这些供应商相当,且在服务、交期和价格方面具有优势,预计随着新产能的释放,将显著提升在海外市场的份额和出货量。

 

7. 海外市场发展展望

首先是华通线缆,该公司专注于电力电缆出口业务,在境外营收中占比约70%,并且拥有较强的出口标签。公司在美国市场占据领导地位,其收入中大约有35%来自美国。华通线缆面向美国的销售主要集中于建筑及房地产领域的进户线产品。观察到美国制造业的回流正推动建筑业迅猛增长。加之最近房贷利率的下降,房地产开发商的积极性提升,预计美国房地产市场将逐渐回暖,美国市场的需求有望持续、稳健增长。美国的电缆需求40%依赖于进口。对美国生产商而言,将生产外包到墨西哥或中国dada降低了成本,使得中国成为美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华通早期即进入美国市场,为当地大型分销品牌商提供ODM定制化服务,与之建立早期合作且粘性强。华通在非洲的收入约占6%,鉴于非洲人口规模及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该地区未来的电缆需求潜力巨大。

 

华通线缆还拥有出口油服业务,其中的产品包括潜油泵电缆和连续管等,该领域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和认证难度。目前,公司是少数几家能够进入油服领域并与全球顶尖油服企业深度合作的公司之一,预计将从全球油气资本开支增长中受益。

 

另外,关注万马股份公司,它专业生产变电站和输配电线路的绝缘子,并在复合材料技术、配方和生产工艺方面拥有较大的技术壁垒,公司的毛利率高达40%以上,竞争优势明显。出口占公司营收的50%,主要出口区域为欧美和拉丁美洲。该公司最初跟随ABB、GE、西门子等设备制造商进入外部市场,为其提供变电站绝缘子供应。公司针对绝缘子老化问题,推出了30年以上不老化的产品,从而解决了此问题。凭借逐年积累的业绩和海外客户逐步增加的接受度,预计2023年的海外订单将显著增加,主要源于线路产品的需求。公司还计划在美国建厂,并优先发展美国、巴西等地区市场。因此,我们应特别关注公司复合材料绝缘子海外渗透率的提升情况。

 

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些公司,其海外业务布局均较为扎实。基于未来的竞争力,我们认为他们能抓住即将到来的海外需求机遇。从估值角度来看,目前大部分出口公司2024年的市盈率(PG)处于0.7至0.8倍,相对较低。与行业领军企业南瑞当前1.43倍的市盈率以及其他公司1倍左右的平均水平相比,出口公司的估值显著低于行业整体。

 

市场的预期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持续性的判断。市场普遍认为,2023年的优良订单表现可能只是疫情积压需求集中释放的效果。然而,我们认为海外投资支持了更长期的驱动力。结合一些电网运营商规划及能源机构的长期项目布局,我们相信需求的持续性与确定性将继续增强。其次是对海外业务增长潜力的估计。多年来,尽管一些公司在海外业务上经营了十几年,但营收规模仍只是二三十亿元。市场可能担忧增长天花板低,我们认为这是由电网行业对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高要求所致。订单和业绩的积累需要较长时间,现在,这些公司已步入快速增长阶段。最后,是对海外业务利润弹性的评估。目前国际市场对于中国制造商产品的需求及利润率明显高于国内市场,并且部分设备的价格仍有继续上涨的空间。

 

因此,持续性、成长性和利润弹性等方面的市场预期差使得整体板块的估值仍有上升空间。在具体股票推荐方面,我们建议优先关注一些拥有强大渠道和业绩积累的头部公司。在设备领域,主要推荐思源华明、配用电解决方案出口公司;在电缆高分子材料出口方面,推荐万马股份。此外,还有几家在新能源变压器、复合材料线缆出口方面表现突出的公司值得关注。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国电力
工分
8.51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4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