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复合集流体专家交流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4-05-22 20:19:40

会议要点

1、复合集流体产业的发展情况

· 复合集流体在车型上的应用目前还比较有限,复合铝已有少量应用,而复合铜尚未大规模铺开。不过,电芯厂和上游材料厂对复合铜的开发力度和投入比复合铝要多,市场对其降本和性能提升有较大关注。

2、复合铜的两种主要方案

· 复合铜的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使用高分子材料PET作为夹层,二是使用PP。国内最初以PET为主,因其与铜之间的结合力和良率控制相对容易,且良率较PP略高。然而,PP对电解液的兼容性更好,更适合高费率的动力电池电解液环境。

3、成本和材料选择

· 尽管PET的成本相对较低,但行业更倾向于未来PP的用量会超过PET。目前PET在一些公司中仍在进行优化,以提高其性能。

4、复合集流体的生产工艺

· 生产工艺主要有一步法和两步法。一步法直接在基膜上通过磁控溅射或真空蒸镀沉积铜或铝,不需要使用水溶液,对环境污染小,但设备要求高,国内设备与国外相比有差距。

5、性能参数和循环寿命

· 抗拉强度是衡量复合集流体是否容易断裂的重要参数,PET和PP的复合集流体抗拉强度均达到电池生产所需范围。方块电阻方面,复合集流体较传统铜箔稍高,可能影响电池的倍率性能。延伸率方面,PET和PP的复合集流体表现接近,但不如纯铜箔。

6、电化学性能和市场应用

· 在三元体系中,复合铜的循环寿命与纯铜箔相近,但在高能量密度下可能稍差。磷酸铁锂体系中,复合集流体循环寿命可达2000周以上,与纯铜箔相当。卷的大小和价格是当前复合集流体市场的考量因素。

7、复合集流体的成本和价格

· 复合集流体的成本和价格较传统铜箔高,PET的成本较PP低,但PP的售价更高。成本计算涉及基材、靶材、设备折旧、人工和电费等,良率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

8、行业调整和报价策略

· 行业内部分企业正在调整报价策略,以适应铜价上涨和推动产业发展。良率提升和工艺成熟有望降低成本。

9、生产工艺的比较和未来趋势

· 一步法、两步法和三步法各有优势和局限。一步法结合率高但成本和设备国产化程度是难点。两步法是目前较多企业采用的方法,而三步法通过增加镀铜步骤改善了结合力和良率。未来哪种方法会成为主流尚不明确,但一步法在理论上性能最佳。

Q&A

Q:复合集流体技术性能和成本情况如何?

A:复合集流体技术性能方面,目前可能在倍率性能上略逊一筹。成本方面,PET材料的价格比PDP材料便宜,报价通常在6.5元以上,而TP材料的价格在1.5元以上。具体成本拆分如下:两步法中,PET基材的成本约为0.68元/平米,铜靶材的成本约为0.25元/平米,设备折旧、人工和电费等其他成本约为0.3元/平米。综合考虑良率后,两步法的总成本约为2.04元/平米。水电镀法中,铜的成本约为1.26元/平米,加上光亮剂、设备折旧、人工和电费等,总成本约为5元多/平米。综合考虑良率后,水电镀法的成本约为7元/平米。目前PT材料的成本在7元左右,售价在7元以上;TP材料的成本在7.5到8元之间,售价在8元以上。后续随着良率的提升,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三步法的成本相对较低,大约在6到6.5元之间,TP材料的成本可降低0.5到1元。

Q:复合集流体的国产化进展如何?

A:目前复合集流体的国产化程度对降低成本非常重要,但仍有提升空间。虽然已有多家公司在进行相关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工作,但整体而言,国产化进程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

Q:目前复合集流体的成本和良率情况如何?

A:目前复合集流体的成本和良率情况,据与会者介绍,良率大约在80%左右。行业内有的企业良率可能更高,达到85%左右。铜线价格受到国际形势和铜矿公司的影响有所上升,企业正在通过调整报价策略来应对成本压力。

Q:企业在调整定价策略方面有哪些动作?

A:企业正在通过提升工艺和设备来降低成本,包括降低人工、电费和设备折旧。此外,通过提高自动化程度和良率,设备折旧成本可以从量和单价两方面降低。国产化也是降低成本的一个途径。目前,上海的企业正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报价策略正在调整,可能会采用评价或更低的价格。

Q:一步法、两步法和三步法在复合集流体生产中各有什么特点?未来哪种工艺可能成为主流?

A:一步法通过基模在化学气相沉积设备上直接沉积铜,具有较高的结合力,但设备国产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相对较慢,价格较高。两步法首先使用真空磁控溅射设备制出靶材,然后在基膜上溅射,之后进行水电镀,这种方法的水电镀厚度大约在一微米左右。三步法在两步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步,以提高结合力和良率,降低工艺难度,但生产效率可能略低于两步法。目前,两步法应用较广泛,三步法正在被一些企业探索,一步法应用最少。未来哪种工艺成为主流还不确定,但一步法从理论上看性能最佳,但受设备国产化、生产效率和成本的限制。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东威科技
S
联创股份
工分
0.55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