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中国中免2022年半年度业绩交流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2-09-05 22:24:51

时间:2022年9月2日星期五

参会领导: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 王轩,总会计师 于晖,董秘兼副总经理 常筑军,以及公司投关团队

 

一、王总发言

ü 8月下旬成功完成港股发行,募资162亿港币,近一年港股最大IPO,创下消费类央企发行记录。8月26日上市仪式现场,特地邀请cdf会员、股东代表见证。国际影响力提升。

ü 221H收入、归母净利润277亿元、39亿元,管理效益提升成效明显,通过优化采购条款、精准营销策略,在营收、毛利率、净利率等重点指标上实现更好平衡,毛利率环比+5.5pcts,展现较好运营能力。目前公司会员数量2300+万人,合作品牌1200+,SKU达到31.6w个。

ü 线上方面,品类品牌丰富,增强商品供应,推进线上业务整合方案和一体化平台建设,保障线上持续做大做优做强,cdf会员购、日上都取得良好销售业绩。

ü 渠道拓展方面,香港中环店、铜锣湾店即将开业,中标杭州萧山T4、成都双流、中船嘉年华“地中海”邮轮,柬埔寨市场更是取得政策上的重大突破。

ü 重点项目方面,海口国际免税城招商落位,运营筹备进度良好,800+个品牌确认入驻,推广宣传工作即将全方位铺开。三亚一期二号地项目、海南国际物流中心项目二期工程也在按计划稳步推进。

ü 目前海口日月广场店、海口美兰机场店、三亚凤凰机场店已经恢复营业,随着三亚疫情向好,相信三亚国际免税城也会尽快恢复营业。

 

二、Q&A

Q:H股上市引入基石投资者,后续和投资者有否更深入的合作,和上机合作有没有更多方式?

A:香港IPO是手段,不是目的,主要为战略发展奠定良好开端,所以上市时候特别注重和产业投资人合作。刚才提到上游供应商,比如泸州老窖、爱茉莉太平洋,主要希望强化采购端竞争优势。另外还有上海机场,是中国最大国际机场,消费者购买能力强,通过资本层面合作,确保和业主方确立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结果上,也有一定成效。

 

Q:新海港项目节奏,开业时间?针对不同的疫情情况有何方案?

A:海南出现了一些疫情,新海港方面按计划推进。1)牌照方面进展顺利,相关部委重视、支持这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牌照审批工作。2)自身角度看,工程建设、招商、装修、人员准备、信息系统等都在按计划进行。目前800+个品牌确认入驻,90%+落位,都在做准备工作。

公司目前密切跟踪疫情情况,针对不同情况做好了预案。根据我个人判断,海南疫情防控趋势非常好,政府精准防控更加有经验,相应单位自我管理水平也在提升,因此认为疫情能在比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我们争取尽快开业。

 

Q:短期看,针对疫情后的市场,经营策略上有无变化?今年4、5月,7、8月疫情影响对全年目标有一定冲击。

A:公司既定的全年目标不作调整。虽然旅游零售商业本身的特点就会受到很多短期因素的影响,但是,即使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情况下,公司毛利率仍然在环比提升,说明公司已经具备应对在不同情况下,实现毛利率提升等方面的自我修复的能力。

短期疫情一定有冲击,下半年会继续努力,通过线上业务冲抵疫情影响,充分利用数字化优势,特别是基于庞大的会员,通过线上实现订单量、客单价的同步增长,增加营收。另外,公司各项降本控费成效有所显现,有利于提升利润率。通过这两方面努力,在营收、利润上预计会有好的变化。

 

Q:长期看,假设疫情管控政策有所调整,客流有所恢复,对未来出入境客流分流怎么看?

A: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措施越来越精准,下一步国际客流恢复,预计比较快能看到。分流是多余的担心,第一,海南在过往疫情期间销售的快速增长,因为疫情不能去海外消费的客源占比是非常小的,这是海南省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的调研结果,所以出入境放开后海南客源不会发生变化,相反,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去海南旅游的人也会继续增长,而且自贸港建成后,海南商旅客人会大幅增长,带来很好的市场机遇。第二,游客去日本、去海南等,彼此不是完全替代的关系,都有各自特殊的旅游体验,去韩国是一种,去海南又是一种,比如热带海岛风情,去这里而不去那里,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Q:新海港客流是否会有爬坡,前面提到做推广,如何铺开?

A:我们已经做好了新海港开业的各项准备工作。但是,项目必然有爬坡期,项目是出于长远发展考虑,有不同阶段和不同策略,不是仅仅靠开业造势很大以后就会发展很好。我们计划好了第一、二、三年怎么做,整体是稳步推进的。

 

Q:海外整体复苏不错,下一步国际化战略怎么开展?

A:本次募投资金中有一部分是拓展海外渠道,改善海外开店以及其他投资合作。疫情前,公司就在布局海外,主要方向是跟随中国人的步伐:1)疫情缓慢恢复之后,国人更多去往东南亚等地区,我们也在积极投标新的机场;2)现在线上有2400万会员,以后会在境外也做一些线上销售。公司近期也公告在香港注册中免国际新零售公司,拓展海外线上线下销售。

 

Q:机场扣点率方面,市场有传言,比如上机新管理层上台后可能会和我们重新谈扣点率,回到原来43%的水平或者更高,对这个有什么评价?

A:不知道市场为什么会有这种传闻。我们签订的补充协议,上海机场作为大上市公司也公告了,而且这不是临时的协议,是一直到租赁有效期的结束。上机作为基石投资者的目的是合约到期之后还有长期共赢的合作。

 

Q:线上方面,出入境恢复后,目前我们线上购物是没有限额的,未来是否会有限额或者品类上的限制?

A:线上业务作为中免的战略,2018成立新零售事业部,2019年做到10多个机场的线上预订,疫情期间又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公司战略,无论有无疫情公司都会发展线上。1)品牌端,一方面,我们免税店现有品牌中,越来越多品牌授权我们进行线上销售,另一方面,受制于实体店有限的面积,很多品牌和我们谈通过线上去做销售。2)消费者端,会员2400万,非常优质,公司提供行前行后服务,形成闭环。因为疫情影响,现在更多看到是行后,未来会看到行前,线上线下会联动、相互赋能。3)后台支撑能力方面,公司在新海港建设了分拣仓库,1期已经建成,2期即将建成,三亚也在建;信息系统迭代升级在进行中,线上平台也在整合中,包括会员精准营销、会员分层分级、线上线下会员权益相互打通,都在进行中。线上发展并非因为疫情,下一步不会因为疫情变化受到影响,仍然会按原定战略继续发展。

 

Q:会员数拉新的进展?线上的短中长期规划?

A:刚才提到品牌商非常支持,免税商品品牌中,越来越多品牌授权我们提供线上互联供应,另外受制于免税店实体面积,免税没有做的品牌也想和我们进行线上合作。但是制约因素是没有足够的仓储面积和自动化分拣能力,我们在完善这一块。随着我们自动化仓储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会有越来越多品牌在线上呈现,也能接受更多订单、保证分拣效率,避免消费体验不佳。过去一段时间,线上时尚品、手表、电子类产品等都在增加,下一步会继续增加。线上不可能是单一的香化,要服务到男性会员、不同年龄层会员等。

线上是长期战略。1)围绕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除了商品还会提供内容服务,这是下一步系统升级方向。去年年底,澳门市内店开业,开发的AR、VR系统得到了实际应用,未来会进入线上平台。2)提供增值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消费者偏好为品牌商提供建议,开发新产品,更贴近消费者实际需求。

 

Q:中报提到采购条款的优化,有没有量化的数据?比如返利、进货价优化空间?

A:疫情后公司在全球市占率提升,这几年不断和供应商谈判采购条款,也希望争取更好的定价权利,以及压缩中间物流成本,目的是把销售成本做到最低。

今年上半年毛利率环比有5.5pcts的上升,一方面是条款优化,另外是内部效率提升。供应商侧,我们有采购量、海南市占率、重点机场等渠道优势。公司要确保采购条款、价格是最优的,保证消费者享受到公平、合理的定价。

 

Q:海南采购推进?外资切入供应链?

A:消博会,彭总参与,和其他几家海南运营商开了座谈会,做了倡议。不管是从政府层面,或者是各企业之间,都希望加强协作,达到共赢,几家运营商之间也经常在一起讨论,主要是共同把海南市场蛋糕做大、给消费者更好体验,互相协作。

 

Q:新海港价格策略、经营策略,如何保证放开后是否有持续竞争力?

A:新海港项目,增加了很多特有的产品,比如3k平威士忌博物馆,很多产品都是限量或者专供中免的产品,品牌给到很大支持。不只是价格,顾客对于产品特殊性、产品体验、品牌价值也都很重视,我们会在价格和体验上做好平衡。而价格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客人想要在海南买到有价格优势的免税产品,所以我们也会努力保证价格上的优惠。

 

Q:三亚疫情严重,是否影响明年一期二号地进度?

A:三亚一期二号地目前按计划推进中,相信不会受影响,因为在计划中,已经把疫情影响考虑进去了。

 

Q:结合上半年经营情况,销售品类尤其精品占比?

A:精品占比是公司关注的重要指标,尤其对拉动毛利率有很大作用。上半年,整体精品和香化占比与去年同期没有很大变化,是公司主要的经营品类。

 

Q: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位于新海港,客流量很大,但是客群构成和机场不太一样,包括客源地、消费能力等。新海港项目客群画像和三亚店有什么不同?

A:从新海港立项开始,首先做的就是消费者画像分析,根据画像再进行项目设计、规划、品牌入位。新海港项目和三亚客源是有区别的。三亚主要是游客,而海口包括:1)游客,自驾游游客趋势越发明显;2)本地居民,海口市人口数量、收入、消费能力和三亚不是一个量级;3)自贸港建设推进中,国内外市场主体纷纷进驻海南,带来派驻的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以及商务客流等。

整体新海港项目客源比三亚更加多样化,所以在业态上也做了针对性规划,最后希望能做到海口、三亚,一南一北并重的局面。

 

Q:公司和重奢品牌的谈判情况,入驻时间?

A:一直保持密切沟通。以前三亚免税城的场地,品牌也很看好,但是没有了经营面积。现有的A、B栋入口这样的好位置,本身也是我们合作很好的品牌,比如卡地亚等,合作效果也很好,不能因为新的品牌去牺牲这些品牌(而且合约也没到期)。重奢品牌也在跟我们沟通,等待有相应的空间场所,现在在按计划推进中。

 

Q:如何吸引海外回流?

A:海南省目标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品牌、品种、价格国际三同步,但这只是个基础,从我们的采购优势、经营能力上看没有问题。我们还需要超越对手,比海外竞争对手强地方,在于更好的项目品质、消费者服务。项目品质,是指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满足一站式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例如项目加入了文旅、拍卖等业态。消费者服务端,1)除了实体店、线上也融合进来;2)售后服务,公司是中国企业、主要面向中国消费者,我们的售后服务响应速度和服务满意度预计远超国外对手。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来将海外消费拉回国内。此外,更大的、并列的一个方面,港股上市后,公司跟着中国游客在海外进行布局,中国消费者走到哪里、我们跟到哪里。

 

Q:日月广场店铺是否搬到新海港?

A:日月广场更多是市中心定位,产品主要包括香化、酒水、pop-up店等。新海港定位旗舰店,更多做体验,包括单一品牌专卖店做到1k平。两处满足客人的不同需求,有些需求快速购买,多次到店,有些像海棠湾一样,做一站式购买,可以在里面呆半天时间。未来新海港开业后,化妆品等会在日月广场保留,新海港店铺更大更多,选择更全面。

 

Q:美兰机场免税店品牌引入规划?

A:美兰机场去年12月份T2启用之后,我们开了很多品牌的临时店,当时筹备时间比较短,很多品牌今年在陆续重新装修,奢侈品牌、服装手表等都在引进正式店。准备在今年10月份之前,完成美兰机场T2品牌的入驻,包括香化品牌的专柜,店铺的标准、设计等都达到其他国际机场的水准。相信旺季到来时候,T2的转化率、销售体验都会大大提升。

 

Q:从发展速度,拓展到对盈利能力的关注,未来如何平衡收入和利润增速?

A:中免现在的发展主要是要做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以及提升顾客体验。我们既要做高增速,也要保证利润率稳定。年初我们提出了对利润率指标的考核,对门店、管理层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核点。

 

Q:中免未来海外市场经营思路?

A:追逐中国人热门出国旅游目的地,重点做好东南亚地区等周边国家,也会采取竞标、合作等方式快速在这些地区落地。这是我们在疫情前、疫情中都一直在做的工作,下一步会派出团队到重点地区考察调研,以及完成最后的一些工作,相信很快给投资者好消息。

 

Q:中免线上做了很久布局,海南、北京等也有小程序,未来是否也会整合,未来达到什么状态?

A:线上一体化是目前正在做的工作,涉及多方面。刚才提到只是一方面,主要指对客入口的统一,正在分步按计划推进。另一方面是中台、后台的统一,包括:1)会员体系整合,线上线下打通权益,分层级后进行线上线下精准营销;2)货品统一,需要保证就近、以最快速度让消费者拿到商品,同时,同样的商品购买后,把企业运营成本压到最低、利润相比之下最高。

 

Q:Q2线上销售提升,毛利率qoq平稳,多少是打折扣、多少是优化了物流或者品牌合作提升?

A:几种情况都存在。我们要用多种手段,保证价格吸引度,并且获取供应商对我们的支持。今年上半年,我们没有做三件X折等一致性的折扣,而是做很多差异化的折扣,来自于和供应商商量做促销。供应链方面,我们也优化了仓库、分拣系统,降低物流成本,海南、国际物流成本很高,我们在挖掘仓储,以及国际空运运输,减少商品调拨、加快周转。

 

Q:未来是否会担心价格战对毛利率带来压力?

A:一方面,努力保证价格优势。另一方面,消费者更多关注商品体验。上半年Q1、Q2海棠湾精品占比都在提升,提升速度是也最快的,对利润率有很大拉动。

 

Q:针对汇率变动,是否会适当转嫁消费者?

A:汇率前两天出现了巨额波动。中免是纯进口贸易企业,汇率对成本有很大影响。1)公司对汇率管理有很成熟的体系和逻辑,有扎实的贸易背景,在持有外汇对冲上有安排。2)随着世界影响力的提升,跟供应商谈判过程中,加入了汇率变动分担的条款。3)中免人民币结算的比例是很高的,现在还在进一步跟供应商谈人民币结算的范围。4)港股上市、海外拓展,会对汇兑损益产生积极影响。4)上半年数值上虽然看上去高,但是跟中免整体体量比,我们控制是比较到位的。

 

Q:针对国际交通恢复,国际同行的节奏如何,我们做什么准备?

A:个人判断,今年年底、明年初,国际交往、国际旅游会有所恢复,不光我们,供应商也是这样判断的。前段时间我们也一直在和供应商讨论,国际旅游恢复之后口岸免税店的筹备,包括:1)现有品牌的恢复经营、采购和供货的安排等,以及2)由于部分机场合约签订了补充协议,发生了改变,我们自身也在考虑是否要对品牌进行调整。

 

Q:抖音合作,过去三亚免税店做了抖音布局,直播方面战略规划?

A:线上方面,我们正在推进平台一体化,包括消费者端口、中台后台的优化。营销只是线上很小一部分,公司对引流、宣传也有相应方案,抖音只是方案中的一小部分,而且不会成为我们的主流引流平台。

线上要长远发展,主要是为会员做服务,更多依靠自己的市场部门,通过商品、内容、售后的丰富,提升会员复购率和客单价,同时通过线上大数据为品牌提供增值服务,促进共同发展。

目前实体店没有恢复,如果恢复了,低成本引流是来源于实体店,因为是实体店购买过的,引流成本可认为是0,而且这样的客流非常准确,等于是认可了企业,不会出现很快有流失。公司不会花很大钱买流量。在实体店没有恢复的情况下,我们通过这些平台,去唤醒曾经在免税店购买过我们商品,但还不是我们会员的这部分人群。除了抖音,我们也会多方面去发展。

 

Q:中报存货220亿,一方面Q2动销受到外部极端情况影响无法改变,另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海口备货?但现在三亚又有疫情,三亚恢复时间表预期?存货怎么解决?

A:我们感到海南疫情已经得到控制,趋势明显向好。海口两家店、三亚机场店已经陆续恢复营业,三亚国际免税城可能也会在国庆后重新开业。往年8月中旬到9月中旬,本来就是公司销售淡季,因此对我们实体店销售方面的影响不大,我们也积累了比较多应对疫情的经验,并且发展线上业务弥补线下损失。

新海港项目也在按计划推进,我们密切跟踪海口疫情变化。近期大家也看到,政府谨慎起见,可能会宣布一天的静默、统一核酸,为下一步精准防控进行指导。根据这个变化,我们也在观察,去确定什么时候开业,但是影响也不会很大。

相对营收而言,存货有些多,主要由于:1)疫情影响,存货增加;2)新海港项目也在备货。我们计划:1)去存量,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商品做精准营销,加快去库存速度。2)抑增量,根据销售情况、疫情变化,在采购端与供应商密切配合,包括多批次小批量、延迟发货等,保证库存处于良性状态。

 

Q:海外线上业务具体的规划战略?

A:海外方面,我们申请注资10亿建立香港新零售中心,以香港为中心,联合深圳前海,辐射到海外。疫情期间,海外门店已经开放线上程序,香港、澳门的朋友可能也接触到我们的酒水、化妆品平台,在当地也获得很多大奖。另外,我们也在柬埔寨拿到了免税经营资质,柬籍人可以在一年内享受1万美金免税额度,牌照也包括了免税的线上销售,可以直邮到家。未来海外会继续复制香港、澳门、柬埔寨模式,主要包括:1)旅游客人预订、送货,2)发展本地免税,类似柬埔寨,3)结合香港和深圳前海,做线上销售,并配合线下门店,做线上线下互相引流工作。

 

Q:封关后海南牌照的价值?

A:国家相关部委在研讨过程中,我们重点是做好自己,推进重点项目、业态布局,打造对游客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Q:市内免税店布局?

A:疫情期间,1)已有的市内店方面,我们与相关业主方签订了租赁协议,约定新政策正式落地的时候,协议正式生效,做好了开业的场地准备工作。2)在消费能力比较强的城市,未来可能会出现新增市内免税店的,在疫情间也和政府完成了沟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确保获得牌照之后中免可以经营。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国中免
工分
0.43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