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国联汽车 | 高速连接器系列电话会议(一):高速连接器加速,国产替代正当时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3-12-10 21:45:10

会议要点

1. 国产高速连接器机遇再分析

• 智能化驱动需求:智能驾驶升级和智能座舱发展将驱动高速连接器需求增长,传感器数量及车载电子设备多样化提高单车价值量。

• 市场增长前景:2022年至2027年,高速连接器市场预计由130亿元增至39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5%。

• 国产替代加速:中国高速连接器供应商凭借快速响应能力和产能扩张优势,有望缩小与外资巨头在料号及设备设计能力上的差距,助力国产化进程。

2. 高速连接器市场与本土崛起

• 高速连接器是实现智能汽车电子系统之间传输和交换电流或光信号的核心部件,市场需求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而高速发展。

• 中国高速连接器市场巨大,预计约1500亿元,主要由消费电子、通信、汽车行业驱动。

• 汽车行业中,新能源车需求对高压和高速连接器的增长推动明显,尤其在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系统中。

3. 高速连接器市场与国产机会

• 高速连接器市场规模:预期高速连接器市场将从2022年的100亿增长至300亿以上,复合增速约26%。

• 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对连接器需求拉动明显,预估由2022年的130亿提升至2027年的391亿,复合增速达25%及以上。

• 连接器制造具有较高竞争壁垒,包括料号数量多、设计开发能力强以及生产线设计布局能力,导致能够参与竞争的玩家较少。

4. 赛道加速 国产高速连接器崛起

• 国产高速连接器加速国产化,自主品牌高迭代速度成优势。国内供应商响应速度快,产品种类全面,设计能力及设备开发能力强,订单获取能力强,逐步接近外资品牌实力

• 整车行业智能化加速,高阶智能驾驶渗透率3年内快速提升至30%以上,智能座舱趋势明显。看好高速连接器市场持续高增长

• 推荐电联技术作为国产高速连接器龙头,关注易迅精密等企业。电联技术覆盖广,未来车载收入增速维持50%以上,公司首次覆盖预计未来净利润复合增速40%以上

会议实录

1. 国产高速连接器机遇再分析

首先,我们对自主品牌的崛起抱有乐观态度,特别是在中国供应商方面。在先前的高端制造组电话会议中有过简要汇报,这里我将详细阐述报告的核心逻辑。高速连接器与汽车智能化的升级紧密相连;随着限速技术的配合,保障了不同设备及子系统间信号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因此,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连接器技术也将同步升级,尤其是在数量上。从智能驾驶的角度看,其会显著推动高速连接器需求的增长。根据不同级别的智能驾驶系统,传感器的数量也不同。L0至L1的传感器数量可能仅为1到2个,L2级别的可能为8到10个,而L3级别及以上则可能在10到20个。相应的,单车价值也会有显著差异,分别是200、600、1300和1800元。同时,对传输速率和稳定性的要求也会随着智能辅助驾驶级别的提升而增加。这是分析的第一个维度。

从第二个维度来看,智能座舱领域将因光场、显示屏、HUD以及多屏的趋势而受益,这将推动座舱内连接器的价值明显提升,预计达到单车300至400元。综合来看,预计高速连接器市场将从2022年的130亿增长至2027年的390亿,展现出连续5年接近25%的复合增长。

在竞争格局上,高速连接器在料号数量、设备设计及整车开发能力上都设有较高的壁垒。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玩家包括泰科电子、博格华纳和安费诺等有竞争力的企业。高壁垒的原因在于车企追求车内信号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及需要对不同零部件进行设备设计,对生产的灵活性也有较高的要求。

对于国内企业的未来,我们看到自主品牌在智能化和座舱领域的发展要比外资品牌更为积极。自主品牌对供应商的响应速度和产能扩张要求很高。这使得中国高速连接器的供应商有机会通过快速的反应能力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同时缩小与外资巨头在料号及设备设计能力上的差距。因此,我们看好国产化进程的加速,这是我们的核心逻辑所在。

为何在此时重点关注高速连接器?我们主要从智能化的两个角度出发: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从数据来看,以摄像头为例,其数量从5至6个增长到10至13个,毫米波雷达从1至3个增长到3至6个,激光雷达通常是1至3个。而具备城市操作辅助(OA)功能的车型,在传感器数量上迈出了巨大的飞跃。另一方面,智能座舱领域明显呈现千元级别及以上的屏幕终端增长趋势。这些屏幕与控制系统的交互也相应增加了连接器的使用量。此外,对于高传输速率和稳定性的需求也提升了连接器的性能要求。总的来说,尽管连接器市场众多竞争者众,我们应当从更高层面全面分析整个行业的趋势。

2. 高速连接器市场与本土崛起

首先,连接器是什么?它是电子系统之间通过电流或光信号进行传输与交换的部件。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分为电连接器、微波连接器、光电连接器和流体连接器。车用连接器主要是电连接器,包括端子、绝缘体、壳体、屏蔽环、密封件、盖子等零组件,其中端子是核心,主要完成电连接功能。绝缘体起支撑和绝缘作用,其他部件则负责固定和保护。在下游应用方面,中国的年产值非常巨大,大约在1500亿左右,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

这种增长主要来源于消费电子、通信和汽车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汽车领域,目前连接器市场的占比大约20%,与通信行业相近。未来,连接器增长最快的领域是通信AI,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高速发展。从汽车角度看,连接器又分为高压连接器、低压连接器和高速连接器。传统燃油车由于智能化程度较低,主要使用低压连接器。新能源车随着三电系统的升级以及电流和电压平台的提升,包括电源分配单元、车载充电器和DC模块,对高压连接器的需求大幅提升。过去几年中,高压连接器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高速连接器主要应用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网联等需要高速数字和模拟信号传输的汽车电子系统。根据传输信号的不同,汽车高速连接器又分为同轴连接器和差分连接器。同轴连接器主要传输模拟信号,例如发q和mini发,而差分连接器则主要传输数字信号,包括SHSD连接器和以太网连接器。HST主要用于车载娱乐系统,而以太网则主要用于车联网系统。高速连接器是保障智能化水平提升的基础,对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随着智能化的提升,整个行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

最后,我们从支架和座舱两个角度审视增长动力。电子架构随着从分布式向域集中式的升级,对数据需求量和整体计算能力,包括架构的复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太网架构下,也维持了对高速连接器的需求。

3. 高速连接器市场与国产机会

我们主要从具体情况来分析,不仅仅依据价格角度考虑整个单车价值。目前自主品牌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应用方面,相较于外资品牌显示出更高的积极性。在30万至50万的价格区间,BBA的智能化水平可能还不及我们15至20万自主品牌车型。

我们在测算整个市场时,采用了智能驾驶级别,因为相同级别的车辆在传感器需求上更加一致。通过考察不同级别传感器的需求,我们推算出所需连接器的数量,并结合每个级别的智能驾驶渗透率来估计连接器的需求量。

目前趋势表明,在过去2至3年中,无智能驾驶功能的L0级车辆越来越少。已具备L2或以上级别智能驾驶功能的市场规模超过了30%。我们认为,这一趋势将持续并且增强,预计15至20万价格区间的车型将标配L2级别,而25万以上的车型可能会标配L3级别。

在单车价值量方面,我们根据传感器的数量做了假设。目前,L0至L3级别的单车价值量分别是150、400、1000和1500元。到2027年,因应传感器数量及传输质量的提高,我们估计单车价值量将增至200、600、1300和1800元。同时,预计智能驾驶相关的高速连接器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00亿提升到300亿以上,复合增速达到26%。

智能座舱是第二大驱动力,目前一机多屏已形成市场共识,使用场景也将更广泛。其中包括在车上进行移动办公、信息娱乐以及后排看电影等功能,我们认为这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HUD和流媒体后视镜等产品,我们同样用终端数量去估算高速连接器的需求量。

车载屏幕和HUD等出货量增长将推动智能座舱领域高速连接器需求。从目前的平均数量1.8增加到2027年的2.3,单车价值量也将从270元提升至350元。整个座舱域高速连接器市场规模预计将从现在的30亿增至70亿以上。综合考虑,整个行业市场规模将从当前的130亿提升至2027年的390亿左右,复合增速达到25%以上,这是我们对行业的整体看法。

最后讨论高速连接器的竞争壁垒和国产替代趋势。虽然看似连接器制造商众多,但事实上,全球和国内能胜任的玩家数量有限。我们认为,这背后的原因之一在于连接器的型号数量构成了巨大的壁垒。因为电气功能、安装位置和连接结构的多样性要求制造商提供一系列稳定、高一致性的产品方案。

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也是一大壁垒。连接器制造商需要与企业保持紧密沟通,以确保设计和校正过程中的服务能力。同时,设备设计能力也十分关键,因为多样的产品类别要求厂商具备复杂生产线的设计和布局能力。这些因素导致全球领军企业以其覆盖低压、高压和高速产品的技术壁垒领先于市场,形成了高速连接器市场的竞争优势。

4. 赛道加速 国产高速连接器崛起

如果从国产角度来讲,我们认为中国企业仍然拥有一些机会。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整车厂对于产品迭代的要求高于外资。传统上,外资品牌平台项目的开发周期大概需要2到3年,并且每5到6年便会更换一代。但是,观察国内自主品牌企业,它们的产品换代周期大约是三年。这意味着对于产品开发的同步性和响应速度的要求极为迅速。我们看到大量中国供应商在这种需求变化中脱颖而出。

其次,国产的设计能力和料号积累随着时间的积淀也日渐丰富,自身掌握的量化数据数量不断增多,能够生产的产品类别也越来越全面。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设备开发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因此,我们认为在这场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国产供应商的实力正在迅速靠近甚至赶超外资品牌龙头,我们看好更多优秀的中国公司能够居上位,或快速扩大国产化率。观察当前国内的龙头企业,我们认为它们拥有强大的订单获取能力,已经进入了国内主要企业的供应商系统。最后,我们会给出投资建议。

首先,我们认为整个行业正在经历智能化的加速过程。我们预判未来三年,高阶智能驾驶的渗透率将从目前不足5%迅速提升到30%以上。同时,智能座舱的一机多屏趋势也非常明显,因此我们看好整个高速连接器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第二,从国产化趋势来看,我们认为国内高速连接器领军企业能通过快速响应能力、料号数量积累和设备制造能力升级加速国产化替代。我们重点推荐国产高速连接器龙头电联技术,并建议关注易迅精密、瑞可达莱木股份公司。电联技术目前是国内高速连接器中表现最佳的公司,其客户群几乎涵盖整个市场,包括奇瑞、比亚迪以及小米、华为等企业。

从收入规模来看,目前车载部分占比尚未很高,但我们预计这一板块未来将维持50%以上的增速,且盈利能力较强。因此,我们给出公司未来三年的收入和盈利首次覆盖预测,分别为23亿到39亿和49亿,对应的净利润预期分别为3.95亿、5.91亿和8.33亿,复合增速达到40%以上。尽管今年可能会有所下滑,但接下来两年的增长预期仍旧高于40%。目前公司2024年的估值仅为27倍。我们认为,以PEG方式估值是合理的,故我们给出2024年40倍的估值目标,对应的目标价为56元。

以上是我们报告的核心内容。感谢各位的聆听,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欢迎与国联汽车团队进行深入交流。谢谢。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ST曙光
S
海马汽车
工分
2.62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