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前瞻研究系列报告99—从英伟达看国产GPU发展机遇与挑战
知行合一
中线波段的散户
2022-09-16 08:47:25

∎核心观点:借助灵活性、计算速度、软件生态等层面的综合优势,GPU正在成为通用并行计算领域最理想的载体芯片。英伟达发展历程表明,作为通用计算芯片,产品技术、软件生态等构成GPU厂商的核心竞争壁垒。我们预计到2025、2030年,全球GPU市场规模将分别增长至278(图形渲染)/245(数据中心)亿美元、568/828亿美元,国内市场则有望增长至47(图形渲染)/74(数据中心)亿美元、97/248亿美元。当前国内本土GPU厂商正在快速崛起,大部分核心团队具有英伟达、AMD工作经历,且企业目前已平均发布1-3款相关产品,产品核心参数约落后英伟达、AMD 1~2代左右,正逐步从“可用”走向“好用”。尽管目前国内大部分本土GPU厂商仍处于早期阶段,短期仍需克服产品验证、量产落地等潜在挑战,但长期发展机遇值得关注。基于对下游应用场景的分析,我们判断本土厂商有望率先在AI(训练、推理)领域实现突破,并可逐步向图形渲染、复杂科学计算等领域扩展。我们看好本土GPU厂商的长期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二级市场的头部企业,以及一级市场的摩尔线程、沐曦集成电路、瀚博半导体等。

∎报告缘起:1)市场需求:AI、高性能计算、图形渲染等推动GPU等大算力并行计算芯片需求。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硬件、软件算法、应用场景丰富度的增加,算法模型参数不断增加,带动了对数据中心并行计算大算力的需求。Bloomberg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数据中心逻辑芯片市场规模约436亿美元,其中GPU市场约100亿美元。2)近期市场对国产GPU关注度较高。复盘英伟达发展历史,公司在图形渲染&数据中心领域保持较高的市占率,并实现产业引领,核心原因在于:借助持续、高频迭代保持产品技术行业领先,并借助CUDA等实现软件生态构建,不断提升产品易用性等。3)本篇报告中,我们主要从全球市场出发,就GPU产业本身的产品特性、技术路线、市场空间,以及国内市场现状、演进路径、竞争格局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力图针对国内GPU市场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投资蓝图。

∎全球市场:GPU是并行计算理想载体芯片,数据中心料将是中期需求增长主要场景。1)GPU应用场景正由早期的图形渲染,逐步拓展至高性能运算、科学计算等领域,并已超越CPU、FPGA、ASIC等,成为通用并行计算领域的理想载体芯片。2)图形渲染用GPU:游戏为主,我们预计中期市场规模有望保持10%~15%平稳增长。2021年,英伟达游戏显卡业务营收105亿美元,专业视觉收入(图形工作站)21亿美元。假设英伟达在此领域中的市占率分别为80%,我们预计2021年全球图形渲染领域(游戏+专业视觉)市场规模约158亿美元。我们预计2025、2030年该领域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78、568亿美元,增长动力主要源于产品ASP提升、游戏玩家数量增长等。3)数据中心用GPU:英伟达主导,我们预计中期将保持25%以上复合增速。依据Liftr&Top500.Org数据,我们认为英伟达在数据中心独立GPU领域中的市占率约80-90%,2021年英伟达数据中心GPU营收约80.3亿美元,对应全球数据中心GPU芯片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展望未来,我们预计2025年、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GPU芯片市场规模分别为245、828亿美元,增长动力主要源于产品ASP提升、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等。

∎国内GPU市场:中期潜在空间可观,本土厂商开始规模崛起&产品落地。1)图形渲染领域:IDC数据显示,2016-2021年中国PC出货量约占全球17%的比例。我们假定在图形渲染领域,国内GPU出货量占比亦和PC表现相对一致,并保持和全球市场相似的增速,以及应用场景分布等。参考全球GPU图形渲染领域市场规模,我们估算2021年、2025年、2030年,国内GPU(图形渲染)的市场规模约为27、47、97亿美元。2)数据中心GPU:主要用于AI(训练&推理)、高性能计算等,我们测算2021年国内数据中心GPU市场规模约为20亿美元,对应全球市场比重约为20%,我们预计2030年国内数据中心GPU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25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30%左右比重。3)国内GPU厂商开始快速崛起,大多数企业目前已发布1-3款相关产品,大部分企业核心团队亦具有英伟达、AMD工作经历。从对外公布产品核心参数来看,国内厂商产品平均落后英伟达、AMD 1~2代左右,但正逐步从“可用”走向“好用”。

∎本土GPU厂商:有望率先在AI场景实现落地,并扩展至图形渲染、复杂科学计算等领域。源于AI、高性能计算、复杂图形渲染等下游应用场景快速增长,我们看好国内GPU市场需求前景,国产GPU厂商未来发展可期。但客观而言,国内大部分本土GPU厂商当前仍处于早期阶段,短期仍需克服产品验证、量产落地等潜在挑战,结合市场需求、技术难度、产业生态等维度因素综合考量,我们判断本土厂商有望率先在AI(训练、推理)领域实现突破,并可逐步向图形渲染、复杂科学计算等领域扩展。

∎风险因素:欧美高通胀持续风险;欧美经济陷入衰退风险;反垄断及数据监管政策持续趋严的风险;中期个人用户消费不足、企业IT支出下滑超预期风险;国际贸易冲突持续加剧风险等;芯片半导体行业短缺的风险;公司关键产品研发进展不顺利的风险;公司产品用户验证不急预期的风险等。

∎投资建议:当前国内本土GPU厂商正在快速崛起,大部分核心团队具有英伟达、AMD工作经历,且企业目前已平均发布1-3款相关产品,并逐步从“可用”走向“好用”。参考英伟达发展历程,GPU作为通用计算芯片,产品技术、软件生态等构成GPU厂商的核心壁垒,国内大部分本土GPU厂商当前仍处于早期阶段,短期仍需克服用户验证、产品落地等潜在挑战,但中长期发展前景值得期待。我们判断本土厂商有望率先在AI(训练、推理)领域实现突破,并可逐步向图形渲染、复杂科学计算等领域扩展。我们看好本土GPU厂商的长期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二级市场的头部企业,以及一级市场的摩尔线程、沐曦集成电路、瀚博半导体等。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东微半导
S
斯达半导
工分
2.63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2-09-16 16:19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夹心小韭
    不要怂的龙头选手
    只看TA
    2022-09-16 09:46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