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董承非:中国半导体行业早已 “入门”
noki
2023-06-02 12:26:29
2019 年到 2021 年是中国半导体行业非常重要的三年。

在此之前,我认为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是没有入门的。

但是这三年,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使得中国半导体行业实现了从 0 到 1 的跨越,最重要的是下游客户的门已经被中国半导体公司敲开。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下游的大厂,在面临着国际压力的时候,在 2018、2019 年采取了非常积极的国产替代。

近两年新上市的一些 IC 设计公司,在2018 年之前营收可能就几千万,你会看到很多半导体公司,在那时候可能就几十人的一个团队,处在苦苦维持生计的状态。

但在那三年,很多半导体公司的成长速度很快,营收从几千万一下上升到十几亿,人员规模从几十人上升到几百人。

所以无论是营收,还是人员规模都有一个很大的扩张。

过去三四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无论是哪个环节都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用一个半导体设计公司董事长的话说,无论未来企业发展成什么样,也不会像以前那种几十人的队伍,说死就死。目前的体量和规模,要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了。

中国半导体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渐提升,虽然差距依然很大,但我们的进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过去 3-4 年是中国半导体的起步阶段,实现了整个行业从 0-1 的跨越。



存货指标已经出现积极信号

从存货指标来看,产业链里面,存货在主动去库存阶段,如果是从先导指标的角度,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积极的信号。

第一,2021 年年底是半导体行业景气高点,2022 年一季度开始往下走,二三季度一直比一季度差。

2023 年一季度,如果是同比数据,是周期底部在跟周期顶部做业绩比较,所以 90%的业绩下滑,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

第二,因为消费类是先见顶的,2021 年年初,产业里面消费半导体公司经营上就开始有点压力了。

但 2023 年先见顶的一些芯片公司、半导体公司,环比从去年三四季度就开始改善,极个别的公司在今年一季度的同比都已经得到了改善。

如果分析上一年下降的形势来看,先见顶的基本上也先见底。

第三,一些存货比较大的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里面也会说,已经主动去库存。

第四,费城半导体已经领先于中国的半导体指数开始上涨,这次的刺激点,可能是高端应用的拉动,无论是 AI 还是什么,都属于高端应用。

上一次我们属于低端的中国替代,所以拉动的引擎不一样。

在这一轮景气周期里,费城的半导体指数早见底,往上走,这次的涨幅可能会比中国的半导体指数大一些。



后面很多产业是 1 到N 的发展

大家可能也会问一个问题,如果这轮需求是高端,景气会不会传导不到中国的半导体里?

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就像上一轮起源于我们的国产替代,最终把全球的半导体都往上拉。

这一次也是,只是景气周期有个早晚的情况,至于下一轮什么带动,可能是车用 AI 或者什么。

对我们做股票的人,就是一点,反正芯片肯定越用越多,现在是行业最差的时候,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景气肯定是往上走,而且很有信心地说,下一轮行业的高峰,可能比上一轮的景气高峰还要强。

投资机会上,因为我们大部分人能接触的是投 A 股的半导体,我们过去三四年取得非常大的进步,实现 0-1 的跨越,但后面很多产业是 1 到 N 的发展。

如果我们把半导体行业和其他制造业横向比较,半导体行业在国际上面可能还处非常早期的阶段。

到目前为止,中国半导体最大的优势就是贴近市场、贴近客户。因为客户的门已经敲开了,就用我们的勤奋,把客户服务好、响应好。



依次看好五类商业模式

中国玩家已经进了整个产业的门,我们要做好准备,半导体行业在中国玩家进去之前是一个非常垄断的暴利行业,之后会慢慢变成一个相对竞争非常激烈,迭代非常快的低盈利行业。

半导体行业非常重要,而且大家会把半导体行业提升到一个安全的角度来考虑。当然,从商业模式和A 股的投资选择来讲,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我自己来讲,耗材的商业模式是最好的,其次封装、数字、设备、制造。

之所以会把 A 股的制造放在最后,是我有点担心产能的过剩,但可能过剩也是一种常态。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芯国际
S
英伟达公司
S
美国超微公司
工分
1.68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