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大金融:信托风波怎么看?
金融研报局
机构
2023-08-15 13:30:00
投资要点

引言:2023年8月10日“中融信托产品暂停兑付”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市场担心中融信托产品逾期有可能引发风险,我们认为中融停兑事件大概率是个别风险的暴露,从全行业来看,信托产品间产生大面积传染风险的可能性较小,短期内产品赎回压力有限。

本次中融信托产品停兑的原因?

本次中融信托产品出现逾期兑付的情况,不能排除与地产敞口较高有关。从行业情况来看,地产项目出现问题是信托产品违约的主要原因。根据用益信托对2022年信托产品风险事件的统计,2022年房地产领域的违约产品涉及金额约930亿元,占整体违约规模的75.7%。从中融自身情况来看,22Q4末地产敞口占信托资产10.7%,较行业平均高5pc,不能排除中融本次逾期兑付与地产敞口较高有关。

资金信托中地产、证券的敞口?

①地产:23Q1末地产敞口1.1万亿、占7.4%,较19Q2末减少1.8万亿、下降8pc。

②证券:23Q1末证券投资4.6万亿、占29.9%,较19Q2末增加2.6万亿、提升20pc。其中,权益资产0.7万亿。23Q1末信托公司重仓流通股34家,其中银行6家、非银7家;34家重仓股多为中小市值上市公司,平均流通市值260亿。

信托产品间会产生交叉传染吗?

①信托公司内的产品会吗?理论上不会,不排除小范围影响。2018年4月资管新规明确禁止资金池模式、拆除多层嵌套,据此我们判断当前资金池产品规模较小、多为存量。但不能排除小范围连锁反应的可能性,比如资金池共同持有的部分债券、股票等资产可能被处置。

②不同信托公司之间会吗?大概率不会,新规禁止多层嵌套。我们认为中融事件大概率是个别风险暴露,全行业信托产品间产生大面积传染风险的可能性低。目前,五矿信托声明未发行资金池类产品,光大信托、中航信托声明产品运行正常。

③其他金融机构之间会吗?大概率不会,对银行的影响有限。银行一般持有通道类信托产品,底层资产多由银行自己掌握,与其他资金池产品的资产可形成区分。

会出现赎回触发的大幅风险吗?

我们认为不会,赎回压力有限。信托产品以封闭式为主,在产品到期前一般不能提前赎回,若为开放式产品,消费者可在产品开放期选择赎回。据wind不完全统计,当前存续信托产品中,披露产品募集规模的开放式产品仅343亿元,且以净值化管理、安全性更强的证券投资信托为主。我们预计即使个别公司出险导致投资者赎回相关信托产品,全市场的赎回压力可控。


继续看好大金融,券商>银行>保险,调整创造机会。

①活跃度+流动性=买券商。PB估值1.36x,PE估值21.7x,看30%以上空间。

②稳增长+化风险=买银行。PB估值0.47x,看30%以上空间。

③股市好+顺周期=买保险。PEV估值0.63x。看20%左右空间。



风险提示:房地产风险扩大,个案风险超预期。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太平洋
工分
3.18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