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守得云开见月明,硅光或许不再是概念
增的逻辑
长线持有的机构
2024-02-20 08:57:10

这几个月来,我们几乎每周都在提示北美算力链,经过春节假期的Sora事件发酵,咱们的北美通信三雄(xc、tf、hd)终于迎来了收获,集体涨停

聊聊为什么看好海外算力链

盘中一度流传小作文,如下:


 


小作文虽然被当事人亲自证伪,但仔细想想并不是空穴来风


 

事实上硅光一直偏概念,但市场反复炒作也有他的原因

当前1个800G光模块(功耗:16W)还是以电芯片为主,但功耗相比200G/400G(2.4W/10W已经开始飙升,如果下半年1.6T开始正式出货,届时功耗飙升至30W左右,能耗不说,散热也将是问题

能耗方面,如果是硅光方案,功耗将降低20%,在1.6T时代必要性大幅提升

如果未来到3.2T时代,由于电芯片限制(目前4*200G实现800G光模块已较难,更多的是8*100G来实现800G光模块,未来8*200G实现1.6T或是极限),硅光技术必然成为各大交换机、光模块厂突破的方向

当前光互联主要集中在服务器、交换机彼此之间,未来会实现服务器板中各个芯片之间的光互联,再到后面实现Chiplet中芯片实现光互联,届时光将替代电路成为各个电子元器件之间的连接通路

先从当前光模块中的硅光技术运用来看,参考英特尔100g的硅光光模块,相对比传统光模块可以看出,光无源器件集成度更高,假设良率一致的情况下,成本更低,预计下降10%~20%

光源:采用大功率CW光源,集成了EA调制器功能

通道数:越多的通道数,硅光方案越有优势,1.6T为例,传统从8*200g封装→CMOS的45nm工艺多设计4个光通道


 

 

英特尔布局硅光多年,在100G时代大放异彩,但后面发展迟缓,有望在如今800G时代回归,未来1.6T或将实现大规模使用(设计上看100G硅光模块*4/8个光路即可实现800G/1.6T,200、400G因为调制模式问题较难所以进展迟缓

外置CW光源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激光器方案之一,CW激光器是主要增量,这块YJ科技是国内最领先的,有意思的是今天龙虎榜清一色的机构


 

 



在生产设备端,相比传统光模块,硅光工艺大幅简化,但精度要求更高(耦合损耗是关键),Ficontec是全球光子&半导体自动封装测试领先设备商之一,目前LB特科间接持有Ficontec18.82%股份,拟收购剩下的81.18%实现全资控股(建议阅读23.10.31公告),每100万个硅光光模块需要40~50台机器,对应2亿RMB,50%+的毛利

 

 


对于XC来说,1.6T不仅让其龙头地位更加巩固,CPO、硅光等新技术,让其从光模块封装厂→IC硅光设计厂,估值可就不是今年的25倍了

对于TF来说,二期的高速光引擎厂就是和NV合作建的,为的就是未来的CPO方案

最新的情况是,除了NV、Intel、博通、思科等巨头外,台积电也在积极布局硅光


 

更重要的是,对于我国来说,45nmCMOS工艺,可以绕开海外对DSP芯片的限制(5~7nm)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际旭创
S
天孚通信
S
源杰科技
工分
21.48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6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6)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02-20 15:45
    硅光龙头是罗博特科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江庚
    超短追板的老韭菜
    只看TA
    02-20 09:16
    专业!谢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仓右嘉措
    为国接盘的剁手专业户
    只看TA
    02-20 09:13
    赛微电子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Ty-160
    航行五百年的老司机
    只看TA
    02-20 11:11
    最重要的是hbm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0708Wlb
    超短低吸的龙头选手
    只看TA
    02-20 10:57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韭久为功
    蜜汁自信的老韭菜
    只看TA
    02-20 09:00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