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中国维生素行业分析
future🔥
下海干活的半棵韭菜
2022-09-27 13:11:09
行业起源

  维生素的工业化生产始于1934年的瑞士罗氏。瑞士罗氏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生产厂家,一度占有40%的世界维生素市场。上个世纪90年代,瑞士罗氏、德国巴斯夫等维生素国际巨头结成“维生素卡特尔联盟”,逐渐垄断了国际市场,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而后1999年“维生素卡特尔联盟”终结。进入21世纪,国际维生素巨头间并购整合不断,同时,鉴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环保持续严格监管、打击垄断价格操纵等原因,部分生产企业退出或关停相关维生素生产。维生素行业经过这一系列的整合调整,形成了中国企业、巴斯夫和帝斯曼三足鼎立的格局。

行业发展情况:维生素行业进入壁垒较高。

  第一是技术壁垒,维生素生产涉及复杂的工艺,其工艺原由国际上维生素巨头所垄断,未掌握技术的企业难以完全复制现有维生素生产企业的生产线和工艺参数,同时难以获得制备维生素的关键中间体;

  第二是资金壁垒,维生素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行业,没有雄厚的资本实力的企业,无法进入维生素行业,即使进入也无法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

 第三是退出成本壁垒,维生素合成路线较长,且设备多属专用,退出成本很高;

 第四是品牌壁垒,为保证产品质量,各制造行业企业一般会选择维生素行业的优秀品牌产品,并与维生素行业中优势制造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非本行业企业通常较难以进入维生素行业,各品种基本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且行业集中度较高。

  常见维生素中,维生素A、维生素B7(生物素)、维生素D3及维生素E的中间体合成技术壁垒高,生产企业少,中间体的供应情况可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维生素的生产;维生素A、维生素B1及生物素本身的合成技术壁垒高,市场难有新进入者。此外,维生素B1、维生素B5(泛酸)及维生素B9(叶酸)合成工艺的环保壁垒高,若无高昂的环保投入,难以进入该行业。

维生素行业需求特点:下游以饲料为主,需求具备刚性特征

  维生素上游原料主要是石油化工原料及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将上游原料加工为特定的中间体后,再将其生产为维生素。维生素行业相较上游原料石油化工行业及玉米、大豆等供应商来说规模较小,议价能力相对较弱。成本受制于上游产品价格。从2020年来开始的大宗商品涨价及饲养产品价格下行,维生素行业盈利降低,但周期过后,由于稳定的产能和垄断刚性特征,维生素企业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维生素下游主要有饲料、医药化妆品及食品饮料三个应用方向,其中饲料行业需求占比最大,达到48%,医药化妆品及食品饮料行业需求占比分别为30%和22%。分品种看,多数细分品种下游应用中饲料占比大于50%,其中维生素D3、维生素A及维生素B7饲料应用占比最大,超过80%,而维生素C用于饲料的占比非常小,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行业。

  由于维生素在饲料中的添加量很少,其成本占比仅为2%,因此饲料行业对维生素价格敏感度较低,维生素产品拥有很高的价格弹性。由下表可见,维生素各主要细分品种2010年至今均有过超过100%的价格涨幅,维生素A、维生素B5和维生素B9的最大涨幅甚至超过1000%。维生素的涨价原因通常来源于供应端,而供应端除不可抗力影响外,最常见的影响因素为环保因素。

  饲料行业中市场份额最大的是猪饲料,2018年猪饲料产量占比为43%,因此猪饲料是维生素最重要的下游消费领域之一。1995年-2022年,全球饲料总产量同比增速基本维持在1%-4%范围,近5年平均增速为2.7%,整体较为稳定2019-2021年生物素用量增速快,主要原因在于:1、2019至2021年种畜禽、幼畜禽以及反刍动物饲料产量增幅大;2、2017至2021年中国发酵类氨基酸产能、产量快速增长,拉动生物素需求快速增长;3、2019年至2021年,疫情影响海外超买。

我国维生素行业: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末,当时主要以生产医药用原料为目的。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能够生产迄今发现的所有维生素品种的极少数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出口国之一,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全球领先。

行业竞争情况:由于2016-2018年维生素整体景气度高,企业盈利情况好,市场上此前投建的新产能、原有闲置产能或扩建产能在2019年逐步释放,如下表所示,除几家大厂商的新建/置换产能外,还有行业新进入者的新建产能将可能对市场格局造成冲击,但即使新建产能能够顺利投产,大部分新工厂在原材料、工艺、成本、营销等方面与原有企业存在差距,市场竞争力不强,仍以低水平重复建设为主,在市场低迷时期将成为“睡眠产能”,维生素行业的寡头垄断格局仍然成立。

行业运行特点:周期性强,寡头形成“价格同盟”

 维生素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行业寡头垄断生产格局下,供应方对市场有极大的话语权,主要生产企业形成定价默契,尤其是市场低迷时行业内“价格同盟”强势有效。

  在行业格局及盈利情况稳定时,行业寡头之间互不侵犯,市场难有新进入者;一旦偶发企业生产事故或运动式环保检查导致行业产能被动明显收缩,相关产品价格暴涨,寡头稳步提价,市场开始出现新进入者,但由于新进入者在原材料、成本、工艺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其公布新建产能所带来的预期效应通常大于实际产能投放时对原有市场产生的冲击;当停产产能恢复生产,相关产品价格将回落,或者当新增产能投放时,相关产品“价格战”开启,价格下降,直到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产品价格才继续稳定运行。

   具体说说每种维生素的情况————

   维生素A:技术壁垒高,供应端格局稳定

  由于维生素A合成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中小企业难以进入,全球产能基本集中在新和成、帝斯曼、巴斯夫、浙江医药、安迪苏和金达威6家供应商手中,呈现寡头垄断格局,行业CR4高达78%。供需方面,2018年全球维生素A总产能约为3.7万吨,需求约2.7万吨,需求/产能比约为73%,处于相对紧平衡状态。

  目前全球有维生素A扩产计划的有两家厂商,分别为巴斯夫和金达威,巴斯夫1500吨产能(280万IU/g)预计2020年投产,折合维生素A(50万IU/g)8400吨,金达威800吨产能(250万IU/g)预计2021年投产,折合维生素A(50万IU/g)4000吨,届时全球维生素A(50万IU/g)产能将达到近5万吨/年。

   维生素A下游主要用于饲料,占比超过80%,饲料需求中最主要的为猪饲料,占维生素A饲料消耗中的40%,其次为肉禽料和蛋禽料,分别占30%和15%。

   维生素B:供给端相对稳定,疫情对开工影响逐渐减弱

   (1)维生素B1:属于小品种,全球总产能约为1万吨/年,主要供应商为天新药业、华中药业、兄弟科技、新发药业和帝斯曼,CR4达到93%,行业集中度高,呈寡头垄断格局。维生素B1生产工艺复杂,且环保严格,不存在较大的恶性竞争,难有新进入者,供给端情况相对稳定,寡头间对产能控制和价格维护有较好默契。由于维生素B1市场需求的稳定性及刚性特征,其价格主要受供给端情况影响。除各供应商生产线遭遇不可抗力停产外,由于维生素B1的生产伴随着工业废水的排放,需经过严格的处理,在环保督察过程中可能面临生产线关停整改的风险,环保政策也是影响维生素B1供应情况的重要因素。国内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兄弟科技子公司因环保审查停产时,影响供求。

   (2)维生素B2:属于小品种,全球总产能约为1.1万吨/年(按80%粉计),主要供应商为广济药业、帝斯曼、巴斯夫及海诺嘉,行业集中度高,呈寡头垄断格局,其技术难度、进入壁垒一般,新加入者包括神丹生物、黄河龙生物等,但多为“睡眠产能”。圣达生物于2018年收购通辽圣达,具备1,000吨/年维生素B2产能。

   (3)维生素B3:的主要原材料为3-甲基吡啶。由于3-甲基吡啶和吡啶为伴生产物,据公开资料显示,全球约80%的3-甲基吡啶由吡啶生产企业供应;而吡啶主要用于生产百草枯,在百草枯禁用的背景下,吡啶开工率大幅下滑,连带3-甲基吡啶生产量减少,供需收紧,价格上涨。上游材料价格上涨带动维生素B3企业生产成本上升、部分企业停产减产,产品价格上涨。目前全球维生素B3的名义生产能力超过10万吨,国外供应商主要有瑞士龙沙、美国凡特鲁斯及印度吉友联,共占全球产能的60%以上;国内供应商主要包括兄弟科技、四川崴尼达、山东泓达等,其中兄弟科技产能相对较大,超过1万吨/年。2018年维生素B3全球产量约6.5万吨,全球开工率仅约58%,产能过剩情况较为显著。

  (4)维生素B5:又称为泛酸或遍多酸,具制造抗体功能。全球共6家维生素B5生产商,总产能约为2.8万吨,6家供应商中4家为中国企业,国内产能占全球近80%的份额。维生素B5需求量较为稳定,据公开资料显示,2013-2017年全球维生素B5需求量基稳定在2万吨左右,2017年全球总产量约为2.1万吨,若不考虑兄弟科技的新进入产能,全球维生素B5开工率达到90%以上,供需格局较为紧张,在需求端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产品价格主要受供应端开工情况影响。代表公司:兄弟科技(维生素K3、维生素B1、维生素B3和维生素B5系列产品)

  (5)维生素B6:生产格局及价格均较为稳定。在国外局部战争、国内外疫情反复等严峻情况下,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带动整个供应链成本上升,国内外维生素市场进入近十多年来最低迷状态。全国维生素B6的生产能力达到9,000余吨,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2018年全球维生素B6全球总产量为7,970吨,其中中国厂商生产超过6,000吨,年产量占全球81%份额;帝斯曼虽然是荷兰企业,但其维生素B6生产基地同样位于中国。

  (6)维生素B7(生物素):生产难度极大,壁垒高,多家供应商停产减产,景气度高

  维生素B7又称生物素、维生素H、辅酶R,是水溶性维生素。生物素具有三个手性中心,分子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合成工艺属不对称合成,其工艺路线长,对反应的要求高,生产难度极大,壁垒高,且从投料到出品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使得生物素市场不容易有新进入者,并且生物素产品一旦涨价,将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生物素主要应用于饲料添加剂,占总需求的80%左右,此外还应用于医药及食品饮料领域。近年来饲料结构的升级推动饲料添加剂的较快发展,进而带动了上游产品生物素的较快增长,根据博亚和讯统计,2010-2018年期间,全球生物素需求量从150吨增长到230吨,年复合增长率为5.49%,其中国内需求增速显著大于国外需求增速。

  目前全球生物素纯品的生产能力达到400吨/年以上,几乎全部集中于中国的6家供应商,占全球97%以上的市场份额。在生物素领域。代表公司:圣达生物是全球最大的供应商,生物素纯品产能为160吨/年,产销量和出口额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产品在全球的市场份额约30%。目前6家供应商中有4家产能释放受到限制,仅圣达生物和新和成两家在正常生产,据公开资料显示,停产产能达到总产能的35%以上,对行业供需格局影响较大。

   (7) 维生素B9(叶酸):严重产能过剩,低价下需求量有望回升

  叶酸产能最初是由德国拜耳、瑞士罗氏和美国默克等大公司所垄断,近年来国外大公司均已退出叶酸市场竞争,目前全球叶酸供应几乎全部来自于中国,主要供应商包括常州牛塘化工、新发药业、常州新鸿医药化工、河北冀衡药业、常州康瑞化工及圣达生物,总产能近3500吨。

  叶酸全球需求量随叶酸价格的变化而有较大的波动性。在成本上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情况下,由2014年起,部分叶酸企业减产停产或退出市场,市场供应量下降,叶酸价格开始上涨。2015年,环保因素导致部分叶酸供应商大幅减产,国内叶酸产量大幅下降,叶酸价格继续飙升至3000元/kg以上,在价格高压下,下游饲料调配进行调整,仅在种畜中保留刚性添加,在家禽等饲料中几乎不再添加,进而导致2015年叶酸的整体需求规模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叶酸价格高企吸引10余家新产能进入,对供需格局造成冲击,叶酸价格迅速回落,叶酸市场需求量随之有一定回暖。此后由于环保影响因素仍在,价格在保持的同时仍有小幅波动。

  根据博亚和讯分析,预计2022年受全球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国际原油价格的抬升、“能耗双控”等因素影响,会导致化工产品成本整体提高,并令生产能力受到阶段性限制;缺乏生产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的厂家,可能因盈利能力下降选择退出,这将在中长期提高供应集中度;行业并购整合可能会再度活跃。2022年维生素供应格局变化相对复杂,目前国内维生素厂家如能有良好的现金流支撑,可能会在欧洲能源危机这场竞争中出现“逆行者”。

  (8)维生素B12:厂商主要集中于河北,供应格局主要受当地环保政策影响

  由于高等动物和植物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B12,虽然已有研究者在19世纪已完成了维生素B12的全化学合成,但由于化学合成法过于复杂且成本昂贵,因此全球几家主要供应商的维生素B12都是借助于微生物的发酵来获得。目前,主要是通过利用费氏丙酸杆菌和谢氏丙酸杆菌的厌氧发酵,以及利用脱氮假单胞菌的好氧发酵来进行维生素B12的工业生产。

  据公开资料显示,全球维生素B12产能约为110吨,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国,截至2018年,中国共颁发了13张维生素B12的GMP证书,主要生产企业有四家,包括华北制药、河北华荣、河北玉星、宁夏金维,这四家公司的产能、产量以及出口量占据全国90%左右,其中河北玉星为全球最大的维生素B12供应商,占全球维生素B12产量近70%的份额

   (9)维生素d3:工艺瓶颈主要在于原料NF级胆固醇

   维生素D3的产业链上游为羊毛脂及从羊毛脂中提取的胆固醇,NF级胆固醇被用于制备维生素D3,进而根据不同的用途合成不同结构和浓度的下游产品,最终用于饲料、医药及食品添加剂行业。我国于2019年12月颁布的新国标也限制了脑干胆固醇的使用,羊毛脂成为维生素D3的唯一合法原料。羊毛脂胆固醇以化合物形势存在,提取成本较高且工艺复杂,投资巨大。 

   2007年以前,全球NF级胆固醇的生产主要被印度迪氏曼、日本精化及新加坡凯恩所垄断,而后中国企业花园生物采用分子蒸馏法打破相关技术垄断,目前新加坡凯恩和日本精化已退出市场竞争,全球仅两家生产企业。

   代表厂家:花园生物,花园生物联合中科院理化所研发成功了独创性的“氧化还原法”中试成果技术,形成了“维生素D3生产新工艺”,打破了维生素D3生产工艺的国际垄断。较传统的“溴化/脱溴化氢法”工艺,“氧化还原法”工艺路线优点是成本低、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对环境影响较小等。

   维生素e:全球市场规模最大的维生素之一,行业整体供过于求

   代表企业:新和成(002001.SZ):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D3、生物素、虾青素、辅酶Q10等,已成为世界四大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其中维生素A产能全球第一,维生素E产能全球第二。

   申明: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行业了解




   、


作者在2022-09-27 16:47:01修改文章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圣达生物
S
花园生物
S
兄弟科技
工分
3.28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2-09-27 14:30
    还不错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