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异动解析:
国内铁基粉体业领先生产商
1、屹通新材 ,国内铁基粉体业领先生产商,主营业务是高品质铁基粉体,主要产品有高性能纯铁粉、合金钢粉、添加剂用铁粉。2019年高性能纯铁粉、合金钢粉和添加剂用铁粉营收分别为1.66亿、9413万和4437万,当年占比54.30%、30.81%和14.53%.
2、公司是国内铁基粉体领先生产商,盈利能力突出。公司以各类废旧金属为原材料,通过熔炼、水雾化及还原等一系列复杂工艺流程,将废旧金属资源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基础原c材料,兼具变废为宝和节能减排双重属性。 公司目前已形成高性能纯铁粉、合金钢粉及添加剂用铁粉等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工程机械及医疗器械等终端行业。公司通过二十年的技术积累,部分中高端产品主要性能已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已初步满足下游客户对中高端金属粉体的市场需求。目前已具备雾化装置、还原炉等关键生产设备的自主设计、制造及安装能力,成为国内金属粉体生产企业中极少数使用自主设计年产
2 万吨大型带式还原炉的企业。公司产品种类齐全,下游客户覆盖广泛,下游客户服务于包括奔驰、宝马、比亚迪、博世、电装,爱信、格力、美的等知名企业。根据钢协统计数据,2019
年国内钢协会员单位铁基粉体销量 56.80万吨,公司年销量为 6.08 万吨,占全年铁基粉体销量的
10.70%,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三、民营企业第一。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期,管理人员体系相对简单且产品种类相对单一,生产工艺具备规模化、专业化、连续作业特点,带动公司净利率持续提升,2019
年达 19.34%,大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募投项目拟用于新建年产 7 万吨替代进口铁、铜基新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其中高性能纯铁粉新增产能 4.5
万吨),并计划进入 3D 打印、铜基金属粉体等领域以打开市场空间。
3、下游应用扩增带动粉末冶金产业前景广阔,公司有望持续收益于行业进口替代进程加速。传统压烧工艺不断发展、金属注射成型市场快速增长,3D 打印机等静压等新型粉末冶金工艺逐渐成熟将进一步拓展粉末冶金制品的下游应用,打开市场空间。此外,国外厂商在高端粉体市场的长期占据较高的市占率,我国进口铁基粉体数量占总销量约为
20%左右,根据钢协粉末冶金分会数据,2019 年三家外企铁基粉体进口量为 9.09万吨,根据进口产品市场均价 1.5-2 万元/吨测算,该部分铁基粉体进口市场缺口约为
14 至 19
亿元。未来,我国铁基粉体进口替代趋势明显,一方面,国内金属粉体厂商研发及技术实力增强。如公司近年开发的高压缩性纯铁粉(300WG)、扩散合金钢粉(1300WB、2300WB)、烧结硬化粉(5300SH、5301SH)等产品主要性能已基本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可替代进口同类金属粉体,;另一方面,国产铁基粉体具有明显价格优势,下游金属制品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制品生产企业成本压力加大将带动上游金属粉体行业加速进口替代。公司以中低端铁基粉体起步,但近年来高端产品进口替代能力不断加强,目前公司高性能纯铁粉
300W 基本为已完成进口替代产品,仍处于进口替代起步阶段的产品包括 300WG 及各类合金钢粉,相关产品合计占公司总营收
30%以上。公司作为粉末冶金制品上游头部企业,在成本优势带动下有望持续收益行业进口替代进程。此外,伴随中国金属粉体材料竞争力的逐步增强,东南亚、印度等出口市场将逐渐打开,预计行业和企业都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4、行业:
(1)国内铁基粉体行业呈先快速增长态势。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金属粉体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金属粉体行业尤其是铁基粉体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根据中国钢协粉末冶金协会统计数据,2015年至 2018 年铁、铜基金属粉体销量由 42.03 万吨增至 57.40 万吨,复合增长率为 10.95%,增幅显著。
(2)行业的下游应用和终端应用领域众多,市场空间广阔。铁基粉体行业下游应用主要包括粉末冶金制品、金刚石工具、磁性材料、热喷涂、冶金辅料及焊材领域;终端应用包括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电动工具、3C电子及医疗器械等众多行业。伴随金属粉体制备工艺的不断提升,金属粉体终端应用不断拓展。以下游粉末冶金制品行业为例,在传统交通工具、家庭电器等行业渗透率不断提高的同时,注射成型、3D 打印等新型技术逐步落地,并且在企业成本及环保双重压力下,粉末冶金工艺优势不断显现,粉末冶金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及医疗器械等终端应用领域市场广阔。受此带动,铁基粉体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5、竞争格局:
(1)中小企业众多,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根据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初步统计,我国有超过 110 家铁基粉体生产企业,绝大多数为规模较小并处于中低端市场的企业,生产工艺及产品一致性等方面同国外厂商仍存在较大差距,产品主要应用于摩托车、制冷压缩机、农机等产业。
(2)优势企业数量少但市场占有率高。国内铁基粉体行业具有较大生产能力的企业仅屹通新材、鞍钢粉材、莱钢粉末及吉凯恩(霸州)等企业,凭借规模、技术及先发优势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在市场口碑、客户基础等方面建立优势。
(3)国外厂商长期占据相当部分的高端粉体市场,进口替代仍有很大空间。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我国进口铁基粉体数量占总销量约为 20%左右,且进口粉末多为中高端合金及混合粉末,销售单价高,市场份额大,占据国内下游应用领域的中高端市场。近年来,国内金属粉体优势企业技术实力提升,逐渐具备进口替代能力,但目前国内粉末冶金制品生产企业多处于小批量试用中,进口替代仍有很大空间。
6、2017-2019年营业收入 2.54亿、3.09亿和3.06亿,同比增长率为9.61%,归母净利润4676万、 4330万和5910万,同比增长率为12.42%,毛利率为29.97%、30.21%和26.68%,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2.30亿,净利润4346万,同比增长6.12%。可比公司: 安泰科技、铂科新材、格林美。 发行价格13.11,发行PE25.22,行业PE34.57,发行流通市值3.11亿,市值13.1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