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新能源、双碳、能耗双控等热点问题交流纪要
无限认知
2022-01-06 21:24:21

1、政策上双碳的目标是否有所放松?

双碳是中央经过深思熟虑的慎重慎重,大基地以及整县,可以看出政策是希望新能源放量的。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要通过压缩新能源的规模来发展火电,也没有任何领导在任何场合说过双控要放松。

政府一直提倡的是稳步推进“双碳”目标,1+N政策出来之后,2030年前碳达峰的节奏都已经明确了。只要25年20%,30年25%非化石能源占比这两个数没有变,新能源发展的节奏就不会改变。

2、如何理解近期火电机组有启动迹象?

1)新上火电预计均为高参数火电,煤耗要求在300g以下,主要目的是对存量低效火电进行替代,这也是降低火电的平均碳排的重要手段之一。

2)火电是新能源发展的杠杆,新上火电主要起到调节作用,例如大基地送出必须配套一定规模的火电保证稳定性。新上的火电规模越大,对应的新能源规模就越大。

3)火电十四五发展1.5-2亿千瓦是早就定了的,不是新出来的事情。目前火电年利用小时4000+,利用率并不高,没有理由单纯为了上火电而上火电,更多的是为系统提供调解资源

3、能耗双控基调近期是否有变化?
1)“十三五”就是按年统计,最后一年考核的。十四五也是一样,2025年考核,和“十三五”一样,不存在放松。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推出的2.0版能耗双控是近几年对新能源支持力度最大的政策。地方政府会从传统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转向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地方如果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那就必须消纳更多的新能源。

3)目前我国能耗强度对比海外提升空间很大,十四五”、“十五五”就是一个控强度的过程。

4、新能源发展节奏是否会因为电力保供压力而放缓?

从历史经验来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后,新能源每年的新增装机都会再上一个台阶。新能源的发展,可能会有波折,但不会因为出现问题而放缓,更不会因为这一点而开回头车。

【Q&A】

Q:大方针对新能源是什么定位,火电有启动,是否会挤压新能源空间?会不会引发弃风限电的产生?

双碳角度来说,所有质疑双碳的言论逻辑上很难站住脚,双碳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的慎重决策设定的目标,言必行行必果。所有质疑都会非常快的被破除。国家对整个新能源的态度,包括第一批大基地,第二批在规划的大基地,以及整县,可以看出政策是希望放量的。

十四五规划从来没说过不上火电,如果有这个认知,属于自己臆想、没有任何人说过。十四五规划火电要上一定规模是早就定了的,不是突然出现的事情,是根据电力供需的平衡,扣除掉所有新能源的发展目标之后算出来的结果。第二,现在有两个事情是要做的,第一是保供,第二是新能源有波动,都需要火电来做调节性,包括现在火电的定位就是调节性电源,所以火电更多的是一个杠杆,国家是通过火电的调节来放大新能源的发展规模。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要压缩新能源的规模来发展火电,也没有任何领导在任何场合说过双控要放松,现在大家在市场上传的本就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十三五的双控也是按年统计,最后一年考核的,十四五也是这样,所以不存在2023年前放松管理,都是最后2025年考核。

第一,能耗双控马上应该有配套细则,这个事情是推了这么多年,对新能源支持力度最大的政策。地方政府以后一定要发展,那么它就要实现绿色发展。地方政府就会传统的从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到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那么你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你就要消纳更多的新能源。

第二,能耗强度的控制一直不变,本来也不应该变,因为不管什么电在终端的效率都是要提升的,我们现在1万美元的GDP是4吨标煤,日本是1吨标煤,能耗强度提升空间很大。从双碳的角度来讲,“十四五”、“十五五”本身就是一个控强度的过程,没有说要设一个总量目标。

Q:近期我们确实看到一些火电的启动,上这些项目的原因是什么?火电项目的启动是否会挤压新能源的发展空间?

两方面原因:

第一,当地的能源供给不够了,即使大力发展新能源也不够了,本来十四五规划里就没有说不干火电。这是很明显的事情,而且新上的火电参数都比较高,在未来整个的碳配额考核情况下,新上的高效火电挤压的是传统的低效火电的发电量,而不是新能源的发电量。而且在调度次序上,火电都比新能源要靠后,怎么可能去挤占新能源的发电量呢?

第二是大基地,各地规划风光电的大基地往外送,不配点火电去调节,怎么保证稳定送出。扣掉这两类火电需求之后,也基本没有其他的新增火电需求了。发改委领导公开观点,包括总理的公开观点,说的非常清楚,火电的目的就是为了保供。保供是两个概念,第一个就是一部分火电做基荷;第二个就是火电的调节能力要增强。发改委最近发的文件,要求火电的煤耗要降到300克,亚临界以上的火电都不用干了,一定要有高参数的火电来替代低参数的火电才能完成这个目标。

火电灵活性改造和辅助服务发出来,火电是要提供杠杆作用的,火电灵活性越大,可开发的新能源规模就越大,在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可以消纳的新能源总量就越大。新建火电和火电灵活性改造都是对新能源有利的。新火电替代老火电是减碳的最主要手段之一,现在碳配额和文件的硬约束只能用新火电替代老火电。

Q:目前央企2022年对于新能源的发展结构力度是什么状态?

除了有资金问题的央企,没见过任何一家央企在2022年的规划盘子是减的。这些央企刚发完十四五规划,也不会在十四五减速。所有央企董事长的公开发言,没有一家央企说会不干新能源。整县的事情推出来是个新事物,整个摸索需要过程,整县不是一两年就能干成的,代表了一个新的理念,也代表了央企介入分布式的新的路径,过程中出现一些节奏上不如原来预期的情况,实际上是在往前探索中必然发生的事情。任何主管部门的人都没说过整县推进不搞了,整县模式大家都在探索,但不会有人放弃这个赛道。分布式+户用至少是未来光伏的半壁江山,不会有哪家干这种事。

Q:怎么理解“没有资金压力的央企”,有资金压力的央企比例大吗?

这个比例远不如新进入这个市场的企业比例大。没有一家退出新能源领域,但是无数家企业现在在介入新能源市场,这个市场一定是增量市场。

Q:新能源是否发展太快导致新能源发展力度未来会降低,火电力度增强?

双碳一共有37次表态,如果大规模新建火电怎么减碳。所以新建火电就是两个途径,第一高参数替代低参数,第二新建火电作为杠杆来推动新能源更大规模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减碳,只要新建火电比例低于存量火电比例,就是减碳。除了这两点以外,没有任何新建火电的可能性。目前火电利用小时4000多小时,利用率不高,单纯从电力供需平衡角度没有理由新建火电。

Q:国内碳中和节奏边际会不会因为保供压力大而放缓?

双碳从来没有让大家抢过,一直是希望全社会的人踏踏实实搞新技术,搞创新,不提倡运动式减碳。而且为什么要1+N,就是让所有行业按照中央既定步骤走,具备条件的可以达峰,不具备条件的不要抢跑,所以哪来的放缓呢?1+N出来之后,30年前碳达峰的节奏都已经明确了,不存在放缓或者加快的可能。30年达峰就行了,没有让25年就达峰。

现在大家要关注两点:第一,中央所有提出的目标到现在没有一个做过调整,比如2030年25%没调过,2030年前达峰没调过,1+N也没调过。所有目标都没调过,但是中间可能会出现一些波折,比如整县开发,确实大家也不知道怎么做,必须要摸索,这个情况下会慢慢去做,中央希望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Q:消纳问题怎么看?是否有弃风、弃光风险,以及电力安全问题?

消纳问题大家都很重视,现在所有项目上马,开发商和电网都不会在没有消纳的情况下上网。

局部出现消纳问题不是坏事,12年酒泉出现消纳问题,全国风+光20GW,酒泉问题解决了之后每年增量提到50GW,16年解决完之后提到70GW,出现这些问题解决了就行,不会开回头车。

Q:十四五规划目前怎么样?

重点的东西之前都已经公开发过了。只要25年20%和30年25%这两个数没调,新能源的基本盘就很稳。

Q:怎么理解新能源和稳增长的关系?

稳增长是好事,90GW新能源投资就对应3000-4000亿的投资。新能源也是新基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上分布式和大基地、市场化并网,总量上同比增速会比较高

Q:大基地情况如何?外送和消纳条件是否会影响进度?

新开的这一批基本上都有落实通道了,马上规划的这一批会规划新通道。

Q:绿色金融贷款什么状态?

从公开信息看已经发了700-800亿了,剩下的是各个银行正在做方案。

估计最终结果肯定要去占大头,但是也不排除民企为主导的新兴行业都拿到很大一块,这个是排除不了的,因为它不是完全只针对新能源的。

Q:未来电价的趋势怎么看?

这个事非常明确。第一,一定会控煤价的,尤其长协煤价;第二,电价给涨足了。各省出的政策,电价最高能涨到170%,整个重工业或者高耗能产业的电价将来幅度会越来越大。

高耗能产业会受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个就是占的能耗指标越少就上。第二,就是企业自发自用的便宜电越多可能就能扛得住。所以同一个行业中不同企业电价差别会很大,这也是横向竞争的情况。

Q:绿电价格后续怎么走?

绿电交易的市场化定价肯定是大趋势,标杆电价是去年政策,1231就没了,现在政策还在研究,还没定。从江苏、广东绿电交易看,平均高6-7分,全社会可以接受绿电溢价,这是好事。

Q:今年新能源新项目电价形成机制导向预计会是怎么样的?

预计会偏向于市场化导向。电价怎么定目前政策还没有确定。但是不太可能让整个电价完全自由定价,这个是不对的,

因为我们的所有考虑新能源发展一定要考虑配额。配额每年会给新能源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量市场,而这个增量市场现在是能看得见的,这个市场需求是非常明确的。最后25的结果是肯定能完成的,不干新能源肯定无法交差。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隆基绿能
S
阳光电源
S
华能国际
S
上海电力
工分
1.6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