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奥海科技(传统充电器+移动电源)
二十年战场的老兵
不讲武德的老韭菜
2022-08-20 14:11:42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北证券,李玖)

1. 充电器核心供应商,客户优质覆盖全面
1.1. 充储电技术领先,切入新能源及汽车业务

深耕充储电技术,国内手机充电器核心供应商。东莞市奥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2 年 2 月 21 日成立,主营业务为充电器、移动电源等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的设 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 智能音箱等领域,于 2020 年 8 月 17 日在深交所上市。目前公司客户多为知名品牌 客户,涵盖小米、OPPO、VIVO、华为等,2020 年手机充电器年产能超过 2.1 亿只, 全球市占率达到 15%。发展历程上来看公司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股权结构稳定且集中。刘昊为目前公司第一大股东,通过深圳奥海间接持有 46.46% 股份,亦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刘蕾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有 13.27%股权。刘旭、奥 悦投资、匡翠思、奥鑫投资分别持有公司 6.64%、5.53%、1.74%、1.11%的股份。

1.2. 绑定优质客户,全球化生产布局

聚焦国内市场,积极拓展海外客户。目前公司以国内客户为主,2021 年内销营收占 比超 76%,主要客户包括小米、华为、荣耀、vivo、OPPO 等知名品牌商。同时公司 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海外建立印度希海、印尼奥海两大生产制造基地,降低 了产品成本,与诺基亚、MOTO、墨菲、百思买、谷歌等国际客户达成合作。2021 年公司海外产品毛利率为 18.98%,略高于国内产品,海外市场的拓展将有助于公司 业绩的进一步增长。


绑定龙头客户,产品从 1 到 N 深度拓展。2019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分别为 vivo、华 为、小米、富士康与墨菲,营收占比总计超 72%。依托在手机充电器领域积累的优 势,进入小米、华为、谷歌、亚马逊等生态链,产品从充电器扩展至路由器、智能 音箱、电视棒等,实现从 1 到 N 的布局,与众多行业头部企业 Meta、大华、伟易 达、大疆、飞科等众多 IoT 品牌客户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

打造高辨识自有品牌,助力业绩新增长。公司发挥在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领域积累 的全方位优势,面向终端消费市场打造自有品牌。公司推出“AOHI”、“移速”品牌, 在天猫、京东、拼多多、亚马逊、eBay、Lazada、抖音等线上旗舰店陆续推出各类 充储类产品,完善品牌布局体系,开拓公司业绩新增长点。2021 年,公司自主品牌 销售收入突破 4000 万元,AOHI 品牌位列天猫主动搜索充电器品牌 TOP10,移速品 牌位列充电器天猫 TOP5、双十一 TOP3、存储类产品前十。 全球化产能布局,巩固竞争优势。产能方面,目前公司主要具备五大生产基地, 分布于广东东莞、江西遂川、武汉、印度及印尼,加大在生产效率、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2022 年 4 月公司定增获准,预募集资金不超过 20 亿元用于公司的生 产建设,其中 14.1 亿元投入快充及大功率电源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巩固在 充电器方面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业务拓展。

1.3. 规模化优势显著,盈利能力改善

营收保持高速增长,主营业务突出。2017-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1.53 亿元、 16.61 亿元、23.16 亿元、29.45 亿元、42.45 亿元,营业收入近几年呈高速增长态势, 2022 年一季度营收 11.07 亿元,同比增长 29.78%,归母净利润 1.05 亿元,同比增 长 26.99%。毛利率方面整体处于 18%-24%之间,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而有相应变 化。


规模效应显著,费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2021 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 0.37 亿 元、0.26 亿元、0.58 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1.60%、0.88%、1.37%,整体呈下降 趋势。2019-2021 年管理费用分别为 0.76 亿元、0.97 亿元、1.29 亿元,管理费用率 分别为 3.28%、3.29%、3.04%,整体较稳定。2019-2021 年财务费用分别为-0.09 亿 元、0.21 亿元、-0.13 亿元,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9%、0.71%、-0.31%。2019 年财 务费用率下滑是因为 2019 年整体汇率较 2018 年高,美元相对印度卢比升值,从而 导致印度希海美元采购业务形成汇兑损失。

2. 需求:IoT 领域高增长,市场空间广阔
2.1. 智能充储电市场稳步发展,快充渗透率逐步提升

智能终端配件,是指智能终端设备直接关联的附件。即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移动智能终端时适配的附件产品,主要包括充储电类、保护类、视听类、外设拓展 类等。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分为充电类和储电类两大类,充电类产品主要包括有线 充电器、无线充电器等;储电类主要包括移动电源等。

(1)有线充电: 有线充电器可以分为普通充电器和快速充电器。有线充电器主要由塑料壳体、金属 插脚、USB 接口、PCB 板、控制芯片、变压器、MOS 管、被动元件(电容、电阻、 电感等)、辅材(如绝缘胶)等零部件或材料组成。随着电子信息产品的快速发展, 新型的消费电子产品尤其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数码相机、平板电脑 等市场扩大,与之相配套的充电器也通常沿用传统的有线充电器,因而形成了广阔 的市场需求空间。


快速充电器逐步成为智能终端设备标配,GaN 快充渗透率提升。随着智能终端设备 的充电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有线充电器市场正由传统的普通充电器向快速充电 器过渡,搭载快速充电技术的快充逐渐成为智能终端设备的标配,目前市面主流机 型大多提供不同功率的快速充电装备。2021 年 vivo 发布的 iQOO 7、华为荣耀 V40 分别支持 120W、60W 的快充功率,苹果 13 也支持 20W 的快充。此外在技术方面, 由于 GaN 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热导率高、耐高温等特性,可以减小充电器内部元 件体积,从而有效缩小体积、提升充电效率,该材料逐渐得到广泛应用。2020 年 GaN 快充中输出功率在 55-65W 的占比为 72%,90-130W 的占比为 8%。随着 GaN 技术 的成熟,成本的下降,GaN 快充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观研天下的数据显示 2021 年 全球 GaN 快充方案渗透率达 17%,预计 2025 年渗透率将突破 50%。

有线充电器整体市场广阔,快充渗透率逐步提升。随着智能终端设备品质功能要求 不断提高,智能终端设备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全球智能终端充储电产 品市场获得了更大的增长空间。由于有线充电器作为标准配件与智能终端设备捆绑 销售,同时由于在后续使用中的损耗和遗失等因素影响,有线充电器出货量大于智 能终端设备出货量。随着全球智能终端设备出货量的不断增长,有线充电器的出货 量也将不断增加。根据 BCC Research 数据,2017 年全球有线充电器市场规模为 85.49 亿美元,普通充电器市场规模 68.22 亿美元,占比为 79.80%;快速充电器市场规模 为 17.27 亿美元,占比为 20.20%。随着手机电池容量的继续增加,快充产品持续迭 代升级,应用快充的终端产品也将更加普遍。快充充电器在充电器市场中的渗透率 也逐年提升。数据显示,预计到 2022 年全球快充器市场渗透率将达到 24%。


(2)无线充电: 电磁感应和磁共振式子为无线充电主流技术。无线充电技术是指不通过电导线,而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或其他交流感应技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用相应的设备来发送和 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来进行充电的技术。相较于有线充电其主要优点在于便捷 性和通用性,能够省去体积较大的连接器以及繁琐的数据线。从无线充电的形式来看,按原理划分主要包括电磁感应式、磁共振式、无线电波式、电场耦合式等,目 前技术较为成熟、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电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两种。一般而言,小功 率无线充电器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式进行充电,大功率无线充电器则主要采用磁共振 式进行充电。

无线充电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张。随着技术成熟,无线充电应用逐 渐向消费电子之外的汽车、智能家居以及医疗设备等领域渗透。2020 年末北京至张 家口高速铁路商务座配备无线充电装置,手机放上去可立即进行充电。2022 年 7 月 4 日发布的华为问界 m7 配置两个 40W 无线充电装置。根据 IHS Market 统计,2017 年全球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消费电子装置出货量近 5 亿套,同比增长 40%,2022 年 达到 20 亿套。根据 BCC Research 数据,2017 年全球无线充电器市场规模为 10.58 亿美元,预计到 2022 年全球无线充电器市场规模将达到 15.64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 率约为 8.1%。

(3)移动电源 :移动电源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移动电源是内置电池的便携式储能设备,可以给手机、 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等智能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或待机供电。移动电源自诞生以 来便获得了迅速发展,市场规模及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智能终 端市场快速增长,拉动了移动电源市场的发展。现阶段,移动电源产品最大的应用 领域是智能手机,随着移动电源行业的逐步发展,应用于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 非手机移动智能终端领域的比例将逐步提升。根据 BCC Research 数据,2017 年全 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为 78.93 亿美元,预计到 2022 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将达到 110.7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7.0%。


2.2. IoT 领域增速提高,便携式储能需求新看点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趋缓,东南亚市场智能机加速渗透。过去数十年间全球智能 手机保持了快速增长,出货量从 2008 年的 1.51 亿部增长至 2018 年的 14.05 亿部, 复合增长率为 24.95%,此后出货量逐渐放缓。2018-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复 合增速降为负值,而印度、东南亚及非洲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保持较高的增长,2021 年前三季度出货量达 1.20 亿部,同比增长 14.5%。2020 年印度智能手机渗透率为 32.5%,较我国 60.3%的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AR/VR 爆发前夕迎来广阔市场。虚拟现实技术(VR)指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对现 实世界进行虚拟化再造,用户可以即时与三维空间内的事物进行交互。增强现实技 术 (AR)是一种融合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的信息的技术。根据 IDC 数据统计 2016- 2021年间全球VR设备出货量由180万台增长至1110万台,复合增长率达到43.9%, AR 设备出货量由 20 万台增长至 57 万台,复合增长率达到 23.3%。预计 2022 年 AR/VR 全球出货量达 1650 万台,2026 年全球出货量将超 5000 万台,复合增速约 31.9%。随着 VRAR 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下游应用的丰富,及 各大品牌新品的不断推出,预计未来市场空间将保持高速增长。根据 Statista 数据 2022 年全球 AR/VR 市场规模达 67 亿美元,预计 2024 年将达 122 亿美元,复合增 速预计达到 34.9%。


智能手表及智能音箱市场不断升温。智能手表可以分为以 Apple Watch、HUAWEI WATCH、Galaxy Watch 和高端 WearOS 为代表的高端智能手表;以 OPPO Watch、 运动型 WearOS 产品为首的终端智能手臂手表;以及千元以下、由非手机品牌推出的智能手表产品。2017 年以来随着智能手表功能的逐渐丰富和价格的下沉,以及人 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大幅上升。智能音箱方面自 2014 年 Amazon 在美国推出第一代智能音箱 Echo 后,凭借日益成熟的语音交互能力成为智 能家居控制中心,国内外科技互联网巨头以及传统音频厂商纷纷切入智能音箱市场, 整个市场持续升温。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 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场出货量达 2.41 亿台,预计 2025 年出货量超 4 亿台,复合增速约 19.3%。

物联网技术发展,带动智能家居应用市场广阔。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载体,基于物 联网技术,由智能家电、智能硬件、安防控制设备、智能家具等硬件与软件系统、 云计算平台构成的家居生态圈。随着近年来物联网技术成熟发展,智能家居市场随 之前景可观。2017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已突破 3000 亿元,同比增长 24.8%,预计 2022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6000 亿元。根据 Statista 数据,2018 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 模达到 532.35 亿美元,预计到 2023 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 1454.34 亿 美元,在 2019-2023 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20.25%。

户外露营带动便携式储能需求,市场迎来增长。便携式储能通常指带电量为 0.2- 2kWh、输出功率在 100-2200W 的大型移动电源,可以给手机、笔记本电脑、无人机等多种产品充电,广泛应用于户外旅行、应急备灾、航拍摄影等场景,可以解决 家庭户外露营、学生宿舍断电等用户痛点。今年以来随着户外露营市场景气高涨, 其作为露营必备装备之一需求不断释放。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数据 显示,便携式储能行业总市场规模 2021 年为 111.3 亿元,预计到 2026 年全球出货 量将超 3000 万台,总金额将达 882.3 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速将维持在约 51.3%。


2.3.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高增长,“三电”市场需求旺盛

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高增长,渗透率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为上游关键原 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中游整车制造、下游充电服务及后市场服务。上游主要为中游 的整车制造提供原材料及零部件,其中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三大系统是构成 整车的核心部件。中游是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下游为充电服务和后市场服务两 大部分,充电服务包括充电设备、换电设备及电池回收,后市场服务包括汽车金融、汽车保险、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汽车维修养护及汽车拆解回收。从市场来看, 全球新能源销量呈上涨趋势,根据 EVsales 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约 312.48 万辆,预计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 1800 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 率从 4%上升至 20%。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从 2017 年的 2.4%快速增长至 2022 年的 20%,预计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 1000 万辆,渗透率提高至 34%。

电控系统的核心是 VCU。VCU、MCU、BMS 是新能源汽车平台架构中最重要的核 心技术。整车控制器 VCU 是实现整车控制决策的核心电子控制单元,VCU 在处理 采集的状态信号后会向动力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发送车辆的运行指令,确保车辆运 行。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行业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兴起而快速发展,市场规模由 2015 年的 56.8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 2019 年的 154.3 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到 28.4%,预计 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市场规模约为 219.1 亿元。


BMS 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重要部件。电池管理系统 BMS 是电池最关键的部件, 负责管理电池的充电和放电等操作。电池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整车寿命、安 全性等关键指标具有重要影响。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中占比超 40%,占 比最高。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升温,新能源汽车电池装机量及单车电池量保持 稳定增长,BMS 部件市场随之发展。

MCU 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核心部件。随着汽车电动化进程不断加快,全面电动 化首先需要驱动系统的电动化。电机控制器 MCU 作为电机系统核心单元,是整车 实现机械能与电能转换的关键,通过接收 VCU 指令,控制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预 计 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机市场规模达 281.8 亿元。随着全球电动汽车销售增 长,电动汽车用电机销量呈上升趋势,2020 年,全球电动汽车用电机销量达 330 万 台。同时,根据 Grandview Research 报告,2021 年,全球电机行业市场规模达 1505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电机行业市场规模达 2325 亿美元。

随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涨,充电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充电桩按充电方式可分为交流 充电桩、直流充电桩,以及交直流一体充电桩,其中交流充电桩功率较小,所需的充 电时间较长,但对电池的损耗较小,目前仍为主流方案;直流充电桩充电功率大, 充电快,但对电池的损耗也较大。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上涨,充电桩市场规模 有望持续增长。2026 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累计需求量将超过 1116 万个,2020-2026 年期间 CAGR 将达 37%。根据 EVCIPA 预测,2025 年中国充电桩市场规模有望达 2500 亿元,2021-2025 年期间 CAGR 超 33%。


2.4. 清洁能源趋势带动,光伏行业高景气

清洁能源需求鼓励,光伏逆变器市场广阔。光伏逆变器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关键 的组件之一,主要作用是将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光伏逆变器根据 功率不同可分为:集中型逆变器、组串型逆变器和其他逆变器。根据下游应用可分 为并网逆变器、离网逆变器和储能逆变器。随着对清洁和可持续能源的需求不断增 长,以及政府可再生能源发电等各种举措的实施,整体市场前景广阔。全球光伏逆 变器新增市场规模在 2021 年达 472 亿美元,到 2025 年,全球光伏逆变器新增市场 规模预计将超过 1079 亿美元,预计在 2021 年至 2025 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22.96%。

光伏产业新增装机量维持稳定。光伏产业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 光伏电站等环节。具体来说,光伏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料高纯度多晶硅材料、单晶硅 和多晶硅的制造、硅片的生产;中游包括光伏电池,光伏组件以及逆变器环节;下 游为光伏电站应用。根据智汇光伏统计,2022 年国内新增装机将达到 80-90GW。装 机量同比增速将达到 35%-50%。另外,根据 CPIA 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光伏新增 装机达 150-170GW,2022 年将达到 180-225GW,保持 20%-30%增长。


3. 供给:充储电千亿市场,国内企业举足轻重
3.1. 消费电子代工向龙头集中,取消标配新趋势

智能终端充储电代工生产模式主要包括 OEM 和 ODM 两种。ODM 指代工厂商根 据品牌商的需求自行设计生产,除了生产制造之外还提供部件或整机的多套设计方 案,完成外观、元器件选型、生产工艺流程及小批量试生产的测试。OEM 模式下则 代工厂商均按照品牌商的设计生产,仅提供生产制造服务。ODM 模式相比 OEM 对 于企业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及技术水平的要求更高,具备更高的附加值,整体利润水 平相对较高。

大陆企业在消费电子充储电代工中占据重要位置。消费电子品牌厂商通常会选择 2- 4 家代工企业进行生产,随着国内智能手机行业集中度提升及品牌化发展,充电器 逐渐向行业内几家大型龙头企业集中。从市场来看,品牌厂商配套充电器一起售卖 的称为前装市场,由于更新换代需求等第三方自行购买的充电器称之为后装市场。 国内企业通常有不同的定位及主要合作客户。其中奥海科技多为前装市场,2021 年 手机充电器产能达 2.2 亿只,市场占有率约 15%,主流品牌厂商基本全覆盖,为多 家手机品牌厂商的主供合作客户。

3.2. 大三电+逆变器竞争格局清晰,国内企业表现出色

(1) 新能源汽车

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控市场集中度较高,CR5 占比达 50%。比亚迪、汇川技术、特斯 拉、联合电子和未来动力占据市场前五。其中比亚迪 2020 年市占率为 14%位居第 一,第二是汇川技术,2020 年汇川技术电控产品出货 14.34 万台,同比增长 139%, 市占率达 10.6%,仅次于比亚迪排名行业第二位,电控市占率 10.6%。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龙头清晰,国产企业举足轻重。全球动力电池龙头格局清晰, 国内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 A 股企业,海外电池厂商包括松下、LG 化学、SDI、SKI。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与车企相关的企业都在中国,尤其是宁 德时代,属于动力电池中最核心的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其次是新能 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众多核心材料供应商都是中国的企业;中国企业在全球的新能源 汽车产业链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市场百花齐放,充电桩市场集中度高。2020 年比亚迪电机 的市场份额最大,为 13.2%;其次特斯拉电机的市场份额为 9.9%;方正电机的市场 份额为 6.7%。蔚然动力、宁波双休、大众汽车、日本电产、博格华纳、进精电动、 上海电驱动市场份额位列全国前十,分别为 6.0%、5.9%、5.2%、5.1%、4.0%、3.4%、 3.0%。中国充电桩市场集中度高,CR3 超 65%。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分别 占有 23.1%、22.4%。20%的市场份额。

(2)光伏

光伏逆变器行业集中度维持较高。2015 年至今,华为、阳光电源和 SMA 三家企业 始终位居行业前三。其中华为和阳光能源市场份额突出,2020 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 货量占比分别达到 23%和 19%。

中国光伏逆变器产品价格呈下降走势,竞争力加强。2017-2020 年期间,阳光电源从 2.7 亿元/GW 下降至 2.2 亿元/GW;上能电气从 2.0 亿元/GW 下降至 1.6 亿元/GW; 科士达从 2.2 亿元/GW 下降至 1.4 亿元/GW。同时,对比来看,2019 年国内企业阳 光、固德威、古瑞瓦特单瓦售价约 0.3-0.4 元/W,而海外 SMA 售价 0.57 元/W, Solaredge、enphase 售价分别为 0.78 元/W、2.20 元/W,远高于国内企业售价。国内 逆变器企业研发技术不断创新,光伏逆变器产品迅速迭代,产品价格比海外低 50% 以上。


国产企业海外市场不断渗透。除日本市场特别倾向于本土逆变器厂商、美国市场对 中国光伏产品有诸多限制之外,在亚太地区、欧洲以及印度等市场中中国企业正在 不断渗透。全球已有 130 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目标,随着绿色低碳发 展成为全球趋势,光伏行业需求旺盛,带动中国逆变器出口创历史新高,2021 年中 国逆变器出口金额 51.3 亿美元,同比增长 47.3%。根据 TrendForce 数据,截至 2021 年年底,中国光伏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 12.9%,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

4. 增长逻辑:消费电子代工领先,百亿营收进行时
4.1. 品类扩张,物联网保证消费业务增长

IoT 领域品类扩张,业务增长趋势向好。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 大以及技术创新在各领域应用的持续深化,智能终端产品渗透持续增强,智能手表、 智能语音交互、智能家庭网关、智能安防摄像头、智能音箱等产品不断发展。公司 依托在手机充电器领域的技术、规模及效率等优势,已在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 居、智能音箱等应用领域与小米、亚马逊、百思买、墨菲、谷歌、大华、伟易达、 大疆、科大讯飞、小天才、字节跳动、瑞声达等众多 IoT 品牌客户建立了稳定的业 务合作。同时,根据公司披露,公司在小米、亚马逊、谷歌等客户的出货量增长趋 势较好,在应用于安防、小家电等 IoT 领域的电源适配器增长明显,2021 年公司电 视棒产品营收超 3 亿元,主要客户为亚马逊、谷歌、LG 等;路由器、智能音箱、安 防摄像头主要客户为小米、谷歌、大华等;其他收入千万级以上的产品有飞科剃须 刀、大疆无人机等。2021 年公司 IoT 智能终端充电器及电源适配器实现营业收入 5.67 亿元,同比增长 69.8%,预计未来三年继续保持 50%以上增速。

快充技术领先,产品量价齐升。公司在手机充电器领域成功与国内外知名客户建立 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客户包括小米、华为、荣耀、vivo、OPPO、传音、诺 基亚、MOTO 等知名手机品牌商。随着 40W、60W、66W、120W 等大功率快充技 术快速发展,公司快速充电器单价和销售占比亦持续提升。公司从最早的 2.5W 小 功率有线充电器,到如今已实现规模化量产的 5W、10W、18W、22.5W、33W、40W、 66W、120W、120W(GaN)等各种功率有线充电器和 15W 无线充电器,以及目前 在研的 50W 无线充电器和 160W、200W 及更大功率的充电器;不仅专注于产品 0- 1 的研发过程,也专注于产品 1-N 的一致性开发和量产过程。2021 年,奥海为小米 研发出了体积超小的 120W 氮化镓充电器,采用了多个高频率氮化镓芯片,8 层平 面变压器,石墨烯散热片等先进元件,辅以多板堆叠,凝胶注射等工艺与电磁仿真, 热仿真技术,成品功率密度高达 1.33W/cm³。


4.2. 智新控制+飞优雀,先进团队加码汽车电子和新能源

公司通过股权受让及参与智新控制股权增资,收购智新控制 67.2%股权,积极布局 新能源汽车领域。智新控制已布局新能源汽车 MCU、BMS、VCU 及相关产品,已 进入东风、一汽等新能源汽车供应链,2021 年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实现营业收入 2.85 亿;公司后续将持续加大对智新控制的资金、人才、研发和产能建设投入等,持续 开发新能源汽车“三电”产品,致力于将智新控制打造成全球领先的智能化与电动化 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及新一代汽车价值创造者。

立足“大三电”,布局多合一域控。公司 VCU、MCU、BMS 产品拥有超十家整车客 户,共涉及上百款车型的相关产品研发,2021 年 VCU 累计出货量超 10 万套。未来 公司将以 “ 大三电 ” 技 术 为 基 础 , 向 整 车 域 控 VDC 、 动 力 域 控 PDCU (VCU+MCU+BMS+TCU)发展,提供更多动力域多合一解决方案。

主要客户为国企汽车品牌和合资品牌。公司通过在研发创新、生产运营、品质管理、 快速响应等方面具有的竞争优势,打下了良好的客户基础。在进入红旗、上汽、本 田、大众等汽车品牌供应链。


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源领域,收购飞优雀新能源 100%股权。飞优雀新能源主营 业务主要包括充电桩、充电模块、OBC 等,通过对飞优雀相关业务的并购实现业务 扩展,推出车载充电器和无线充等产品,加大新能源汽车电子相关产品布局。

布局光伏逆变器切入新能源产业链,未来增长新起点。技术方面公司主营业务为充 储电业务,通过在行业内多年深耕已开发推出 500W-3600W 的多款数据电源产品, 通过公司多年电能源技术的积累布局光伏逆变器业务。人才方面通过引进技术团队 开发分布式光伏逆变器、逆变储能等产品,为客户提供模块化电源解决方案,未来 将会成为新看点。

5. 盈利预测
短期来看,公司在 IoT 领域产品品类不断扩张,与头部客户的合作加强,保障消费 领域业绩的增长,长期来看随着公司在新能源及汽车方面产品的进一步放量,我们 认 为 公 司 业 绩 将 会 有 较 好 的 增 长 , 预 测 公 司 2022-2024 年 总 收 入 分 别 为 56.0/72.8/98.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2%/30%/35%。分业务来看,手机方面我们预 计公司未来 20W 以上快充产品占比将加大,带动 ASP 提升,预计 2022-2024 年手 机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 32/38/44 亿元,IoT 方面随着公司应用场景的拓展,大功率 产品的推出,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分别为 16/23/33 亿元,汽车方面随着公司团队整合, 产品的放量,预计收入分别为 5/9/18 亿元。按照充储能业务来划分,预计 2022-2024 年充电器业务收入分别为 45.5/58.3/72.3 亿元,移动电源业务分别为 3.6/4.1/4.7 亿元, 新能源业务收入分别为 6.9/10.4/21.3 亿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奥海科技
工分
6.05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7)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2-08-20 14:29
    太长了,我没看完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2-08-20 14:39:46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只看TA
    2022-08-20 17:12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8-20 17:04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8-20 17:04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8-20 14:56
    逻辑不错关注先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