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药明其实不是CXO企业
myegg
2022-02-18 13:29:43

国内医药行业发展至今,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总结一下可以归结为四种研发模式:

1、自主型创新,研发所有环节可以自己完成,养了一个庞大的研发团队,这个模式无疑只有国内的老牌大药企能玩,罗马并非一日能建成,他们是历史的产物,如齐鲁、恒瑞、石药、正大天晴等等。很多新药企上来就学习大药企,组建研发团队,一年几千万上亿的钱砸下去,最终水花都没能荡起来一个。

2、合作研发,小药企与大药企进行合作,小药企负责创新,大药企提供一切资源并协助,上市后的药物以一定比例进行销售分成,比如此次新冠背景下,德国mRNA领军企业BioNTech就与辉瑞/复星联合研发mRNA疫苗。

3、License-in/并购,近年来非常流行,花钱引进海外具有潜力的创新药/或者收购其他药企直接收购相应产品补充管线,避开研发初期的大投入、长时间和高风险,不论是成功概率还是技术含量都高得多,这种研发模式能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但要求企业有较强的产品筛选、资源对接及团队研发运作能力。

4、VIC模式,其中,V代表风险投资(Venture),I代表常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C代表研发外包公司(CRO),这无疑是目前国内最新颖的研发模式,这个模式最大的特色就是轻资产,企业通过风投拿到钱,买其他科研机构IP,之后将研发工作外包给CRO公司,从而实现新药研发从理论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完美转化。

 

可以说是“借鸡下蛋”,在这个模式下,甚至很多非医药行业内的玩家,都可以进军医药行业。

2019年纳斯达克上市医药公司10家,其中就有三家采用的VIC模式,从公司成立到最终IPO上市离别为4年5个月、3年5个月、1年9个月

目前这一套国内玩得最6的,无疑是药明康德,药明于2011、2015年先后共成立两期投资基金,这两期基金后于2017年合并,专门投美国及中国包括早期创新药物开发及生物技术平台等领域的企业。

其中最早的经典案例莫过于2011年投的Callidus,当年的Callidus仅有两位全职科学家和一位兼职财务人员,药明先后注资300万美元。Callidus获得资金后借助药明的研发平台,兑现研发成果并实现小批量生产。

Callidus公司成立仅18个月就被美国Amicus公司以1.3亿美金的价格收购

在香港上市的基石药业其实也是药明基于此模式孵化出的VIC企业,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因此,现在还说药明康德是CXO企业已经不准确,投资早就成为其完善其服务平台的重要手段。

四种模式图对比:

 

--------------------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药明康德
工分
1.9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