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4D毫米波
Ivan
高抛低吸的老韭菜
2023-02-21 11:29:40
特斯拉HW4.0硬件系统配置一枚高分辨率毫米波雷达(可能为高精度4D毫米波雷达),且增加了雷达加热器
1、4D毫米波雷达创新之处?
传统毫米波雷达通过发射调频连续波(FMCW),利用发射和接收信号时间差可计算出目标距离,通常拥有3D信息集(长/宽/速度)。常规毫米波雷达3T4R天线配置。
HW4.0:4D毫米波雷达采取12T24R大天线阵列(12个发射通道,24接收通道)(288通道),采取工程化创新堆叠射频天线组从而形成(长/宽/高/速度)4D数据集。
2、4D毫米波VS.毫米波雷达VS.激光雷达
①性能:4D毫米波雷达可以cover毫米波雷达的性能,但是只能替代低线束激光雷达(16线),现激光雷达大多128线,堆叠过多射频天线成本很高且体积大。
②成本:传统毫米波(200-300元)/4D毫米波(1500元)/激光雷达(1500-3500元,补盲只需1500元)。

因为有传统毫米波的基础,因此4D毫米波80%难点在算法,20%在硬件,激光雷达反之。进一步讲,传统毫米波雷达是个线面,4D毫米波雷达是个面阵。因此从阵列上讲,从线阵到面阵的天线布局、雷达工作波形、硬件PCB板的设计等都是设计难点。同时,如何能形成高效的点云,在算法方面也不一样。以前的雷达看远距离,需要发两种模式的波形,一种是探测大FOV近距离、另一种是小FOV远距离,现在是只有一种波形解决以上问题。同时,雷达波数的变多,会带来存储、处理、并行数据处理。4D雷达门槛是12发16收,虚拟12*16=192个通道(几颗芯片级连在一起可以做到48*48),相较于传统拓展了数十倍,而通道数多了之后如果还用传统的物理方法校准,那会极大耽误量产时间,现在需要用2维联合校准方法和算法补足
毫米波雷达结构可分为射频前端,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后端算法。射频部分占比约40%,其中MMIC(25%)、PCB(10%)、控制电路(5%)。信息处理系统DSP占比10%,后端算法占比最高达50%。
产业链公司:
(1)Arbe:美股色列公司,全球唯一一家上市的4D毫米波公司(传闻特斯拉改款用的就是他)
(2)傲酷:美国公司,21年被安霸半导体收购,和长城一直有合作(无人物流车)
(3)几何伙伴:国内头部创业公司,与一汽、小米有合作
(4)威孚高科:与Arbe合作
(5)联合光电:4D毫米波研发中
(6)经纬恒润:与Arbe合作,目前在找客户,曾参与过大众的项目竞标
(7)华域汽车:与上汽大通合作
(8)苏州毫米波:国产初创公司,即将量产广汽
(9)采埃孚、博世、大陆、森思泰克、福瑞泰克等均有布局 目前报价在1500元/颗左右
高频高速PCB:世运电路、胜宏科技、沪电股份、深南电路
MMIC射频芯片:英飞凌 全球龙头
硕贝德(4D毫米波雷达波导天线)
中信汽车&计算机团队
【经纬恒润】批量订购雷达芯片组,4D毫米波雷达研发进展顺利
公司近期向Arbe订购34万个雷达芯片组,将应用于2023年和2024年的4D毫米波雷达量产产品。Arbe是4D毫米波雷达解决方案头部供应商。公司基于Arbe的雷达芯片组,开发4D毫米波雷达产品,目前已完成样机研发,正处于竞标阶段,预计于2023年实现量产。
4D毫米波雷达通过增加发射、接收通道个数,增加了高度探测,从而解决传统毫米波雷达无法有效识别静止物体、测量角度误差范围较大的问题。公司的4D毫米波雷达具有48路发射和48路接收通道,其探测距离达350m,并可实现方位向1°和俯仰向1.5°的真实孔径分辨率,能够满足L2+及以上级别智能驾驶系统的需求。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威孚高科
S
经纬恒润
S
联合光电
S
硕贝德
工分
0.45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