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AI降本增效最大的行业CRO
一字板
2023-04-16 14:49:14

自ChatGPT(聊天机器人)自2022年11月底推出以来,人工智能AI便持续火爆,核心原因在于AI赋能场景由B/G端延展至C端(也就是AIGC应用),带来新公司以及新产业机遇。

AIGC是AI算法继 UGC、PGC 之后的一次重大突破,意味着人类对于AI的运用不再被局限在某一特定功能,真正迈入了通用人工智能阶段,即人工智能可以像人类一样高效的完成智力任务。

在此背景下,最近一段时间,凡是和人工智能沾上联系的概念或板块均轮番被炒作,而在最近几日终于轮到了药物研发(生物与化学)。

1、药物研发炒作伊始

AI对于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并且顺利应用的案例出现。

据悉,华为的盘古大模型——药物分子大模型可以实现针对小分子药物全流程的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有关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其模型的成药性预测准确率比传统方式高20%,进而提升研发效率,让先导药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一个月,同时降低70%的研发成本。

除此之外,还有应用AI进行药物研发的良好反馈。

据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与Insilico Medicine合作,利用名为Pharma的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在30天内就开发出肝细胞癌(HCC)的潜在治疗药物,而且只合成了7种成分,并在第二轮人工智能驱动的化合物生成中,发现了一个更有效的靶向分子。

另外,该系统被研究发现还能预测患者的预期寿命,准确率高达80%。

AI模型通过海量数据训练,有望在药物发现阶段甚至药物研发全流程,提高新药研发效率以及成功率以及降低研发成本。

作为医药研发产业链上专业化的医疗研发外包团队,CRO企业率先布局人工智能系统并受益于此轮炒作,当然,重视产研一体化的医药生产企业也在逐步布局(比如说恒瑞医药)。

2、人工智能在CRO企业的应用现状

首先从布局时间来看,CRO企业对人工智能模型的应用相对较早也更为广泛,但再早其实也是在最近两年。

比如药石科技,2021年公司称:利用内部和文献数据初步搭建了基于多维数据和底层结构信息的人工智能药物发现技术平台;

成都先导2021年:通过在DEL筛选数据上有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成功为DEL筛选的靶点找到非DEL覆盖空间的新化合物系列,其中DEL为对小分子化学物DNA编码的数据库。

泓博医药于2022年11月份刚刚上市,在招股书中提到:应用人工智能进行新药设计(AIDD技术台),除了可以大大缩短新药的开发周期,有效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外,还能对药物的活性以及安全性等副作用进行有效的预测。

以上这三家公司便是今天CRO概念涨幅最好的三家企业,而且为整个CRO概念吸引了资金。

那么站在当前这个时点,对于CRO行业来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CRO概念能否因此逆转它的下滑趋势


3、此轮炒作可持续性以及CRO概念后市展望首先我们要明白炒作的逻辑线是什么,即既然是炒作,它的可持续性一定是有限的,所以对于上述三家企业,我们首先从价格/估值来看,我认为当前它们的价格都是相对比较高的,尤其是成都先导,当前动态市盈率达到了320多倍。

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尚未对企业经营产生实际性的效益,如果它们的基本面表现也不好,持续性就更有限了。

成都先导为例,其业绩表现呈现出上市即巅峰的状态,那么即使应用上人工智能,它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也无法被肯定。

目前上述三家企业中,药石科技的价格是相对较低的,规模也是最大的(CDMO业务占比更大)。

但通过对药石科技的研究,我认为人工智能对某个企业的炒作可能没有持续性,不代表着CRO概念的上涨没有支撑。

不得不说,最近较长一段时间,CRO概念之所以低迷和下游新冠研发项目有一定关系,药石科技在2022年半年报也提到了这一点,因此导致其2022年半年度收入增速相对较小。

虽然我们不能否定与新冠相关的订单基数较大,但从发展来看,企业依赖其他产品或业务也能取得不错的增长,由此拉长时间来看,企业仍有增长潜力虽然我们当前还无法确定CRO企业的业绩普遍会如何演变,但从估值角度来看,现在已经是一个底部区间了。(注意:区间不代表时点,股价上涨需要配合业绩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去考虑。)

过去两年,CRO概念已经经历了“戴维斯双杀”的过程,当前已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贝瑞基因
S
泓博医药
S
普蕊斯
工分
3.71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4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