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次新股基本面之:维科精密【2023年7月11日申购】
股痴谢生
2023-07-09 21:25:36

一、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电子精密零部件、非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 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通过与客户同步研发设计,整合注塑、冲压、绕线、 焊接、组装、检测等一系列工艺技术,以精密模具开发、自动化产线设计为支 撑,向国内外知名的客户提供产品及模具设计、精密制造及检测等全流程配套 服务,致力于成为下游客户高效、可靠的一站式合作伙伴。

汽车电子方面,公司经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形成了动力系统零部件、底盘 系统零部件、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等核心产品体系,与国内外知名的一级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联合电子、博世、博格华纳、意力速电子等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 作关系。其中,凭借可靠的质量优势、优异的精密制造能力,公司生产的喷油 器部件、高压传感器组件、自动变速箱电磁阀线圈及尾气处理单元部件等产品 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并积极布局滤波器组件、IGBT 功率 模块部件等新能源领域产品。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持续关注汽车行 业发展趋势,将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作为产品主要发展方向。

非汽车电子方面,公司产品主要为通讯、消费电子、工业等方面的电子连 接器,广泛应用于通信基站、手机、家用电器及工业机器人设备等,主要客户 为国际知名连接器生产商泰科电子、安费诺、莫仕等。

精密模具主要用于产品的量产。公司产品具有“非标准、定制化”的特点, 客户对产品的尺寸、外观、功能等的需求首先依赖于公司精密模具的设计及加 工能力,并经试模、试产及客户检验等工序后转入量产。

发行人定位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二级供应商,公司主要产品所处产业链位置、上游主要原材料及主要生产工艺、下游应用领域示意图如下:

image.png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 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ATF16949:2016 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15 环境认证体系及上海 市两化融合认证,曾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 年 8 月)、 “上海市外资研发中心”(2021 年 2 月)、“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2020 年 2 月)、 “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2019 年 1 月)。

image.png(2)模具的发展历程

发行人成立于 1999 年,起初主要从事注塑精密模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系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模具生产制造企业。凭借良好的模具产品质量和优异的 服务能力,公司陆续获得了泰科电子、莫仕、安费诺等全球知名企业的认可。

2001 年起,公司开始陆续为泰科电子、莫仕、安费诺、施耐德等客户提供连接 器产品和工业精密零部件。2002 年,公司模具开发能力赢得了国内知名汽车零 部件一级供应商联合电子的认可,与联合电子开始正式合作。随着业务规模的 不断扩张;2003 年,维科电子在上海外高桥设立,业务拓展至冲压领域,主要 客户为莫仕等;2004 年,常州维科在常州设立,进一步扩展相关产能,产品种 类增多,拓展至消费电子、通讯及工业等多个应用领域。2005 年,随着精密模 具开发和精密制造能力的提升,公司进出油板产品实现量产,汽车零部件产品 的销售收入开始逐步增长;2008 年,公司结合市场环境调整了发展战略,在保 证已有连接器业务稳定的前提下,将业务聚焦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其后,公司 不断钻研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完善生产工艺,陆续具备了冲压、焊接、绕线、 组装、检测等多项工艺,并持续投入资金进行产品研发及自动化生产能力升级 改造,汽车电子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

模具作为“工业之母”,是当代制造业实现产品高效率量产的核心环节。模 具的设计水平和制造工艺水平直接影响产品性能指标、良品率及生产效率。发 行人自成立以来,即专注于在模具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研究和技术积累,截至目 前,实现 15 项核心技术,其中对应专利的核心技术 9 项。发行人模具相关的发 展历程如下: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由上可见,20 多年来,受益于发行人在模具设计和制造方面技术水平的提 升,发行人生产的产品呈现出体积小、结构复杂、精密度高的特点,构筑了技术壁垒,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2、发行人的主要产品

(1)汽车电子产品

公司汽车电子产品为动力系统零部件(如发动机管理系统)、底盘系统零部 件(如自动变速箱)、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以及其他产品。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并 非均直接发挥电气元件功能,而是在下游客户将公司产品搭配其他零部件集成 组装后作为汽车各系统电子控制模块中的执行器、传感器、控制器,是汽车各 系统运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除汽车连接器部分用于车载电子系统 外,公司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终端主要为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公司作为汽车零 部件二级供应商,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生产的汽车电子装置。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发行人上述主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情况如下:

image.png

image.png

由上表可知,发行人基于在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方面的创新性,从而在产品 性能指标、质量稳定性及生产效率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发行人产品亦存在以下风险,一方面,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 技术积累不如自身在燃油车领域的积累丰厚,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产品生命周期通 常短于燃油车产品,若公司不能持续跟踪前沿技术并相应更新自身技术储备,则 可能导致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的过程中竞争力下降;另一方面,公司的 核心竞争力具体反映在服务联合电子、博世、博格华纳等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 的能力上,若上述一级供应商因其自身经营原因不能持续获得整车厂的订单,则 将最终影响公司的业务规模。

按产品品类区分,各品类主要产品、终端用途、对应客户、收入金额及主营 业务收入占比情况如下:

image.png

目前,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在燃油汽车、混动汽车及纯电动汽车上均有应用, 具体应用情况如下:

image.png

①动力系统零部件

公司动力系统零部件在燃油汽车和混动汽车的应用主要为发动机管理系统部 件和尾气处理单元部件。

A、发动机管理系统部件

公司发动机管理系统(EMS)部件主要包括燃油喷射系统部件、发动机传 感器部件、点火系统部件、空气管理系统部件、燃油供给系统部件和发动机凸轮 轴控制部件等,上述产品均为 EMS 的核心组成部分。

image.pngimage.png上述产品绝大多数应用了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减少气缸数量、VVT+VVL、 电子节气门、可变机油泵等节能技术,可同时用于燃油汽车和混动汽车上。

B、尾气处理单元部件

尾气处理单元部件应用于柴油尾气处理单元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 通过向其中添加氨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的氮气,是目前用于消除柴油发动机废 气中氮氧化合物最广泛的技术。公司生产的尾气处理单元部件,采用独特的浮动 嵌件注塑成型安装螺纹、特殊密封聚合物和高强度尼龙材料的复合聚合;承载尿 素泵主泵、尿素压力传感器、主板和倒抽泵,可满足 IP67 防水等级、高安装扭 矩、高表面接触压强和标准化安装的性能,满足目前国六标准柴油汽车的排放要 求。随着汽车排放国六标准的全面执行,尾气处理单元部件市场前景广阔。

②底盘系统零部件

底盘系统零部件主要包括传动控制系统部件和制动系统部件等。在燃油汽车 和混动汽车的应用主要为传动控制系统部件。传动控制系统部件主要应用于自动 变速箱,在自动变速箱的液压系统中,电磁阀作为执行器,实现电信号到液压信 号的转变,控制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流量,因此,自动变速箱电磁阀是液压系统 中的关键零部件。公司生产的自动变速箱电磁阀线圈,采用高速绕线技术,线型 致密、电磁特性稳定、控制精度高,广泛应用在先导阀、直驱阀、压力阀、流量 阀和比例电磁阀等,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制动系统部件主要应用于电子驻车系统(EPB),实现电子系统信号传递和 连接;制动系统部件产品具备一定的通用性,可应用于燃油汽车、混动汽车及纯 电动汽车。

③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等

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属于汽车电气系统,汽车连接器作为连接各个汽车电子 系统的信号枢纽,广泛应用于动力系统、安全与转向系统、娱乐系统、导航与仪 表系统等各个汽车电子系统模块。

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等产品具备一定的通用性,可应用于燃油汽车、混动汽 车及纯电动汽车。

image.png

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布局新能源三电系统(即电控、电机、电池) 以及氢发动机部件等新能源汽车产品。从 2013 年,公司开始研究新能源汽车电 机、电控及电池等零部件产品技术,目前已经掌握电驱动桥从电池直流输入端到 电机输出端的核心零部件的相关技术,具有高压铜排冲压、激光焊接、锡焊接、 点胶、螺丝紧固、导热膜装配、定子线圈绕线、注塑封装和自动化组装、检测、 PCBA 装配、IDC 连接和可靠性测试、技术清洁度管控等先进技术和自动化产线 开发能力,产品已经交付联合电子和博世等客户。

量产产品方面,现有产品主要为电控系统部件、电机系统部件。电控系统部 件主要为 EMC 滤波器组件、电控信号处理器及 IGBT 功率模块部件;电机系统 部件主要为驱动电机定子线圈、转子平衡盘和高压电流连接器。电池系统部件主 要为 CATL BMS 电池包连接器。EMC 滤波器组件用于驱动电桥系统中,用来抑 制和消除电池到电机的直流逆变到交流和电机控制频率变化带来的强电磁干扰, 保证汽车控制系统和各类仪表的安全可靠运行;电控信号处理器是车身信号处理 单元部件,将 24V、12V 等不同压力的输入信号处理为新能源电控可使用的 5V 信号;IGBT 功率模块部件为多个功率模块或功率电子模块的功率器件提供物理 防护、提供电气绝缘和大电流传输功能,搭载芯片后可直接应用于新能源电驱控 制器逆变器、IGBT 功率模块和驱动电桥,实现电能和机械能的转换;驱动电机 定子线圈实现将电能转换成电磁转子转动实现电力驱动;转子平衡盘用于实现新 能源电机高速转动的动平衡调整;高压电流连接器实现将逆变的高电流输入给定 子线圈。CATL BMS 电池包连接器产品应用于 CATL 电池电源管理系统连接器, 实现电池状态的传感器信号传输。

同时,公司依托较为全面的工艺技术能力和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深入下游 客户的同步开发,加大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开发的其他相关产品的拓展力度,例如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ECU 部件、奥迪 PPE 电流连接桥、IGBT 功率模块部件等产 品已取得博世华域转向、采埃孚、中芯绍兴(及其子公司吉光半导体)、蜂巢传 动、时代电气等客户的定点。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2)非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

非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主要分为通讯连接器、消费电子连接器及工业连接器。

image.png(3)精密模具

模具素有“工业之母”之称,主要用于高效大批量生产工业产品中的有关零 部件和制件,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装备。公司拥有研发生产注塑模具和冲压模具 的能力,公司自制的精密模具具体如下:

image.png

3、汽车电子产品与非汽车电子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

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和非汽车电子产品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

首先,模具开发、产品制造工艺及自动化产线设计等各类核心技术具有普适 性,汽车电子和非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及生产经验积累,可不断优化公司核心技 术,提升公司模具开发能力、精密制造能力以及一站式服务能力,进而促进公司 业务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汽车电子产品和非汽车电子产品生产均需要工装模 具,同时需经注塑、冲压、组装、检测、包装等工序,生产环节具有相似性,但汽车电子产品的工序更为丰富。汽车电子和非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及生产涉及的模 具开发、产品制造工艺及自动化产线设计等有关核心技术在精密零部件生产行业 具有普适性。近年来,公司注重研发投入,持续投入资金研发新产品、新技术。 在汽车电子和非汽车电子的研发及后续改进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核心技术,进 而提升公司承接新业务的能力。例如,汽车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更为苛刻,产品性 能要求、质量稳定性要求高,而非汽车电子产品对于加工精密度要求更高。一方 面,汽车电子和非汽车电子业务发展,有利于公司掌握客户不同产品尺寸、性能、 精密度等要求下的精密制造能力。另一方面,公司严格执行 IATF16949 汽车质 量管理体系,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并通过精密检测及产品性能测 试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公司将汽车电子业务的有关精密生产及质量管理制度同 时应用于非汽车电子业务,从而提升公司竞争力。

其次,两者均使用注塑机、冲压机等通用设备,汽车电子和非汽车电子业务 的稳步发展,可提升公司设备利用率,摊薄固定成本,提升公司经济效益。由于 公司部分产品具有“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注塑和冲压设备的利用率仍有提 升空间;公司通过促进产品多元化发展、丰富公司产品线,有利于公司实现规模 效应,从而提升盈利能力。

再次,两者下游客户均为国内外知名企业,主要客户在其所处领域具有较高 的市场竞争地位,知名客户的服务案例有利于公司新客户的拓展。例如,公司早 期客户主要为泰科电子、安费诺和莫仕等连接器制造厂商,2005 年公司开始涉 足汽车零部件业务,原有国际连接器巨头的服务案例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厂房搬迁后,公司持续开拓新客户、新业务,现有主要知名客户的服务能力也促 进了业务拓展的顺利开展。

最后,公司主要聚焦汽车电子行业业务,并稳步发展非汽车电子业务。例如, 公司将车规级半导体零部件的研发生产经验,拓展至非汽车电子领域,正在积极 开展光伏、风能等领域半导体部件的研发及业务拓展,丰富产品布局,促进非汽 车电子业务的发展。

(二)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及特征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类别划分的构成情况如下:

image.png

二、发行人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从产品应用领域来看,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电子产品。根据《国民经济行业 分类(GB/T4754-2017)》,该业务所属行业为“汽车制造业”之“汽车零部件及 配件制造”(代码:C367)。

除汽车电子产品外,公司亦从事非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对应行业类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之“电子元件及电子专 用材料制造”(代码:C398)(《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三、行业情况

1、汽车电子行业的基本情况

(1)汽车产业概况

1)全球汽车产业概况

汽车产业发源于欧洲、北美,具有产业链长、覆盖面广等特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 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实力和科 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过去十年,全球汽车产销量总体呈平稳趋势。2018-2019 年,受世界经济增 速放缓以及全球主要汽车销售市场情况波动的影响,全球汽车销量出现下滑。 2020 年爆发了席卷全球的流行性传染病,世界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停工停产, 全球汽车产量下滑至 7,762.16 万辆。2021 年,全球汽车产业有所复苏,但受芯 片短缺减产等因素影响,全球汽车销量为 8,014.60 万辆,未完全恢复。

image.png

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汽车工业市场增速放缓,以及以中国、巴西、印 度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全球汽车市场结构不断调整,市场需求增长由 传统发达国家逐步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具有人口基数较大、人均汽车保有量低、人力成本较低等特点,在市场、政策、 劳动力等因素的导向下,国际汽车巨头以及本土整车企业纷纷在新兴国家投资设 厂,使新兴市场国家的汽车产销量不断增长,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汽车市场格局 中的地位也得到快速提升。

2)我国汽车产业概况

我国汽车产业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代,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 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 2009 年以来,我国汽车的产销量已多年蝉联全球第一,并持续保持全球 汽车制造及消费中心的地位。当前,全球汽车主要产地为中国大陆、欧盟、美国 和日本。在汽车制造业产业转移和全球化产业分工的历史机遇下,随着产业集中 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逐渐进步,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全 球汽车工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汽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逐年 上升,从 2005 年的 8.59%增长至 2020 年的 29.49%,2021 年进一步上升至 32.54%。

image.png受益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居民购买力水平提升以及政府部门实施的各项刺 激消费政策,我国汽车销量不断增长。根据世界汽车组织 OICA 统计,2020 年 全球汽车新车销量 7,797.12 万辆中,中国汽车新车销量 2,531.10 万辆,占比达 32.46%,蝉联十二年全球第一。

2010 年至 2017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18 年以来,我国 汽车产销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加 之中美贸易摩擦压力,内外需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二是“国六标准”提前实施, 超出了整车厂商的预计,部分整车厂商的生产和销售规划尚未进行及时调整,同 时整车厂商及零部件厂商需相应进行结构调整和产能优化,使得汽车产能短期出 现波动;三是 2020 年城际物流封堵,上下游供应链受阻等因素的影响。

image.png从 2018 年下半年度开始,我国汽车产量同比进入下降阶段,分月度降幅呈 扩大趋势。2019 年上半年度延续了 2018 年下半年度相对低迷的市场环境,各月 度汽车产量连续出现同比负增长。2019 年下半年度开始,汽车行业的景气度有 所回暖,各月度汽车产量环比连续增长,并在 2019 年 12 月实现了当月同比增长。 2020 年初,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汽车产量出现大幅下降,但是第 二季度起,随着前述影响逐步缓解,各月度汽车产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21 年上半年,汽车产量维持在相对平稳水平,下半年产量持续上升,实现全年累计 产量较上年有所回升。2022 年上半年,受芯片短缺、需求收缩、城际物流停摆 等多重因素影响,汽车产业链受到直接冲击,4 月汽车产量大幅下滑。2022 年 5 月以来,汽车行业上下游基本实现复工复产,各地政府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配套 措施,汽车产量出现明显回升。2022 年全年实现汽车产销 2,702.10 万辆和 2,686.40 万辆,同比增长 3.60%和 2.24%,延续去年的增长态势。

image.png目前,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汽车消费市场 仍然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截至 2020 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 2.81 亿辆 (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748 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 2.44 亿辆,但 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人均汽车保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对较低。2019 年中国 每千人拥车量为 173 辆,位列世界银行公布的榜单第 17 名,我国汽车渗透率显 著低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

image.png长期而言,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等产 业技术的升级创新,我国汽车产业仍将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2)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整车产业的上游行业,是支撑汽车工业发展的核心环节, 属于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分工的细化,汽车零部件 行业在汽车工业中的地位变得愈发重要。

1)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随着各大跨国汽车公司生产经营由传统的纵向一体化、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 式逐步转向精简机构、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整车制造公司大 幅降低了零部件自制率,与外部零部件制造企业建立了配套供应关系,形成了专 业化分工协作的模式,这大幅推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国际较为成熟的汽车工业通常具备成熟的配套零部件市场。经过长期的发展 和整合,成熟的汽车零部件市场具有产业集中的特点。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 业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及日本,包括德国的博世、大陆,日本的电装,加拿大 的麦格纳,美国的博格华纳5等。这些企业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实力充 足,能够引导世界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方向。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余国家汽车 零部件的大型企业数量较少,对全球汽车零部件整体格局的影响较小,但发展空 间广阔。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起步阶段,汽车零部件制 造企业技术水平较为薄弱,对整车厂商的依赖性较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市场迅速扩张,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快速 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国汽配市场的巨大潜力和较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 了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 发展壮大。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 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在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形成 了一批颇具实力的零部件制造企业。

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image.png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初期,呈现了“重整车轻零件”的发展倾向,即自主品 牌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落后于整车企业。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尤其是在汽 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等细分领域,欧美等外资企业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近年来国际主要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本土化”战略推动国内汽车零部件供 应商进行产品的优化和创新,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国产 替代的机遇。同时随着研发生产技术的逐步成熟,国内少数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企 业已经在细分产品市场突破了海外厂商的技术垄断,具备了全球市场竞争力,不 仅在国内实现了对于进口产品的国产替代,海外市场份额亦逐步增加。从市场规 模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态势,2020 年市场规模达到 4.61 万亿元,2021 年市场规模达到 4.9 万亿元,2022 年预计将达到 5.2 万亿元。

image.png3)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①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市场集中度提升

随着整车产销规模增长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不断增加和汽车保有量规模的不 断提升,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规模仍将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汽车零 部件行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因成本优势和产业链配套优势将占据相对有利的位置。 但受下游整车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格局和整车生产基地集中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汽 车零部件企业也逐渐呈现出市场份额和生产地域的集中效应,大型整车厂商更倾 向于与距离较近、管理水平较高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采购关系, 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① 零部件模块化采购特征日益明显

随着汽车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和车型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出于降 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组织效率的考虑,整车企业的采购体系逐渐由面向多个供应商 采购单个零件转向较少的供应商进行模块部件采购,以缩短车型开发时间、提高 零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水平。零部件模块化的供应趋势要求零部件生产企业更深 入、更早地介入到下游的开发过程中,也使得整车厂商与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合作 关系更加紧密和稳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③汽车零部件向智能化、低碳化与轻量化升级

汽车正在由人工操控的机械产品向智能化系统控制的智能产品转变,在汽车 智能化趋势推动下,汽车零部件对于感知、人机交互等智能化应用的要求逐步提 升,功率电子、高性能传感器、高性能计算成为成长性较快的领域。

同时,随着“国六标准”的出台与相继实施,在国家号召“碳中和”目标如 期实施的背景下,汽车产品将以低碳化为发展方向,在电动化产品开发、新型动 力开发、节能减排技术、原材料选用等环节开展创新研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迅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呈快速增长,在电池管理、电动动力总成等方面 不断创新,以降低新能源汽车购买成本、提升续航能力和安全性能;新型动力的 开发,如氢能、天然气等,推动了汽车零部件在氢燃料电池、混合燃料发动机等 领域的研发与应用;传统燃油车节能技术方向已形成共识,在改善燃烧效率、优 化进排气系统、智能能量管理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如高压喷油器、尾气处理单元等;在原材料选用上,立足于开发零部件的新型替代材料,如工程塑料、高强 钢、铝合金、镁合金和复合材料,使汽车零部件轻量化,进而提升汽车动力性, 降低燃料消耗,减少大气污染。

(3)汽车电子行业基本情况

1)汽车电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汽车电子是安装在汽车上所有电子设备和电子元器件的总称,是电子信息技 术应用到汽车领域所形成的行业,汽车零部件电气化形成了汽车电子产品。从功 能层面来看,汽车电子主要可以分为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载电子系统两大类别。

随着传感器、连接器、半导体等电子元器件的生产技术不断成熟,相关电子 元器件应用于汽车工业,通过系统集成将电子设备与各个传统的汽车运行子系统 深度结合,即所谓“机电结合”的汽车电子装置,实现了模块功能的集中控制, 形成了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这是保证汽车完成基本行驶功能不可或缺的控制单元。 与此同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厂商在汽车生产中逐步配置雷达、 网络设备、导航等各类电子装置,不断提高汽车智能化、信息化和娱乐化程度, 相应产生了车载电子系统。

image.png2)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汽车整车设计时更注重人们对于驾驶 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等需求,功能不断丰富,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的应用领 域日益扩大。一方面,随着电气化部件的普及率提升、汽车工业的不断创新,汽 车电子逐步替代机械发挥作用,电子燃油喷射装置、电子点火、电控自动变速器 等车身电子控制系统逐步成为现代汽车的标准配置;另一方面,考虑到汽车舒适性和便利性,车载通信系统、全景影像系统等车载电子系统在汽车中的应用愈发 普遍。在智能网联趋势下,汽车逐步由传统的代步工具向同时具有交通、娱乐、 办公、通信等多种功能的新一代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升级,实现车联智能网 联功能的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系统以及智能座舱系统相关电子设备逐步成为研 发应用的重点领域之一。总之,汽车电子系统精密程度和复杂程度均在持续提升, 现代汽车已成为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物。

当前,汽车电子技术仍在持续深化、迭代,汽车电子设备成本占比提升。一 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载电子系统取得了长足进步,车 载导航、车联网、娱乐系统和影像系统的渗透率持续提高。二是汽车电子技术在 节能减排应用取得突出,新一代缸内直喷发动机技术升级采用 350bar,可有效提 高缸内直喷系统喷油压力,缩短喷油时间,改善燃油雾化效果,使燃烧更加充分, 减少尾气的碳排放;尾气处理单元通过过滤,减少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进排 气双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DVVT 可实现对进排气门同时调节,具有低转速大扭矩、 高转速高功率的特性,能提升性能和节油率。三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促使汽 车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如动力电池管理系统、IGBT 功率模块等新能源三电系 统逐步成熟,新能源汽车在续航和动力上竞争激烈。四是车联网、无人驾驶技术 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汽车电子未来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空间。

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整车水平的主要标志。根据中投顾问 产业研究中心的预测,全球汽车电子占整车价值比重预计将由 2020 年的 34.32% 上升到 2030 年的 50%。

image.png目前,对于不同类型汽车,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不尽相同。由于采 用电力驱动,新能源汽车的结构有别于传统的燃油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 电控三大系统成为汽车的核心功能部件,汽车电子成本占整车价值比重将进一步 提升。

image.png

3)汽车电子行业的市场前景

从全球市场来看,在汽车市场平稳增长、汽车电子设备成本占比提升、电气 化部件普及率提高以及汽车智能化、低碳化发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汽车电子市 场增长迅速。根据 Statista 预测,2020 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为 2,179 亿美元, 到 2028 年有望达到 4,003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 8%左右。

image.png汽车电子是汽车产业中的重要一环,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国 家级汽车产业战略规划中,汽车电子始终是规划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 汽车产业的稳步增长以及汽车电子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国内汽车电子市场将持续 快速发展,2020 年和 2021 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分别为 1,029 亿美元和 1,104 亿美元,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6 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有望达 1,486 亿美元。

image.png4)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

①排放标准趋严,带动汽车电子产品迭代与新需求

2017 年 12 月,轻型车“国六标准”发布,标准设置国六 A 和国六 B 两个排 放限制方案,分别于 2020 年 7 月 1 日和 2023 年 7 月 1 日实施。根据 2018 年 7 月 3 日由国务院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北京、天津、河北、 河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等大部分重点省市提前至 2019 年 7 月 1 日开始 实施国六 B 阶段排放法规。重型柴油车的国六标准于 2020 年实施;重型汽油车 目前标准为国四法规,实际业务中已经停止按国四法规申报,其国六法规正在制 定中。

image.png国六标准进一步加严对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 汽车尾气主要排放气体和颗粒物解决方法可以看出,提高喷油压力是节能减排的 有效方法。

image.png为实现国六标准乃至未来进一步严格的排放标准,整车厂商一般通过降低车 辆重量、增加发动机压力及尾气处理等方面实现。为此,高压喷油器、压力传感 器、油箱泄漏诊断模块、尾气处理单元等产品推出,推动了汽车电子产品新需求, 符合汽车低碳化发展趋势。

②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促使汽车电子进入创新成长期

汽车电子成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变革的核心要素。电动化带来汽车动力系 统颠覆性变革,围绕车载动力电池的控制管理,汽车电子成为电池动力系统成功 的关键,在电动动力总成和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智能化带来汽 车出行和车辆升级革命,依靠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升级,高性能传感器和高性能计 算广泛应用,车辆逐步进入到自动驾驶时代,数字化升级和智能网联推动驾驶舱 智能化,软件 OTA 大幅降低汽车生产维护成本,汽车电子成为智能化时代软件 定义汽车的硬件基础。罗兰贝格预测,2019 年至 2025 年汽车电子相关的 BOM (物料清单)价值量将从 3,130 美元/车提升到 7,030 美元/车,其中电动化 BOM 价值量提升 2,235 美元/车,智能化 BOM 价值量提升 1,665 美元/车。

image.png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下,汽车电子进入创新成长周期,功率电子、 传感器、计算芯片在电动车、智能车各功能模块广泛使用,汽车电子供应链价值 大幅增长。同时,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广泛推广及应用,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偏好 于集成更多功能的电子产品,而互联网的普及也促使消费者对车载通讯和娱乐功能的需求增加,不断提高汽车电子的渗透率。未来,汽车电子技术与互联网的融 合可以进一步引领汽车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

③汽车电子产品渗透率不断提高

随着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驾驶的安全性、舒适 性和娱乐性的追求,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应用比例日益扩大。车身电子控 制技术已相对成熟,并进一步迭代;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将促使人们对 于车载电子控制系统的配置需求提升。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载电子控制系 统逐渐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在中低端车型的应用比例持续增加。

在智能网联趋势下,汽车逐步由传统的代步工具向同时具有交通、娱乐、办 公、通信等多种功能的新一代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升级;在低碳化趋势下,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即电池、电机、电控)对汽车传统动力系统的变革,导致 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较大,节能减排技术相关产品亦多为汽车电子产品,汽车电 子技术应用程度持续深化,单车汽车电子成本占比持续提升,汽车电子产品渗透 率不断提升

④汽车后市场逐渐扩大,成为汽车电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逐渐成熟,中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汽车质量不断改 善,在保有量和平均车龄的双驱动下,中国汽车后市场也高速发展。根据中国汽 车工业协会和德勤《2020 中国汽车后市场白皮书》的数据,2019 年我国汽车后 市场规模达到 1.3 万亿元,近年来市场规模增速均在 10%以上。汽车智能化、低 碳化、网联化及轻量化促使汽车后市场行业对于电子化集成装置、功率器件等相 关产品的需求愈发凸显,同时,随着保有量的提升和居民消费升级,汽车售后维 修及改装过程中对于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汽车后市场的逐年扩大,成 为汽车电子产业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image.png

2、非汽车连接器行业的基本情况

(1)连接器行业概况与规模

连接器是电子系统设备之间电流或光信号等传输与交换的电子部件。连接器 作为节点,通过独立或与线缆一起,为器件、组件、设备、子系统之间传输电流 或光信号,并且保持各系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的变化,是构成整个 完整系统连接所必须的基础元件。

连接器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主要分为电连接器和光连接器。电连接器的主要 功能是器件、组件、系统之间的电信号连接,使电路接通、断开并传输电信号, 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光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光纤传输线路、 光纤测试仪器等,对于组件的精确度要求较高,应用于传输干线、光检测、长途 电信等领域。作为基础的电子元件,连接器不仅要满足性能上能与各种被连接元 件相匹配的基础要求,还要满足不同领域客户对产品的品质、稳定性等各方面的 要求。

经过多年发展,连接器总体市场规模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据 Bishop & Associates 统计数据,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由 2011 年的 489 亿美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627.27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2.80%。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报告, 2021 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达 779.9 亿美元。连接器行业对下游应用领域变化反 应敏锐,终端市场的规模增长与技术更迭将推动未来连接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 Bishop &Associates 预计,2023 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将会超过 900 亿美元。

image.png连接器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通信、消费电子、工业、轨道交通等诸多领域。 各应用领域连接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由于特定应用场景、应用需求的 不同,连接器的制造工艺、质量标准、形态均有所差异。从 2020 年的情况来看, 全球连接器前五大应用领域是通信、汽车、消费电子、工业、轨道交通,合计占 比达到 78%。

image.png(2)连接器在通信行业的应用情况

通信行业是连接器第二大应用领域。通讯连接器产品需要满足特性阻抗、插 入损耗、电压驻波比等电气指标,需要实现低信号损耗、低驻波比、微波泄漏少 等功能要求。通讯连接器主要包括宽带通信、数据通信、移动通信三个细分领域。 宽带通信主要包括宽带互联网、有线电视等;数据通信主要包括云计算与数据中 心、服务器、存储系统等;移动通信主要包括蜂窝基站、核心网络控制器等。

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数据中心快速发展,下游通信网络更 新换代,通讯连接器市场前景广阔。通讯连接器发展周期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周 期重叠。目前,我国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处于 5G 开启阶段。2016-2018 年我国电 信固定资产投资逐年提升,在经过 4G 建设高峰期后,投资增速略有下滑。但随 着 2019 年 5G 的到来,通讯连接器行业重新回到高速增长轨道。由于我国在 2G、 3G 和 4G 时代起步晚于国际,从而导致实际大规模建设及使用周期大缩短。 目前全球及我国均处于 5G 周期的初期起步阶段,5G 移动网络建设将带领通信 相关制造业进入另一个景气周期。

image.png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2 年通信业统计公报》,2022 年三大运营商和中国铁 塔股份有限公司共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 4,193 亿元,同比增长 3.3%。其中,用 于 5G 的资本开支为 1,803 亿元,占全部投资的 43%。截至 2022 年末,全国共计 已建成约 231.2 万个 5G 基站,2022 年全年新建 5G 基站 88.7 万个,较上年同期增长 36.46%。根据《5G 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2020-2025 年期间我国运 营商在网络设备的投资约为 1.6 万亿元。

随着通信网络建设进程的加快,通讯连接器作为通讯设备的关键部件之一, 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长。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 统计数据,2019 年中国通讯 连接器市场规模为 62.67 亿美元,2025 年预测将达到 95.57 亿美元。

(3)连接器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应用情况

消费电子连接器广泛应用于日常消费者生活使用的电子硬件产品,包括数码 设备、家用电器、学习硬件和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连接器产品呈现标准化、 小型化的特点。

连接器产品的发展趋势与下游行业的市场需求息息相关,下游行业的产品变 革和技术进步,不断推动连接器产业向前发展。目前消费电子连接器主要朝着向 微型化、集成化、高速化以及适应大电流的方向发展。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 断增长,人们对于消费电子的需求日益增长,带动了消费电子连接器市场的快速 增长。

四、竞争对手

(一)行业竞争格局

1、汽车电子行业的竞争格局

汽车电子行业呈现显著的产业分工特点。上游环节主要为汽车电子系统零部 件厂商,主要负责提供半导体芯片、连接器、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及汽车电子系 统零部件,该环节供应商较多。中游环节为汽车电子系统集成厂商,负责汽车电 子局部模块化功能的设计、生产和销售,面向整车厂商提供各项车身电子系统和 车载电子系统,汽车电子系统集成商主要针对上游零部件及电子元器件进行整合, 针对某一功能或者某一模块提供解决方案,部分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同时参与中游 的系统集成。下游环节主要为整车厂商,负责汽车开发平台,完成各项汽车电子 系统的集成总装。在三大环节中,中游企业由于其直接面向整车厂商,属于汽车 零部件一级供应商,而上游企业则属于二级供应商。

image.png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与汽车产业的成熟度密切相关。总体而言,在全球市场 中,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汽车产业起步时间早,经过长时间的研 发投入,在汽车电子领域积累了显著的技术优势。博世、大陆、电装、德尔福 (现已被博格华纳收购)等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产品结构丰富,业务遍及全球各 地,占据了汽车电子市场,尤其是动力、安全等附加值较高的市场领域的主要份 额。同时,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引领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 展方向。此外,发达国家凭借在下游整车生产和上游芯片等电子元器件领域的市 场地位,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游汽车电子系统集成环节的竞争优势。

image.png目前,我国汽车电子市场基本被外资或合资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市场地位相 对偏弱,高附加值的汽车电子产品(如动力系统零部件、安全系统部件)国内企 业市场份额较小,这和行业技术壁垒较高有关。

公司定位于汽车电子产业的二级供应商,属于汽车电子的上游环节,主要面 向汽车一级零部件企业开展业务合作,为其生产的各类汽车电子集成系统提供零 部件产品。在汽车电子上游市场,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凭借 长期技术和客户积累,仍然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动力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等 汽车电子系统零部件因需要与下游系统集成厂商开展更加深度的开发合作,产品 定制化程度相对较高,下游系统集成厂商往往也倾向于选择合作时间较久的供应 商,以降低产品开发风险,因此发达国家的零部件供应商具备较强的先发合作优 势。

随着我国制造工业水平日趋成熟,以发行人为代表的少数国内企业在模具开 发及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生产等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已经具备了自主及同步开发 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的实力,精密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取得了国际汽车零部件企 业的认可,具备了开展全球市场竞争的实力。公司的产品不仅供应下游客户的中 国工厂,而且进入了客户全球化采购体系,向下游客户全球各地的工厂进行销售。 随着汽车产业全球化采购的深入,具备全球市场竞争力的汽车电子企业拥有广阔 的市场发展空间。

2、连接器行业的竞争格局

连接器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产品类别众多,细分市场高度分散,专注于 细分市场的众多中小连接器企业市场份额较低。目前连接器行业内的企业主要为 欧美大型跨国企业、日本连接器企业、中国台湾连接器企业、国内优秀的连接器 公司及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等。经多年发展,全球连接器市场逐渐呈现集中化的 趋势,形成寡头竞争的局面,2019 年全球前十大连接器制造商市场份额达到 61.44%,泰科电子、莫仕、安费诺这三家连接器制造商在各自细分领域排名靠 前,合计市场份额约占全球份额的 30%以上。

欧美、日本等地企业普遍形成了具有特色优势的重点技术产品,部分跨国企 业由于历史悠久、规模庞大,从而在多个应用领域内均享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与此同时,规模较小的新兴企业则以技术领先、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产品切入市 场。

连接器行业市场前十大制造商大多是集原材料制造和产品的研发、销售为一 体的大型制造类企业,在产品质量和品类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跨国企业由于研发 资金充足及多年技术沉淀,在高性能专业型连接器产品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能通 过不断推出高端产品而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但同时,受制造成本、产业分工等 因素影响,亚太地区逐渐成为承接连接器行业内生产职能的重要角色。

相比欧美、日本等大型连接器跨国企业,国内连接器制造商起步晚、起点相 对较低,在规模、技术和产业链上不占据优势,但在国家产业政策的积极推动、 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研发技术的升级迭代等背景下,国内连接器制造商凭借低 成本、贴近客户、反应灵活等优势,正逐步扩大连接器行业的市场份额,尤其以 国内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崛起、通信领域技术迭代、电子制造服务产能转移等为契 机,国内汽车、通信、消费电子等行业中的本土企业快速崛起。

(二)发行人行业内主要企业及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对比情况

1、行业内主要企业

(1)合兴股份

合兴股份成立于 2006 年,注册资本 40,100.00 万元,主要从事汽车电子、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变速箱管理系统部件、转向系统部件、汽车连接器及消费电子连接器。 2022 年,合兴股份营业收入为 146,074.90 万元,净利润为 19,038.93 万元,是少数成功进入全球知名汽车零 部件一级供应商配套采购体系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之一。该公司在滤波器组件、 转向系统部件等产品和公司存在竞争关系。

(2)苏奥传感

苏奥传感成立于 2010 年,注册资本 49,470.56 万元,是以汽车油位传感器的 研发和生产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传感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 件及汽车内饰件。2022 年,苏奥传感营业收入为 96,131.62 万元,实现净利润 30,884.82 万元,是国内最大的汽车油位传感器生产厂家之一。该公司的 EDU 电控驱动单元等产品与公司存在竞争关系。

(3)徕木股份

徕木股份成立于 2003 年,注册资本 26,350.12 万元,以产品和模具研发为核 心,以先进的模具开发技术、精密冲压和注塑等制造技术为支撑,为客户提供内、 外部连接器、保护核心组件以免受到电磁干扰的屏蔽罩的设计方案及产品。2022 年,徕木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93,062.21 万元,净利润 6,835.09 万元,已成为国 内重要的手机和汽车类连接器及屏蔽罩的研发、制造、销售企业。该公司在连接 器产品与公司存在竞争关系。

(4)兴瑞科技

兴瑞科技成立于 2001 年,注册资本 29,752.65 万元,以模具技术为核心,通 过与客户同步设计,采用精密注塑/冲压和自动化组装等先进技术,为客户提供 连接器、屏蔽罩、散热片、支撑件、外壳、调节器和整流桥等精密电子零部件产 品及模具产品。2022 年,兴瑞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176,713.19 万元,净利润 21,770.84 万元,已成为家庭智能终端、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行业 的重要供应链企业之一。

(5)德迈仕

德迈仕成立于 2001 年,注册资本 15,334.00 万元,是一家以研发、生产和销 售精密轴及精密切削件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汽车视窗系统、 汽车动力系统和汽车车身及底盘系统等汽车精密零部件,同时公司还生产部分工业精密零部件产品。2022 年,德迈仕实现营业收入 57,614.39 万元,净利润 4,691.78 万元,公司与多家全球知名的大型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 稳定的合作关系,在精密轴及精密切削件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国 内汽车精密零部件领域的重要供应商。

(6)裕克施乐(Oechsler)

裕克施乐成立于 1864 年,总部位于德国,已发展成为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 塑料技术供应商,生产基地遍布欧洲、亚洲和美洲,其持续开发工业 4.0、数字 化和智能工厂领域的服务。其投资的裕克施乐塑料制品(太仓)有限公司主要从 事非金属制品的模具、塑料制品、电子产品、陶瓷制品、汽摩配件的研发、生产 和销售。裕克施乐销售额保持多年增长,2018 年达到约 4.3 亿欧元,在信息通信 行业提供技术类塑料和机械电子元件,并在制模、注塑及整机装配上享有世界领 先地位。公司在尾气处理单元部件产品与其存在竞争关系。

(7)胜美达集团(SUMIDA,6817.T)

胜美达集团成立于 1956 年,注册资本 10,150 百万日元,是一家生产电子线 圈和模块的国际化企业,在亚洲拥有超过 60 年的营运经验,专业为客户定制设 计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设备如家用电器,汽车电子部件,绿色能 源解决方案,工业电子及医疗保健器械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组件和模块,例如 功率电感和变压器,移动通讯设备,射频识别标签,以及应用于工业照明的太阳 能发电机和模块的电源逆变器。此外还提供配套的产品和服务,例如磁性材料, 磁产品,弹性接头和电子制造服务。胜美达集团 2021 年营业总收入为 581,414.18 万元,实现净利润 14,568.60 万元,是全球电感线圈及变压器和汽车 ABS 线圈制造商龙头。公司在喷油器产品、自动变速箱电磁阀线圈产品与其存 在竞争关系。

(8)斯沃博达(Swoboda)

斯沃博达成立于 1947 年,总部位于德国,主要从事汽车电子系统的高精度 金属-塑料复合材料零部件、传感器以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工作。目 前在中国、罗马尼亚、捷克、美国、墨西哥等国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总员工人 数超过 4200 人,全球销售额超过 4 亿欧元。斯沃博达生产设备从手动工位到多级全自动生产线一应俱全,每日向全球客户供货的成品零部件总数超过 1,000,000 件。凭借卓越的专业技术和专有制造能力,斯沃博达已经成为在机电 一体化,传感器,电子和电气系统领域的领先制造商。公司在高压传感器组件产 品与其存在竞争关系。

(9)恒进(韩国)(DURING)

恒进(韩国)成立于 1987 年,总部位于韩国,注册资本 278,645.90 万韩元, 主要从事发动机控制系统和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 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动力总成驱动器、喷油器、传感器、电磁阀,ADAS 传感器、 制动装置以及汽车环保用执行器等汽车精密零部件。恒进(韩国)与博世、博格 华纳等多家全球知名的大型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发动机控制系统和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在喷 油器、自动变速箱电磁阀线圈产品与其存在竞争关系。

五、发行人报告期的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

                                    2023年一季度                                                                   2022年度

营业总收入(元)                1.68亿                                                                              7.07亿  

净利润(元)                       978.40万                                                                          6758.47万

扣非净利润(元)                966.56万                                                                         6103.88万

发行股数 不超过3,456.3717 万股

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3,825.4866 万股

行业市盈率:25.47倍(2023.7.1数据)

同行业可比公司静态市盈率估值(不扣非):33.52(合兴股份)、18.62(苏奥传感)、62.78(徕木股份)、33.47(兴瑞科技)、50.43(德迈士)去除极值39.76

同行业可比公司静态市盈率估值(不扣非):42.25(合兴股份)、56.32(苏奥传感)、53.31(徕木股份)、35.37(兴瑞科技)、74.89(德迈士)去除极值52.43

image.png公司EPS静态不扣非:0.4888

公司EPS静态扣非:0.4415

公司EPS动态不扣非:0.2831

公司EPS动态扣非:0.2796

公司EPSTTM不扣非:0.4958

公司EPSTTM扣非:0.4531

拟募集资金43,500.00万元,募集资金需要发行价12.59元,实际募集资金:6.74亿元.

募集资金用途: 1汽车电子精密零部件生产线扩 建项目2智能制造数字化项目3补充流动资金

7月发行新股数量11支。6月发行新股数量28支。

汽车 -- 汽车零部件 -- 汽车电子电气系统

所属地域:上海市

主营业务:汽车电子精密零部件、非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名称:动力系统零部件  、底盘系统零部件  、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 、非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 、精密模具及备件    

控股股东:Tancon Precision Engineering (持有上海维科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比例:92.83%)

实际控制人:陈燕来、张茵 (持有上海维科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比例:45.92、44.12%)

   

   

你是否有战略配售:无

股是否有保荐公司跟投:无 

关键字:(1)汽车电子产品(2)非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3)精密模具

(1)汽车电子产品:动力系统零部件(发动机管理系统部件、尾气处理单元部件、电控系统部件)底盘系统零部件(传动控制系统部件)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汽车连接器)

喷油器部件、自动变速箱电磁阀线圈、高压传感器部件、尾气处理单元部件、EMC 滤波器组件、汽车连接器零部件、IGBT 功率模块部件、喷油器部件、自动变速箱电磁阀线圈、高压传感器部件、尾气处理单元部件、EMC 滤波器组件、汽车连接器零部件、IGBT 功率模块部件

(2)非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

通讯连接器、消费电子连接器、工业连接器。

(3)精密模具

行业:汽车电子行业、汽车零部件、非汽车连接器行业。

汽车一级细分行业:商用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摩托车及其他、乘用车。

汽车零部件 二级行业细分: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其他汽车零部件、轮胎轮毂、底盘与发动机系统、车身附件及饰件。

汽车电子电气系统三级行业细分:软件开发商、汽车饰件、汽车空调、汽车电子软件行业、汽车电子、连接器、计量仪器、工控自动化、多元汽车零部件、电线电缆、电控系统、电机、地图导航及应用。

汽车电子电气系统三级行业:科博达、均胜电子、新泉股份、华阳集团、奥特佳、航天科技、信质集团、松芝股份、欣锐科技、云意电气、徕木股份、索菱股份、路畅科技、英搏尔、香山股份、通达电气、光庭信息、威帝股份、卡倍亿、上声电子、菱电电控、华安鑫创、沪光股份、合兴股份、豪恩汽电、维科精密。

汽车电子四级行业:伯特利、科博达、道通科技、华阳集团、航天科技、启明信息、欣锐科技、云意电气、索菱股份、德宏股份、苏奥传感、奥联电子、威帝股份、上声电子、沪光股份、日盈电子、合兴股份、豪恩汽电、维科精密。

(创业板)

行业市盈率:25.47倍(2023.7.1数据)

行业市盈率预估发行价:11.25元,可比公司预估市盈率发行价静态:17.55元,可比公司预估市盈率发行价动态:23.15元。

实际发行价:19.50元,,发行流通市值:6.74亿,发行总市值:26.96亿

价格区间14.84元,最高21.20元,最低10.84元.是否有炒作价值:无

动态行业市盈率预估发行价:7.21元。

上市首日市盈率:68.88(动)、39.33(TTM)倍.行业市盈率是否高估:  可比公司市盈率是否高估:

公司EPS动态不扣非:0.2831公司EPSTTM不扣非:0.4958

同行业可比公司静态市盈率估值(不扣非):42.25(合兴股份)、56.32(苏奥传感)、53.31(徕木股份)、35.37(兴瑞科技)、74.89(德迈士)去除极值52.43

预计中报业绩:净利润2400万元至2600万元,增长幅度为6.33%至15.19%EPS0.3761pe

疑似概念:激光雷达、氢能源、充电桩、IGBT、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汽车电子。

是否建议申购:目前汽车在风口,股价相对有优势,估值看起来也没有太大问题。可以申购。

上市首日开盘价:溢价%,市盈率。是否破发:

发行公告可比公司:维科精密、合兴股份、苏奥传感、徕木股份、兴瑞科技、德迈仕。

汽车电子领域竞争对手:维科精密、合兴股份(滤波器组件、转向系统部件)、苏奥传感(EDU 电控驱动单元)、徕木股份(连接器)、兴瑞科技(汽车电子)、德迈仕裕克施乐(Oechsler)、胜美达集团(SUMIDA,6817.T)、斯沃博达(Swoboda)、恒进(韩国)(DURING) 。

如果对您有所帮助,感谢点赞+关注,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风险揭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务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投资建议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直接买卖建议,投资者须对其投资行为进行独立判断。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平安银行
工分
10.09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1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3-11-12 19:22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