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国足一胜难求背后的经济学逻辑
A财经研习社
2021-11-13 12:01:20

中国男足又让人失望了,对阵阿曼从3分变成1分,李铁关键时刻拿下洛国富,被喷遍全网。

自从2002年打进世界杯以来,中国队换了“无数”任教练,成绩却一届不如一届,球员也一茬不如一茬,这些年甚至连踢越南泰国都有些慌。

但中国足球这些年,花的钱可不算少,仅2015-2018年间,中超球队在转会市场上就投入接近百亿人民币。为啥投了那么多钱,中国足球却还是这样呢?

近些年,中超球队砸重金请外援,不只是买孔卡这样当打之年的二流球星,甚至能挖来欧冠级别的球星,保利尼奥,维特塞尔,卡拉斯科,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

而这么做带来的效果也立竿见影:投入最早,投钱最多的广州恒大豪取中超七连冠,而新科中超冠军上海上港的成功离不开奥斯卡,胡尔克两位重金引入的巴西国脚。

而各家俱乐部重金投入还带来了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户口本溢价!而这才是致命的问题。

经济学告诉我们,稀缺创造价值。中超联赛有外援名额限制,一支球队只能拥有3-4名高水平外援,但足球毕竟是11个人的运动,场上剩下那8名本土球员,才决定了一支球队,以及整个联赛的下限。

高水平本土球员的稀缺导致球员身价飞速上涨,很多国脚的身价达到了几千万甚至亿级。就拿市场上完成的交易来说,王永珀从山东鲁能转会天津权健花了一个亿,张呈栋从北京国安转会河北华夏花了1.5亿(两千万英镑)。

而他们两位的真实身价呢?据德国转会市场(transfermarkt)的估算,最多只值400万人民币(475k英磅)。这其中的溢价,居然达到了40倍!

既然中超联赛竞技水平短时间内不可能大幅提高,那唯一的出路便是让中国球员留洋。而户口本溢价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中国球员留洋难。在这样的价格倒挂下,哪支球队会放自己的核心出国留洋?又有哪支欧洲球队愿意支付中国市场的转会费呢?

反而是“出口转内销”变成了常态。二十出头的中国新星,在国外刚踢出点名堂,就被国内溢价高薪挖回。韦世豪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在葡甲完成青训的韦世豪,虽然在葡萄牙只能打替补,但回了中超便大杀四方。最后北京国安将其买回时,据说花了超过亿元(名为自由转会)。 

说了这么多,中国足球的病因,无外乎市场封闭,热钱太多,而耐心太少。所以足协近日的强制留洋令,我举双手赞成。但一个市场化的联赛,最后依然需要以行政命令来解决资源错配的问题,想来令人啼笑皆非。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华帝股份
S
奥拓电子
S
雷曼光电
工分
0.99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熊途牛路
    躺平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1-13 16:17
    失望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