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异动解析:
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研发商
1、芯朋微,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研发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电源管理芯片,目前在产的电源管理芯片共计超过500个型号。
2、芯朋微是电源管理芯片行业中领先的制造商,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公司目前在产的电源管理芯片包含4 大类,合计超过 500 个型号,公司产品性能在效率、功耗、集成度和启动时间等性能指标上,可与国外同类芯片相比,与国内竞争对手相比则具备明显的优势。2018 年实现销量 6.99 亿颗,2018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为 681.53 亿元,据此计算公司 2018 年的市场占有率为 0.47%,仅次于晶丰明源(1.13%)、士兰微(0.97%)、圣邦股份(0.50%),整体而言位居行业前列,中小客户通过公司的应用方案进行生产,增强在中小终端客户中的市场推广。
3、公司的核心技术是集成高压启动技术,较传统技术相比具有领先优势。公司成立于2005 年,经历了高低压集成平台、研发积累阶段后,自 2013 年起步入快速拓展阶段,面对未来电子产品高效低耗化、集成化、内核数字化和智能化等发展趋势,公司近三年研发支出投入占营收比重稳定在 15%左右,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员工比重超过 70%,公司持续研发升级高压高集成技术平台,当前技术已迭代至第四代,相较于传统的系统外置电阻启动技术,公司的核心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电源待机损耗 70%,同时提高轻载效率,并且应用到多模式的工业电源领域。
4、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呈现阶梯式发展态势,工业驱动类芯片将贡献可观的营收。公司产品为标准化产品,可应用于家用电器(2019 年销售额占营收比重为 42.31%)、标准电源(27.72%)、移动数码(16.84%)、工业驱动(12.41%)等领域,近三年公司在标准电源及移动数码领域的销售金额维持稳定。公司深耕家电领域,产品凭借极高的性价比切入美的、格力、苏泊尔、九阳等厂商,实现了对 PI、昂宝、矽力等品牌的进口替代;工业驱动领域 2019 年实现 4158 万元销售额(YOY+53.79%),该类芯片 2019 年毛利率高达 48.08%,超过公司综合毛利率的 39.75%,公司对工业驱动类芯片将保持持续投入研发,通过募投工业级驱动芯片的模块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丰富产品种类并陆续量产,销售额呈现增长趋势。
5、 电源管理芯片行业:(1)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稳步发展。根据 Semiconductor 统计,2015 年-2017 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产值分别为 191 亿美元、198 亿美元、223亿美元。前瞻产业研究院根据 2018 年行业经济发展状况,测算出 2018 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在 250 亿美元左右,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随着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市场持续成长,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将持续受益。国际市场研调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TMR)预测,到 2026 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 565 亿美元。(2)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快速增长。受益于国内家用电器、3C 产品等领域持续增长,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根据赛迪顾问(前瞻产业研究)数据,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由 2012 年的 430.68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681.53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7.95%。未来几年中,随着中国国产电源管理芯片在新领域的应用拓展以及进口替代,预计国产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将以较快速度增长。
6、竞争格局:1、产业重心向中国大陆转移,优秀本土品牌有机会快速替代进口品牌。从整体市场份额来看,目前国内电源管理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仍主要为欧美企业,占据了 80%以上的市场份额,另外日、韩、台资企业也占据了一定份额,但整个电源管理芯片设计产业呈现出由美国、欧洲、日本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中国的电源管理芯片设计产业正处于上升期。由于终端消费品的制造中心向亚太和中国聚集,台湾地区和大陆企业的竞争导致无法维持原来的超高毛利,欧美大型芯片设计企业有逐步淡出民用消费类市场的趋势,转向汽车级、工业级、军品级乃至宇航级等其他性能要求更高的市场。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国内企业将更容易切入民用消费市场,国内芯片设计公司将面临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机遇,尤其是发行人等具有深厚技术积累的企业,产品性能和品质表现可比肩进口品牌,在此过程中较易切入家电、消费电子等对成本控制要求较高的行业,以略低的价格抢夺进口品牌的市场,实现进口替代进而实现进口换代,从而更牢固地占据和扩大市场。2、更贴近客户的设计和服务能力帮助优秀本土品牌扩大市场份额。由于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存在需求多样化、应用细分化的特点,欧美大型芯片设计企业并不能覆盖全部细分行业和领域,国内厂商通过对终端厂商紧密地跟踪服务、快速地响应需求,获取各自专攻领域的市场份额,并不断延伸新应用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国内各电源管理芯片公司的市场份额非常分散,不同公司在各自专注的细分市场发展,呈现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
7、2017-2019年营业收入为2.74亿、3.12亿和3.35亿,扣非净利润为3801万、4828万和6119万。可比公司:士兰微、上海贝岭、富满电子、圣邦股份、晶丰明源,可对比公司2019年PE为9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