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异动解析:
国内领先的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企业
1、公司介绍: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产品为地面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矿井井下窄轨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两大系列,产品在矿山、冶金、石化、港口、电力以及其他专用线与专用铁路领域的数百个铁路站场广泛应用,并拓展至越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20年公司地面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营收占比46.60%,矿井井下窄轨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占比25.55%。
2、行业介绍:
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方面:
假设未来5年年均新建专用线及配套专用铁路2300公里,涉及站场127个,每个站场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产品新建投资1000万元,以此估算,每年新建市场容量约为13.00亿元;存量市场容量方面,以2005年我国专用线与专用铁路总里程8.86万公里、站场数量8864个为存量基数,根据行业安全管理规程规定,每10-15年为铁路信号及通信产品的大修或者更换的间隔期,以此估算,每年约有5%的站场需要升级改造,每年涉及的站场数量约440个,每个站场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产品升级改造投资700万元,以此估算,每年存量市场容量约为30亿元。综上,未来5年我国地面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产品的新建和存量市场容量每年合计约43亿元。竞争对手有中国通号等。
矿井井下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方面:
新建市场容量方面,按照国家提出的2035年全面建成智能化矿山的进度要求,在智能化矿山改造方面,按每个矿1亿元的投资计算,涉及公司矿井井下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产品的部分约2000万元,以此估算,公司矿井井下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产品的增量市场总容量约为270亿元,平均每年18亿元;存量市场容量方面,由于矿井井下环境与条件的恶劣,信号控制产品平均3-5年要整体更新一次,按每个矿井下轨道运输长度10公里、道岔20组、同一水平电机车3部的平均数计算,每个矿井的信号控制产品升级更新投资额约为250万元,以此估算,公司矿井井下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产品的存量市场容量约为33亿元,平均每年8亿元。综上,我国矿井井下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产品的新建和存量市场容量每年合计约26亿元。竞争对手有天地科技、梅安森、精准信息等。
3、公司优势:
公司长期专注并深耕于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以铁路信号安全完整性技术与防失爆设计技术为代表的核心技术体系,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1项等奖项,承担了6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在地面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领域,公司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产品结合工业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技术深度融合,在业内率先建立并实现了信号控制全电子联锁与列车运行安全防护、调度计划自动生成与执行、物料自动跟踪与物流智能化管理的综合技术体系,公司产品GKI-33e是国内首套通过系统级SIL4认证的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产品,可完全替代我国工业铁路广泛应用的国外知名进口控制器。“CRI2002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综合信息平台”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目前中国工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技术的样板体系。公司自主研发的“GKS-37i列车自动监控系统”通过了德国TÜV莱茵集团的独立安全评估,获得了国际安全等级SIL2证书,标志着公司在列车自动运行监控技术领域获得新的突破,在工业铁路构建并实现了信号系统与机车车辆及物流管控、智能调度的深度融合和工程应用。
公司产品已在国内前十大钢铁集团中的九家企业、前十大港口集团中的六家企业以及其他行业的数百家交接站与厂站成功应用。在矿井井下窄轨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领域,公司核心设备“电动/气动转辙机安全型控制器”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是国内目前可同时为地轨道岔、吊轨道岔配套使用的通用设备,该项发明技术已在全国400多家煤矿、非煤矿山企业广泛应用,包括国内前十大煤矿集团中的八家企业、前十大冶金矿山集团的七家企业。
4、募投项目:
共计募资2.58亿,其中7100万用于基于AI与IIoT的铁路站场智能无人化作业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6995万用于于5G的矿井机车无人驾驶及移动目标精确管控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8718万用于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产品数字化生产车间建设项目;3000万用于基于云服务的业务支撑平台建设项目。
5、财务概况:
2018/2019/2020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27/1.69/2.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97/3722/4853万元,毛利率分别为27.34%、35.95%、38.02%,2018-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28.98%、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