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昆仑万维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4-05-09 20:17:19

摘要

 

2023年,昆仑万维营业收入达到49.2亿元,同比增长3.8%,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了8.4个百分点,整体毛利率为7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增长9.15%。研发费用提升至79.7亿元,同比增长40.2%,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了历史新高的19.7%。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了16.1%。

2024年第一季度,昆仑万维营业收入达到12.1亿元,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88.4%,整体毛利率为78.4%。

昆仑万维邀请到颜水成教授加入,担任AR及C业务板块联席CEO以及昆仑万维2050全球研究院院长。公司将继续招募优秀技术人才,推动技术突破。

昆仑万维在大模型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成就,包括发布了天宫1.0、天宫2.0和天宫3.0大模型,实现了质的飞跃,超越了GPT模型,在多项评测指标上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昆仑万维构建了多元AI业务矩阵,包括AI搜索、AI音乐、AI视频、AI社交、AI游戏等领域。公司推出了国内依法AI搜索产品和天宫VR搜索,发布了职业音乐手法模型和AI游戏考拉考拉。在视频领域,发布了微创通用像素及视觉多模态大语言模型。

Opera在2023年全球营业收入达到3.97亿美元,同比增长20%,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7%。

Q&A

 

昆仑万维在2023年的业绩表现如何?请提供具体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研发投入等关键财务指标,并说明其同比增长情况。

 

2023年,昆仑万维专注于AGI及AIGC领域,实现了稳步的战略推进。公司营业收入达到49.2亿元,同比增长了3.8%。在海外业务方面,收入占比达到86%,同比提升了8.4个百分点。公司整体毛利率为78.8%,保持在较高水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增长了9.15%,使得公司的利润规模继续位居行业前列。在研发方面,公司加大了投入,研发费用提升至7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2%,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了历史新高的19.7%。此外,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508人,同比增长了16.1%。

 

 

 

昆仑万维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和毛利率情况如何?

 

2024年第一季度,昆仑万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2.1亿元,其中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88.4%,同比增长了6个百分点。整体毛利率为78.4%,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昆仑万维在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方面有哪些举措?

 

昆仑万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2023年,公司邀请到全球华人计算机科学家排名第十四,新加坡排名第一的严水成教授加入,担任AIGC业务板块联席CEO以及昆仑万维2050全球研究院院长。公司将继续招募优秀技术人才,持续推动技术突破。

 

 

 

昆仑万维在大模型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昆仑万维在大模型技术方面保持行业领先。2023年4月,公司发布了天宫1.0大模型,采用双线翼模型架构预训练基座和模模模型和RL HF模型。2024年2月,发布了天宫2.0大语言模型,采用业内顶尖MV专家混合模型架构,具备更强的复杂任务处理能力、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训练及推理效率,以及更强的可扩展性。2024年4月17日,天宫大模型升级至3.0版本,采用4,000亿参数的Moe架构,成为全球模型参数最大、性能最强的开源Moe模型之一。天宫3.0在语义理解、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技术支持能力提升20%,数学代码能力提升超30%,在多项权威多模态测评中超越GPT模型,多项评测指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昆仑万维在AI应用方面有哪些进展?

 

昆仑万维构建了集合AI搜索、AI音乐、AI视频、AI社交、AI游戏在内的多元AI业务矩阵。2023年8月,公司推出了国内依法AI搜索产品,天宫AI搜索累积索引了上百亿的优质数据资源,提高了搜索结果质量。天宫VR搜索引入了跨语言检索技术CLIR,提供全面且精确的中文回答,扩展了用户搜索的知识边界,并集成了检索增强生成LED技术,提升了搜索答案的质量及可解释性。音乐方面,公司发布了职业音乐手法模型,实现了端到端的音乐生成。游戏方面,公司自研AI游戏考拉考拉提供了无代码游戏编辑器,允许玩家轻松创建游戏关卡和派对游戏。视频方面,由严水成教授带队的团队发布了微创通用像素及视觉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能够处理复杂的视觉任务。此外,公司还在AI社交及动漫等领域积极布局,并与多个垂直行业的公司进行合作。

 

 

 

昆仑万维在海外信息分发与元宇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Opera在2023年实现了稳健增长,全球营业收入达到3.97亿美元,同比增长20%,实现经调整后EBITDA为9,371.9万美元,同比增长38%。Opera还推出了浏览器原生AI助手阿瑞亚,为用户提供领先的深层次人工智能服务。2024年第一季度,Opera实现营业收入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7%,实现经调整后EBITDA为2,491.3万美元,同比增长15%。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Opera全球月活用户达3.04亿。

 

 

 

方总能否概述昆仑万维在AI产业的发展节奏和公司产品模型的调整?目前公司在通用人工智能和AI内容生成领域的进展如何?

 

昆仑万维在AI产业的发展上,主要关注两个方向:通用人工智能和AI内容生成(AI GC)。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厂商普遍处于追赶阶段。目前,中国的大模型已接近GPT-4的水平,而OpenAI预计在今年会发布GPT-4.5,甚至可能推出GPT-5。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进行新一轮的追赶。在AI内容生成方面,我们已在文本、图片、音乐、音效和3D模型生成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由于这些领域的数据集规模相对较小,使得相关模型只要能满足用户70%至80%的需求,就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特别是在视频生成方面,由于视频数据的信息量密度较低,全球视频数据量远小于文本数据,因此视频生成的训练规模和难度都远小于文本大模型。对于昆仑万维而言,AI产业的节奏和公司自身的节奏都是基于商业模式来确定的。我们认为,未来成熟的商业模式需要经历三个方向的选择:降低推理成本、实现观测推理和选择AIGC平台模式。我们的AIGC平台模式旨在通过AI工具降低用户创作内容的门槛,并通过摊销推理成本来实现长期竞争策略。

 

 

 

昆仑万维在大模型和C端产品的市场定位是什么?公司在这两个方面的更新和发展有哪些具体的计划?

 

昆仑万维的使命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让每个人更好地塑造和表达自我。在大模型方面,我们将持续投入,不断追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我们的AI搜索对大模型的能力需求非常强,因此在这方面的投入是值得的。同时,我们的AIGC路线,包括小说创作、漫画创作、音乐创作、视频创作等,都需要强大的文本大模型作为支撑。我们的技术路线分为AIGC和AGI两条线,希望在垂直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我们不追求成为大而全的公司,而是希望成为小而美的公司,利用强大的产品力来打动用户,成为人工智能时代领先的基础设施和应用平台。我们致力于成为用户首选的人工智能内容创作平台和AIGC平台,赋能用户生成高质量专业的内容。

 

 

 

对于海外AI应用市场,目前还没有出现预期中的爆款产品,您认为是什么原因?您如何看待AI应用的大规模爆发?

 

我认为海外AI应用产品的进展并不比国内领先很多。缺乏爆款产品的核心原因在于当前的商业模式多以付费订阅为主,这限制了增长速度。另一个原因是,大规模AI应用的爆发需要转向免费模式。只有当AI应用采用免费模式时,才有可能实现快速增长和广泛普及。

 

 

 

昆仑万维在AI领域的产品创新和发展战略是什么?它们的市场表现如何?

 

昆仑万维在AI领域的产品创新和发展战略集中在三个主要方向:推理成本优化、AI手机(观测推理)和AIGC平台。公司自2020年起便开始投入文本大模型的研发,2021年进入音乐大模型领域,并从2022年开始在AI搜索、音乐、游戏、视频和社交等多个赛道上深入探索竞争策略。到了2023年,昆仑万维的AI搜索产品、AI音乐产品、AI游戏产品以及AI社交产品已经开始逐步发布,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测试和迭代。 昆仑万维的AI产品不仅关注推理成本的降低,还致力于通过产品创新提供与传统互联网产品相比有显著创新的应用,以吸引消费者体验全新的创作内容和娱乐内容。公司的AIGC平台模式结合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与用户生成内容,旨在增强用户的创作能力并降低创作门槛,以此吸引更多创作者使用其产品。 在市场表现方面,昆仑天空AI搜索网页版在2024年4月的访问量达到了400万次,月度访问量同比增长120%。此外,公司的AI音乐产品Sky Music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未来公司计划发布独立的AI音乐产品,这款产品将类似于音频领域的UGC社区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创作、发布和消费音乐作品。公司对AI音乐产品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并认为未来的变现模式将多样化,不仅包括广告模式,还有用户和创作者之间的付费模式。 至于海外市场,公司的AI虚拟角色对话产品在Google Play的下载量已超过100万次,截至2024年4月22日,该产品已进入美国、英国、菲律宾等9个国家的社交免费榜前10。AI社交产品的用户粘性较高,公司目前正在测试阶段,但用户流程表现良好,公司将继续在产品迭代、功能和流程上进行改进。

 

 

 

多模态应用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如何?昆仑万维在视频领域有何规划?

 

多模态应用技术主要分为理解和生成两个方向。理解方向涉及多模态大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与应用场景如机器人智能和自动驾驶相关。生成方向属于AIGC,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目的是降低创作内容的门槛。目前,全球在多模态理解方面正向GPT-4等顶尖模型靠拢,这是一个基于文本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的长期发展方向。 昆仑万维除了在AI音乐领域的发展外,也在视频领域进行应用研发和商业化规划。公司认为多模态应用的新进展应从理解和生成两个方向进行考量,而在视频领域的具体规划和进展尚未在访谈记录中详细透露。

 

 

 

请问在AI自训练大模型方面,您认为会在何时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并且这将如何影响AI行业的竞争格局?

 

我认为AI自训练大模型的新里程碑将在一代模型能够自训练下一代模型时到来。例如,当GPT-6能够决定GPT-7的训练时,人类的技术突破将会实现。在AI生成内容(AIGC)领域,如音乐、3D模型生成和营销模型生成,数据量通常不超过1,200万个。在这些领域,技术进步可能会放缓,从而为中国及全球其他竞争者提供更多机会。目前,OpenAI在这些领域并没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在ITC和视频生产领域,预计未来国内会有更多公司推出能与海外大模型匹敌的产品。

 

 

 

您如何看待AI在音乐产业的应用,以及它将如何改变音乐产业的商业逻辑?

 

我们即将发布一个独立的AR音乐平台,该平台允许用户通过AI生成自己的音乐作品,从而降低音乐创作的门槛。这将重塑整个音乐生产领域的商业逻辑,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方向。类似的变革也将出现在视频等其他领域。

 

 

 

关于AI视频领域,贵公司有哪些规划?

 

我们公司在AI视频领域有长期的规划。2024年4月,由闫水成教授领导的团队,包括昆仑万维2050全球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海理工大学的联合团队,发布并开源了微创通用像素及视觉多模态大模型。该模型能处理复杂的视觉任务,不仅能理解和生成图像和视频内容,还具备视频和图像的分割、目标跟踪和编辑能力,展现了通向更统一的视觉多模态通用大模型的巨大潜力。随着技术迭代的演进,我们相信能够提供更多信息和进展。

 

 

 

AI搜索领域,未来的竞争格局将如何形成?贵公司在这方面有何商业模式?

 

AI搜索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形式,目前海外有Black City作为先行者,谷歌等也推出了自己的AI搜索产品。OpenAI即将发布其AI搜索产品,显示出这是一个被普遍看好的领域。它是提升C端工作效率的必经之路。昆仑万维去年8月就推出了国内首个AI搜索产品,我们对这个领域的判断相对领先。在商业模式方面,我们认为AI搜索将主要采用免费信息服务模式加上广告模式,辅以VIP订阅制模式。我们的AI搜索产品将成为以AI搜索为引流的平台,同时搭配其他AI创作和效率工具,形成一个基于AI的应用生态,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流量入口和变现来源。

 

 

 

针对AI技术的发展和迭代,您认为今年全球模型的能力将如何进步?另外,贵公司在资金储备方面是否有足够的准备,以支持AI战略?

 

我们预计今年GPT-4.5的发布是确定的,但GPT-5的发布尚不确定。GPT-4.5的模型能力将进一步提升。由于大模型训练本质上是经验工程,后来者很难追上,但随着工程经验的扩散,国内外大模型的水平都在稳步提高。我们预计今年中国的文本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的能力将达到并超过GPT-4的水平。在AIGC的子领域,如音乐、视频、音效和3D模型生成,我们预见一个百花齐放的过程,国内外企业都有较大机会。大模型的能力已足够实现新的商业模式,产品的演进将跟上技术进步。至于资金储备,我们没有进一步的融资需求和计划。现金流基本盘稳固,现金储备充足,加上稳定的现金流增量,足以支持AI领域的研发投入。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昆仑万维
工分
0.56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