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超级大妖股,傍上了中国最牛的企业,未来究竟是星辰大海还是昙花一现?-小康股份
myegg
2022-02-14 11:50:59

从默默无闻到一飞冲天,一年多的时间最高飙涨了近10倍,只因为傍上了中国最牛的民营企业,这样的公司未来会怎样呢?今天咱们必须来探究一番。

 

01
妖王小康股份

 

去年新能源行业出了超级多的牛股,咱们今天要讲的主角绝对是让人印象超级深刻的公司之一。

 

它就是小康股份

 

 

 

先看一下它的走势,这两年,自然是波澜壮阔的让人羡慕不已,再看它暴涨之前,却一副垃圾股、ST股、破产股的走势。

 

为什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发生了如此惊天动地的变化?

 

原因无它,只因为它傍上了华为,中国现在最牛的民营企业,没有之一!

 

小康股份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能傍上华为,今天咱们就来探究一番。

 

02
小康是何方神圣?

 

小康股份是重庆一家集乘用车、商用车、动力总成及其他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汽车制造企业,不过整车业务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去年搭上华为、股价暴涨之前,对于小康这个汽车公司,估计很多朋友跟leo的感觉是相似的— —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对它没啥概念,不知道它生产过哪些汽车,熟悉是隐隐约约好像看过或者听过这个公司。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它跟五菱宏光一样,也生产过一款爆款神车:东风小康。

 

东风小康是小康和东风汽车的合作品牌,跟五菱宏光、长安之星,被很多人并称为中国微车三巨头,堪称中国三大拉货神车!

 

对了,王宝强还代言过这款神车呢,大家应该在生活中都见过,而这也是小康的基本盘。

 

 

 

但我们都知道,这种微型面包车是很难赚钱的,无论是品牌知名度,还是销量,它都不如五菱宏光,想要出头自然是难上加难。

 

小康自然也是知道的,于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来临后,它也开始进入这个市场,砸了很多钱搞研发,应该说,也出了一些成绩的。

 

事实上,小康是国内目前少数几个拥有三电核心技术的车企,更是拥有业内首创的四电机驱动技术平台,拥有国内唯一的1.5T四缸高热效率混动专用发动机。

 

图片

 

而且在2019年4月,小康发布了转型新能源汽车厂商后的第一款产品SF5车型,也就是后来大家比较熟悉的赛力斯。

 


图片

 

性能啥的暂且不说,就这外观,隐隐有保时捷的感觉,至少还是吸引人的,当然了,是不是“致敬”咱就不深究了。

 

反正结果是销量惨淡至极,月销量是百位数,甚至是个位数.......

 

原因也很简单,公司本来就是做低端拉货车出身的,创始人也没有什么亮眼背景,自然掀不起什么风浪。

 

所以资本市场上,也狠狠的砸了一波。

 

 

 

至此,小康其实已经只剩下一个壳了,准确说是两个壳:一个是资本市场里面的壳,另一个则更重要,也就是它的汽车制造资质,以及在零配件领域的一些技术储备。

 

虽然它在新能源领域的努力并没有在销量上得到回报,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它的努力还是得到了回报,华为看上它了!

 

03
华为的阳谋

 

因为被漂亮国搞了,这几年华为其实过得挺艰难,为了生存下去,面对受限的消费电子业务,华为也在努力拓展自己的成长空间。新能源汽车时代滚滚而来,华为自然也不可能放弃这块业务,不过华为更想从系统层面去为车企赋能,所以此前华为就宣布自己不造车。

 

 

 

不过从这两年车企的接受度来看,这个战略并不怎么成功,原因也不复杂: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越来越重要,而且长期看,无人驾驶是新能源汽车的重点,系统就是极其重要的入口,大厂不可能把自己的命脉交出去,入口必须要自己掌握。

 

就像上汽集团老总谈到与第三方合作自动驾驶系统时说的一段话:

 

“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这就好比又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其实是所有大厂或者有志于成为大厂的车企的心声,这决定了会选择华为当合作伙伴的一定是那些没有什么实力的小汽车厂商,而想要靠这些小汽车厂商把自己的系统做起来,难度自然极大。

 

但像华为这样的巨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短期也不可能马上反悔,那么就必须给潜在的合作伙伴做范例:利用华为的技术、品牌和渠道能力,赋能小厂商,帮助小厂商做大做强,很多厂商可能就会主动找上门来求着合作,这是华为的战略。

 

小康股份就是这样被选中了。

 

04
华为赋能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虽然未搭载华为的自动驾驶系统,但采用了华为Drive One电驱动系统和HUAWEI HiCar全场景智能互联系统的车机系统,以及华为Sound音频系统,加上入驻了华为商城,产品销量比起之前完全是暴涨的存在,而且市场的声量完全不一样了。

 

不过总的来说,这个产品也没能达到小康,尤其是华为的预期,所以没多久前又推出了款AITO问界M5,这一款更加的华为化了,从网上的信息来看,小康就只是扮演一个代工厂的角色,其他基本都是华为操盘的。

 

市场认为这样的小康失去了想象力,所以AITO出来后,反而大跌。

 

 

 

当然了,小康股份否认了,坚称华为只是合作伙伴,重申自己独立造车的态度,只是这种态度,市场都不相信— — 当你实力不配的时候,说啥话都无足轻重。

 

事实是怎样,咱们也没有必要细究,leo在这里也不能说的太确切,不然可能会惹上没必要的法律风险,毕竟不论是小康股份也好,还是华为也好,一个坚称还是独立造车,一个之前说过不造车,很多事情咱们就不用明说了,套用那句话:懂的都懂。

 

咱们该如何去看待小康股份呢?

 

05
如何看待小康股份?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小康的基本情况已经很清晰,现在就是它的未来会怎样的问题,leo 推演几种情况。

 

第一,华为放弃了之前不造车的承诺,宣布全力造车,然后控股小康股份,毕竟合作有一段时间了,轻车熟路,各方面都很完善。

 

这是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小康股份就约等于华为汽车,前途自然是无量的。

 

当然了,这个概率比较低,不是华为自己造车的概率低,上面也说了,华为想通过智能系统切入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个路径成功的概率比较低。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养活团队和公司最重要,放弃不造车的承诺,亲自下场造车。

 

那句话说怎么说的 “赚钱嘛,不磕碜”,尤其华为面临比较大的外部压力,如果造车能让公司变得越来越好,把中国的硬科技实力继续往前推进,那么也没啥不好的。

 

这种食言的事情又不是没见过,比如马杰克之前就一直说“阿里坚决不碰网络游戏”,现在三国志战略版还不是赚的很嗨。

 

 

 

不过最大的问题是,以华为这种体量,真的宣布造车的话,肯定会全部自己做,不至于搞个壳,也就是跟小康股份没啥关系,这个结果自然是灾难性的。

 

第二,继续维持当前和华为的合作状态。那么最终情况,小康将逐步沦为华为汽车的代工厂,话语权越来越弱,同样作为蔚来代工厂的江淮汽车只有200多亿的市值,小康股份市值现在依然有600多亿,凭什么?

 

第三,小康不甘心沦为华为汽车的代工厂,与华为闹掰,坚定独立造车路线,中短期的话,肯定也是灾难性结果,至少资本市场上就得腰斩再腰斩。

 

当然了,如果时间拉长一点,随着AITO的品牌接受度越来越高,以及产品力和接受度越来越高,也不是没有机会。当然了,有一个前提是,小康的团队离开华为团队,也能造出同样品质的成品,那么它也有机会在新能源大浪潮里占据自己的一个位置。

 

关键是小康可以吗?

 

综上,小康的未来还是挺迷茫的。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赛力斯
工分
8.23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3)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2-02-14 16:47
    写的很清晰,其实就是小康目前没想象力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2-14 13:56
    感谢大家支持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股小宝TM
    明天一定赚的随手单受害者
    只看TA
    2022-02-14 11:59
    听君一席话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