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GF证券风能专家交流纪要
Adler
一路目送的龙头选手
2021-11-01 22:19:35

会议要点

 

1、预计十四五期间每年风电光伏相加60+GW的装机。

2、风电经济性比光伏好,主要是因为近期风电降本速度较快。

3、风机技术路线看好半直驱,比直驱更小,具备材料成本优势,也没有双馈机械磨损那么大,运维成本比较低。

4、叶片材料方面,碳纤维成本很高,目前主流还是用玻纤。

5、目前风电主机厂的商业模式是:跟随央企合作拿资源,央企承诺采购该企业风机,该企业承诺产业链部分落户当地。

6、目前风电在降本,看到明年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利润还是有保障的,但二季度过后就难说。

7、未来会把塔筒做高,提高最小切入风速,能有效提高风电发电小时数,能显著推进海上风电平价。

8、虽说陆上风电发电侧已经评价,但由于需要加装10%储能,就度电成本而言,还无法平价。而且随着后续成本降低,政府或将要求追加更多储能配备,所以反而储能的弹性会比风光更大。

9、结合以上观点,更看好半直驱技术路线,已有十余年技术积累的明阳智能有望在主机厂环节胜出。

 

专家发言

 

风电行业未来装机。前两天国家发文,目前总装机3亿kW,光伏2.85亿kW,比较接近。但是2030年规划总装机12亿kW,目前已经装了一半了,未来9年还需要大概6亿kW,相当于每年风电光伏相加60+GW的装机。目前来看,前期风比光多,但后续光伏发展可能要比风电好。投资厂商更偏向于光伏。光伏跟平时用电负荷相匹配(白天多晚上少),光伏白天发电,晚上不发电,跟我们匹配。但风电刚好相反,通常晚上风大,尤其是西北。所以大家更偏向光伏。

 

经济性方面。光伏跟风电收益率(五大六小央企而言)基本IRR6%左右。但随着近期光伏组件价格一直涨,尤其是硅料带动,现在组件价格在2.2-2.3/W,据此测算,光伏总承包价格会到4块出头。我们现在所有光伏项目,所有省新出台的项目规模都要求增加10%储能,加一起就4了。国内很多厂商可能收益率都达不到6%。西北光伏可能好一些,但电价也更低,青海就0.2出头,新疆、宁夏都0.25,很低,光资源不好的话也算不过去。风电这块经济性比光伏更好,因为从今年开始主机造价从去年3600-3800降到2200-2300,总承包价从8降到6

 

西部新规划的千万级别的基地,风光比光伏占据更多,未来5年新增装机可能会略多。

 

关于风机类型,主流整机就这三种,半直驱,直驱,双馈。国内厂商前三名销售份额占比的第一是金风科技,直驱为主,行业龙头,市占率达到25%左右。第二位是远景能源,用的双馈技术,第三位明阳智能,选择半直驱。

 

首先将双馈,二级行星声速齿轮箱+异步发电机+双馈电瓶器,风能使用系数可以比较有话,没有冲击电流,实现功率调节,输出功率平滑,好并网。但双馈的它的声速齿轮箱,风能转动能转速较高(2000+转最高),噪音较大,故障率较高,运行不稳定,增加了机械损耗。

 

直驱方面,用的低速永磁电机+全功率变频器,没有齿轮箱,直接由叶轮驱动低速发电机转子。为什么大家以前选用金凤的?因为运行稳定,转速较低,前些年风电刚起步那会,国内风电技术跟西方差距较大,直驱机型运行稳定,大家选金风更多。大家考虑的主要是可靠性和转化率较好。

 

半直驱方面,用的一级行星声速齿轮箱+中速永磁发电机+电瓶器,介于直驱与双馈之间的技术。明阳的设备也就在400-600转之间,降低了故障率,增加了稳定性。半直驱最大特点在于设计比较紧凑,减少了很多原材料用量。同一级别的金风也好,远景也罢,同事3GW级别,明阳半直驱设备比前两家重量低1/3。半直驱技术还体积小,运输和吊装更便捷。半直驱也算是起步较晚,从12年以后,国内才开始有。

 

对比这三家各有千秋。但是目前大家更倾向于半直驱技术,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我们使用的风机设备功率越来越高。早期风电设备700kw,后面1.5-2mw17-18年开始使用大功率,比如3-4mw,陆风达到6mw,明年可能还会有8mw机型。功率大型化对半直驱优势更明显。同是4mw级别,肯定是用大功率的,风力资源一定之下效率更高(因为体积小,重量轻)。5mw以上,提及过于庞大,运输会有问题。尤其是山区运送设备国隧道,限宽限高,5mw以上就没办法运输了。还有就是吊装,尤其是施工不便的区域,选用吊装设备很麻烦。半直驱比如800吨履带吊,其他的就必须1200吨的,成本上升很快。未来半直驱技术原材料使用量会加速下降,对比另外两种优势越来越大,因此市占率越来越高。连金风科技现在也要改路线了,直驱大型化后劣势太明显了,每次报价价格都是最高的。所以后期半直驱路线大家认可度越来越高。

 

目前整个风电行业原材料和零部件都已经国产化,产能这块倒不影响,国际可能受疫情影响,维塔斯等品牌可能受影响,去年越南供货很多订单无法保证按时按量,但国内应该不受影响。尤其后续风电行业冷部件都回国产化,应该不受影响。

 

目前玻纤和碳纤维做叶片的优劣势来看,碳纤维只是在试验期,短期内不会占主流。所有陆风基本是玻纤,碳纤维成本太高,价格相当于玻纤的3倍。海风有碳玻混的叶皮,原材料配比中大概是玻碳比3:1,碳纤维用量也不大。碳纤维比玻纤重量更轻,强度更高,安全性更高,毋庸置疑,但成本太高,算不过账。现在风电基本平价,没有补贴之下很难覆盖成本。

 

现在国家肯定支持绿电,绿电贷款等受益的是整个行业,低息贷款这些肯定是投资商受益更高。在西部地区的超大型基地里面,国家已经开始提供2万亿贷款,2%利率,非常低,专门为超大型基地提供帮助,直接受益者肯定是投资商(运营商),它们现在融资成本子啊4%左右,如果利率下降到2%,直接提高了IRR。西部地区电价很低,青海那边很多项目无论是风还是光都算不过账。我们在请还有几个项目在投,青海海拔高,空气密度低,风能较低,实际发电量低于预期,不适合风电,而且电价只有0.2,如果没有补贴,大家意愿不高。

 

问答环节

 

Q:海风今年是补贴最后一年,招标看到中广核这种报价在4000块左右,有代表性吗?对未来海上风电装机怎么看?

 

A:很多人都很惊讶,报价在合理之中。去年海上风电5-6mw主机应该能报到6000-7000,但去年抢装过后,今年预计能在4500以下,激进就4000以下,但过去几天看到已经有4000以下了。陆海风其实报价相差没那么,只不过去年是抢装,是卖方市场。二者差异在防腐,以及电气设备改造,风机零部件需要加强加固等(陆上20年海上25年,部分零部件强度要加强),成本摊下来成本差异不超过800。现在这个价格其实很合理。后期海风不含塔筒情况下可能就3000以下,海风平价现在就可以实现。现在各地都乡政府要补贴,现在如果风电比较好的地方,海风都能算过账,像广东、附件、江苏等地都没有问题。还发呢过汉族昂及这块,十四五期间装机量可能没有那么大,但十四五过后,尤其是十四五末,海风就会迅速起来。一是前期开发时间和建设周期长,一般项目要2年装完,因此装机完成后大家发现海风都可以评价。现在趋势看,海风造价十四五末应该能在8000-10000这个水平

 

Q:海风比陆风高是不是说明海风平价提前来临?

 

A:可以这么理解。很多业内人士都这样说。大家没想到海风主机会讲这么多。说实话,去年海风抢装导致价格翻倍涨,不光是主机涨,总承包施工价格也比预期高,尤其是吊装这块,我们在具备海上施工条件的也就华电科工、中交等几家单位能做。国内一共有22-23条吊装船,去年这么多项目只有这些船吊装。而且海上吊装会有周期,台风季就停工,每年大概也就7-8个月的时间具备吊装施工环境。所以当时吊装价格是一天一个价。

 

Q:今年的低价订单明年交付,那钢材采购价格是按照明年来算吗?还是会进行套期保值?

 

A:不会按照明年来算。从签订合同到交货大概半年。合同签完后先预付款,交货前三个月买原材料,中间有个时间周期,但投料款,或自己买料在供货前三个月开始。目前没有说按照半年之后的价格报,会按照现在价格报价和定价

 

Q:招标到并网大概3-4个季度是吗?

 

A:对。前期招完设备,大概半年一个供货周期。先招主机,再招EPC,前期施工进场以及道路建设需要一定时间。100mw一般10个月干完。

 

Q:吊装在一到两个季度?

 

A:最后两个季度吧,一般3-5天吊装一台主机。比如12月份并网,可能在9月份就给你供货,11月份项目能吊装完毕,留下调试一段时间,也就最后一两个季度开始吊装。

 

Q:对金风最近发布的中速永磁机型有了解吗?

 

A:他说的中速永磁就是半直驱,但是金风作为龙头,一直做直驱嘛,明阳叫半直驱。金风比较鸡贼,但其实技术就是半直驱技术,只不过改了个说法而已。金风大型化机组无论是陆海,受到技术路线限制,机组功率越来越大,造价越来越高。6mw之后设备成本太高,没有竞争力了。

 

Q:那金风以前直驱的产能是不是也能做半直驱?

 

A:直驱这块也不会全部抛弃掉,毕竟市占率这么大,而且前期很多机组需要运维和零部件供应。比如有些区域适合小型风机,那还是需要直驱。金风近两年大型机组没什么新品,去年想退出8mw,但设备研发遇到很多问题,直驱一直做不了,半直驱后可能要退8-10mw,直驱再推这种,竞争就不太行了。金风说实话作为龙头,改半直驱也有技术积累,其实最早它也想做半直驱,但后面种种原因没做成,后面就明阳引进半直驱了。

 

Q:这个技术是不是有经验积累过程?目前产品跟明阳智能差距大吗?

 

A肯定有些差距。毕竟是这两年才开始研发,而且不是很顺。明阳从10-11年开始做半直驱,已有十多年经验。哪怕金风有技术储备,但风机设备这块不是有技术储备就行,还有一段路要走,要经验积累。金风半直驱技术很多人员其实也是从明阳挖过来的。

 

Q:业内很多人对远景非常看好,能介绍一下远景吗?为什么大家对于双馈技术非常看好?

 

A:远景做双馈它15年之前一直没有进入行业前三,但后来靠低风速机型上来。过去大家做项目选择西北、河北、内蒙古风资源较好的。它当时看到国家补贴下滑,像推出除西北区域以外的,针对低风速地区的,它适用范围就更广额,所以就迅速占领了市场。今年销售量它应该是第一。远景低风速机型做得确实很好,而且远景做事比较灵活,最早出了卖设备,也是最早拿资源换订单的。它最早跟五大央企合作,我帮你拿项目,开发完后我直接把项目卖给你,用我的设备,换其他订单给我。他是最早做这个模式的。但你说它技术有多好,我们行业内更看好半直驱,双馈这块大家对它的技术也就觉得一般。

 

Q:现在发电企业与风机厂拿项目好像都是合作去拿对吧?比如说远景先谈好项目拿资源,建完后再卖给运营商对吧?

 

A:最早是光伏厂商这么做。它们技术含量较低,尤其是施工这块,就是打桩、安装这些工程量,最早光伏是这么操作的,拿项目换组件。但后来风机厂商由于技术含量较高,前期能做风电施工单位也比较少,也就大的国企,电建能建等,央企介入更多,做事情也更保守,最早风电这么开发的较少。现在行业比较开放,几乎所有主机厂商都自己开发项目,跟远景那套也一样,开发完后卖给央企,让央企用自己的设备。但今年开始,国家西北规划大基地项目,当时国家能源局就有这个传闻,这些项目绝大部分资源要配备给央企(五大六小),出了这个调之后,全国范围内大家分配资源的时候都优先考虑央企。但是政府又有要求,把项目给你可以,但你要给我拍引进产业。从那开始,很多央企跟主机厂商开始合作,相当于两家一起拿资源,绑定主机厂商,在其他项目上也优先考虑同一设备商。

 

Q:现在有没有说哪跟央企关系比较紧密?

 

A:原来说远景比较灵活,现在来看所有主机厂山个都在这么做,投资商现在设备招标时不像当时单纯看质量和单价,现在再去采购考虑就比较多了,比如拿资源置换,毕竟央企拿资源压力也比较大,有很多民企参与竞争。央企为了抢占市场,在招标时通常都会有资源诉求。没有哪家说跟央企关系好。

 

Q:开发的项目后地方是否会参股?比例是多少?

 

A:有。比例较小。原来光伏风电批文是有价值的,过去有补贴的时候有补贴的达到0.7-0.8/W利润,平价之后批文费没那么高了,也就0.3-0.4/元。所以地方政府已经完全了解并掌握了新能源的操作规则。地方政府都把项目批给你,你把批文费给我,但不能直接给,就让他在政府地下成立国资控股企业,让他拿土地等入股。相当于把资源换成股权了。很多区域地方政府有的直接就兑现了,项目建完后多长时间会退出来,回购股权。

 

Q:地方政府更乐意卖风资源还是更乐意于卖光资源?类似于土地财政?

 

A:价值发呢过点比光伏更高。风电项目总投较高,现在6-7块的样子,光伏可能就4块钱。原来光伏组件低的时候3.5就能下来,相当于风电总投高一倍,批文费也高一倍。管股份0.7-0.8,风电1.5批文费用。卖路条的话光伏0.2,风电0.4的样子。你说更倾向于哪种,风电项目在东部省份可能更合适,毕竟费用更高。光伏东部区域土地价格高,也难找,政府不愿意大片土地做光伏。

 

Q:风机降本的路径问题。招标价格跌了很多,交付都在明年。市场都觉得明年这么低的价格,大家毛利率会有明显下降。但会不会说未来一年降本幅度会超大家预期?各个环节的降幅到底会怎样?

 

A:机组大型化,同样功率的设备千瓦造假大功率比小功率低,设备都一样,功率越大,单机千瓦造价成本越低。我么会了解的2mw4mw相比成本差距很大。今年新招标项目基本3mw级别都已经很少了,尤其是西北大基地项目都要用到6mw机组。降本一方面是因为功率增加,千瓦造价成本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大家忽略了一点,去年陆上抢装之前,19年初风机价格已经跌破3000了,后来为什么价格回升?就是因为抢装。当时3mw机型19年年初已经是3000块左右,你想它正常来说,4-5mw机组,跟3mw比,5mw可能在2600.这两年大家觉得降幅比较大,但19年开始已经在下降了,只不过因为去年抢装的原因大家利润才比较好。后续如果做到8mw1000多就能干下来。还有一点,因为主机零部件国产化率越来越高,零部件价格也在往下降。

 

Q:降本也在降,但兑现到明年利润率情况会怎么样?

 

A明年一季度应该还可以,明年二季度或下半年利润率就不太好说了。今年风机设备供货有一定周期。最近前的合同明年交货,反映到财务要到明年年中。今年主机厂山高利润率挺高,就是因为去年抢装利润率反映到今年。还有今年是海风抢装潮,这几家做得好的,利润率还是挺高的,也得反映到明年。明年上半年利润率应该还可以的。

 

Q:像运达、三一、中车这几家靠后的怎么看?

 

A19年年初出了金风、明阳、远景这些,其他是第三梯队。其中做得好的还算是上海电气、运达这样的企业。当时都不看好运达、三一这些,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掉,也包括中车,就因为这两年的抢装给到这些企业红利,重新又发展起来。我觉得后期运达、三一这两家应该会好一些。毕竟运达这两年跟华能绑的很近,设备做得也可以。三一可能发呢过点板块要上市,做事也比较激进,也是第一波主机设备招标里面打价格战里面,跟明阳。明阳是有成本优势,三一则是为了抢市场占有率,做得也是挺火的,也拿了不少订单。中车的话,我觉得中规中矩吧,小品牌关注的还是比较少的,主要还是集中在前三甲。上海电气也可以,海风做得很好,跟明阳做得最好。前期上海电气用西门子技术做得很好,明阳本身是半直驱,又是广东省企业,打的牌也是抗台风型的风电,这两年这一波势头也很猛。明阳海风应该能做到第一位,把上海电气挤下去。我们预估海风一旦平价,就会迅速起量,大规模上马项目。

 

Q:感觉运达、三一没什么技术优势,就是价格有优势对吧?

 

A:我觉得二线品牌技术都没有什么优势。远景还没上市,金风和明阳的财报我关注了。金风利润率虽然销售额比明阳高了一倍,但利润相差无几,主要是明阳的成本优势。明阳也不是说舍必有多好,而是选对了技术路线。明阳孞发布了16mw海上风机,是全球最大的机组,可以看出半直驱技术十分领先。

 

Q:海上风电降价这么多,零部件厂商能赚钱吗?

 

A现在主机厂商利润率是非常低的,零配件这些厂商反而利润率比主机要高很多。设备和零配件国产化之后,零配件后期降价有预期,主机厂后续也会压供应链上游成本

 

Q:传言海风平价零部件厂商好像也没怎么赚钱?

 

A:我觉得不一定。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19年海风大会的时候,大家都说没办法平价,20年金风就提出来能做平价,结果当时金风的做法遭到整个圈内无论是投资商还是设备商的唾弃。海风零部件肯定是有利润的。2200的价格增加800的成本都说高了,可能800都赠不了。海风卖3000多例如你还是有的。招标4000多还是能赚钱的。而且机组大型化后,千瓦造价成本越来越低。后期海上风电一定是10mw级别的大机组或更高。10mw级别单位造价成本会很低。

 

Q:是不是明后年海风装机规模会起来?

 

A:起不来。第一波过后大家干完这一波会发现海风原来成本会急剧下滑,主机、施工、设备斗湖一下话,大家一看原来都可以平价了,肯定会一拥而上,十四五第一波干完后会越来越低。

 

Q:预计十四五平均每年装机怎样?复合增长率15%左右?

 

A:我觉得每年也就40GW的样子吧。十四五装机可能要高一些,十五五热度可能就会下来。

 

Q:风电下乡怎么看?听说噪音很大,运维很麻烦。

 

A:我也提一嘴光伏,现在也要整县开发,说白了就是圈资源,选好屋顶做光伏,后期怎么弄大家也都在观望,做老百姓屋顶太麻烦了,后期运维啊挺麻烦,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想法,觉得整县户用的不好推。风电这个我们最开始是看好下乡的。第一风电其实是不能真正进村的,有一个噪音的安全距离,2.5mw400米,再大的就500-600米,到村庄密集区装是不行的。这个是能做肯定是有详细的规划。我们现在整县的开发,我来统一规划的这种,其实推起来单纯弄一两个小项目不行,装个2-3台运维成本就会很高,投了也不划算。我们要做的话就是一整个区域你要给我开发和规划,我们会去投的。我们能达到一定规模,哪怕有很多接入点,其实也可以。胆小项目我们很少做。它这种其实就属于分散式的。一般这个区域内一定要有打的投资长衫宫本神有电厂,我去开发几个小项目开发完后一并转卖给他,免去运维成本了。

 

Q:半直驱成本不是比较低嘛,它原材料还能减少哪些?哪些零部件可以通过变小减少成本?

 

A:第一它没有主轴,半直驱设计也更紧欧,整体是一个铸件,总体用钢量比直驱和双馈少,质量轻。结构设计上可以做小。说来说去就是钢材用量,毕竟主机主要用的是钢材,如果这个少很多的话,成本肯定就会降很多。

 

Q:还有一些半直驱的设计没有那么紧凑的话成本还会有优势吗?

 

A:第一,半直驱这个设计肯定会采用紧凑性的,说白了它很多设计也是从明阳挖过去的。而且半直驱除了明阳的,维斯塔斯也是超紧凑型的,是受技术路线的限制。双馈是两级行星胜诉齿轮,做不到紧凑。直驱就是因为主轴的原因没法做紧凑。

 

Q:有成本优势的话价格应该也是有优势的吧?能凭借降价不断拉高市占率吗?

 

A:是这样的。刚才提到一点,第一波加入风电价格战里面的三一,跟明阳是最先打的价格战。您可以看前半年的招标信息,名央视最早加入价格战的,是有价格优势的,每次招标都最低价。我觉得明阳是有这个想法。

 

Q:那这种市占率提升是不是也不会那么快?

 

A:肯定的。市占率不光是拿订单那合同,还有就是供货。明阳供货能力在前三甲里面做得比较差的。它是重资产,它做电气起家,也做叶片,但是金风跟远景不作,金风只做主机。明阳资产较大,但供货能力一般,总是说在手订单多少个GW,但供货跟金风和远景差距越来越大了。今年我们了解到产业换项目,明阳在全国明阳也好,远景也好,在全国好多区域都布了产业,一来事拿资源,二来是提升产能来保证供货能力。

 

Q:海上风电价格展望您是根据多大销量拿到那么低的价格的?

 

A:海风跟陆风不一样,陆风小的5-10万,常规的10-20万,大的30-50万,但海上风电没有10-20玩得,后期起步50万都是小项目。因为海风一要做平价肯定得有一定规模,而且政府也不会披小项目。因为造价和输电成本制约很难做小项目。50万以上我刚才说的价格基本上都能做下来

 

Q:现在功率都已经是10mw了吧

 

A:福建已经出文了吧。后期单机功率是不能低于8mw的,福建风力资源也比较好,用10mw的也没有问题。

 

Q:那是不是意味着500mw的项目,海上风机供应商也会减少对吗?怎么看未来海风的供应商?

 

A:海上这块,明阳、金风、远景、上海电气这几家那海风订单都有各自的区域。明阳就广东,福建现在是金风布了产业,跟福建政府走得比较近。上海电气和远景在江苏做得比较好。相当于各个省里面设备招标的时候,省内也有自个想法,哪怕价格高一点,对投资商也会施压。只要你在这投产,后期我就保你订单。金风想在广东做,明阳想去福建发展,这两块市场大家都想挤进去。

 

Q:价格权重在评标的时候大概能占多大比例?

 

A;还是挺高的,一般会选最低价前两名吧。低价中标比较多,除非是拿资源换的这种。

 

Q:离海岸线比较近的开发量应该挺大的,不知道开发难度大不大

 

A:现在大家也关注海风这块,包括之前明阳跟三峡合作在三峡做了海洋漂浮式的样机。我们开发的也都是近海趋于,一般水深在50m以下。我觉得十四五远海应该不会规划,十五五都不一定规划。说实话近海区域全做完的话每个十年八年肯定做不完。施工难度其实现在没什么难度。

 

Q10m5m这种会不会成本更低?

 

A10m以下不行,要求离岸15m,水深超15m才算海风,潮间带(15m以下)这种江苏以前批过一些,因为前期标准不一致。但现在国家已经规定了15m以上,所以现在基本没有什么潮间带了。

 

Q:如果潮间带也是评价了,成本应该还是比海风低吧?

 

A:现在已经不批了吧,潮间带的。

 

Q:不批是为什么?

 

A:考虑到生态保护吧。

 

Q:风机大型化带来单瓦成本下降,预计8mw 1000度能下来,感觉降本挺快的。但落实到度电成本,我们也知道大型化是一方面,一方面是造假,另一方面是高度,现在想说高度王渠道50-60m,度电成本会不会下降得非常快呢?会不会很快很快就达到平价呢?

 

A:您说的是。现在很多人都盯着设备造假。我们归根结底说的是度电成本。行业内好的资源和项目现在0.2以内基本上能坐下来。您提到的塔筒高度并非适用于全部区域。东部区域一般选用的是140m的塔高,甚至是160-170m的。目前国内有在研发或试验的有能达到190m的。现在通常140-160m高度。为什么?因为轮毂高度越高,风速越好,度电成本月底。140m的这种混凝土塔的成本低一点。塔高越高发电量越多,但成本增加有限。我的发电小时数增加了,但成本只增加在塔筒上面,塔筒只占了投资的很少一部分,增加个百分之几的总投,但发电量增加了百分之十几,后期塔高越高,度电成本越低。对行业的预判,我们激进一点说度电成本能做到0.1,但现在说0.15肯定是没问题0.1不敢打包票。

 

Q:把塔筒做高好像比较容易,为什么前几年不做这个事情?是不是技术没达标的原因?

 

A:多种原因。第一,最开始可能有补贴,大家也不会想更进一步,而且收益率非常好。最早的风电项目补贴到位的话,4年的投资回收期。但是后来补贴一直退坡,一直降价,降电价之后大家发现利润没那么高了,才会谋出路,提高技术,比如说提高叶轮直径,提高设备功率,提高发电量,增加轮毂高度,越来越多技术才会被提出来。最初叶轮直径可能也就70-90m,到后来150m,现在金风之前批了190m直径的叶片。它补贴退坡才能倒逼行业发展。

 

Q:其实度电成本下降幅度和节奏是不是有可能在超市场预期对吗?比方说现在大家都线性看待降本速度,但在大家绞尽脑汁之下,是不是很快就能看到海风平价了?

 

A:是的。陆上平价基本没问题,但是刚才提到各个省要求新能源项目要配比储能。这是因为风光对电网冲击比较大,现在要求要加储能。现在度电成本说的是单纯风光项目,评价完全没问题。但现在国家要求电网有一定调峰能力,就要让企业上储能。但后续风光成本继续下滑,到0.15-0.18,肯定要求新能源企业配比更多储能,现在10%,未来可能会20-25%。大家关注风光发展,但他们忘了储能这块。未来这几年风电光伏肯定比前几年增长幅度非常大,但储能肯定会有非常大发展,现在风光这么多,没有调峰调频肯定不行。现在行业很多人在琢磨,谁有调峰能力我给谁配备资源。未来我更看好储能。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金风科技
S
明阳智能
工分
1.95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3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3)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索罗神
    追涨杀跌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1-02 00:10
    已关注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11-01 22:58
    辛苦啦!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君子好逑
    一卖就涨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1-01 22:29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