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重磅:风电轴承专家交流纪要
长线才能翻10倍
满仓搞的公社达人
2021-08-17 23:32:17

风电轴承专家交流纪要

纪要核心:

风电轴承技术难点:①风电轴承分为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桨轴承三种,目前偏航轴承和变桨轴承已经完全国产化,主要壁垒在于主轴轴承;②难点主要在于轴承的材料、加工以及热处理,其中热处理是核心难点。

热处理工艺:①热处理工艺主要有渗碳和淬火两种方式,②渗碳硬度提升较为稳定,可将锻件去应力,但成本非常高,且效率较低,③淬火效率较高,但后期存在二次裂纹的隐患,且技术还未经时间验证,④常规的流程感应淬火是单头的,罗泰艾德和新强联用的是双头,即两个感应点扫描180度进行淬火处理,⑤淬火从方法论上支持5MW机型的轴承锻造。

国内外厂商对比:①国内的主轴承毛利率在40%以上,②国内的主轴承价格一般是外资的60%左右,③国内市场出海主要面临认证及技术交流问题,④国内外轴承市场空间发展潜力很大,⑤海外供应商的扩产进度较慢,⑥进口最大的问题是产能不足,交货期很难保证。

Q:风电轴承进口替代的技术壁垒和难点主要有哪些方面?

A:风电轴承分三种,分别是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桨轴承。目前偏航轴承和变桨轴承已经完全国产化,主要壁垒在于主轴轴承,主要存在几方面的问题,轴承的材料、加工以及热处理。核心问题在热处理方式上,国内技术方向上热处理还有点难度。材料和加工有一定难度,但是还不存在完全垄断的问题。

Q:热处理工艺的难点,是具体设备上的差异还是工艺某些环节上现在比较难突破?

A:对于进口轴承,采用的热处理方式是渗碳,把轴承放到加热炉里,保持温度到七八百度,再往里放碳元素,对原先是铁材质的物质进行渗透,属于材质添加的一种形式。碳含量越高,钢的硬度越高,轴承的耐磨性和抗压强度也会提高,这种属于常规的处理方式,国外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国内目前还没有采用这种方式的,主要因为:①渗碳需要很大的热处理设备,像现在风电轴承在6米左右,需要的热处理炉就需要6米以上;②渗碳需要将轴承放到炉子里持续加热,如果轴承在6米以上,需要一个月左右的热处理时间;③这种热处理方式出来后,轴承有一定的变形量,变形如果大了,可能会造成整个锻件报废。因此相对来说国内渗碳的热处理方式还没有做到特别精细的地步,大批量生产还没有普及,主要因为合格率较低,整体成本高。目前国内做主轴轴承采用的热处理方式是感应淬火或者激光淬火,属于淬火的一种形式,原理是通过温度的急速变化使锻件硬度提升。这种在国内用的挺多,但也是几个厂家在做,比如新强联。行业里最早开辟技术的是罗泰艾德。

Q:国内用的无软带感应淬火的技术和海外的技术相比,各自的优劣势?

A:渗碳技术的优势:①渗碳是通过元素添加的方式来提高硬度,因此硬度提升特别稳定;②渗碳是一次性将锻件放在渗碳炉里渗碳;③虽然渗碳会造成轴承部分变形,可能造成轴承直接报废,但也相当于把轴承进行了二次热处理,将轴承去应力,后期变形量会很少。劣势:①渗碳成本非常高,可能是国内淬火方式成本的两倍;②渗碳方式效率低,受设备、人员、场地的影响,处理的时间周期特别长。国内淬火的方式最大的优势是效率高,一般一两个小时一个轨道就处理完了,此外,用的设备也比较简单,成本会低。但该方式的劣势在于,不是通过元素增加的方式来提高硬度,可能后面会有隐患,可能出现二次裂纹,控制不好锻件可能会断掉。第二个,感应淬火不能整体实现,而是沿圆周方向做圆周运动,将起点和终点重合,这种原理上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目前还没有完全验证出来起点和终点是否能完全融合,起点和终点如果不重合,硬度不会提高到理想的状态,另外这种热处理方式还没有进入整个工况的验证,从19年才开始有这种流程出现,之前是没有的,所以到现在运行也就一年左右,而轴承要求寿命是20年的,寿命周期到底情况如何,现在还存在不确定性。

Q:国产厂商有哪些有潜力进一步做进口替代?

A:目前国内小批量生产的主要有三家,一个是行业里最火的新强联,目前用国产轴承替代的主要都在明阳,目前明阳用新强联的应该用了不到800套。另外一个就是罗泰艾德,罗泰艾德在行业里普及的不是特别广,实际上明阳用罗泰艾德的量比新强联的量还大,用罗泰艾德的应该用了1200-1300套了。另外一家是京冶,用的是激光淬火,现在是小批量用,就是几十套的使用量。其他家比如洛轴、瓦轴做的是直径一米以下的,两米左右的也在做,但是没有进行批量生产。

Q:这几家给明阳供的产品主要是多少功率风机用的?

A:这种轴承不是从功率来看的,直驱或半直驱进行基本上都是用的他们这种轴承,因为两种所需要的轴承直径比较大,因此会用纯进口的SKF,或者国产的罗泰艾德和新强联的,有的3MW主机也可以用洛轴的,轴承相对比较小,可能1米左右,不一定是完全按照功率来划分的。

Q:三家的轴承对比下来,各自的优劣势?

A:用的早的肯定是罗泰德,实际上整个技术是欧洲开始试验,在中国大批量生产的,所以罗泰艾德和新强联技术上是一个流派,所以二者在客户的认可度不存在什么竞争优势。

Q:大轴承的难度比小轴承要更高,核心的难点主要是在哪?

A:还是在热处理上,国内的机加基本上差不多了,因为机加完全可以用设备本身来解决,目前国内的设备还没有国际垄断,只要机床能买到,机加的精度就能做到,剩下的主要问题还是热处理。因为直径大小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直径大,需要的热处理炉特别大,二就是直径大表面受的力比较大,载荷比较大。洛轴和瓦轴也都是用渗碳工艺,他们设备也有,工艺技术都掌握了,也比较稳定,还是蛮普及的。

Q:罗泰艾德和新强联现在主轴承最大能做到多大直径?

A:6米左右的,应该是配套5MW左右的,都在挂机试验,量产的主要还是集中在3MW左右。

Q:挂机试验一般需要多久?

A:行业里面有不同的要求。正常轴承出来之后会做台架试验,5MW左右的台架试验很难找,成本也特别高,试验可能得用半年时间,成本也得上千万。挂机试验行业里没有一个标准来确定什么时候验证完成,因为台架试验要验证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极限载荷,对于极限载荷,两年三年总能出现一个极限工况;另一个是疲劳时间,是在轴承长周期运行过程中才会出现,这个现在说不太好,轴承正常的质保期是5年。如果是小轴承,如果设计的不好,一般三四年时确实批量的会有问题,当然有的轴承设计的特别不好,也有挂机一两年就出现批量更换的问题。常规来说,轴承质保期就是5年,5年以内不出问题,肯定是没问题的。

Q:目前国产厂商主轴承价格大概比外资低多少?

A:一般是外资的一半到60%左右。价格低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工艺本身,二是行业垄断,国外的还是产能不足。

Q:目前大部分国内厂商主轴承的毛利率在什么水平?海外毛利率在什么水平?

A:国内的毛利率40%以上,进口的不知道。

Q:淬火的难度比较高,各家做的水平怎么样?

A:常规的流程里感应淬火是单头的,一个感应点扫描360度起点到终点。现在罗泰艾德和新强联用的是双头的,就是两个感应点扫描180度来进行淬火处理。起点和终点重合这个问题目前通过检验手段是检验不出来的,这种技术是不是存在问题还很难界定,目前整个台架试验还没有发现有严重的问题,因为没有长时间运行,有些问题很难暴露。

Q:新强联是如何联系新客户的?

A:一是产能的问题,随着装机量增加,以及风机朝大功率机型推进,产能问题短时间内是很难解决的,国外的产能提升是很慢的,肯定会有产能缺口,新强联得先保住原有的产业,在此基础之上,再拓展新的主机厂家,各大主机厂,包括各大风机使用的客户,主轴轴承的品牌要求还是很严格的,这个口不是特别好开,所以总体来说还是靠天时地利。主轴轴承的产能是被客户包下来的,国外尤其FAG这种国际供应商,很少会因为未来风机会装得很多,就提高很多产能,它要考虑全球的市场供应量,如果他们认为扩产能没有多大意义,是不会去扩产能的。

Q:新强联的滚子是外包的吗?这部分利润是由滚子企业拿走吗?

A:滚子结构特别简单,就是两个圈再加滚动体,滚动体国内主要是力星,市场占有率高,但在高精尖的滚动轴承上确实不太占优势。但是目前没有太好的办法,力星是行业里做的最好的,新强联想再重新进入滚动体行业,固定资产投入还是需要很高的,所以都是外包。

Q:主轴轴承保质期是5年,但是风机一般寿命都是20、30年,是每7-8年要更换一次吗?

A:风机主机质保期20年,5年以内是完全免费质保,不管出现哪些零部件更换,都是由主机厂家来进行更换,现在还有另一条约定,就是大部件约定,目前国内基本上对大部件的寿命要求是20年,这里面就包含了主轴轴承。所以主轴轴承实际上更换很多。但是大功率的主轴轴承的更换概率,因为还没有运行几年,所以无法估计。小功率,一米以下直径的小轴承,用的好的也有用到十五六、十七八年也不需要更换的,但是也有大批量更换的,这种是风机和主轴轴承共同设计过程中有点问题。所以未来大功率是有可能就用不到15年就要换的,里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技术风险。

Q:淬火能不能支持5-6MW的轴承建设?

A:从方法论上我认为可以支持。从硬度上说是可以匹配、可以对等的,其他的可靠性、疲劳性这些现在不太好说。

Q:大型化和独立变桨这两个趋势,对于提供偏航变桨轴承的供应商是否会造成挑战?

A:首先大型化是轴承变大、变厚,所以精度要提高,渗碳层要加深,这个对所有轴承都是一样的,独立变桨是对整个控制系统来说的,叶片变长后,这三个叶片受力是不均衡的,因此行业里提到要采用独立变桨的方式。原先的同步变桨,变桨次数会很少,独立变桨对寿命肯定会有影响。但是运动次数多少,对寿命没有太大的影响,耐磨性肯定没问题的,因为硬度特别高,主要还是两个接触面直接压碎这种破坏形式是最多的,所以独立变桨对整个流程没有太大的影响。

Q:十四五期间,国内的风电装机到50GW,4MW以上的主轴国内大概能供应多少?

A:只考虑罗泰艾德和新强联,在他们不扩张产能的情况下,占市场20%的量左右,他们现有的产能10GW都供应不到,因为罗泰艾德和新强联两家一共做了2000套,才1GW,量还是有限的。

Q:进口有什么限制吗?

A:进口最大的问题是产能排不上,交货期很难保证。因为整个风电行业中国是发展最迅速的,主要的需求方都在国内。

Q:海外供应商有明确的扩展计划吗?

A:几年前FAG就传出来说要在国内扩展,但是好几年了也没落地,扩产比较慢。

Q:目前小轴承和大轴承的国产公司的市场份额大概多少?

A:国产轴承主要在洛轴,去年主轴承生产了7000套左右,差不多在30%左右。大兆瓦的轴承没统计过,估计可能到不了20%,因为这一年半的时间罗泰艾德和新强联一共才装了不到2000套。

Q:3MW风机升级成6MW,单兆瓦的轴承价值是下降的吗?

A:不是,单兆瓦造价肯定要提升,因为相对来说,越是大的轴承越不好买,产能越不足,成品率也低,价格越高。6MW的主轴的价格是3MW的两倍以上,可能是三倍。

Q:主流厂商在扩产的时候,大概量产的周期?难点主要在哪?

A:设备订货周期现在没法说,因为设备订货周期核心是机加设备,估计整个设备订货周期在12-18个月左右。现在不清楚哪个设备会特别长,但是12个月肯定有,因为有几个关键的设备肯定是需要进口的,这种进口的设备12个月属于常规,如果供货紧张,可能就得要18个月。轴承的生产周期比较快,一般都是60-75天,如果是渗碳,那可能就得90天左右。

Q:购买设备需要排队吗?

A:目前应该不会有太多排队的可能性。因为现在大家还是比较慎重的,设备都是大几千万的。

Q:像新强联这样的厂商去做海外市场会遇到哪些难点?

A:目前新强联应该也在做海外市场,像印度市场。做海外市场最大的问题是认证上的问题。现在拓展海外主要还是和主机厂的配合,除了认证问题,还有技术交流问题,因为流程是跟主机同步设计的,互相对技术的认可还是很重要的。

Q:国内三家做的主要是单排滚子的轴承吗?除了明阳智能之外,其他整机商的主轴承进口替代情况怎么样,例如金风、远景?

A:主要是单排的,这些企业相对都比较慎重,没怎么听说过他们用国产的主轴承,小功率的可能还用过,大功率的真没听说过。这块下游业主现在对国产的主轴承有排斥。

Q:如何看未来2025年国内及海外的主轴承市场空间?

A: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量的基础在那里,国产的成本会降很多,降百分之三四十对所有的厂家来说都是乐见其成的。

Q:变桨偏航轴承现在基本上已经国产化了,各家供应商的份额情况?

A:做的最大的应该还是洛轴,新强联也差不多,现在一年能做三四千套。应该都占不到20%,差不多15%-16%。

Q:变桨轴承现在出口的情况怎么样?

A:有几家是主要做出口,像天马、青岛的德枫丹,包括罗泰艾德也做的很多,他们都是给国际的风机厂家供货的,他们这种外资企业做出口比国产企业还是有优势的。

🎉🎉🎉 🎉🎉关注我 🍀🍀🍀🍀🍀

1.关注我, 每天分享股票知识及最新股票资讯

2.有用请点击上方“有用”按钮

3.满意请留言:谢谢分享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日月股份
工分
2.74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7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1-08-27 16:22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8-18 01:17
    谢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