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阶段性抱团瓦解后,小股票加速上涨,继而迎来大股小股全面牛市;
后者,阶段性震荡瓦解后,大股票和小股票进入通杀。
目前的市场,显然不可能进入熊市环境;但是在一些政策刺激(例如早间大基金停止申购)下,大股票筹码松动是大概率。但是:
本周话题:接下来怎么演化概率大:
1、热门赛道大股抱团逐渐钝化,资金轮动到非热门行业,如券商地产等估值洼地;
2、大股票阶段性调整,小股票登场;
3、大股票小股票通杀一段时间,大盘再选择向上;
4、欢迎找出2014、2017大股瓦解期间,标志性大盘个股、小盘个股、板块的走势和轮动情况,共同探讨。
附录:
A、大家可以在这个链接下,给公社提出各种反馈建议:《公社建议反馈》
B、近期历史周末话题:
…… ……
国内炒股必须要有政治眼光,本次抱团到2021年1月10日。媒体第一次集体发声:️本周末重磅媒体对抱团模式的剖折与证券的文章应该引起重视,有可能成为抱团热的调整导火索。
2021-01-09 02:08,证券时报发文:资本市场没有永动机 。文章指数:
一、资本市场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正向循环:抱团的机构投资者不停地赚钱、跑赢市场上其他绝大多数没有被抱团持有的股票,买入这些基金的投资者赚了很多钱,上市公司也乐见其成地看着股价上涨。
二、永动机看似毫无破绽,但是最终,美国房地产的贷款偿还需求,超过了贷款者的还款能力。永动机里终于开始出现了故障,而当房价由于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始下滑、贷款违约率上升时,超级复杂的衍生品们那看似完美的信用评级,就开始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崩塌。最后,2008年金融危机横扫全球,成为人类金融史上深刻的教训。
三、正如真实的物理世界里没有永动机一样,资本市场上也不存在超出实体经济价值创造以外的、真正的永动机。那些看似永动机的市场现象,最后往往被证明只不过是周期循环的一个阶段而已。但是,投资者们的心里,却常常对“永动机式”的资本市场故事如此向往,最终常常迷失在虚假的永动机中无法自拔。
同时1月10日下午18:26,财联社消息:陈嘉禾:如果基金完全依靠抱团,一旦负循环开始受伤会很严重。
媒体第一次放出抱团警惕信号,值得高度重视
再从国内基金的角度看,其实有好有坏,一个是说明了房地产为代表的民间资金开始进入股票市场了,所以说大方向上是好的,不要觉得现在基金韭菜不够了,其实想想看当年的房地产,还完全没到头。阶段性可能基金超发超募,并且要面临指导的问题了,叠加快要过年了,我觉得年报预告基本是一个阶段性节点。
抱团肯定是在敌人内部瓦解,之前中信也小唱反调,其实现在大家都开始觉得贵觉得不合理,那么也就是年报预告将抱团走到极致,然后开始瓦解。当大家总结去年然后递推到今年,再叠加这波的估值预算,会把一切好的拉到极致。
最后一切分析抛开结论其实没什么卵子用,我觉得这里抱团的分析其实对操作有几个建议
1.仓位,仓位,仓位,现在牛市初期的味道还是存在的,但是阶段性高估,要给小票留子弹,要控制抱团票的仓位,要学会众人皆醉我独醒,不要盲目的加仓抱团,没有的可以小仓位上车,避免自己后面越不信越不信,最后重仓上在高点
2.浪里淘金,抱团并没有错,相反是接下来股票市场长牛的核心,抱团——瓦解——在抱团,指数会像美国一样,大涨大跌在大涨,长牛、净值只要涨的多了,都会忘了回调忘了回撤的。所以要去选择相对低估的确定性,确定性优先,贵了可以不买,调整起来分批买入,仓位少不要紧,关键是拿得住
3.关于小票,我觉得抱团的极致要么就是鸡犬升天,要么就是一地鸡毛,前者就是抱到最后小票也来了,后者就是小票最后一跌,那么现在选择优质有弹性的小票,买一个底仓是很合适的。
4.关注双低转债,低风险的转债其实也是很好的选择
最后2020净值1到了5,今年的风险偏好就低一点了,只希望能接着完成5到10的目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