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硅料供需格局展望,及24年光伏行业整体观点汇报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4-02-03 23:44:45

会议要点

1. 硅料价格反弹与光伏行业展望

光伏板块去年表现较差,但今年可能不再是垫底,前景看好;股价已反映行业回暖迹象

硅料产能没有完全释放,去年底200万吨有效产能未满投产,实际供给小于预期

N型硅料出现供需错配,需求强劲但产能转换有技术门槛,新进企业难以快速提供稳定N型硅料

2. 硅料市场变动与光伏行业前瞻

二三线企业通过零散订单应对硅料供需,缺乏连续性且质量不稳定

N型硅料面临需求增加、供应不足的错配导致价格上涨;P型硅料随之受到带动

硅料供过于求成定局;预计P型硅料价格存在下跌风险,N型硅料较为稳定,不太可能出现亏损状态

3. 供需与投资观点

硅料产能升级存在壁垒:目前仅有的几家龙头企业能调整工艺生产高纯度的N型料,代表该领域存在技术和成本上的门槛。

小企业难以追赶龙头:其他企业不仅落后于龙头企业的技术发展,而且要获得客户信任需较长时间,进一步加剧了新入者的困难。

硅料价格或见底部:尽管硅料价格仍有下跌空间,但下跌幅度相对于之前已大幅减少,意味着价格可能接近底部,这也表明了投资硅料产业的机会。

4. 行业洗牌在即

从硅料价格趋势看,若价格跌至5万左右,预示成本较低的硅料企业仍能盈利,尽管利润微薄,但这可能是周期见底的信号。

硅料股的估值已进入低估状态,过去估值逐步下降,股价内已包含最后一跌的预期。硅料价格可能有最后一跌,但股价接近底部,部分硅料公司的市值已非常便宜。

对于光伏主产业链而言,硅料成本在组件总成本中的边际影响减弱,硅料价格上涨不会对组件价格造成剧烈波动,后续组件价格企稳,空间不大。

5. 供应格局与未来展望

组件价格反弹的可能性与供需格局、库存消化、开工率低和盈利能力差有关;春节后可能出现小幅反弹,但大幅回升可能性不大。

硅料行业仍在甩库存的阶段,国内二三线品牌主要为下半年业务,库存正在清理中。

推荐投资策略:逆变器和银浆、支架具有投资潜力,预期硅料行业底部将在今年上半年出现,硅料公司股价底部区间可能已至,中长期投资价值显现。

6. 竞争与稳定并重

逆变器市场现状:目前逆变器价格降幅趋缓,预计年复合降速5%-10%,毛利率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价格竞争阶段分析:过去由华为引领的价格竞争培育了成本下降能力,但现阶段成本下降空间有限,不再期待大幅价格战。

行业竞争转向:进入以技术、品牌和渠道为主的竞争阶段,成本削减不至于影响逆变器功能和稳定性,研发投入显著,体现产品升级和品质保证的重要性。

7. 光伏市场供需及趋势预测

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由于欧洲库存增加,销售策略转向新兴市场,导致供给端流入新兴市场增多,出现价格竞争。

新兴市场对品牌依赖度不高,在供给增加的情况下可能引发价格战,这一趋势已导致部分逆变器企业毛利率连续下降。

预期随着欧洲库存消化和需求回升,销售重心将重新集中于欧洲,降低新兴市场的竞争压力,并可能提高逆变器企业的高毛利产品占比。

8. 硅料领域未来走向与观点梳理

颗粒硅与传统棒状硅将长期共存,颗粒硅技术成本优势显著,但不足以完全淘汰棒状硅;颗粒硅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保持稳定。

颗粒硅技术存在一定壁垒,获取并改良该技术需要时间和资源;企业对专利保护做得好,使得技术独占情况不多。

二三线企业在高品质N型硅料推出和市场竞争中存在困难,未来可能有部分企业因技术和资金不足而被市场淘汰。

9. 光伏逆变器品牌壁垒分析

欧美对逆变器品牌依赖度高,因为有传统强势品牌如SMA等,消费者对于品牌溢价接受度高

新兴市场对逆变器品牌依赖度较低,中国企业因性价比高形成新依赖,打破既有市场依赖难

光伏和储能逆变器市场竞争分散,地域优势明显,各品牌根据区域特点有所专长,如固德威强于欧洲德语区域,锦浪在英国表现突出

会议实录

1. 硅料价格反弹与光伏行业展望

好的,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参加海通电新组举办的电话会议,我是光伏研究员徐埭桥。近两三周,硅料价格反弹,今天的主题聚焦硅料反弹的持续性及对光伏行业的影响,与光伏板块的观点。幸运的是,光伏板块今日大涨。

 

根据最近的路演感受,去年光伏板块相对收益非常差,跑输大部分其它板块。股价领先于行业基本面下跌,业绩拐点在四季度已经出现明显环比下降。但股价在去年四季度基本见顶,因此今年的光伏板块相对收益可能不会特别差。去年市场热点转移到AI、科技等新兴领域,光伏资金的吸引力明显下降。预计投资者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不太可能进行大规模抛售,今年光伏板块应该不会垫底,至于能否上涨,则取决于市场是否会出现新热点。

 

进入今天的主题,自1月份以来,硅料价格表现坚挺,超出预期。月初我们邀请了硅业分会的老师分享观点。原因有两点:首先,所谓的硅料产能过剩并未完全释放。去年年底的统计显示,应有240万到260万吨硅料产能计划完成,但实际上只有大约200万吨形成有效供给,其他产能因为设备调试和产量爬坡未完成。因此,一季度的有效供给没有达到预期。

 

其次,N型硅料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需求迅速增加。市场对N型硅料的需求提升速度超出预期,预计N型在市场占比已达或超过50%,而供给主要依靠龙头企业。从投产到调试,再从P型转为N型,需要时间积累和技术沉淀,即使是熟练的企业,也需要两三个月达到满产状态。新投产产能无法快速切换为N型供应,对于新进入者来说,周期可能会更长。

 

对于多晶硅行业,存在一定的工艺技术门槛。尽管设备和设计可能类似,但不同的经营管理会造成差异。新进企业可能还没有大规模供应N型的能力。即便有企业开始供应N型硅料,料的稳定性也难以保证,下游企业对这种波动性很敏感。这解释了为何某些时间更长、投入更多的企业,依旧无法进入前四强,他们缺少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硅料价格的持续性反弹是由产能释放不足和N型硅料需求增速超出预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光伏板块而言,尽管去年表现不佳,今年预计至少不会再有如此糟糕的相对收益。

 

2. 硅料市场变动与光伏行业前瞻

但是有些二三线企业,它的签单模式是什么呢?这类企业之前硅料不多,因为硅料行业的玩家本就寥寥无几,二线企业的产量占比更是微不足道。它们的签订模式不是按年或月计算,而是按一定规模来签。打个比方,可能一次性签了三千吨,你需要在两个月内供应这三千吨。这样一来,我就提前锁定了你接下来两个月的供应量。至于两个月后我是否还会向你购买,那要视市场的供需格局以及我是否还需求。如果我买不到足够的股份,可能还会向你要这么一批货物。

 

这样的企业没有连续稳定的供应。而且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大企业无法从它们这里获得稳定的质量供应。因此,这类企业只能扮演替补角色。对于N型硅料来说,情况更为明显:许多企业甚至连替补的资格都没有。

 

目前的市场格局至少在一月份没有出现明显变化。我们只信任前几家公司能稳定供应N型硅料。在需求增加,而供应能力不足的情况下,N型硅料价格出现波动。在这一波价格上涨中,有些N型硅料企业的销售策略是打包销售的性质。如果购买他们的N型硅料,就必须附带购买一部分P型硅料。这样P型硅料的价格也随之受到影响。

 

总结一下,硅料价格之所以反弹,原因有二:一是去年底有效供给量大约在200万吨左右,尽管产能是240到260万吨;二是N型硅料的局部错配,导致N型硅料的需求增长,进而带动P型硅料价格上涨。

 

下一个讨论话题是后续硅料价格的走势。首先,今年硅料是否会供过于求?这个问题没有多少争议空间。去年投入的产能,即使未充分发挥,今年终究会释放出来。其次,目前企业的盈利状况尚可,尚无企业出现亏损。在这两个前提下,硅料价格很可能会下跌。但具体的时间点无法准确预测,可能是三月份或第二季度。需求端A型比例持续增加,P型需求继续下滑;此外,未充分发挥的产能最终会释放,导致行业的价格下跌。然而未来的价格下跌可能会出现分化。

 

对于N型硅料,需求的稳定性预示着进入的壁垒较高。P型硅料形成了四强的龙头格局,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经历了多年打造的。关键不是产量,而是稳定性。客户需要长期的供应链合作经验来加深信任。新公司想要获得类似的信任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因此N型硅料可能仍将保持稳定的市场格局。

 

如果N型硅料龙头企业内部没有恶性竞争,就不大可能出现亏损。而P型硅料的需求预计将进一步下降,供给量将扩大。这可能导致P型硅料价格下跌。虽然目前没有企业亏损,但二三线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可能已不远,约在六万左右。去年6月曾有过一轮价格下滑,硅料价格差距进一步拉开是可以预见的。

 

就今年的整体市场而言,N型硅料的市场份额大概率超过50到60%,它可能成为绝对主流技术方向。P型硅料的需求将逐渐减少,未来价格竞争可能是硅料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硅料价格可能出现破6直奔5的趋势,但准确价格难以预测,因为价格周期性特点过去几年已十分明显。预计下来几个月内,PN(N型硅料和P型硅料的价格差)价差将进一步拉大。N型硅料大概率不会亏损,今年预计将仍然保持盈利,而P型硅料则可能面临成本线以下的价格竞争。

 

3. 供需与投资观点

若我们访问一些光伏行业的龙头公司,比如大全,他们已经开始较早地从事这一领域。对于诸如大全这样的公司来说,生产N型硅料仅仅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延长生产周期。具体来说,就是将生产时间适当放长,以此来更细致地控制硅晶体生长过程中的气体温度等流程参数,从而生产出高纯度、低杂质的N型硅料。这对他们而言并不难,因为N型硅料的核心就在于更高的纯度和更少的杂质。只需要更精细地处理生产工艺,就可以做到,尽管这样一来电力消耗肯定会有所增加。

 

增加电力消耗,实际上就是增加一些电力成本,可能只是额外几千元的支出,龙头企业能够承担这一点额外成本来实现生产。但这种能力目前只限于几家顶尖的龙头企业。其他企业还没有开始尝试这一转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他们还需要时间来证明自己,经历硅料厂在过去三五年内完成的路线图。要升级生产到N型硅料对他们而言难度更大。因为制造N型硅晶片要求更换不同的设备。

 

在沉积过程中,他们需要考虑如何调整各项工艺参数,这是过多年生产历程中逐渐积累出的经验。对于新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而言,调试和掌握这些技术的难度会dada增加。

 

此外,正如前面提到的,企业还需要取得下游客户的信任。比如说,要让下游客户相信,他们能稳定地每个月供应3000吨的产品,从而在一年里签订3万吨的合同量。获得这样的信任需要较长时间,因此N型硅料的市场壁垒依然存在。硅料行业历来存在明显的技术和成本差距。所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行业前景并不特别乐观。

 

然而,从投资角度来看,我认为硅料是目前主要材料中值得推荐的一个方向。虽然市场都预计硅料价格还会下跌,但我认为这次下跌可能是最后一次。硅料价格之前已经从30万元跌至6万元,现在可能会从6万元继续跌至5万元或者更低,但这个跌幅相较于之前从30万元跌至6万元已经小了很多。这意味着即便价格继续下跌,可能是硅料价格的最后一次大幅下跌。

 

至于这个下跌周期会持续多久,很难预测,因为随着价格接近成本线,继续下跌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之前的高额利润可以轻松消化,从30万元跌至20万元,然后从20万元跌至10万元。但是一旦涉及到削减成本,过程就会变得非常艰难。我无法确切知道这个周期有多长,但是很可能已经接近尾声。

 

4. 行业洗牌在即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超前预判。周期股特点在景气低谷时表现为:价格下跌空间有限,估值无法评估,同时可以预期有产能出清。如果硅料价格能降到5万元,则这三点都符合。当硅料价格降至这一水平时,各家硅料公司的估值几乎无法评估,尤其是那些已经开始亏损的企业。而成本最优企业即使价格含税到五万,依然有微薄利润,但估值也变得模糊不清,这符合周期股见底的特征。

 

预计硅料价格跌破6万元,进一步跌向5万元,未来几个月内,可能是三个月、六个月或九个月,会有企业承受不住压力而退出市场,导致供给进一步出清,届时股价或将见底。

 

去年在推荐硅料股的过程中,我们基于它的合理利润来估算合理市值和价值。由于今年硅料价格的竞争逻辑,不排除价格进一步跌至八千或六千甚至四千,但这样的具体底部价格很难预测。然而,当行业真正触底,无利润且估值困难时,投资者会重新关注像通威等企业的合理净利润和估值,这也预示着周期可能已见底。

 

至于硅料公司的股价是否还有下跌空间,这很难判断。但如果硅料价格真的跌到5万元,市值再跌或许空间有限。投资者在过去几年已逐渐抛弃硅料股,因此硅料股的估值一直在下降,并且在价格见顶前,股价往往已先行见顶。机构持仓比例在光伏板块中也是最低的。

 

我们预测,硅料行业股票市值的低点可能会在今年上半年出现,并且相比其他主材产业链,硅料股的价值下跌空间不大。随着光伏产业链竞争加剧,很多环节的利润同比下降,从而导致股价回落。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寻找的是那些已经跌无可跌的公司。就硅料而言,价格可能还有最后一跌,但股价接近底部,许多公司已经相当便宜。

 

像通威这样的公司如果进入大多数市场的趋势,其估值模型会变得不那么吸引人。然而,根据历史经验,光伏行业在最低点的市净率(PB)大致在1.1至1.5倍之间,这对于估值有一定参考意义。通威目前的净资产大约为800亿元,即使考虑将来的折旧,公司的净资产也应有较好的维持。因此,价格跌破1000亿元的通威,已处于低估状态。

 

目前硅料价格虽反弹,但对组件成本的边际影响在减弱。即使硅料价格微涨,也不会显著影响组件价格。N型硅料价格虽处于紧平衡状态,但未来其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因P型硅料价格走势不乐观。由于硅料价格的波动对组件成本的影响减少,组件价格基本上已稳定,未来的价格走势将不再依赖硅料成本的大幅波动。

 

5. 供应格局与未来展望

组件价格是否会反弹,核心取决于行业的供需格局以及企业的库存负荷。从当前情况看,部分一线企业的产能已经停产,尽管他们并未彻底退出市场,但目前确实处于暂停状态,这一比例也不小。因此,至少在第一季度,整个行业的负荷相对较低,库存影响也在逐渐消化中。

 

产业链目前似乎已经到达价格影响的最后阶段,即清理库存阶段。我们的制造业处于中低端水平,国内二三线品牌通常仅针对下半年的市场需求。若下半年的产品未能完全售出,在春节前一般会加快销售。实际上,11月、12月和1月都存在库存清理的动作。目前看来,这一趋势已接近尾声,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库存都有显著下降,开工率也非常低,硅片的开工率远未恢复到80%至90%的水平。

 

电池开工率同样低下,适才提到部分生产能力已经暂停。在低开工率、库存消化完毕以及盈利情况极差的三重压力下,我们估计春节前后价格不会有太激烈的波动。春节过后,新的订单可能会激发市场热情,因为新订单的定价逻辑与库存商品截然不同。库存商品因担心亏损而可能低价销售,而新接订单时企业会优先考虑盈利。因此,当企业没有库存压力时,他们可能会对开工负荷持谨慎态度。整个产业链的开工率低下,盈利非常糟糕。

 

因此,我们预计后续组件价格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这不应归功于硅料本身,而是库存、负荷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的来说,我们推荐的主要产品价格春节过后有反弹的概率,尽管不能断定硅料在其中的影响。在推荐板块中,硅料位于我们重点关注的环节,其逻辑位置在先前的讨论中已有阐述。对于辅材,我们推荐逆变器,以及与银浆和跟踪支架相关的环节。逆变器今年预计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海外需求可能增长超过20%,库存压力可能在第二季度后缓解。

 

对于银浆和跟踪支架,我们看好海外市场的增长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套餐占比提升。对于硅片和电池,春节后价格的潜在反弹也将影响其盈利恢复。尽管不敢肯定价格反弹的具体幅度,但市场对春节后小幅价格回升保持期望,这将为组件产业链的参与者提供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会议的下一环节是提问环节,欢迎各位提出具体问题。对于语音提问,可以随时加入,而文字问题则直接提交即可。在此,我只需关注答复内容,无需再次阅读问题。

 

总结光伏去年的表现,虽然整体收益相对较差,但基于当前估值,今年的相对收益至少不会是最低,预计会有明显改善。硅料价格上涨,主要由几方面因素推动:去年底预期的产能未完全释放,N型硅料供需错配,以及PN价差的拉大。我们预计P型硅料市场竞争将加剧,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承受不住压力。另外,我们认为硅料的周期底部可能会在今年上半年出现,届时股价的底部也会逐渐显现。因此,现在可能是投资者以较低成本买入硅料公司的良机。尽管硅料公司并非市场反弹中最抢眼的参与者,我们更倾向于熊市思维,并考虑投资硅料的绝对安全边际。

 

6. 竞争与稳定并重

好的,接下来我将回答各位领导的提问。首先,有关今年逆变器价格趋势的判断,虽然今天的主题是硅料供需,但光伏板块的其他话题也可以一并讨论,这没有关系。在逆变器的市场上,大家最关心的是去库存完成后是否会出现价格战。我认为价格下降将保持每年稳定的复合降幅在5%到10%之间,这是正常的水平。我不预见有超预期的价格下降空间,因此毛利率应该会保持相对稳定,不会有大幅下降的风险。这个观点有很大争议,我们每次讨论这个问题都很难达成共识。

 

我分析这个问题主要从几个角度考虑。首先,关于逆变器价格竞争,实际上这个周期已经结束了。我回顾了逆变器的价格走势,2013年之后,随着华为进入这个市场,在2015年成为业内领导者之后,其他逆变器企业为了存活下去,就必须保证每年至少30%的成本下降,尤其是想要跟上华为的步伐。我们可以查看那几年阳光电源的年报,基本上都能看到他们声称实现了这样的成本降低。然而,价格也从一块多跌到了三毛钱左右。后来我们观察到阳光电源的迁移成本价格,在税前均价跌至0.23至0.24元之后,价格就再也没跌下去了。此时期阳光电源不仅没有失去市场份额,反而跟随华为的步伐持续扩大了市场份额,最终与华为合力在全球市场上侵蚀了SMA等民族品牌的市场份额。

 

这段时间,市场更看重技术实力而非仅仅成本。现在每年的成本下降空间并不如过去,大概率只有10%左右,而价格降幅也只在5%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再处于一个激烈价格竞争的周期。要知道,如果一个产品已经只有两毛钱,我们难以期待它能进一步大幅降低成本。

 

其次,逆变器作为电站、系统和电网之间的接口,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相比之下,其价格也显得格外突出。整个电站的稳定性和功能都集中在逆变器这一个环节。因此,追求降低成本却可能带来功能损失,这显然是不明智的。

 

2013年到2018年或2019年,具体时间我不太记得清楚,市场经历的是一个价格竞争阶段。而现在,则进入了一个以技术、品牌和渠道为竞争力的阶段。查看逆变器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可以发现,他们必须跟随行业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这并非易事。如今从300万增长到了600万,未来或许会达到700万,这就要求他们在电压、电流以及结构上都跟上行业发展。

 

最后,逆变器的固有质量保证一般只有五年,远低于组件的20年,因此逆变器必须保证其稳定性。这些因素从静态行业的角度展现了逆变器的特点。

 

7. 光伏市场供需及趋势预测

首先是自去年二季度起,欧洲开始出现库存过剩的状况。随后销售策略便转向了一些新兴市场,如南美、北非、中东以及东南亚,这些新兴市场并没有形成强烈的品牌依赖。在这种情况下,价格竞争自然会出现。从一些逆变器企业的季报来看,自去年二季度起毛利率便开始持续下降。这一趋势是由市场结构调整和激烈竞争造成的。如果预设条件是今年海外需求能增长20%,且库存将在二季度得到消化,那局势就会逆转。欧洲的需求将出现增长,新兴市场的竞争压力将减轻。尽管可能面临逆变器价格每年降低5%到10%的常态,但随着产品结构优化以及高毛利区域占比提升,整体影响将减轻。

 

在不利市场环境下,即市场边际下降且企业库存升高时,毛利率就会受到压力。因此,如果需求节奏预判准确,毛利率的影响也就不那么令人担忧了。另外,分析经销商的态度也很关键,他们认为高库存在价格未调整时可能面临价值减损的压力,从而更倾向于维持现价。

 

至于市场准入时机,则比价格战更为关键。例如隆基股份在2017年左右成功入局组件市场,而后市场集中度提升,新企业入市难度增大。在欧洲某些区域,市场已自然形成稳定的供应链,这并非仅凭价格竞争便能介入。当前变化的不仅是库存,更重要的是需求。欧洲市场不以价格敏感著称,因此,尽管逆变器毛利率不可能永远不降,但稳定的下降幅度将会控制在较低的比例。如果下半年出口明显恢复且库存得以消化,那么打价格战的风险应该是下降的。

 

另一个问题是梳理各环节负荷情况以及库存水平的环比变化。由于没有特别公开的数据,我们难以进行准确预测,但目前的整体负荷比例肯定是相对较低的。

 

总结而言,新兴市场的价格竞争不可避免,但如果能优化产品结构并确保需求预判准确,毛利率下降的影响可控。对于新兴企业而言,在成熟市场中打价格战并非唯一的市场进入方式,而市场准入时机的选择可能更为重要。

 

8. 硅料领域未来走向与观点梳理

```对下一个问题,关于颗粒硅代表未来方向的观点,我认为颗粒硅在过去几年的进步非常显著,它已经成为光伏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其成本优势不容忽视,颗粒硅在价格竞争中没有被淘汰的风险,因为其成本优势具有竞争力。然而,要说颗粒硅完全替代棒状硅成为主流还为时尚早。目前看来,颗粒硅和棒状硅更可能长期共存,颗粒硅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比如协鑫和隆基如果能保持15%到20%的产量市场份额,再加上陕西天虹的一部分,颗粒硅的市场份额将相对稳定。

 

首先,颗粒硅的成本优势并不足以完全淘汰棒状硅。如果颗粒硅要想将棒状硅挤出市场,至少需要1万元以上的成本差距,而当前的成本优势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尤其是与棒状硅的顶尖企业相比,并未形成决定性的成本优势。

 

其次,颗粒硅技术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例如隆基获得颗粒硅技术是通过收购一家外国公司,而陕西天虹则是与REC合作而来。因此,其他企业要获得同样的技术并不容易。目前还没有看到有哪个企业能完全垄断某项光伏技术。

 

第三,目前棒状硅已足以满足N型产品的需求,而硅料并没有成为瓶颈,因此也没有必要过分依赖颗粒硅。上一轮颗粒硅能够起量,主要是因为硅料价格暴涨,当时不管是颗粒硅还是其他低成本硅料,大家都愿意尝试。但现在硅料价格已经不是成本敏感因素,企业不一定都会全面转向颗粒硅。因此,颗粒硅可能会作为一种补充,和棒状硅一起被使用。

 

下个问题,关于二三线企业今年是否会有高品质N型硅料出现,我认为虽然不是绝对没有,但比例肯定不高。过去扩张周期结束后,行业内曾形成了大约八九家主要企业,再加上一两家海外企业。但是扩张结束后,硅料企业可能增加到30家左右。

 

其中涌现出的20多家新企业虽然有潜力,但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这些企业背后或许有强大的资本支持,或是由资深的前龙头公司高管领导,但仍有一部分企业可能会难以生存下来。而对于老牌企业而言,海外的一两家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9. 光伏逆变器品牌壁垒分析

首先,我们来具体探讨光伏和储能逆变器品牌的壁垒。目前,逆变器分销商和经销商的利润状况如何?此外,是否有与经销商交流关于对新品牌的态度?在这方面,我们通常会接触到不同的专家。这些专家虽然来自产业前线,但其观点往往局限于特定地区的情况。

 

综合来看,欧美对品牌的依赖度相对较高。例如,欧洲有SMA,美国有InterfaceSolutions这类传统品牌,它们在市场上占有可观的份额。欧美消费者对逆变器品牌的依赖形成了一种消费习惯,偏好更高端的品牌,并且由于经济能力较强,对品牌溢价的接受度较高。

 

而在新兴市场,人们对品牌的依赖并不是固有的。例如,某个国家在2021年和2022年开始兴起光伏行业,当地消费者可能不了解SMA的历史和实力,因此更容易依赖性价比高的中国企业。但一旦形成这种依赖,想要打破它是相当困难的,尤其是在高端市场。

 

此外,分布式市场,包括户用储能和光伏,本身就是一个竞争分散的领域。与B2B市场的熟悉面孔不同,分布式市场竞争非常分散。例如,在非洲的A国家可能有激烈的竞争,而欧洲的C国家可能对此毫无感觉。

 

虽然难以具体评价各品牌的壁垒,但某些区域的优势是公认的。例如,固德威和阳光电源在欧洲德语区域表现突出,锦浪在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表现强势,德业在美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并在南美和非洲市场获得了显著的增长。阳光电源在美国大型储能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正泰电器
S
金辰股份
S
赛伍技术
工分
1.0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一颗土豆的烦恼
    明天一定赚的剁手专业户
    只看TA
    02-04 12:05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