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9-30最新发布:长阳科技miniLED膜技术设备优先
长线才能翻10倍
满仓搞的公社达人
2021-09-30 05:18:15


MINI LED:

长阳是最早研发的企业,主要是应用端的研发,配方的研发比较少,合作伙伴主要是韩国三星,应用主要是电视,大尺寸的MINILED开发;LG电子,主要是小尺寸的开发,主要配合苹果的IPAD PRO当初苹果IPAD PRO miniLed选用的是我们和LG的方案,就是反射膜这个方案,反射膜打个洞,把MINLED放进去,后面主要是供应链安全的问题美国人认为供应链放在台湾更放心,对LG不是很放心,现在推的方案主要是直显的方案,这个方案成本很高,良率和得率不是特别理想,有没有可能翻盘,我们要看,如果后续IPAD PRO后续用我们的方案,那样对公司的业绩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苹果这个事不好说,有可能会突然用,有可能会继续用老方案


MINILED主要分两个流派,一个是直显,就是苹果的IPAD PRO,一个是PCB方案,把灯做到板上,然后嵌在反射膜里面;大屏PCB方案来讲,MINILED和其他电视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反射膜有比较大的区别,其他膜片还是标准的2张或是3张膜片,再配一个量子点膜或者量子点板,PCB方案价值量增加最多的就是反射膜,反射膜产品形态发生比较大的改变,多了很多工艺流程,除了传统的反射+涂覆以外,还要再做切合,还要再做保护层,完了以后还要进行印刷,还有后续的加工处理,后续的加工处理其实挺难的,在一个相对偏软的薄膜材料里面,打出几万个洞,这个加工是很难的,我们加工技术就两三年,上半年我们加工能力还没有建立起来,主要是我们卖膜给一个韩国公司,他们代加工,然后我们再卖给三星,所以它的加工费比较贵,如果我们全部自己做,加上反射膜本身的利润+加工环节的利润,毛利率大约70%一个电视用的MINILED的货值跟以前比增加8-10倍,以前是10块钱,现在是100多块钱这个量增加对我们今年业绩是有所帮助的


今年经营压力还是很大的,主要原材料涨价(4000多涨到6000多),物流的成本也增加了,我们通过产品结构调整,通过配方的优化和改进,降本,总体我们毛利率保持不错,和去年差不多;今年三星MINILED的出货量大约150万台左右,截止到8月份,我们出的反射膜大约占了三星的6-7成,明年三星给的指引大约是300万台左右,比今年增加了一倍,我认为这个数基本靠谱,但是主要要看出货情况,这对标的是高端电视,三星一台8K 85寸的高清电视要卖到6000-7000美金,就是3万一台,具体销售情况要看海外市场,主要定位高端人群,其他公司MINILED电视出货很少,三星占了MINILED出货量的95%,其他公司合计占5%,LG大概1万台,国内合计就几千台,最多1-2万台,这么高的售价一般电视品牌撑不起来,另外就是高端的电竞显示器市场,这个量也不大,也就几千台,明年除了三星比较确定以外,其他品牌的MINILED需要再观察,目前看索尼有个50万台的计划,这个我们拿到了,其他公司LG 80万台,国内的公司还在摸索,怎么去推MIN这个技术,来大屏一定是PCB方案,因为便宜

创维和京东方搞了一个直显的MINILED,他们卖可能不会超过2000台,因为太贵了,成本高,显示效果和PCB没有区别,良率得率没法比,总体5-10年,MINI LED作为液晶技术的变种,在中大屏的优势比较明显,这块的量还会持续增加,长阳未来卖MINI的反射膜会超过卖膜的收入,现在是2:1的收入,未来可能会增加,因为加工环节都增加了一些利润,总体利润还是不错的,这就是MINi的情况。 


工业基膜:

基膜扩产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国内工业基膜市场需求比较旺盛,几个大的驱动,显示行业本地化,所需要的功能膜需求增加,进口替代需求增长比较快;

第二个新的产能和品种未来5年在中国会扩得比较快,其中一个是偏光片,以前很小,就是三利谱最多,现在LG化学被杉杉收购了,要扩产,以前的斯奇美做了一些整合,在福州厦门合肥的扩产进度很快,到2025年,他们三家市占率会达到全球第一和第二,达到全球市场规模的85%,他们工厂全部在国内,进口替代的需求很强;包括一些新的应用,


MLCC

总体来讲,光学基膜的终端需求主要是电子汽车,这些大的工业市场都在中国,工业基膜的国产化趋势势不可挡,2025年会到100万平左右,国内目前在建产能不多,除了我们和东材科技,其他比较零碎,合肥乐凯也没有新的计划,其他都比较小,供需有利的缺口出来;另外长阳的光学基膜就一条, 3和4号线可以做,算一条半,我们现在主要是厚膜,我们在中厚膜和薄膜上是没有生产线的,合肥4条线首先要把厚度的范围给补上,否则我们没有生产线生产相关产品;第三,整个大产能扩张的情况下,传统的设备供应商像布鲁克纳,日本制钢所,他们的主要产能给了隔膜,所以双拉PET的设备产能就很紧张,现在交货期一般三年到四年,我们的方式通过四号线的投产,比较顺利,四号线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国产线,性能和我们买的三号线全进口的日本制钢所的比,性能不差的,优于进口线,成本只有60%的左右,另外15个月达产;别人现在进线已经到2025年,我们2023年就可以有新增产能,有利于占领市场投9万吨我们基本是别的公司一半的成本,别人2-3万吨就是2-3亿投资,我们基本是一半或者60%,成本也有优势。


隔膜:

市场需求会很大,2030年会到500亿平米,去年中国大陆出货37亿平米

隔膜格局:高端还是进口,C-GARD,一平米卖1美金,低端基本国产,恩捷,星源,一平米干法7-8毛钱,湿法1/2/3元钱,所以进口替代需求很强;国际上一流的主机厂,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他们隔膜都是进口的长阳的做法做国产替代,一开始我们先突破做一些中低档,后面做高端的,这个是比较长期的过程,这个可能是一个十年的计划,我们会坚定走下去,通过产品的搭配,通过客户的认证,我们先买了一条线,先做一些干法的隔膜,先把认证周期走下来,这个线我们放在一个租的场地上,因为认证要1-2年,我们不能等,我们今年先把认证过了,等合肥基地一投产,就立马开始供货,我们隔膜和工业基膜的做法一样,设备国产,现在制钢和布鲁克纳的线也要3-4年交期,我们还自己弄,15个月,成本也低,成本只有60%甚至更低,产能更大,抢占整个隔膜市场,我认为隔膜到明后年是一个涨价的趋势,所以只要把得率和良率做好,这个生意是挣钱的,原材料PE和PP都是一万多一吨,最后成品40-50万,就看中间生产环节和加工环节怎么减少成本,同时我们开发一些高端的,做一些特殊突破的产品,做高端的,高中端进行产能搭配,这大概是隔膜的项目。


提问:

1.为什么要做隔膜?

答:第一,隔膜十年市场增加十倍,市场空间够大第二,他们扩产需要进口设备,3-4年才能开出新产能,我们15-18月开出来了,有个时间差,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的区别,自己有开发组装设备的能力,第三,大家都认为隔膜格局已定,我认为隔膜这个格局刚刚开始,有很多机会,有点像十年前整个中国显示行业的发展,只是这两年走得比较前的企业,确实产能比较大,我们也不用惧怕,在一个快速成长的增量市场里面,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定位不同的战略,都会有自己的位置,不用惧怕。


2.隔膜比别人更有优势吗?有没拿到客户的验证订单?动力还是3C?质量水平?

答:设备便宜,自己做的;我们够快呀;隔膜这个东西,光学膜比隔膜难多了,所以我们技术储备和能力没有问题;我们先买一条二手线,先组装生产,订单没这么快,认证周期需要一年;主力还是动力,有一部分是3C,要看;明年年初出产品,先验证,现在隔膜缺,先卖给一些小的客户,验证周期短,宁德比亚迪认证周期长,有些规模不够不给验,这是个长期的过程;

长阳做隔膜市场反应:不明白长阳为什么做这个事,觉得长阳做不成,我们在一步步扩产;产品还没生产,质量肯定好的,没办法回答,总体没这么难,就是有微孔结构的塑料薄膜。


3.索尼50万台,LG 20万台,我们有没有对接开发?份额多少?

答:正常是100%MINILED PCB反射膜的能力全球就我们一家,三星还有30%给了FKC,三星不能只买一家的,内部有规定,FKC反射膜找长阳买的,所有膜都是长阳做的,正常LG和索尼所以没有三星这种限制,100%都是长阳的;国内的MINLED反射膜也是长阳的,现在唯一不确定是LG的20万台和索尼的50万台到底靠不靠谱,疫情把行业规律打破了,要给订单才靠谱,其他都不靠谱,最靠谱还是三星,LG本来今年要做20万台,结果只做了几万台,要看他们的情况,只要是新的客户MINILED反射膜,基本都是长阳的,其他公司做不了。


2.MINILED产能如何?之前打孔设备在调试,现在调试如何?有没有再扩一点产能,应对明年比较大的增量?

产能一直在拼命加,这个挺复杂的,培训也需要时间,8-9月底(这个时间)产能已经够了,可以全部自己裁了miniled裁切车间的面积增加了4倍,增扩的车间今年年底可以启动,明年产能没问题,我们非常看好。


3.锂电隔膜技术储备什么情况?从光学切到锂电隔膜。

我们公司刚成立2010年的时候,当时就想做锂电隔膜的,当时我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锂电隔膜,一个是光学膜,当时光学膜听起来很性感,隔膜当时的市场没有起来,就沧州明珠、星源材质什么的,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也没有起来,当时液晶的国产化看得很明白,动力电池看不懂,但是这些年锂电隔膜的相关的技术平台一直在储备,例如配方、设备和工艺这次我们还是从行业里面招了一些15-20年经验的专家过来,请他们来搭建新的事业部,有行业老兵,也有我们公司的技术储备,同时我们有一个新的研发团队,开发高端的,和C-GRAD的产品进行对标。


4.锂电隔膜技术储备如何?有没有和下游客户提前接触?

我们有一些企业接触过,这个点不方便透露,行业前三。


5.8万吨的高端基膜应用,偏高端应用的偏光片、锂保膜、MLCC基膜、预涂膜的基膜,这些产品有没有在老线上进行试生产,来保证我们的产品能做出来?

这块我们技术储备比较充足,就等线到我们开始做了,做个调整,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光学基膜的东西是熬出来的,就像古代的工匠打一把好刀好剑,要反复的推敲50-60个工艺控制点,根据不同产品把工艺给摸出来,每条线都不一样,技术储备我们都有,就等开线了。


6.8万吨的产能我们是如何分配的?

按厚度来分,就是厚的2万吨,中厚(36-75)的2万吨,薄的2万吨,前三条都定了,第四条我们内部还在谈论,目前初步讨论是做厚的,100-250这个厚度。


7.MINILED的情况三季度能否展开讲一下?产能、下游需求。

现在主要需求就是三星,三星占95%,比较稳定,全年150万台,每个月10-20万台,长阳占7成左右;毛利率不同,我们分两块,委外代工,现在比较少,一开始比较多,委外代工毛利率在45%左右,膜发给代工厂,他们切好,长阳再卖给三星;大部分80%是长阳自己裁,把原膜和裁切全部毛利加上去,毛利率70%。


8.TPX离型膜已经进入到了日本村田,这块有没有一些新的进展能否分享?

这个膜是长阳三年前做的东西,相当于进入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就是高端的流延薄膜,搞了三年,今年进展还是不错的,前两年都很痛苦,做膜都很痛苦,很多东西要慢慢摸,认知到不了就是挣不到钱,永远挣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今年二季度我们突破比较大,产品的毛利基本在30%以上了,回收料基本可以自循环了,这个产品已经可以“自我存活”了;推广方面,也要走一些认证,目前看比较乐观,今年销售额比去年能增加一倍不止,现在准备再买一条新的产线;技术平台我们以前就是双拉,现在我们流延这个平台基本靠谱,其他基于流延平台的产品我们也开始在市场调研,进行开发,上一些新的项目,这个到时可以披露的时候我们再披露,现在总算有阶段性成果。


9.其他新产品的情况,TPU车衣膜、CPI膜、LCP膜等等的进展如何?

LCP膜我们小试刚做完,LCP现在市场并没有起来,5G用LCP的场景还是很少的,也就苹果,TPU中试还不错,快的话四季度可能有些出货,这个有点像类化工项目,这个如果要大规模扩产,就要找个化工基地盖厂房,对公司产生效益贡献要2年以后,我们现在在和地方政府谈地,产品快的话可能下个月,慢的话下季度,会有出货。


10.针对公司传统液晶反射膜业务,下游液晶面板下游跌价比较厉害,听说面板厂四季度要砍产能利用率,对于我们谈价格的时候会有成本压力吗?

这个不会,反射膜长阳市场率全球第一,全世界就长阳一家在持续开发,高端的反射膜,其他公司反射膜也不研发了,所以反射膜公司是有绝对定价权的,价格不是客户定,基本上是长阳定的。


11.SKC MINILED反射膜,主要采购我们的产品,自己做裁切,再卖给三星;这部分卖给SKC就是刚刚提到的大概45%毛利率的这一类产品。三星150万台,60-70%是我们自己切完给他们,30%其实也是我们的膜,然后我们的膜给SKC,SKC切完再给三星,里面的膜都是长阳的;韩国政府规定,必须有一家韩国公司来供膜,所以才有了SKC。


12.LG 相对灵活很多,LG目前的MINILED都是我们的,三星比较特殊。


13.MINILED新产能设备已经定了,没有到,这个设备的交期一般多长?有没有看到一些紧张的情况?

这些商业机密,不能说,但我可以说这不会影响我们的订单。


14.传统反射膜和MINILED反射膜20和21年收入贡献有多少?

MINLED:今年100万台,100元一个,大约一个亿吧,一亿多,其他是传统的反射。

20年MINLED只有样品,销售极少。


15.材料价格都涨,我们终端产品有提价吗?

我们有一些客户提价,我们反射膜的毛利已经够高了,价格提太高,不是我们做事的风格,会影响我们的关系,我们今年整体来说没有降价,毛利持平,价格也稳定,我们今年下游客户都很惨,除了三星,再提价不大好,会影响我们长期合作关系。


16.光学基膜,行业内很多公司都在扩产能, 双星,合肥乐凯等都在扩,这个行业会不会过剩呀?

我们自己算不会过剩,2025年需求很大,100万吨吧,双星的情况不是很熟悉,我们在市场上遇到的主要是东材和乐凯(没有在上产能)为主,他们上了一条线,调了大半年也没整出来,东材是有扩产的计划,目前行业里扩的最坚决就是长阳和东材(扩出来也就20万吨),相对整个市场来说还是很小的;SKC有40万吨,帝人卖给东阳黄以后,应该有30万吨,我们的产品跟他们比还是很小的,这个进口替代和以后出口的市场还是很有机会的,长阳不是很担心产能的风险。


17.咱们光学基膜的毛利率只有20%,是因没有没有磨合好,还有上升空间?

今年我们光学基膜的毛利率定的是30%,现在没有做到30%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原材料涨价,原材料去年4700元,现在6700元;我们光学基膜还不是市场领导者,我们转移涨价能力还不是太强,原材料涨2000元,我们转移800-1000元,那就毛利下来10个点,今年就是涨价,好处是终端价格比较稳定,切片价格如果下来了,我们毛利率就上去了,今年光学基膜毛利率是个低点,下面几年总体趋势是好转的。


18.长期以来,我们光学基膜的毛利率会比MINI和反射膜要低是吗?

功能膜行业里面,反射膜毛利率是最高的,咱们不能要求所有产品都做到反射膜的毛利率,这个不现实,MINI毛利率70%这个是特例光学基膜的稳定毛利在2025年会在30-40%之间,健康的毛利率水平。


19.这两个项目的资本开资都比较大,加起来有小20亿左右,账上现金6-7亿,在财务上如何安排?是否会融资?

这个18亿投资是分3年左右投完,不是一下投18亿,今年先投土地基建,设备预付款,明年是投资高峰,后年也是投资高峰;我们账上有6-7亿现金,每年盈利和净现金流入还3亿,三年估计有小10亿,是够了,公司负债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很低我们银行贷款一分钱没有;这几个项目我们会适当用一些低息贷款,正常银行贷款利息3个多点,用一部分;进口设备可以用外资银行的资金,也是低成本银行的钱;现在公司市值不大,大约90亿左右,我个人持股也没这么高,这个市值做再融资没啥意义;等市值大了以后再考虑再融资。


20.三星预测明年MINILED300万台,索尼50万台,LG 20台

三星是家特别靠谱的公司,索尼和LG变数很大,但是不管他们有多少量,都是我们的。


21.基本上没有其他厂商有大量了?国内的公司合作这么多年,新技术上面就不是那么靠谱,听听就好。TCL也有给他供货吗?很小,小到记不得这个数。


22.公司TPA离型膜进了村田的体系,这个是小产品,大产品是MLCC离型膜和OCA离型膜,包括偏光片离型膜,这三类产品会涉足吗?

偏光片离型膜、MLCC和OCA离型膜本质上是基于涂布平台(我们公司的三大凭条:双拉平台,流延平台和涂布平台(做了十年)),我们做了一些产品;长阳倾向做基膜,下游功能膜相对基膜附加值要小;第二需要大量人力,自动化程度不高;第三在目前双控过程中,拿着环保认证很难,相对于基膜,功能膜偏脏偏累,这个点公司还没有决定去做,在观察市场机会。


23.MLCC和OCA和偏光片的离型基膜我们会做吗?

这个我们肯定会做呀,我们合肥就是干这个。所有的离型膜的基膜我们都会去做,我们只有偏高端的,工业级别的,低端的我们不做;OCA的离型膜我们已经开始销售了,量不大,这个毛利50%,MLCC我们做不了,厚度不对,我们现在没有薄线。


24.隔膜我们优势在哪里?

星源做的不好,恩捷做得这么快主要是制钢所的技术制钢所和布鲁克纳搞了个湿法技术出来,这哥两靠卖设备,他们设备卖的很贵,利润很高,一条线可以挣一半的钱,干法有问题,恩捷牛逼因为把制钢所的线签下来了,他们垄断了上游的设备,没看出有什么特别强的技术能力,制钢所只把设备卖给恩捷,不卖给别人。如果长阳用国产设备也做出湿法,我们设备比他们便宜一半,交期我们是一年半,那我们有得一做嘛;做设备是我们的优势。


25.我们设备的技术源头是哪里?海外还是国内

隔膜设备和光学膜设备大同小异,就是稍微简单点,也没啥;目前隔膜生产技术在我们看来是没有实现全自动化和大规模工业化的,有点像半成品。


26.恒力石化的产能,客户有哪些?

聚酯基膜,恒力产品以包装膜为主,卖到锂保市场,有一些竞争,其他没碰到过,对恒力情况不了解。


27.双拉,流延和吹塑分别适合做什么膜?

双拉,薄膜拉伸技术,主要是BOPET;吹膜是膜的制备技术,不一样,吹膜主要是高端包装膜,PE,LCP,氟膜,流延主要做TPX、隔膜也是流延出来的。


28.公司和东材的基膜可以比较,应用场景和等级?

东材和我们,乐凯,光学基膜国内光学基膜一流的公司,东材2014年开始做的,做了6-7年,我们做了3年;东材的线偏薄,厚度范围36-50-76为主,我们以厚的为主,100-150-200为主,东材以电子应用,离型保护为主的,我们偏显示多些,灯光的基膜,扩散的基膜,当然我们也做一些锂保,市场上经常会接触到,但是我们竞争不多;东材收购了山东盛东,盛东做厚膜的,也还不错,情况了解不是特别多,我们和东材算是竞争良性的两家友商,共同目标把日本人赶出去。


29.做薄的然后做厚问题不大,就是厚往薄做难度大一点,薄往厚做难度低一点,竞争对公司不太有利?

光学基膜不管厚薄都不好做,都难做,厚有厚的规律,薄有薄的规律,这个观点不对,都很难做;客观原因,长阳先投了厚线,因为反射偏厚,我们一开始肯定先做厚,现在从厚的往薄的走,我觉得市场很大,一起把国内工业基膜市场做好,对手还是日本东丽,三菱,东洋纺。


30.设备国产化程度高吗?做基膜

第三条线是全进口日本制钢所的线,第四条线是国产线,有些核心的零部件是进口的,目前看国产线不比进口线差,有些地方还好点。

洁美科技的离型膜的设备,了解到国内,韩国和日本设备差别很大。

离型膜线和光学基膜线不一样,不好比;我们设备采购方式,我们自己设计自己画图,找一家设备公司做自动化和总成,相关核心设备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在7-8个国家;洁美是家好公司,当时先做MLCC离型膜难度大,可能买不到基膜,做MLCC离型膜的公司很少,MLCC离型膜的基膜和一般公司区别还很大,挺不一样,他们直接做离型膜还比较煎熬,要慢慢做。


31.在设备和原材料有什么规划?为什么突然做隔膜?

设备设计和组装,设备能力比较强,除了3号线进口,其他全部国产,合肥4条线全部线我们自己弄;长阳认为自己可以开家设备公司;十年十膜,是动态演化过程,量产一批投产一批研发一批储备一批,隔膜是10张膜的一个,我们准备干。


32.恩捷也在设备自制,设备国产化比例高,对工艺衔接度匹配度更好,长阳做隔膜的优势不明显?存量对手很强,长阳如何获得优势?

恩捷国内50%,全球30%,我们十年前做反射的时候东丽占80%,现在只有30%;国内抢国内比较难,获得好的毛利和净利比较难。

膜这个行业都不容易,隔膜是个新进者,要走一步看一步,每个公司都有自己定位,市场这么大,增长这么快,现在做隔膜难度远小于当年做反射膜的难度。

隔膜这个事,大家比较担心,要看企业DNA,企业能成功内在规律,有文化DNA,不要担心,隔膜只是一个新产品,需要组建一个团队,技术难度比光学膜简单;每个企业在大市场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长阳科技
工分
2.38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4)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熊途牛路
    躺平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09-30 05:57
    感谢分享
    2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9-30 16:00
    多谢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9-30 08:03
    谢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9-30 07:35
    谢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