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全面解读2022政府工作报告
myegg
2022-03-10 11:08:14

歌斐CIO办公室/文

 

  两会速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中国进入两会时间,政府工作报告重磅出炉。其中,经济是今年两会的中心议题,宏观政策、就业、减税退税、投资、消费等成为关键词。

 一、主要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排放量继续下降。

 

二、增长目标5.5%左右,贴近市场预期上限

 

1、年增长目标5.5%左右

 

预计构成为消费约3%(不完全修复),投资1.0-1.5%(制造业及基建,地产0贡献),净出口0贡献,减税1.0-1.5%(考虑乘数效应)。

 

增长目标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贴近预期上限。受四季度较低增速的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市场一度认为增长目标为5-5.5%,后随着经济数据披露逐步修正至5.5%左右,少数机构预期高于5.5%,目标设定总体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2、任务艰巨,需要“主动作为”

 

报告中指出了当前国内外环境的复杂严峻,提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同时,去年GDP增长8.1%,今年5.5%的目标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确定了“稳增长”的大方向,此后有一系列刺激政策出台,但从1-2月份高频数据来看,当前经济隐含的GDP增速应大概率显著低于目标。这意味着3-5月份可能会是宏观经济政策密集期,会有大量的政策加码。

 

从具体方向来看,假设2022年出口贡献回归正常年份,那么资本拉动需要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要实现目标,未来稳增长举措会在基建、制造业、地产上有进一步落地。

 

三、宏观政策基本符合预期

 

1、货币政策基本符合预期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法一致,但重提“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增加了“扩大新增贷款规模”的说法。

 

这意味着社融总量增速不会明显扩张(市场预期10%左右,名义GDP增速8%左右),但会通过扩大新增贷款的方式对冲隐债、非标、以及坏账处置的收缩。

 

“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与21年提法类似,上半年可能进一步小幅降息,但删除了“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的提法,金融基本面相对实体经济有望边际改善。


2、财政承担更多稳增长任务

 

一是稳定地方财力,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有效对冲土地出让收入下降,防止支出压力下重回隐性债务扩张和地产炒作;

 

二是减税退税,全年针对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通过乘数效应提振增长,而21年主要通过金融系统让利支持实体经济;三是新老基建稳增长(正在落地过程中);四是政府支出扩大。

 

四、产业政策有保有压,部分政策已落地

 

总体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的基建和地产板块表述转暖。(加强对地方转移支付,政策强调满足住房合理需求和产业良性循环);

 

相较于2021年,本次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方向中关注:专精特新、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工业互联网、国际物流体系、职业教育以及吸引外商投入中高端制造业等。


(一)从稳增长角度看,拉动增长的边际力量主要有基建对冲地产下行、服务业恢复、地产边际放松:

 

基建稳增长高峰正在过去。2022年新增专项债3.65万亿元,21年结转1.4万亿,预计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形成工作量的规模达到2.6万亿元(包括一季度新发约1.2万亿),形成基建投资同比高峰,二季度及以后发行使用节奏恢复正常,同比增速将回落。

 

服务业修复。一是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体制内补习贡献增长(已落地);二是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在政策支持下修复(已落地)。

 

地产边际放松(正在落地)。放松限购、降低首付、降低贷款利率、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开展老旧小区改造、以及保障房建设,下半年地产投资及相关链条消费可能企稳。


(二)从保民生角度看,引导平台让利、医疗体系补短板(政府消费)、投资倾向民生工程:

 

1、引导平台让利;互联网平台企业面临让利压力。引导大型平台企业降低收费,减轻中小商户负担,前期政策要求针对疫情困难区域,但政府工作报告未明确,且未来疫情复发的地点并不确定,让利范围可能扩大。
 

2、医疗体系补短板;关于防疫政策政府工作报告延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政策,但市场已有“动态清零”松动的预期,短板在于基层医疗体系,报告提到“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基层医疗设备购置需求可能增加。
 

3、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基建重点包括“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以及“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


(三)调结构角度看,双碳、数字经济。

 

节能降碳改造。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

 

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东数西算),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

 

五、落地投资:

 

1、大势研判:国内问题大家从年初纠结宽信用能否落地,到近期纠结宽信用能否持续。工作报告中财政方面基本回答了市场纠结的问题:基建+地产的宽松落地会有持续性。(风险提示:地产政策已逐步宽松落地,但信用风险依然没有解除,这个需要跟踪);短期提振市场。

 

2、风格判断:政策在发力点上,“新老并举”显而易见。综合评估生产资料价格(中枢难下)、稳增长力度(较强)、新兴产业增长(一致预期仍强且政策依然支持),价值和成长相对均衡;但近期受到海外地缘政治影响,风格波动有点着实难以预期。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天阳科技
工分
1.19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NeiIHu
    自学成才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2-03-10 11:17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